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窘迫的护理诊断
高危儿的护理常规

高危儿的护理常规一、胎儿生长受限护理常规1、按产前护理常规。
2、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以左侧卧为宜。
3、指导合理饮食,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4、每日吸氧2次,每次30分钟。
5、每周测宫高、腹围、体重,严密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遵医嘱抽血查雌三醇(E3)、胎心监护等。
二、胎儿窘迫护理常规[概述]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腔内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是一种以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胎儿窘迫发生于分娩期,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羊水异常、胎动异常;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于妊娠晚期,主要表现为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
[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胎儿):与胎盘子宫的血流改变、血流中断(脐带受压)或者血流速度减慢(子宫胎盘功能不良)有关焦虑:与胎儿宫内发生窘迫有关预感性悲哀:与胎儿可能死亡有关[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孕妇左侧卧位,吸氧,严密观察胎心变化,一般每15 分钟听1次胎心或进行胎心监护2.为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应尽快阴道助产娩出胎儿。
3.准备好抢救新生儿的物品,随时配合对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二)心理护理1.向孕妇及家属提供相关信息。
2.对胎儿不幸死亡的父母亲,要尽量安排远离其他婴儿的单间病房,多陪伴他们,鼓励他们诉说悲哀。
帮助他们接受现实。
三、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概述]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内存在羊水、粘液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张力低下有关3.有受伤的危险:抢救操作、新生儿脑缺氧有关[护理措施](一)配合医生按ABCDE 程序进行抢救。
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a.托背法b、口对口人工呼吸c、人工呼吸器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a、心内注射b、纠正酸中毒E.评价(二)保暖(三)氧气吸入(四)复苏后护理(五)母亲护理。
胎儿窘迫的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10.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首先应该是
A. 清理呼吸道
B. 人工呼吸 C. 使用呼吸兴奋剂
D. 胸外心脏按压 E. 使用肾上腺素
第2节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24
•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儿死 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19:46
一、护理评估
• (一)病因: • 1. 胎儿窘迫 • 2.呼吸中枢受损或呼吸抑制: • 3.呼吸道阻塞 • 4.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早产、肺发育不
良呼吸道畸形等
15
19:46
一、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轻度窒息:也称青紫窒息 Apgar评分4~7分。新生儿的全身皮肤及面部
呈青紫色;心跳规则而有力,心率减慢( 80~120次/分);呼吸表浅或不规律;肌张 力正常,两手可上举,四肢稍屈;对外来 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但是如果抢救 治疗不及时,就可转为重度窒息。
16
19:46
一、护理评估
2.重度窒息:也称苍白窒息 Apgar评分4分以下。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
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 跳慢而不规则,心率<80次/分且弱;记账力 松弛,全身瘫软,对外来刺激无反应,喉 反射消失,处于濒死状态。如果抢救治疗 不及时,则可导致死亡。
胎儿缺氧状况。
7
19:46
四、护理措施
• 2.医护治疗配合 • (1)遵医嘱给药:遵医嘱可静脉滴注葡萄
糖及维生素C,纠酸、补液、给氧等。 • (2)终止妊娠:产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及胎心变化,有条件者可用胎儿监护仪监 护,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做 好术前准备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协 助医生进行手术助产。
8
19:46
四、护理措施
胎儿窘迫及护理

胎儿窘迫及护理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
提尔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
(一)病因胎儿窘迫的病因涉及多方面,可归纳为3大类。
1、母体因素孕妇患有高血压、慢性肾炎、妊高征、重度贫血、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心病、高热、吸烟、产前出血性疾病和创伤、急产或子宫不协调性收缩、催产素使用不当、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胎膜早破等。
2、胎儿因素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胎儿畸形、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溶血。
3、脐带。
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有长度异常、缠绕、打结、扭转。
狭窄、血肿、帆状附着;胎盘因素有种植异常、形状异常。
发育障碍、循环障碍。
(二)病理生理当胎盘循环障碍或母体氧供应量减少时,通过减少母体和胎儿的短路分流量进行代偿。
胎儿则通过减少对肾与下肢血供氧的从新分部来保证心脑的血流量。
胎儿缺氧后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如下:1、心血管系统缺氧早期,二氧化碳聚积,使心血管调节中枢兴奋,胎儿率加快,若缺氧继续存在,则直接刺激迷走神经,使胎心减慢,而胎心仍有力。
重度缺氧,刺激延髓的迷走神经中枢,胎心率更慢,心音变弱,继而刺激肾上腺增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胎心率减慢后的继发胎心率加快。
2、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时,神经细胞内酸性产物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强,易发生脑水肿。
严重缺氧,脑血流供应减少,大脑皮层受损,甚至局灶性坏死。
3、泌尿系统肾血流量下降,肾内血流量重新分布,血流主要通过肾髓质,造成肾皮质缺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原尿生成减少,肾功能不全。
4、胃肠系统缺氧时肠蠕动加快,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胎粪排出。
5、呼吸系统缺氧刺激胎儿呼吸中枢,使正常表浅的呼吸运动加深,将大量含皮脂腺分泌物、脱落的胎毛、角化上皮细胞和含有胎粪的羊水吸入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内。
其中的液体被吸收,碎屑停留在肺内,胎儿娩出后延续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探究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探究作者:吴可佳王君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31-01【摘要】当前妇产科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护理中,常见的异常护理主要包括胎儿窘迫的护理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本文从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分别对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进行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就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就行剖析。
