CBT简介认知行为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inthetreatmentofOCD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治疗强迫症PPT课件

recognizes that the O/C are excessive and unreasonable
8
DSM-IV criteria for OCD
Specific content obsessions are not related to another Axis I disorder
(obsessions about food in an eating disorder or guilty thoughts with ruminations in depression)
7 ½ million in the US will suffer OCD
during their lifetime (15 million OCD
spectrum disorders)
3
Prevalence of OCD cont.
Unfortunately, only 4 of 18 children found to have OCD were under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care (Flament et al., 1988), of those 18 had been identified as having OCD
7
DSM-IV criteria for OCD
Obsessions are more than simply excessive worries about real life problems Obsessions originate from within the mind At some point in the illness, the person
OCD is considerably more common than once thought
8
DSM-IV criteria for OCD
Specific content obsessions are not related to another Axis I disorder
(obsessions about food in an eating disorder or guilty thoughts with ruminations in depression)
7 ½ million in the US will suffer OCD
during their lifetime (15 million OCD
spectrum disorders)
3
Prevalence of OCD cont.
Unfortunately, only 4 of 18 children found to have OCD were under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care (Flament et al., 1988), of those 18 had been identified as having OCD
7
DSM-IV criteria for OCD
Obsessions are more than simply excessive worries about real life problems Obsessions originate from within the mind At some point in the illness, the person
OCD is considerably more common than once thought
CBT-PPT演示课件

我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14
举例(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中间信念最后都会直接反应在自动思维上。对于这样 的规则,患者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此它的消极假设就 被证实了。于是某次人际交往的情境...... 【情境】请同事喝咖啡,同事拒绝了 【自动思维】完了,他讨厌我
同事们不喜欢我
15
举例(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情绪
行为 接着患者做什么?
行为
31
情境3 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的意思
情绪 行为
典型的补偿策略
1、我无能
避免消极情绪 表现高昂的情绪(如吸引注意)
尽量完美 故意表现无能或无助
过度地负责 逃避责任
回避亲密关系 寻找不适当的亲密关系
寻求认可
逃避注意
回避对抗
激怒他人
孩子般的行为 做出权威者姿态
试图使他人愉快 保持距离或仅想取悦自己
12
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3、假设跟规则紧密相连,它是由规则推论出来的。 条件化的表述: “如果……,那么……。”和“只有……,才……。” “如果我不是每时每刻都警惕着,可怕的事情就会发 生”—— 惊恐障碍的病人
13
举例(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核心信念】:我不受人欢迎 【中间信念】: ① 态度:不受人欢迎太可怕了/不受人欢迎是件坏事 ② 假设: <积极假设>如果我努力满足他人要求,我就能受人欢 迎 <消极假设>如果我不满足他人要求,就会不受欢迎 规则:我应该讨好每一个人
态度/假设/规则 哪一个积极的假设帮助他应付核心信念? 对于该假设什么是消极的假设?
补偿策略 哪一种行为帮助他应付信念?或者补偿她视为缺点的方面?
情境1 什么是有疑问的情境?
14
举例(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中间信念最后都会直接反应在自动思维上。对于这样 的规则,患者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此它的消极假设就 被证实了。于是某次人际交往的情境...... 【情境】请同事喝咖啡,同事拒绝了 【自动思维】完了,他讨厌我
同事们不喜欢我
15
举例(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情绪
行为 接着患者做什么?
行为
31
情境3 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的意思
情绪 行为
典型的补偿策略
1、我无能
避免消极情绪 表现高昂的情绪(如吸引注意)
尽量完美 故意表现无能或无助
过度地负责 逃避责任
回避亲密关系 寻找不适当的亲密关系
寻求认可
逃避注意
回避对抗
激怒他人
孩子般的行为 做出权威者姿态
试图使他人愉快 保持距离或仅想取悦自己
12
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3、假设跟规则紧密相连,它是由规则推论出来的。 条件化的表述: “如果……,那么……。”和“只有……,才……。” “如果我不是每时每刻都警惕着,可怕的事情就会发 生”—— 惊恐障碍的病人
13
举例(中间信念:态度、假设和规则)
【核心信念】:我不受人欢迎 【中间信念】: ① 态度:不受人欢迎太可怕了/不受人欢迎是件坏事 ② 假设: <积极假设>如果我努力满足他人要求,我就能受人欢 迎 <消极假设>如果我不满足他人要求,就会不受欢迎 规则:我应该讨好每一个人
态度/假设/规则 哪一个积极的假设帮助他应付核心信念? 对于该假设什么是消极的假设?
