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 猫》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学案 新人教版

猫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美。
2、品析语言,感受自我反省的精神美。
3、深入思考,体会同情弱小的思想美。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美。
难点:感受自我反省的精神美。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污涩.怂恿..怅.然诅.骂..蜷.伏惩戒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二、模块一读猫,找句子,学习写法。
3、速读课文完成句子填空。
我喜欢第( )只猫,因为它————(填特点),看————————(找原句)。
(有修辞的从修辞角度分析)我不喜欢第()只猫,因为它—————(填特点),看—————(找原句)。
三、模块二读人,找句子,分析情感4、找出描写作者在失去这三只猫后不同的心情的句子。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5、断定第三只猫吃芙蓉鸟证据:(1)(2) 6、哪些句子表现了我的愤怒?(找学生分析语言)7、我发现我判读错误之后我后悔了(齐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那些句子表现了我的懊悔愧疚之情呢?8、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9、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四、模块三读生活,说感悟第三只猫,我想对你说。
作者,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自己说。
五、总结这三只猫的故事是悲惨的,三种情感是悲伤的,文章体现的思想也是深刻的。
作者的快乐与悲伤,自责与愧疚,都给与我们很多的教训与启迪,善待生命,关爱生命,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六、板书设计:猫猫————故事人————情感文————思想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猫》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组内探究飞渡成功因素。
4、根据理解补充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到了一只的猫。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形象。感受形象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
精习
1、对于三只猫的描写这篇文章有许多传神之处,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语句。
2、任选其一:
通过朗读、理解、品味,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对作品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请同学们对文中的猫或人说一句话。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对策
第二课时
研习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
重点研读赏析第三只猫的描写。
1、说猫 :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2、说人 :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3、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我”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多”,为什么?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于文中的,我说 。 3、比较《猫》和《斑羚飞渡》
点拨:这种描写人的心理及神态来突出人的精神。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任选其一,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评价时注意结合文章主旨;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同时注意语言的训练。
注意从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中心理解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指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其作用。
点拨: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猫》学案 新人教版

《猫》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对比的写法。
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
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
1927年“ 四·一二” 政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
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
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二、整体感知1、字词积累: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相称( ) 婢女()红绫( )本课中我积累到的词语及词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段):写第二部分(段):写第三部分(段):写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以刚才表格里填写的内容为素材,用作者的口气为这两只小猫写一则悼词:天堂里的花白小猫:虽然你在人世间只停留了两个月,但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猫》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细节描写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
(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污涩怂恿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棱妄下断语三、整体感知,划分结构。
1、文章写了什么?明确:文章写了有关猫的三件事。
除了写猫,还写了养猫的人。
2、作者家一共养了几只猫?笔下的猫可爱吗?三只。
写可爱的是一、二只猫。
不可爱的是第三只猫。
3、文章的结构。
一、(1、2)第一只猫。
二、(3——14)第二只猫。
三、(15——34)第三只猫。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一只猫从何而来?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学生发言。
2、品味语句:(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明确: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另外“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照应,更显活泼。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识记“怂恿”、“怅然”等词语的音、义。
2、能找出文中描写三只猫的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
3、学会关爱动物、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学习重点】重点:积累生字词,能找出文中描写三只猫的语句。
【学习难点】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会关爱动物、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学习时间】 2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郑振铎,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演》《山中杂记》等。
2.写作背景《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
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解决生字,把握课文内容。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lǎn duó ( ) song yong ( ) 红ling ( ) 污涩() yu ( ) 闷Quan fu ( ) 怅()然 bei chu ( ) 惩()戒妄()下断语Wei ( )罪潜逃 zu ( )骂虐()待屋脊()二、识记文学常识。
《猫》作者,现代家,家。
主要著作有。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头写到“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我家养了几次猫,分别有怎样的结局。
②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四个方面梳理我家养猫的过程。