【关键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护理措施一、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概述1、胎儿窘迫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窘迫。
根据胎儿窘迫发生的速度,又分为急性与慢性。
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产妇多伴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
孕期加强检查及孕妇自我监护,分娩期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异常,为抢救胎儿创造有利时机。
2、新生儿窒息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临床特点是新生儿窒息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与重度: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一)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评估1、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评估(1)健康史/致病因素首先,母体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贫血、急产等;其次,胎儿因素:胎儿畸形、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最后,胎盘及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绕颈、脐带打结等。
(2)身体状况一是胎心率改变,胎心>160次/分,或(3)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胎动计数、胎儿电子监护、NST为无反应型、OCT出现晚期减速、胎盘功能检测以及血气分析、B超等。
2、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有无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如高血压、贫血、产程延长、前置胎盘等,产程中镇静剂、麻醉剂使用情况(药物、剂量、使用时间、给药途径)。
(实用版)妇产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实用版)妇产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一、前言妇产科护理工作涉及到女性生殖系统从青春期到老年期的各个阶段,包括月经、怀孕、分娩、产褥期等。
妇产科护理诊断与措施对于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手册旨在为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一份实用的护理诊断与措施参考。
二、妇产科常见护理诊断1. 孕前期- 护理诊断:营养不良、焦虑、睡眠障碍- 措施:提供营养指导,减轻焦虑,改善睡眠质量2. 孕期- 护理诊断:贫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 措施:输血、胎监、控制血压、血糖监测3. 分娩期- 护理诊断:产痛、产后出血、产后感染、胎儿窘迫- 措施:无痛分娩、子宫按摩、抗生素预防感染、紧急剖宫产4. 产褥期- 护理诊断:感染、产后出血、尿潴留、乳腺炎- 措施:抗感染治疗、子宫按摩、导尿、乳腺按摩三、妇产科常见护理措施1. 孕前期- 营养指导:建议孕妇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矿物质和维生素。
- 心理支持:为孕妇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她们建立信心,减轻焦虑。
- 睡眠改善:建议孕妇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运动,提高睡眠质量。
2. 孕期- 贫血治疗: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药物治疗、输血等治疗。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 妊娠高血压治疗:控制血压,避免并发症发生。
- 糖尿病管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3. 分娩期- 产痛缓解:提供无痛分娩、呼吸技巧训练等缓解产痛的方法。
- 产后出血处理: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产后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巾,观察体温、白细胞变化。
- 胎儿窘迫处理:密切观察胎心变化,必要时进行剖宫产。
4. 产褥期- 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保持会阴部清洁。
- 产后出血处理: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尿潴留处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按摩膀胱,必要时导尿。
- 乳腺炎处理:乳腺按摩,抗生素治疗,排空乳汁。
四、总结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挑战性,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诊断和措施,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产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产科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产科护理是指对孕妇、分娩妇女及新生儿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护理。
在产科护理中,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的诊断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产科护理诊断一: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侵害而导致胎儿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的状态。
产科护理的诊断主要包括基于胎儿监护的结果以及母亲的病史和体征。
在诊断为胎儿窘迫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观察胎儿心率和胎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监测母亲的血压、心率和体温,维持母亲的稳定状态;•给予母亲充分的休息和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有必要,进行胎儿保护措施,如剖宫产等。
产科护理诊断二:阵痛阵痛是产程中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它是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和膨胀的结果。
产科护理的诊断主要根据孕妇的病史和体征进行判断。
在诊断为阵痛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观察阵痛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宫颈扩张情况;•给予孕妇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缓解疼痛和焦虑;•提供合适的姿势和活动,缓解疼痛并促进产程进展;•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和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生的并发症。
产科护理诊断三: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科护理的诊断主要根据分娩过程中的观察以及产后出血量的测量。
在诊断为产后出血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监测孕妇的血压和心率,定期测量产后出血量;•实施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如压迫子宫、给药等;•提供孕妇的饮食和营养咨询,增加身体的抵抗力;•监测孕妇的恶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产科护理诊断四: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适应环境而导致呼吸困难的状况。
产科护理的诊断主要根据新生儿的呼吸、循环和颜色等情况进行判断。
在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迅速清除新生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适当的呼吸辅助措施,如面罩通气、胸外按压等;•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循环和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为新生儿提供温暖的环境和照顾,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和水电解质平衡。