补偿策略 哪一种行为帮助他应付信念?或者补偿她视为缺点的方面?
情境1 什么是有疑问的情境?
《认知治疗CBT》课件

05
如何开始认知行为疗法
寻找合适的认知行为治疗师
寻找专业认证
寻找经过专业认证的认知 行为治疗师,确保其具备 相关资质和经验。
了解治疗师背景
了解治疗师的教育背景、 专业培训和从业经验,以 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 师。
参考口碑评价
通过咨询朋友、家人或在 线评价平台了解治疗师的 口碑和服务质量。
准备开始治疗
详细描述
规划生活活动包括制定目标、安排时间、规划行动等。通过规划生活活动,个体 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 挑战和压力。
03
CBT在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
总结词
通过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帮助患者恢复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
抑郁症患者常常陷入消极的思维定势,认为自己无能、无用或无价值。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这些负面思维模式 ,学习用更客观、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VS
局限性
尽管CBT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可能 不适合处理某些复杂或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某些类型的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此外 ,CBT对某些人群(如儿童和青少年)的 适用性也存在争议。
CBT未来的发展方向
01
02
03
04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对CBT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效 果进行深入研究将变得尤为重 要。
《认知治疗CBT》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认知行为疗法(CBT)简介 • CBT的核心技术 • CBT在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 • CBT的实证研究与效果 • 如何开始认知行为疗法 • 总结与展望
01
认知行为疗法(CBT)简介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PPT

跟踪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进展 情况,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
症状减轻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功能恢复
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评估其社 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自我评价,以评估治 疗效果的可持续性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05 贝克认知行为疗法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是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关注的重点,认为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 问题。
贝克认为认知过程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调整,通过纠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和信念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情绪与行为
贝克认为情绪和行为是认知过程的产物,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于错误的认知所导 致的。
通过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强适应性和应对能力。
对于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贝克认 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评估和调整 对创伤事件的认知,从而减轻症状。
治疗过程
评估
在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了解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 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 划,明确治疗目标和方法。
实施治疗
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技术,如认 知重构、行为暴露等,帮助患者改变 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目前,CBT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 中最受欢迎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一。
与其他心理治疗法的比较
01
与精神分析法比较
CBT和精神分析法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分析法强调对过
去经历的探索和解析,而CBT更注重当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02
与人本主义疗法比较
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个体内在的成长和发展,而CBT则更侧重于具体的思
认知行为治疗课件

听到什么?
内在方面
• 生理 反应
(出汗, 心跳加快, 呼吸节奏改变, 使得胃病)
• 思维 反应 • 情绪 反应 ,你有吗?
认知行为治疗
帮助学生做出改变的练习.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的 最顶层
(一个写作练习)
当你感觉到恐惧的时候, 问自己:
1. 威胁是什么? 2. 我害怕哪些可能的结果? 3. 我以前见过这种威胁或类似的威胁吗? 我能
认知行为治疗
案例讨论
认知行为治疗
平衡思维 案例学习:
一位21岁的男学生, 出生在越南. 想成为一位医生. 父母没上过大学. 暴露的问题:
考试时的高焦虑. 对学校没有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很容易分心
认知行为治疗
平衡思维 案例学习:
焦虑的来源: 考试
治疗要点: 1. 重新定义 “浪费时间” 2. 理解他的愤怒 3. 对生活方式的改进 4. 父母的角色
认知行为治疗
压力 =
想法 + 情绪 + 行为 + 生理状态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 文化方面的信仰会使得心理咨询变得困难
: 来做心理咨询 = 对家庭的背叛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 文化方面的信仰会使得心理咨询变得困难
: 来做心理咨询 = 是个弱者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 文化方面的信仰会使得心理咨询变得困难:
做好什么事情? 我不能做好什么事情? 4. 我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技巧来帮助自己呢?
