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

合集下载

教育是慢的艺术文案

教育是慢的艺术文案

教育是慢的艺术文案1. 教育啊,就像培育花朵,可不能心急哟!你想想看,要是天天催着花儿快点开,它能开得好吗?就如同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

我还记得我妹妹小时候学画画,一开始画得乱七八糟的,但我们没有催她,而是慢慢引导,现在她画的画可漂亮啦!教育就是这样,慢慢来,才能看到最美的绽放。

2. 哎呀,教育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事儿呀!这就好比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你看那些学习乐器的孩子,一开始可能连音都弹不准,但只要坚持练习,慢慢积累,终有一天能弹出美妙的曲子。

就像我邻居家的小孩,学钢琴几年了,现在弹得可棒了!所以呀,教育急不得,一步一个脚印才靠谱。

3. 你们说,教育是不是得慢慢来呀?这就像酿酒一样,需要时间来沉淀出醇厚的味道。

想想看,要是酿酒师急于求成,那这酒能好喝吗?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我表弟以前学习特别马虎,后来老师慢慢教他,一点点改进,现在学习态度可端正了呢!教育是慢的艺术,别急,给孩子时间。

4. 哇塞,教育真的不能急呀!它就像建房子,得一砖一瓦慢慢地盖。

要是只求速度,房子能牢固吗?我朋友的孩子学书法,一开始写得歪歪扭扭的,但他们没有着急批评,而是鼓励孩子慢慢来,现在字写得可好看了。

教育就得有这种耐心,慢慢地塑造,才能成就优秀的孩子。

5. 教育呀,可不就是慢工出细活儿嘛!就跟雕刻一件艺术品似的。

要是三下两下就完事,能是好作品吗?我曾经看到一个学跳舞的孩子,一开始动作很生硬,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舞姿变得优美极了。

教育就是这样,慢慢雕琢,才能让孩子闪闪发光。

6. 教育这事儿啊,真得悠着点来呀!这跟种果树是一个道理,你得给它时间成长、开花、结果呀!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学习上遇到困难就容易沮丧,但老师始终耐心陪伴他,慢慢地他就越来越自信了。

教育就是这么神奇,慢一点,才能收获更多惊喜。

结论:教育真的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慢慢引导、细心培养,才能让孩子们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他们的光彩。

2024年《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2篇)

2024年《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2篇)

2024年《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 寒假读了张文质老师编辑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这本书是张文质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老师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

回想从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

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慢”需要感悟。

“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

”这样的文字,总是一次次惊醒我要学会等待,学生不需要的担心,而需要关心;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学生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学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

学生本身就是希望,我们尽管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的慢而崇拜。

我坚信,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价值。

比如面对一些问题儿童,爱因斯坦到十岁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真的发现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说话,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听见同伴说话,带上助听器才可勉强听见声音的孩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谁能敢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舟舟或者海伦凯勒?时间是证明学生成长最好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批评甚至奚落讽刺,置之不理。

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思想。

读书笔记《教育是慢的艺术》

读书笔记《教育是慢的艺术》

读书笔记《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法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的一本著作,书中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慢的艺术,意味着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培养人的品质和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变得更加人性化,并培养出具有人类特质的人。

第二章:自由与教育教育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

自由不仅仅是指个人的自由,还包括个人的自主能力和选择权。

教育应该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让人们发展他们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并能够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动。

第三章:非暴力教育教育应该是非暴力的。

暴力只会破坏人的尊严和自由,而非暴力教育可以培养出和平、合作和互助的品质。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权,并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第四章:乌托邦式的教育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是乌托邦式的,即理想化和完美的。

乌托邦式教育意味着追求教育的最高目标,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现实的需要和要求。

教育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和终身的过程。

第五章:学习者与教育者教育者应该成为学习者的榜样。

教育需要建立起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教育者应该具有开放的心态和求知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成长。

