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平等和谐篇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PP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PPT

(二)和谐涵盖的三个层次 1、天人之际—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思想领域中一个重 要的理论焦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之“和谐”
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和谐”之内涵与提出历程 • 三、为什么提出和谐?
何谓价值观?
•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 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
目标;
•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 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 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墨子·兼爱中》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 教人 ——《墨子·尚贤下》
3、人自身的心灵和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传》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象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论语·学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形势与政策课之思政篇
课堂导入-非诚勿扰安田视频
• 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入学是为了更好的增长知识,毕业 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祖国和人民)

核心价值观平等教案[共五篇]

核心价值观平等教案[共五篇]

核心价值观平等教案[共五篇]第一篇:核心价值观平等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使学生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

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观含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观的正确理解。

3.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平等观。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这节课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

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三方面说(PPT演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三、重点理解“平等”。

1、出示名言,齐读名言。

所有得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美国)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康有为(中国)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梭伦(古希腊)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习近平2.什么是平等? 讲述《元帅的故事》《元帅的故事》我们同学并不陌生,这是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那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事呢?(小组交流,指名回答)故事中的朱德和彭德怀元帅是怎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总结:朱德元帅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

彭德怀元帅拒绝闭园接待首长,与人民群众平等。

点评:人与人之间有智力能力和职务上的差别,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让百姓们感受到了平等体会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在现代中国,平等的观念更是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结论:平等就是消除歧视,同等对待他人;平等就是所有人都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平等就是要反对特权;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

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更高阶段。

社会主义价值观只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

在历史条件还不允许完全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之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在于对社会弱势阶层的自觉关注,在于主动防范国家政权成为强势阶层的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的自然倾向。

在于自觉运用国家政权保护和帮助弱势阶层,始终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和谐应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表述。

实际上,此处冠以“中国特色”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观上,无所谓民族国家特色,中国特色所指的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和谐是一个开放的和包容多样、尊重差异的体系,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历史上所有关于“和谐”这个概念的专业的或者通俗的定义.它是总结和包容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阶段)和人类思想史的重大思想成果。

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对自由、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这两对相互矛盾的价值的兼容。

对于这两对价值所体现的社会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兼顾。

至此.可以这样总结:只有自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

只有法治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公平正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公正诚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公正诚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公正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和谐、公正、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念。

它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其中,和谐、公正和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案设计。

【一、和谐】通过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和谐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爱,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1. 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助关爱的和谐意识和和谐能力。

2. 教学内容:(1) 和谐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的含义和重要性,明确和谐与社会稳定、个人幸福之间的紧密联系。

(2) 和谐的表现:介绍和讨论和谐的具体表现,如友善待人、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等。

(3) 和谐的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冲突,培养处理矛盾的能力。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身边的和谐案例,并分享给全班。

(2) 角色扮演:设定不同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演示和谐的表现方式,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示范。

(3) 课堂讲评:教师选择一些学生的作品或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并给予肯定。

【二、公正】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公正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公正品格和公正思维,培养他们的公正意识。

1. 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公正的价值观,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到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公义。

2. 教学内容:(1) 公正的定义:解释公正的含义,以及公正与公平的区别。

(2) 公正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正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 培养公正的方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正品格和公正思维,如客观公正的态度、公正决策的能力等。

(1) 视频观看:选择相应的视频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公正的概念和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不公正的事件,讨论可以采取的公正行为,并列举相关的原则和价值观。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演讲稿3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演讲稿3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演讲稿3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演讲稿篇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抽象,其实,它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

它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它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于一身;融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于一体。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和共同追求,各行各业、各类人群无一例外。

做为一个国家的公民,责任是热爱、建设与奋斗;做为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就是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玩忽职守;做为一个学校的学生,责任是努力与发展……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树立伟大的梦想并为自己的理想而艰苦奋斗是每一个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理念。

党和国家历来把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

建国初期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寄语我们青少年一代“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和革命传统,在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认清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优秀建设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我们是品得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我们是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将来的国家建设需要我们,我们现在要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行为文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三个层面根据2013年12月23日晚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分为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

3、概念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

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和谐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和谐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之和谐篇和谐与和谐社会“和”字的左边是“禾”,它可以单独成字,意思是农田里的苗;右边是个“口”字,即人人都有饭吃。

“谐”字的左边是“言”(讠)旁,右边是个“皆”字,表达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说话。

于是人们说:和谐=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

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辞海》上则把和谐与协调并称。

这就是说,和谐的含义应该是指配合(或搭配)得适当、匀称、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

概括地说,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随后,在我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

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它的特点是: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所以,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我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的本质,发展的基础和谐,是客观存在的本质和谐是世界的本质。

一条河流,有无数人赞叹它。

它美好,因为它和谐,它的流动符合拉普拉斯方程,不会缺一块少一块。

这个方程是对流动的液体那种互相补充、和谐互动的描述。

高山大地很美,因为它们原本也是流动的岩浆所凝结,也符合拉普拉斯方程。

2+3=5,5+3=8,数字不同,有一个加法法则贯穿其中,这个法则是相同的,客观、实际、合乎逻辑、完美,也是和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自由,平等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自由,平等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篇教学目标:1、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宣传社会正能量。

号召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让学生懂得和谐社会即应该是家庭幸福、家人和睦,尊老爱幼,人与人和谐相处。

和谐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

体会和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和谐社会即应该是家庭幸福、家人和睦,尊老爱幼,人与人和谐相处。

和谐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身心的和谐。

教学难点:体会和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搜集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我说你说观察课本第13页的图片:号召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1、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2、集体交流。

3、汇报。

4、教师讲解:小朋友们,和谐社会应该家庭幸福、家人和睦,尊老爱幼,人与人和谐相处。

其实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找一找。

和谐不仅在社会、家庭和自然界中,在我们的校园也能看到处处有和谐,让我们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吧。

出示课本第14页图片,学生小组找一找。

感受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世间的和谐相处。

三、行知乐园;1、美好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使社会安定,人民更加富足,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形成全国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

引导学生认识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才有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才有祖国的日益富强。

让学生记住:这些变化的取得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相信以后,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四、集体讨论生活在和谐社会多么美好,想一想,建设和谐社会,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全班齐读名言警句
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林肯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平等者最能与平等者相投。——西塞罗
备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
少先队活动课
活动时间
2018.1.19
活动地点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班
记录人
活动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和谐
活动目的
1.理解什么是平等、和谐
2.让学生学会平等、享受和谐社会。





一、齐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介绍平等、和谐的含义:。
三、小故事大道理
1、听平等、和谐小故事。
2、讲讲你身边有关平等、和谐的小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