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的方法
• 做练习 • 思考 • 慢慢地深呼吸 • 微笑和大笑 • 停止使用或延迟使用改变想法和行为的方法 • 要有创造性 (比如., 做饭, 绘画, 做建筑) • 帮助别人 • 放松, 放下戒备心并且停止做事 • 组织/管理你自己
内在方面
• 生理 反应
(出汗, 心跳加快, 呼吸节奏改变, 使得胃病)
• 思维 反应 • 情绪 反应 ,你有吗?
认知行为治疗
帮助学生做出改变的练习.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的 最顶层
(一个写作练习)
当你感觉到恐惧的时候, 问自己:
1. 威胁是什么? 2. 我害怕哪些可能的结果? 3. 我以前见过这种威胁或类似的威胁吗? 我能
认知行为治疗
案例讨论
认知行为治疗
平衡思维 案例学习:
一位21岁的男学生, 出生在越南. 想成为一位医生. 父母没上过大学. 暴露的问题:
考试时的高焦虑. 对学校没有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很容易分心
认知行为治疗
平衡思维 案例学习:
焦虑的来源: 考试
治疗要点: 1. 重新定义 “浪费时间” 2. 理解他的愤怒 3. 对生活方式的改进 4. 父母的角色
认知行为治疗
压力 =
想法 + 情绪 + 行为 + 生理状态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 文化方面的信仰会使得心理咨询变得困难
: 来做心理咨询 = 对家庭的背叛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 文化方面的信仰会使得心理咨询变得困难
: 来做心理咨询 = 是个弱者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
• 文化方面的信仰会使得心理咨询变得困难:
做好什么事情? 我不能做好什么事情? 4. 我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技巧来帮助自己呢?
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的方法
• 做练习 • 思考 • 慢慢地深呼吸 • 微笑和大笑 • 停止使用或延迟使用改变想法和行为的方法 • 要有创造性 (比如., 做饭, 绘画, 做建筑) • 帮助别人 • 放松, 放下戒备心并且停止做事 • 组织/管理你自己
焦虑症的认知行为疗法护理课件

响因素如压力、性格等,使患者对自身状况有更全面的认识。
03
焦虑症的治疗及预后
向患者说明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以及治疗
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同时,告知患者焦虑症的预后
情况,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家属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提供情感支持
01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共病问题。解决策略:针对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
优劣。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措施
注意事项一
确保治疗环境的安全与 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
的治疗氛围。
注意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避免强制治疗。
风险防范措施一
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反应,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风险防范措施二
增强康复信心。
协助患者日常生活
02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参与治疗过程
03
家属可以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了解治疗方案和进展,协
助患者完成治疗任务,提高治疗效果。
开展家庭干预和团体活动
家庭干预
针对患者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进行干预,帮助家庭成员改善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为患者提供良好 的康复环境。
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04
CBT在焦虑症护理中实践应用
病例分析:成功案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A,因工作压力大导致广泛性 焦虑症,通过CBT治疗,学会应 对压力的方法,焦虑症状得到显 著缓解。
病例二
第六单元认知行为疗法.2021完整版PPT

2、贝克指出了下列被称作认知歪曲的导致错误 假设与误解的系统推理错误:
5
系统推理错误:
(1)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 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 的情况和结果。
(2)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 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 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 是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2.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近来认知疗法中的无意识、情感及存在成分受到了越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同时,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求助者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并赋予更多的责任。 可以开始练习难度逐步提高的行为家庭作业,安排后续和加强治疗。