同时,学习者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第六章:教育与社会变革教育与社会变革是相互关联的。

教育可以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社会的变革也会对教育产生影响,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第七章:教育的实践教育的实践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灵活地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责任感。

第八章:教育的困境与挑战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的商业化和功利化。

商业化和功利化会导致教育变成商品和工具,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教育随笔》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随笔》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点儿受到触动。

慢的艺术,那就不能心急,慢工出细活。

偶尔间看了张文质的教育演讲录《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对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生命意识,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要有等待的意识,等待他们成长,等待他们觉悟。

教育要等,要慢。

我侄女2岁了,正是独立意识很强的时候,什么都想自己来,什么都不想让我们插手帮忙。

她刚学穿鞋子的时候,总是左右脚不分,哪个鞋子在右边,就穿右脚,所以经常是左右鞋子反着穿。

我们经常提醒她,告诉她“穿反了”,然后帮她脱下重新穿好。

可她似乎很不领情,不喜欢我们的纠正。

既然如此,那之后每次穿鞋子我们都不理她了,由着她去。

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觉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语的说:“不舒服的?穿反了!”于是自己把鞋子脱下,自己重新正确的穿好。

然后高高兴兴的出门去玩了。

此后,每次穿鞋,她都会认真观察后再穿,没有再穿错了。

在小孩的成长中,我们只能提醒、引导,成长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摸索、去
体验的,提醒了,教导了,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消化吸收,我们唯有耐心的等待他们的顿悟。

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时间的浇灌与呵护,需要沐浴阳光和雨露,我们浇灌了、呵护了,剩下的就交给阳光和雨露吧。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一个充满妙趣横生、引人深思的过程。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艺术”,
而这种艺术需要悉心培养和磨练,它不同于匆匆忙忙的事务,而是需要耐心与时间的积淀。

教育,就如同花朵绽放的过程,需要精心呵护,慢慢成长。

首先,教育是慢的。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追求速度和效率。

但是,教育却需要耐心和时间的积淀。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它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只有将知识的种子慢慢培育,才能看到它茁壮成长的一天。

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需要靠岁月的积淀才能展现出它的壮观。

其次,教育是一门艺术。

艺术需要用心、灵魂和热情去创作。

同样,教育也需
要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潜力相互交融,才能谱写出最动人的旋律。

教育需要教师细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点亮他们的未来之路。

只有用心去教育,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

另外,慢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在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缺乏
耐心和恒心,对待学习也是如此。

而慢慢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让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样,教育是慢的,也是因为它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磨砺中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门慢慢细心打磨的艺术。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教育的本质,让教育重新回归到耐心、用心和热情的过程中。

教育,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需要我们用心去绘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一起珍惜教育,用心去培育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慢慢的成长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一本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作家罗伯特·费舍所著的教育专著。

在这本书中,费舍以其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深刻见解。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费舍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慢的艺术。

他认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培养和磨练的。

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耕耘和浇灌,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这种慢的艺术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需要耐心和坚持。

其次,费舍还在书中提出了“教育是一种生活”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而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态度。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是人格的塑造。

这种观点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伴随。

此外,费舍还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特长。

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培养,而不是一刀切的标准化教育。

这种观点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总的来说,阅读《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培养和磨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态度,需要个性化的培养。

这些观点都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够将这些观点付诸实践,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是慢的艺术原文摘抄

教育是慢的艺术原文摘抄

教育是慢的艺术原文摘抄
摘要:
一、教育是慢的艺术
1.快节奏社会中的教育困境
2.真正的教育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个性
1.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2.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
1.独立思考的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育的目标
1.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正文: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速成和高效,然而,对于培养人的教育来说,这并不适用。

真正的教育应该像农业一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花朵的绽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成长,成为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耐心、理解和关爱。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
体,拥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不断探索中提升自己。

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总之,在教育这门慢的艺术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慢的艺术》经典摘抄

