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外伤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理

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理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对潜在事故的预见性,关注幼儿生活的每一细小的环节,若发现危(wei)险苗头,应及时加以处理,并能掌握初步的对紧急事故的急救处理。

(一)普通事故 (二)责任事故 (三)重大责任事故(一)普通事故在托幼机构中,由于儿童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或者客观因素和条件所限制等原于是发生的擦伤、划伤、骨折、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属于普通外伤事故。

托幼机构中发生的事故大多数是此类事故,应引起保教人员充分重视,尽量防止外伤事故的发生。

(二)责任事故凡由于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应儿童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者园所内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的服错药、食物中毒、颅骨骨折、烧 (烫) 伤、被冒领、走失、被遗忘在空房间、从高处坠落、触电、溺水等事故,经积极采取措施未造成重大伤害的,为责任事故。

(三)重大责任事故导致儿童死亡、伤残、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者使儿童产生严重痛苦的事故,为重大责任事故。

这种事故发生例数较少,但性质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杜绝事故发生。

(一)预防外伤1 、老师应懂得惟独提高儿童的自身保护能力,才干减少儿童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故的可能。

教育儿童不互相打闹,对中大班儿童要让他们知道身体各部位最珍贵的是眼睛、鼻子、内脏(心和肝) 等,一定要注意保护;对小年龄的儿童要照应好,少数孩子有咬人、抓人的习惯,要多组织游戏,使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逐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2 、教育儿童不玩、不带体积小、锋利、危(wei)险的玩具及物品入园,如珠子、扣子、别针、硬币、钉子等,以免其塞入耳、鼻、放入口中;班级物品老师(托小班老师特别注意)要妥善管理好,如小刀、剪子、图钉等应放在幼儿取不到的地方。

入园时、午睡时老师要检查口袋、书包,发现危(wei)险品后没收或者交给家长。

3、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打火机、鞭炮等,不能玩,严禁带到幼儿园里,要谨防产生火灾及炸伤幼儿脸、手等部位.4 、教育儿童上下楼梯时、站在大型玩具上时,不要互相打闹、推拉,以免摔伤。

幼儿安全教育小外伤

幼儿安全教育小外伤

一、引言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潜在的危险。

小外伤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伤害,如擦伤、扭伤、烫伤等。

为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加强幼儿安全教育,预防和处理小外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小外伤进行探讨。

二、幼儿小外伤的常见类型及原因1. 擦伤擦伤是幼儿最常见的皮肤损伤,多发生在玩耍、跌倒、奔跑等活动中。

主要原因有:地面湿滑、尖锐物体、玩具等。

2. 扭伤扭伤多发生在运动或玩耍过程中,如跑步、跳跃、捉迷藏等。

主要原因有:运动姿势不当、地面不平整、运动器材老化等。

3. 烫伤烫伤是幼儿在厨房、浴室等场所容易发生的伤害。

主要原因有:热水、热汤、热锅等高温物品。

4. 切伤切伤多发生在厨房、厨房用品等场合,如使用菜刀、剪刀等。

主要原因有:刀具不锋利、使用刀具不当等。

5. 撞伤撞伤是幼儿在户外活动、玩耍过程中常见的伤害,如碰撞墙壁、家具等。

主要原因有:空间狭小、家具摆放不合理等。

三、幼儿小外伤的预防措施1. 家庭安全(1)地面保持干燥,避免湿滑;(2)家具、电器等尖锐物体要妥善放置,避免幼儿触碰;(3)厨房、浴室等场所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垫、防护栏等。

2. 幼儿园安全(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安全意识;(2)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确保场地宽敞、平坦;(3)定期检查运动器材,确保其安全性;(4)加强对幼儿的监管,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社会安全(1)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如设立警示标志、防护栏等;(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3)加强对儿童游乐场所的监管,确保其设施安全。

四、幼儿小外伤的处理方法1. 擦伤(1)先用清水清洗伤口,去除污物;(2)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3)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伤口。

2. 扭伤(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伤势;(2)用冰块或冷敷包扎扭伤部位,缓解肿胀;(3)如伤势严重,及时就医。

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置

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置

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置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烧伤和烫伤:儿童接触高温物体或热水时,容易发生烧伤和烫伤。

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然后涂抹适当的药膏。

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就医。

2. 跌落伤:儿童从高处跌落容易造成骨折、头部外伤等伤害。

应立即检查儿童的伤势,如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停止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3. 溺水:儿童溺水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检查呼吸和心跳。