来越多的关注。 此阶段的重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感知外界-结合已有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加以验证](不能正确使用) 以上技术对一些问题不太严重的求助者可 注意与贝克的认知疗法的区别: P89 注意与REBT、贝克的认知疗法的区别 P96 通过治疗使求助者学会了注意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学会改变他们的内部对话,并将新的内部对话作为新行为的向导。 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行为疗法(CBT)。
2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②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障碍的结果; ③强调认知的改变可以导致情感与行为的改变; ④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
性的治疗。 同时,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求助者承担一种主
动的角色并赋予更多的责任。
3
二、相关知识 P86
第六单元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 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 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5
系统推理错误:
(1)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 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 的情况和结果。
(2)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 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 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 是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2.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近来认知疗法中的无意识、情感及存在成分受到了越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同时,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求助者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并赋予更多的责任。 可以开始练习难度逐步提高的行为家庭作业,安排后续和加强治疗。
来越多的关注。 此阶段的重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
[感知外界-结合已有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加以验证](不能正确使用) 以上技术对一些问题不太严重的求助者可 注意与贝克的认知疗法的区别: P89 注意与REBT、贝克的认知疗法的区别 P96 通过治疗使求助者学会了注意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学会改变他们的内部对话,并将新的内部对话作为新行为的向导。 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行为疗法(CBT)。
2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②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障碍的结果; ③强调认知的改变可以导致情感与行为的改变; ④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
性的治疗。 同时,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求助者承担一种主
动的角色并赋予更多的责任。
3
二、相关知识 P86
第六单元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 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 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贝克认知疗法课件

情 绪 障 碍 的 认 知 模 式
情绪障碍认知模式的关键成分
负性自动思维 (特征:认知曲解或逻辑 错误) 中间信念
核心信念
1、负性自动思维
(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
在特定情境下自动呈现在意识中的想 法,常常不经逻辑推理突然出现,稍纵即 逝。
大多数患者往往觉得这些想法很有道 理,对其情绪影响甚大。
何谓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英文缩写CBT 是由Aaron 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 有结构、短程、现在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 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问题以及修正 功能障碍的想法与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的历史