《教育是慢的艺术》经典摘抄

《教育是慢的艺术》经典摘抄以下是十条“《教育是慢的艺术》经典摘抄”及相关小片段例子:摘抄一:“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需要耐心和耐性。

”例子:哎呀,教育可不就像精心培育一朵小花嘛!要平静地等待它开放,平和地对待它的每一个阶段。

就像我们对孩子,得细致观察他的每一点变化,细腻地感受他的需求,还要有耐心一直陪伴,有耐性等待他慢慢成长,这多重要啊!摘抄二:“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

”例子:你们想想,教育不就像是一把钥匙吗?它的魅力就在于能激励孩子去追求梦想,唤醒他们内心的潜力!这难道不是最神奇的事情吗?摘抄三:“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例子:嘿,真正的教育啊,那其实就是心和心贴在一起的活动呀!老师和学生的心贴在一起,家长和孩子的心也贴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感受,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啊!摘抄四:“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例子:哇哦,教育的过程可不就是先启发智慧,再让人明白道理,最后引导行为嘛!就像盖房子,先打牢基础,再一层一层往上盖,最后建成漂亮坚固的大厦,这道理不是很简单嘛!摘抄五:“让教育如春风拂面般温暖。

”例子:哎呀呀,让教育像春风一样轻柔地吹拂着孩子的脸庞,带来温暖和希望,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做到这样吗?摘抄六:“教育就是等待的艺术。

”例子:教育就好像等待日出一样,你得有耐心呀!不能着急,慢慢地等,等那光芒一点点绽放,这不就是等待的艺术嘛!摘抄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

”例子:可不是嘛,每一个孩子就像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呀!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我们得好好呵护他们的独特,让他们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啊!摘抄八:“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例子:你们想想看,教育不就是一个生命去触动另一个生命嘛!就像一颗火种点燃另一颗火种,这力量多大呀!摘抄九:“尊重每个孩子的节奏。

”例子:对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跳舞一样。

有的快,有的慢,但都很美呀!我们得尊重他们的节奏,不要打乱他们的舞步,对吧?摘抄十:“教育要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慢的艺术
——享受教育的悠闲人生
摘要: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慢,需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慢,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教育好比种田,从播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每个过程都需要精心呵护,是“慢活”,是“细活”。

“慢”不是“怠慢”。

“慢”是一种感悟。

“慢”需要等待。

关键词:少一些责骂,多一些理解激励与唤醒等待与克制
正文:
不知不觉已经在三尺讲台奋斗了14年,曾经的青涩冲动如今也逐渐变得内敛平和,这应该得益于心态的转变。

想当年,一有学生不做作业,考试成绩差,上课不听讲,下课追逐打闹,我总是忍不住训斥几句甚至大发雷霆,又或者让学生请家长,渐渐地变成了急性子。

这样的心态也渐渐带入到了生活中,遇事特别容易着急上火,时间久了,自己也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如果连自己都没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又如何去教育祖国的未来呢?于是我尝试着慢下来,尝试着去理解学生,尝试着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着心平气和,反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让我意识到教育好比种田,从播种,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每个过程都需要精心呵护,是“慢活”,是“细活”。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慢,需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慢,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一、“慢”不是“怠慢”。

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有一部分“问题学生”,他们有的学习基础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有的比较好斗,追逐打闹甚至打架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有的在班上就像隐形人,基本不说话,文静的让人几乎忽略他的存在。

因此我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


是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细想之后,我认为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学习不出色,但不代表其他方面能力差。

只要能找到其中一个闪光点,就可以作为切入口,拉他一把,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也摒弃了以往只会一味指责的急性子,更多的是倾听,慢慢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给他们多一些倾诉的机会。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学生A特别好动,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有人来报告他的“英雄事迹”,我不胜其烦。