③面对几次养猫的事件,我有怎样的情感变化?④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一、精彩语段赏析。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6《猫》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精选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课设计资料26《猫》教课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累积“欣然、鼓动”等字词(2)认识三只猫的不一样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3)推测生动的细节描绘2、过程与方法学习针对事件看法明确地发布自己的看法3、感情、态度、价值观(1)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办事方法(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二、教学要点1、认识三只猫的不一样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推测生动的细节描绘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三、教课难点(1)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办事方法(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感情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猫神态的图片,制作教课幻灯片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阻碍一、导入烦忧和猫是引人喜爱的动物,它温驯、开朗,给人带来很多乐趣;但是,猫一旦亡失,就会给人带很多悲伤,甚至带来心灵的震惊,今日,我们一同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自由朗诵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而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相当 (ch èn)郁(yù)闷一缕(lǚ)娱(yú)乐污涩(sè)鼓动(sǒngyǒng)婢女( bì)蜷 (quán )伏惩戒( chéng)欣然( chàng)四、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此中,前两只猫开朗、风趣,我们一同品读下边的句子。
A “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ABC句均大屏幕显示)写出了小猫嬉戏时的动向和神态。
B“有时蝴蝶安宁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跟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乘机捕获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边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仿佛在等候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 小猫的调皮、调皮让我们会意一笑!这一组句子,从渺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开朗可爱、调皮调皮。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6课《猫》教案-word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6课《猫》教案《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文中生字、新词,锻炼查工具书及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查字典、圈点勾画、研讨合作把握文本内容、鉴赏写作妙处、体会作者情思、感悟生活哲理。
情感与态度: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反对主观臆断、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自主阅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2、根据兴趣,多角度欣赏文章的魅力之处。
3、自由鉴赏,获得人生感悟。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法:对话法、情境教学法五、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漂亮吗,可爱不?喜不喜欢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动物啊!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郑振铎一起走进他的家庭生活,去体验一下他养猫经历的快乐与悲伤。
(二)、读课文,感文意。
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通读课文,看看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难语句圈点勾画出来。
2、群策群力,解决疑难。
生自由提问,合作交流解答。
师辅助解答,并归纳解词方法。
如没有,可提问几个出示小黑板:(1)查字典(2)拆字法: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3)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3、全面侦查。
师问:在读文过程中,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疑问?生提出,大家一起解答。
4、整体把握。
大家的问题都解决了,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
文中写了几只猫?三只猫的来历和结局分别如何?(三)、读课文,品妙处。
【25分钟】1、读一读,想一想。
速读课文,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大声地反复地有感情朗读,并作批注,说出喜欢的理由。
2、品一品,说一说,哪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说一说它好在哪里,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我的预设:1、描写猫的语段:例: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学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 课猫》教案新人教版一、快乐预习(一)明确任务:1.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借助要点语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剖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理解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失散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惹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学习如何正确掌握课文的要旨。
(二)自主预习1、学习字词污涩()鼓动()蜷伏()惩戒()欣然()诅骂()红棱()2、熟读全文,归纳文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你的迷惑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课过程:二、创建情形,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习的一种小动物。
好多家庭由于猫引人喜欢而养它。
我国有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意会到了一些生活的真理和做人的道理。
终究是什么样的真理呢?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三、合作研究(一)阳光展现1、作者介绍2 、文章写了什么?3、作者家一共养了几个猫?笔下的猫可爱吗?(二)导学点拨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一只猫从何而来?如何写第一只猫的可爱?2、品尝语句:( 1)、花白的毛,很开朗,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能够浅笑着耗费过一两个小时的岁月,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3、这只猫结局如何?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猫对比,有什么不一样?————————————————————————————2、品尝语句:(1)、它仿佛太开朗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边晒太阳。
——————————————————————————(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预习作业: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三、检查预习: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忧郁污涩怅然蜷伏惩戒凝望诅骂怂恿叮嘱
四、读猫,说故事
我养了几只猫?你最喜欢哪一只猫?