1960年代,A.T.Beck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前人 临床心理实践的基础上开始认知行为治疗的尝试。1976年 他出版了《认知疗法与情绪障碍》,1979年出版了《抑郁 症的认知治疗》标志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创立。在80年代初 期,欧美掀起了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及应用的热潮。美国 心理学会在90年代初向他颁发了心理学应用杰出贡献奖, 标志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地位正式确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在1989年由季建林、徐俊冕首 先将认知行为治疗介绍到中国。近年来在心理学教科书等 专著中一般都增加了认知行为治疗的章节。 但是往往介 绍过于简单,有些甚至未能正确介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
抑郁障碍的认知曲解(认知三联症)
①对自我的消极认知
②对自己过去经验的消极解释
③对自己未来的消极预期
自杀
负性自动思维的特征——认知曲解 ①高度的绝望感(希望渺茫,前途暗淡,生活没
有意义); ( cognitive distortion) ②回避现实困难(逃避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悸——“我发心脏病了” • 呼吸急促——“我要憋死了” • 头晕——“我要晕倒了”
案例一
• 根据惊恐障碍的认知行为模式,王女士的
自动想法是对躯体感觉的灾难性的错误解 释。
• 王女士还描述了他头脑中的一幅画面:一 个人呆在家里,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痛 苦地爬向电话想求救,但无能为力。
案例二
• 李先生被诊断为抑郁症,表现为心境低落, 缺乏愉快感,注意力不集中,记性不好, 疲劳,无精打采,性欲缺乏,而且易激惹。 李先生基本不参加任何的社交活动,大多 数时间都躺在床上。他做出了很大的的努 力约了他的一个朋友外出,但在最后一分 钟他的朋友说因为有急事取消了约会,说 再联系。李先生一下子情绪更低落了。
• 治疗总是从负性自动想法开始: 1. 是维持当前问题的关键; 2. 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认知部分; 3. 是最容易去处理,并获得快速症状缓解的
部分; 4. 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影响CBT疗效的因素
• 问题的性质和慢性化的程度 • 患者接受CBT原理的程度及投入程度 • 人格因素 • 患者绝望和悲观的程度 • 治疗师对患者问题的乐观/悲观程度 • 治疗师坚持CBT的程度 • 治疗师CBT培训的质量 • 治疗师CBT技术的熟练程度
就是彻底的失败。” 3.过度概况:“我个子矮,所以他们都不喜
欢我。” 4.容易回想消极的记忆,回想积极的记忆很
难 5.穷思竭虑 6.对批评过度敏感,个人化
• 这些信息处理偏倚被看作是情绪障碍维持 的关键,关注负面的或与威胁有关的信息, 而不关注或忽略相反的信息。
第一级:自动想法
• 情绪焦虑时: 1. 思维过程也是更消极,但关注将来的事件:
案例二
• 李先生的自动想法: • “为什么我总是碰上这种事情?” • “蛮好不约他,自讨没趣” • “我敢肯定他不是因为有急事,他本来就不愿意和我出去” • “他很可能讨厌我” • “我肯定让人很无聊的” • “我怎么这么没用” • “努力也没用,不会好了” • “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 认知三联症:对自我、世界和将来的消极的看法 信息处理偏倚:非黑即白
认知的三个水平
• 生活规则 个体行为的指导原则,决定或影响我们如 何行动或互动,进一步建立和發展我们的 自我感。
认知的三个水平
• 负性自动想法 核心信念和生活规则的直接产物,代表着 我们如何理解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体验。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的三个水平
核心信念
中间信念 (生活的规则) 自动想法
第一级:负性自动想法
卫生工作中看到的患者或来访者的反应有 何不同? • 3. 认知行为治疗存在着许多学派
五因素模式
注意模式
特定事件 行为
认知的三个水平
• 负性自动想法 • 中间信念(生活规则) • 核心信念
认知的三个水平
• 核心信念 代表着我们最基本的自我感,是我们如何 看待自己、他人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关键, 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认知行为治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简介
• 1.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以 证据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处理患 者当前的问题。
• 2. 目标取向—患者和治疗师达成一致的, 改善患者痛苦的情绪状态及不良的思考和 行为模式
简介(续)
• 1. 正常化的治疗原理 • 2. 人们对痛苦的正常的反应和我们在精神
• 负性自动想法是个体对一个特定的情景或 事件的评价。
• 认知治疗师关注的是和强烈的消极情感, 如焦虑、抑郁、内疚、羞耻及愤怒等,联 系最紧密的负性自动想法。
第一级:自动想法
第一级:自动想法
• 情绪抑郁时: 1.思维过程变得更消极,常常关注过去的事
件:“我从来就没有考好过。” 2.非黑即白:“如果拿不了第一的话,那我
生活规则是价值判断;
第二级:生活规则
• 生活规则的问题不在它的内容,而在于它 的刻板和缺乏灵活性。
• “行为指南”——寻找行为模式
第三级:核心信念
• 关于自我、他人和周围的世界 • 概括性的 • 默认的
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核心信念和生活规则代表了个体对抑郁和 焦虑的心理上的易患性(脆弱性);