批评教育多次,可他就是屡教不改。

后来学校开运动会,我见他平时挺能跑,于是推荐他参加了三个项目,没想到他很争气,居然得了三个第一,向我报喜时神采飞扬。

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好几次,并且号召班里孩子向他学习,让他带着班上孩子锻炼,我心想你不是好动吗,我就让你天天动起来。

A感受到了我对他的重视于是更加卖力,这样过了一段时间,A明显懂事了不少,很少再主动惹是生非,作业也比以前有进步,令我倍感欣慰。

二、“慢”是一种感悟。

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

经验是不断地摸索、积累和感悟。

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

作为老师,我们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所以对待孩子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多一份细心,多一些克制。

现在遇到学生犯错时,我总是会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而且我不会立刻处理,而是冷静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再去处理,因为我也需要思考最佳的处理方法,再说郭冬临小品里也说过“冲动是魔鬼”!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即使我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会试着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也许,我的宽容和理解能换来学生的真心。

我以前教过一个孩子B,她很懂事,但课堂上、下课后她从不与人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着。

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害羞,于是课堂上有意多喊她,一次、两次、三次,连续几次她都只是站起来,就是不开口,不管我怎么引导就是不说话。

我的急性子最终没按捺得住,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才觉得畅快了些。

可无意间一抬头,我瞥见了她眼角的泪水,当时只觉得心头一震,心里立刻就有些后悔,自己还是太急躁了些,得慢慢来呀!后来,我经常找她聊天,聊生活,聊家庭,也常动员班里孩子下课多带她一起玩,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慢慢融入班级。

虽然她还是冷淡性子,但比之前总算有了起色。

之后有一次,她的妈妈来找我,想见孩子,我热情地把孩子叫到了办公室,没想到孩子刚进来看见妈妈扭头就跑,经过了解,原来孩子父母离婚了,心里一直对妈妈有意见。

我终于明白孩子之所以如此“文静”事出有因啊!我把孩子找来,耐心地问:“为什么不想见妈妈呀?”她当时回了我一句:“因为离婚时妈妈没有要我!”我只觉得鼻子一酸,孩子的心灵是多么敏感多么脆弱呀,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这次谈话后,我找她聊天更勤了,还特地找了很多离婚案例和她讨论,同时联系孩子的妈妈,让妈妈常来学校,用行动告诉孩子,即使离婚了,爸爸妈妈也依然爱她。

慢慢地,孩子脸上笑容多了,也逐渐开朗了许多,我也发自内心替她高兴。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它总是一次次提醒我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

三、“慢”需要等待。

“慢”要有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的浮燥与功利,静待花开。

要深信这朵花一定会开,只是早开与迟开的区别。

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和错误。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C,平时一直很懂事,可有一次她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她偷拿别人的作业改成自己的名字,以此逃避写作业。

之前有两个学生来向我报告作业本少了我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之后又有两个孩子作业本失踪了,我才开始明察暗访,最终发现了她的伎俩。

在得知真相的一瞬间,我真的很愤怒,很想将她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骂一顿,因为她辜负了我的信任,她作为语文组长偷拿作业本是多么恶劣的行为啊!幸好当时我深吸几口气忍住了,这样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拆穿她残忍了些,我选择放学后单独和她交谈。

在一番推心置腹后,她不仅承认了错误,而且郑重的保证今后绝不再犯,我选择相信她,给她一次机会。

之后,
她真的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语文成绩一直在班里遥遥领先。

毕业前她写了一封信给我,真心地感谢我指出她的错误,感谢我的手下留情。

我暗自庆幸当时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才有了她后来良好的转变。

其实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

学生犯错时,多给他一次机会,慢慢来。

人人都会犯错,这个过程也是跌下去爬起来的过程。

如果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

经历C的事,我常常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要宽容,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

所以我改变了以往遇到他们“作乱”时批评、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当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然后以自己的热情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在等待中欣喜地看到他们的蜕变。

作为泰州人,我们享受着水城慢生活带来的惬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可以尝试用“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享受教育的悠闲人生。

参考文献: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