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4. 误食有毒物品:儿童误食有毒物品后,应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在催吐前应先确认有毒物品的类型和性质,以避免加重病情。

5. 动物咬伤:儿童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如果伤口较大或伤势严重,应立即就医。

6. 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儿童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常见原因是游泳和洗澡时污水进入耳道。

应立即就医,并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7. 骨折和关节脱位:儿童在运动或游戏中容易发生骨折和关节脱位。

应立即停止运动或游戏,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包扎,并尽快就医。

8. 哮喘发作:儿童哮喘发作时,应立即让儿童保持安静,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并及时就医。

9. 食物中毒:儿童食物中毒常见原因是食用过期或不洁食品。

应立即就医,并保留剩余食物以供检查。

10. 呼吸道异物阻塞:儿童在玩耍或进食时容易误吞异物导致呼吸道阻塞。

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并及时就医。

为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家长应注意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管理,避免让孩子接触危险物品和高风险场所。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也能有效预防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外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外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外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引言二、外伤预防措施1. 家庭环境安全1.1 预防意外跌倒1.2 防止烧伤和烫伤2. 交通安全教育3. 工作场所安全三、应急处理步骤1. 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2. 寻求专业帮助并提供必要信息3. 切勿乱动患者或移动更多头部受伤者4. 控制出血及保护创面四、常见外伤应急处理方法1. 对于开放性创口的处理:1.1 清洁干净创口以避免感染1.2 使用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和固定...五、孩子家庭外伤预防与应急六、结论引言身体外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遭受到各种程度的身体损害,如跌打损伤、烧烫伤等。

因此,在外伤发生之前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同时,在发生外伤时能够及时应急处理也是减轻损伤和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会对外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进行详细探讨。

外伤预防措施1. 家庭环境安全在家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首先,确保家中没有摆放在易碎物品下方、楼梯口以及过道等易引起跌倒的地方。

增加扶手或者安装把杆也是一个好办法。

其次,在使用电器时,尽量避免空运行并要随时关闭电器开关以防止触电事故。

特别是家中有小孩子时,更要注意锁住煤气炉以及避免他们触碰到锐利、危险物品。

2. 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的方面。

培养正确行人和乘车的习惯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

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他们交通规则的培训,并且鼓励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等。

此外,不要在酒后驾驶以及遵守交通信号是必需的。

3. 工作场所安全工作场所往往存在一些特殊风险,例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和化学品暴露等。

员工应该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了解这些危险,并且使用正确的防护设备。

同时,雇主也有责任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规定,提供适当的紧急应急处理培训。

应急处理步骤1. 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首先,需要对受伤者进行观察和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如果受伤者没有自主呼吸或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小儿外伤出血处理操作流程

小儿外伤出血处理操作流程

小儿外伤出血处理操作流程
小儿外伤出血是儿童常见的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
少出血量,减轻疼痛,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以下是小儿外伤出血处
理的操作流程:
1.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将患儿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避免继续受伤。

2. 检查伤口的位置、大小和深度,判断出血的程度。

如果伤口
较小,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止血。

3.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出血较多,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
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同时,用另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裹住
伤口,保持压迫。

4.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等待救护车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可以继续用纱布或毛巾持续压迫
伤口。

5. 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如果伤
口有异物,不要随意取出,以免加重出血或引起感染,应等待医生
处理。

6. 处理完伤口后,要及时更换干净的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发炎、化脓等情况,应及
时就医治疗。

7.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要避免剧烈运动或碰撞,以免伤口再次
出血或感染。

同时,要避免摩擦伤口,保持伤口干燥。

总之,小儿外伤出血处理要及时、正确,保持冷静,避免感染,避免继续受伤。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或伤口较深较大,应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同时,家长应该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处理。

希望以上操作流程对您有所帮助。

儿童外伤应急预案

儿童外伤应急预案

儿童外伤应急预案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活泼好动,容易受到外伤的影响。

因此,对于儿童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常见的儿童外伤情况入手,探讨如何制定儿童外伤应急预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常见的外伤情况。

儿童在游戏、学习和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摔倒、碰撞、烫伤等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发生突然,家长和老师需要迅速做出应对。

因此,儿童外伤应急预案需要囊括这些常见的外伤情况。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制定一套防范措施。