“如果我不能通过这个考试,那我就完了。” 2. 不自觉地寻找潜在的威胁或危险 3. 狭隘地关注眼前的威胁 4. 过度地夸大危险 5. 低估应对的可能 6. 关注最坏的可能的结果(几周、几个月、几年
后) 7. 为担忧将来的事件所控制
案例一
• 王女士,诊断惊恐障碍,几乎每天都有发 作。当惊恐发作时,王女士体验到一系列 的躯体感觉:心悸,呼吸急促和头晕等。 他把这些症状看作是很危险的,并报告有 以下的自动想法:
第二级:生活规则
1. 条件化的表述: “如果……,才……。”和“只有……, 才……。” “如果我不是每时每刻都警惕着,可怕的 事情就会发生”——王女士
要求表述 常常与强烈的义务感和道德感联系在一起 而难以改变
第二级:生活规则
与自动想法的区别 • 负性自动想法是我们对特定情境或事件的
评价,而生活规则是跨情境的; • 负性自动想法是对内容和过程的歪曲,而
案例一
• 根据惊恐障碍的认知行为模式,王女士的
自动想法是对躯体感觉的灾难性的错误解 释。
• 王女士还描述了他头脑中的一幅画面:一 个人呆在家里,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痛 苦地爬向电话想求救,但无能为力。
案例二
• 李先生被诊断为抑郁症,表现为心境低落, 缺乏愉快感,注意力不集中,记性不好, 疲劳,无精打采,性欲缺乏,而且易激惹。 李先生基本不参加任何的社交活动,大多 数时间都躺在床上。他做出了很大的的努 力约了他的一个朋友外出,但在最后一分 钟他的朋友说因为有急事取消了约会,说 再联系。李先生一下子情绪更低落了。
• 治疗总是从负性自动想法开始: 1. 是维持当前问题的关键; 2. 是最容易接触到的认知部分; 3. 是最容易去处理,并获得快速症状缓解的
部分; 4. 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影响CBT疗效的因素
• 问题的性质和慢性化的程度 • 患者接受CBT原理的程度及投入程度 • 人格因素 • 患者绝望和悲观的程度 • 治疗师对患者问题的乐观/悲观程度 • 治疗师坚持CBT的程度 • 治疗师CBT培训的质量 • 治疗师CBT技术的熟练程度
就是彻底的失败。” 3.过度概况:“我个子矮,所以他们都不喜
欢我。” 4.容易回想消极的记忆,回想积极的记忆很
难 5.穷思竭虑 6.对批评过度敏感,个人化
• 这些信息处理偏倚被看作是情绪障碍维持 的关键,关注负面的或与威胁有关的信息, 而不关注或忽略相反的信息。
第一级:自动想法
• 情绪焦虑时: 1. 思维过程也是更消极,但关注将来的事件:
案例二
• 李先生的自动想法: • “为什么我总是碰上这种事情?” • “蛮好不约他,自讨没趣” • “我敢肯定他不是因为有急事,他本来就不愿意和我出去” • “他很可能讨厌我” • “我肯定让人很无聊的” • “我怎么这么没用” • “努力也没用,不会好了” • “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 认知三联症:对自我、世界和将来的消极的看法 信息处理偏倚:非黑即白
认知的三个水平
• 生活规则 个体行为的指导原则,决定或影响我们如 何行动或互动,进一步建立和發展我们的 自我感。
认知的三个水平
• 负性自动想法 核心信念和生活规则的直接产物,代表着 我们如何理解我们每天生活中的体验。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模型
认知的三个水平
核心信念
中间信念 (生活的规则) 自动想法
第一级:负性自动想法
卫生工作中看到的患者或来访者的反应有 何不同? • 3. 认知行为治疗存在着许多学派
五因素模式
注意模式
特定事件 行为
认知的三个水平
• 负性自动想法 • 中间信念(生活规则) • 核心信念
认知的三个水平
• 核心信念 代表着我们最基本的自我感,是我们如何 看待自己、他人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关键, 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认知行为治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简介
• 1.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以 证据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处理患 者当前的问题。
• 2. 目标取向—患者和治疗师达成一致的, 改善患者痛苦的情绪状态及不良的思考和 行为模式
简介(续)
• 1. 正常化的治疗原理 • 2. 人们对痛苦的正常的反应和我们在精神
• 负性自动想法是个体对一个特定的情景或 事件的评价。
• 认知治疗师关注的是和强烈的消极情感, 如焦虑、抑郁、内疚、羞耻及愤怒等,联 系最紧密的负性自动想法。
第一级:自动想法
第一级:自动想法
• 情绪抑郁时: 1.思维过程变得更消极,常常关注过去的事
件:“我从来就没有考好过。” 2.非黑即白:“如果拿不了第一的话,那我
生活规则是价值判断;
第二级:生活规则
• 生活规则的问题不在它的内容,而在于它 的刻板和缺乏灵活性。
• “行为指南”——寻找行为模式
第三级:核心信念
• 关于自我、他人和周围的世界 • 概括性的 • 默认的
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核心信念和生活规则代表了个体对抑郁和 焦虑的心理上的易患性(脆弱性);
“如果我不能通过这个考试,那我就完了。” 2. 不自觉地寻找潜在的威胁或危险 3. 狭隘地关注眼前的威胁 4. 过度地夸大危险 5. 低估应对的可能 6. 关注最坏的可能的结果(几周、几个月、几年
后) 7. 为担忧将来的事件所控制
案例一
• 王女士,诊断惊恐障碍,几乎每天都有发 作。当惊恐发作时,王女士体验到一系列 的躯体感觉:心悸,呼吸急促和头晕等。 他把这些症状看作是很危险的,并报告有 以下的自动想法:
第二级:生活规则
1. 条件化的表述: “如果……,才……。”和“只有……, 才……。” “如果我不是每时每刻都警惕着,可怕的 事情就会发生”——王女士
要求表述 常常与强烈的义务感和道德感联系在一起 而难以改变
第二级:生活规则
与自动想法的区别 • 负性自动想法是我们对特定情境或事件的
评价,而生活规则是跨情境的; • 负性自动想法是对内容和过程的歪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