怎么说呢,老师先举个例子。
(边看书边讲述,给学生示例)比如,我说第一只猫,可以这样说:我是郑家养的第一只猫。
我的老家是主人家的隔壁。
来到新家,我也很喜欢,常在阳
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的三妹做游戏。
主人们都很喜欢我,活泼可爱。
它可是不久,我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
两个月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们。
同学们看,老师在说第一只猫的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意,不仅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还说了这只猫的个性特点——它的活泼,是不是啊?还交代了它的结局。
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说,好不好啊?(生:好)
那就沸沸扬扬的读起来,讲述第二只、第三只猫的故事。
(选择两人讲述故事即可,若同学讲述不精彩,可以再请一位补充。
)
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创意为我们讲述了三只猫的故事,个性迥乎不同,命运也各有悲欢离合。
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在故事中娓娓道来。
(教师板书: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点拨思考:
三只猫,用墨一致吗?作者着重写了哪一只猫?前两只猫可不可以删除?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详略铺垫)
五、读人,悟真情;
俗话说:言为心声。
三只小猫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它们的亡失也使“我”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
同学们,你能体会到作者心灵深处情感的跃动吗?速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圈画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
养猫,有欢乐有悲伤。
你能读出这种快乐或悲伤吗?小组内先交流:读一读,表现我心情的语句。
说一说,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同学评一评,读出了这种情感了吗?应该如何读?好,全班交流。
先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谁先读?
①养猫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
(点拨:说一说,哪个词语表现了“我”快乐的心情?新鲜的色彩,对,重音读一读。
)②我坐在藤椅上笑着消耗一两个小时的光阴,在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点拨:哪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快乐?笑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想象一下,静谧的庭院,摇摇晃晃的藤椅,活泼可爱的小猫,心情如何?一齐读)
养猫的确给我带来了乐趣,所以一旦失去猫,就给我带来了辛酸和痛苦。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与失猫之痛、作者的沉痛心情有关的句子。
③“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
(点拨:这位同学评价一下,他读得如何?好?读出了什么心情?不好?哪些词语要重读?你来试一试。
大家一起试一试。
)
④“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点拨:体会一下,小侣表达出我怎样的心情?如同家人一般逝去的感受。
)
⑤“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点拨:抱着一丝侥幸,正是喜爱这一只猫的体现。
)
⑥“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
重点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很细心的同学,如果老师说失去了前面两只猫,作者是一种痛惜,那么第三只猫给他带来了什么呢?(懊悔)下面我就请同学把第三只猫死亡后作者痛悔心情的句子着重读一读。
同学们想听哪位同学的朗读?请你来读一读29-33,其它同学注意倾听评价: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第33小节,是作者所有这种痛悔情绪最凝聚之点.大家一起读,面对这一只死亡的猫,作者: -----
情感读出来了。
下面,老师有一个提议,咱们读完了要说说感受。
请分析一下,第三只猫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那么第三只猫死了以后为什么我却是这样的难过,要比前两只猫难过得多呢?
除了冤枉,还有遗憾:师范读“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发散思维:假如第三只猫在死亡前会说话,它肯定会对主人、人们有话说的。
它会说些什么?
想当初,“我”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我忧郁,我不活泼——
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许是失去了亲爱的父母吧,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师小结: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作者的养猫之乐与失猫之痛,三起三落,构成了一部养猫的悲喜交响曲。
(板书: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由于三只猫的命运最终都是亡失。
所以课文整体上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五、读生活,说感悟
读过三只猫的故事,读过作者的心声,我们不仅与猫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分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
同学们,作者仅仅是在说猫吗?我们分明有种错觉: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
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
请你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感悟的话。
“(对于)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请选取一个对象,畅所欲言。
思考一会,先自己选择一个对象,自说一句。
可怜的第三只猫,我想对你说:
对文中的“我”,我想对你说:
点评储备:
第三只猫: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郑振铎: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六、拓展运用
猫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人对猫的态度就是人对人的态度,关注动物,善待生命,我们期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可是,我们生活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请看一段视频,就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束语:
三只猫,三个故事,三种命运。
作者的得与失,悲欢离合,自责反省,都给与我们深深的启迪。
关注动物,善待生命,我们期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人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