比如,在学校或幼儿园中,我们可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儿童不要奔跑、推搡,避免发生跌倒事故。

同时,我们也可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教会儿童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事故。

此外,定期组织安全演习,让儿童学会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接下来,针对各类外伤情况,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例如,在儿童游戏中发生小伤口出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教会家长和老师使用简单的止血方法,如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压迫,迅速控制出血。

对于儿童烫伤情况,我们可以制定清洁伤口、涂抹烫伤药膏的步骤,同时及时就医。

对于较严重的外伤情况,比如骨折或大面积出血,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固定伤口、用力止血等应急处理方法,并尽快就医。

这些应急处理方案应该被广泛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广大家长和老师的应对能力。

另外,儿童的外伤应急预案还需要考虑医疗救援的问题。

在发生事故后,我们要迅速联系急救车,并告知详细的事故情况和伤员状况。

同时,我们也可以安排专人协助急救车员进行现场处理,提供必要的协助。

此外,对于较严重的伤情,我们需要提前联系医院,以保证医院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这些都需要团队合作和高效沟通,以确保儿童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医疗救治。

最后,儿童外伤应急预案还需要考虑事后的心理援助。

儿童外伤往往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安抚孩子情绪,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帮助儿童走出心理上的困境。

婴幼儿常见损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婴幼儿常见损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婴幼儿常见损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婴幼儿是家庭的宝贝,他们的安全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然而,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他们很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家长需要了解常见的损伤事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跌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跌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事故之一。

由于他们的行走能力有限,容易在行走或爬行时摔倒。

为了预防跌倒事故,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室内环境整洁,避免地面有杂物或滑溜的地毯。

2.安装护栏或安全门,防止婴幼儿爬上楼梯或进入危险区域。

3.给婴幼儿提供稳固的家具和玩具,避免他们在使用时倒塌或翻倒。

4.在婴幼儿学会行走之前,给他们穿上防滑袜或鞋子,增加脚部的摩擦力。

如果婴幼儿发生了跌倒事故,家长应该及时处理:1.冷静下来,不要惊慌失措。

2.检查婴幼儿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如出血或骨折。

3.如果有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住伤口,避免感染。

4.如果怀疑骨折,不要随意移动婴幼儿,应该尽快就医。

二、烫伤和烧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烫伤和烧伤是婴幼儿常见的事故之一。

由于他们对危险的热源缺乏认知,容易接触到热水、热食物或热器具。

为了预防烫伤和烧伤事故,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将热水壶、热食物和热器具放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2.使用安全锅具,避免热水或热油溅出。

3.在婴幼儿洗澡时,先试水温,确保水温适宜。

4.不要在婴幼儿周围使用明火或燃气炉具。

如果婴幼儿发生了烫伤或烧伤事故,家长应该及时处理:1.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降低温度。

2.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3.不要使用冰块或冷冻物品直接接触伤口,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4.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三、窒息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窒息是婴幼儿常见的事故之一。

由于他们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容易被食物或小玩具卡住呼吸道。

为了预防窒息事故,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给婴幼儿提供适合年龄的食物,避免给他们过大或过硬的食物。

儿童常见外伤处理与急救

儿童常见外伤处理与急救

定后续的处理措施。
3
及时急救
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20-30分钟,减少热量传导和组
织损伤。并进行无菌包扎。
冻伤的识别与急救
预防冻伤
1
注意保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极冷环境
及时识别
2
皮肤发红发白、麻木,可能发生冻伤
急救处理
3
移至温暖场所,慢慢升温,避免再次冻伤
冻伤是由于皮肤和组织暴露在极低温环境下而导致的损伤。及时识别冻伤症状并给予正确的急救处理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保 暖预防,发现皮肤发白发红、感觉麻木时要尽快转移至温暖场所,慢慢升温,避免再次冻伤。
接下来,我们欢迎大家提出任何关于儿童外伤急救的问题。我们将结合实 际案例,针对性地解答,确保您能够在需要时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最 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识别癫痫发作
1
观察出现行为突然改变、肌肉强直、四肢抽搐等症状。
保护患者
2
将患者平放在安全的环境中,拨开周围可能伤害患者的物品。
协助呼吸
3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癫痫发作,应迅速将其平放在安全的环境中,拨开周围的可能伤害物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并做好必要的人工呼 吸。同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脱臼的识别与处理
识别脱臼
1
关节处明显错位,肿胀或畸形。
急救原则
2
不能强行整复,需要专业医疗。
稳定固定
3
用夹板或布带临时固定关节。
脱臼是指关节发生位置移位,需要及时医疗处理。切勿强行整复,否则会造成进一步损伤。可以用夹板或布带临时固定关节,避免 继发性损伤,尽快送医就诊。
咬伤与刺伤的处理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外伤处理—刺伤
窄而深的伤口,并且含有泥沙、生锈的铁钉 以及木屑等,易引起破伤风感染 急救处理措施:

•如果流血不是特别快,不要马上按住。流血可 以带出脏的异物,不容易引起感染。特别深的创 口,一定要让它充分流血,一般到伤口自动停止 流血为止。 •然后用碘酒涂擦伤口,碘酒干后,用75%酒精 脱碘,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常见外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扭伤
常见外伤处理—割伤
伤口可深可浅,一般会流血
1、清创: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清洗 2、止血:按压、云南白药外敷
3、消毒:碘伏/双氧水
4、保持伤口通气干燥、避免感染 如果伤口深有较多杂质,送医院处理
常见外伤处理—口唇裂伤
轻微裂伤: 1.冰水漱口 2.冷敷消肿即可 肌肉外翻需到医院缝合处理
儿童常见外伤
预防及处理
常见外伤
擦伤 刺伤 扭伤 割伤
常见外伤处理—擦伤
部位:肘部、手掌、膝关节等表皮擦伤较多 创面浅、干净、范围小
1.清创:干净的清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杂物 2.消毒:用碘伏+无菌棉签消毒伤口 3.止血:按压、创可贴、云南白药外用 4.伤口通气,2次/天换药,避免感染(红肿热痛)
动物伤
蜂蜇:拔除蜂针,淡肥皂水清洗,昏倒或起 丘疹送去医院 蚊叮:坚持10分钟不抓防止起包,用浓肥皂 水或盐水清洗叮咬口 猫狗抓: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伤口,还要碘 酒或双氧水消毒;被流浪猫狗抓咬伤的一定 要打狂犬疫苗 蛇咬:用布条扎住近心端,用手边挤伤口边 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就医(嘴里有伤口千 万不能用嘴吸蛇毒!)
烫伤
被开水烫伤,千万不要挠被烫 到的地方!否则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1. 烫伤后用冷盐水冲洗伤口 2. 有条件的可以涂上烫伤膏,然后去医院治疗
异物入眼
1. 灰尘可以用眼泪自动冲洗掉
2. 沙粒之类的可以翻开眼皮用棉签轻轻挑走 3. 硫酸之类腐蚀性物质用清水冲洗15分钟然后
去医院求医
4. 翻开眼皮也看不到有东西就要去医院了
防治冬季嘴唇干裂:
•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如小白菜、白萝卜 •应尽可能戴口罩,以保持嘴唇的温度和湿度 •如果觉得嘴唇干裂,不要总用舌头去舔,这会加 速干裂的发生。
流鼻血
1、用棉花球堵塞出血孔.让血液自然止住 . 2、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大人膝盖上,头微微前倾 3. 用棉球或纸巾擦干净血迹 4. 手指轻按压出血处5~10分钟 5. 冰敷鼻梁或鼻尖,让鼻子附近的血管收缩,减少 流血量
部位:踝关节、腕关节、腰部、头部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 错误处理:按摩扭伤部位(毛细血管破裂、软组织、韧 带损伤加重病情) 正确处理: 1、24小时内用冰敷 ,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 (20~30min,检查皮肤的温度,间隔10~20min) 2、24小时后热敷/活络油,促进血液循环。 3、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 抬高冰敷
骨折或脱臼
骨折一般表现: 1.局部肿胀、瘀斑或出血 2.压痛 3.活动受限 特有表现(出现其一即可确诊): 1.畸形:骨折段移位,肢体外形的改变(缩短、弯 曲等) 2.反常活动:在肢体的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活动 3.股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断端摩擦发出
骨折或脱臼处理方法
1.如开放性骨折先进行止血和包扎 2.固定、制动和转运 利用夹板或木板固定患肢,如脊柱有损伤, 尽量避免移动,需多人采取平托法搬至硬板 处。Call 120 或送至就近医院 3.脱臼需及时送医院手法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