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宫内窘迫(fetal distress)。
胎儿宫内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征之一。
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
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围产期死亡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常见原因,占围产儿死亡原因的首位。
胎儿窘迫可分为急性胎儿窘迫和慢性胎儿窘迫。
急性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率的变化,正常的胎心率在120-160 次/ 分,而胎儿窘迫时开始胎心率>160 次/ 分,甚至>180 次/ 分,随后胎心率减慢,每分不到120 次,甚至少于100 次,且在窘迫初期,胎儿的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并次数减少,进而消失。
孕妇可以通过检测胎心率和自数胎动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胎动过频或过少,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
慢性胎儿窘迫是在慢性缺氧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出现胎儿发育及营养不正常,形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临产后易发生进一步缺氧。
孕妇在孕后期一般会定期产检,进行胎心监测及B超检查,对于发现慢性胎儿窘迫有一定帮助。
在孕后期,正常胎动每12小时超过10 次,孕妇每天相同时间早、中、晚自行监测胎动各一小时,3次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即12小时的胎动,可以预知胎儿安危,需要注意的是胎动过频是胎动消失的前驱症状,胎动消失后24小时胎心率也会消失,不可延误抢救时机。
孕妇不可以过度疲劳,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可以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吸氧,使母体血氧含量增加,以改善胎儿缺氧状态,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若胎儿已足月或情况难以改善的,根据胎儿情况及宫颈的状况决定是引产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结束妊娠。
致病原因母体因素: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是重要原因,轻度缺氧时母体多无明显症状,但对胎儿则会有影响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1)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高血压慢性肾炎和妊高征等。
(2)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等。
2023年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和步骤

2023年胎儿宫内窘迫的应急处理和步骤1. 定义和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异常,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和其他不良后果。
常见症状包括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羊水污染等。
2. 应急处理步骤2.1 立即通知医生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尽快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2 监测胎心率使用胎心监测器持续监测胎心率,观察是否存在胎心率异常,如胎心率减慢或加速。
2.3 评估胎儿酸碱平衡通过采集胎儿头皮血样或羊水样本,评估胎儿酸碱平衡,确定是否存在酸中毒。
2.4 改善母体氧合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母体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2.5 宫口扩张和胎儿下降如果宫口已经扩张且胎儿已下降至产道口,可以考虑进行阴道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胎儿情况和母体状况。
2.6 剖宫产如果宫口未扩张或胎儿未下降至产道口,应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尽快取出胎儿。
2.7 术后处理在胎儿取出后,对胎儿进行立即评估和处理,包括清理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等。
同时,对母体进行术后护理,包括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止血等。
3. 注意事项- 及时发现和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 在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观察胎儿和母体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
- 在手术过程中,应确保操作熟练、迅速,以减少胎儿缺氧时间,降低不良后果风险。
- 术后对母体和胎儿进行持续观察和护理,确保母婴安全。
4. 总结胎儿宫内窘迫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识别和处理。
通过密切监测胎儿状况、改善母体氧合、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等步骤,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良后果,保障母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儿窘迫的护理诊断
婴儿窘迫其实就是孩子缺氧的一种表现。
妈妈们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需要特别的注意,在肚子里面的孩子,只有用科学的仪器才能够看出来,所以这就涉及到了孕检的重要性。
在自己怀孕期间,孕检是不能少的,要特别的注意。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胎儿窘迫的护理诊断吧。
1、一般护理
(1)孕妇左侧卧位,间断吸氧
严密监测胎心变化,一般每15分钟听1次胎心或进行胎心监护,注意胎心变化形态。
为手术者作好术前准备,如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应尽快助产娩出胎儿,并做好新生儿抢救和复苏的准备。
(2)胎心监护的观察
妊娠晚期胎心监护描记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胎心监护的敏感性等,但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
丈夫可在医生指导下学会用听诊器直接听取胎心率。
正常胎心率应是120~160次/分。
胎动时胎心率应增快10次/分,或胎心率不规则。
若胎心率减慢少于或多于这个数,则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补充能量与及时排空大小便
鼓励产妇多进食高能量易消化食物,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必要时静脉输入能量合剂,以补充产时消耗及进食不足,协助、督促产妇及时排空大小便,以防影响子宫收缩,阻碍胎先露下降。
2、心理护理
孕产妇夫妇因为胎儿的生命遭遇危险而产生焦虑,对需要手术结束分娩产生犹豫、无助感。
所以应将真实情况告之夫妇,有助于减轻焦虑,也可帮助他们面对现实。
必要时陪伴他们,对他们的疑虑给予适当的解释。
对于胎儿不幸死亡的孕产夫妇,感情上受到强烈的创伤,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诉说悲伤,接纳其哭泣及抑郁的情绪,陪伴在旁提供支持及关怀。
3、健康教育
加强孕妇产前宣教及定时做好产检,胎儿窘迫发生时向孕产妇夫妇提供相关信息,包括治疗的目的、操作过程和预期效果,因孕妇文化程度及经济条件的不同,以至对妊娠知识的缺乏,产生恐慌、焦虑的心理。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告知孕妇及家属参加定期检查的重要性;简单介绍羊水污染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告知孕妇及家属及时结束分娩的重要性及产后相关护理。
以上就是妈网百科介绍有关胎儿窘迫的护理诊断的相关内容了。
总之,胎儿窘迫出现的可能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大家在怀孕前间只要稍稍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孩子的缺氧,所以说一定要注意。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