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读着朴实无华的文字,想象着用白描式的手法表达出的画面,我的心被震撼了,带着对纯真友情的羡慕和失却的伤感,心中百感交集。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就这样用简单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蕴意深刻的童话故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为了遵守一个约定、珍惜一份友情在第二年回来找树。
可是树已经不在了,结果鸟儿四处寻访这棵树,最后找到的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她面对着这盏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是个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高尚、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文章以四次对话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所说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作者没有任何主观的评价,却留下许多给人想象的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想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感受。
而且感受应该是多样的。
也许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也许是对人们砍树的愤恨……这种种的感受我想都是可贵的。
这些深挚透明的美都藏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那么应该从语言的理解感悟中走入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我想在这一点上学生的能力还是不足的。
设计意图: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情感表达丰富,语言是通往情感之峰的台阶。
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中悟味、悟情。
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多重对话过程中努力构建生命的、诗意的课堂,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在语文课中诗意地栖居,从而来享受我们的语文课。
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以情激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真情、诚心,并进行层次性想象的训练。
3、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人文精神。
教学准备1、学生学习准备:课本,圆珠笔。
2、课前准备:搜集材料。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学生按常规座位就座。
4、教具的设计和准备:本次教学有关。
教学过程一、真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去年的树第二课时篇1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学情分析本文属拟人体童话,学生对于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根据此优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抓住树的变化进行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从而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二)能力目标1、在认读中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感受真理,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三)情意目标在阅读中理解“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重、难点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悟文中角色的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与学法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着重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1、指名学生初读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
张刚教案《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作者:张刚教学目标: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
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师:( 媒体播放——大树)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是吗?生:是!师: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出示课题)读!生:去年的树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伙伴读,如果你想搬个凳子到讲台前来读可以吗?生:可以。
师:让我们尽情地和课文交流、对话,看看待会儿你会有哪些收获。
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咱们先停会儿好吗?读着读者,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都可以.生:树为什么要被锯掉?师:你有问题.生:我有收获,我觉得树和鸟儿真是一对好朋友,鸟儿从南方回来后,发现树不见了,就千里迢迢来寻找树,他通过各种方法,最后找到了树,变成了火柴,最后火柴被点燃了。
师:你是被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真情感动了,是吗?生:是。
生:我想对作者提问,为什么把这篇课文取名为《去年的树》呢?师:你读着读着有这样的问题。
还有吗?生:我发现了,鸟儿是一只十分守信的鸟。
师:这是你自己读出来的,真了不起。
生: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树做成火柴,点燃后,鸟儿还会对灯火看那么久,还要唱起那首去年的歌?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感受很多,你们真了不起啊,第一次与课文进行亲密的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
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对话.也许你刚才的疑问,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以什么为主呢?生:对话。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文章《去年的树》的内容。
2. 学生能正确朗读文章,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3. 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讨论。
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复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课堂练习题3. 黑板、彩色粉笔4.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 预习导入1.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 运用图片引入本课时的主题《去年的树》。
Step 2: 听力训练1. 播放录音,让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文。
2. 再次播放录音,要求学生跟读录音,并尝试朗读每个单词和句子。
Step 3: 集体讨论1. 引导学生回答几个问题:a.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是如何度过去年的寒假的?b. 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c. 树变成什么样子?它们是如何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气候?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Step 4: 语法重点复习1. 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所学的“used to”的用法和变化。
2. 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句子,包括肯定、否定和疑问句,让学生进行变换。
Step 5: 朗读练习1. 分发课本,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 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高朗读的流畅程度和语感。
Step 6: 小结讲解1. 导入新词汇,如“environment”和“climate”等,并做简单解释。
2. 总结课文的内容,确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Step 7: 课堂练习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批改练习册并给予反馈。
Step 8: 课堂总结与延伸1. 回顾课堂内容和学习成果,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树对环境和气候的重要性,并可展开相关话题的讨论。
Step 9: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如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尽量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力训练、集体讨论、语法复习和朗读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天天”、“必须”、“睁”、“看”等重点词语的意思,透过这些词语想象画面。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鸟儿的心情变化,引领学生进入童话意境,感悟童话的语言,在朗读中感悟童话的语言,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 结合词语和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进行仿写和续写。
4.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难点:1.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2.感受童话的特点,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进行仿写续写练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文带文,童话经典片段导入(一)导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白雪公主》片段《丑小鸭》片段《海的女儿》片段时间:4分钟猜一猜童话课文的教学,就以经典童话片段拉开序幕,以文带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孩子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听过许多童话故事。
下面孙老师就来考考你,猜一猜这些童话人物分别是谁?(课件)展示,学生猜(课件)这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故事陪我们入梦,伴我们成长,徜徉在童话世界里,我们真是快乐无比。
在这里,花儿可以舞蹈,小猫也有烦恼,星星能够歌唱,铅笔也会吵闹。
童话的世界就是这样奇妙!你们喜欢童话吗?这节课孙老师就和大家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去年的树》二、品读童话,发现童话特点(一)品读童话,发现童话特点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教材《去年的树》时间:28分钟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写一写1.理解“天天”、“必须”、“睁”、“看”等重点词语的意思,透过这些词语想象画面。
结合词语和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仿写和续写。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进入童话意境,感悟童话的语言,在朗读中感悟童话的语言,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二)品读童话,发现童话特点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第一自然段1.回忆课文,这是一个关于谁和谁的童话?(板书:鸟儿——树)他们的关系如何?(板书:好朋友)2.好到什么程度?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篇章的主题和基本线索;2.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3.学会本文的语言表达方法;4.分析本文的情节及其故事背后的含义;5.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的基本情节;2.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辨能力。
2. 教学难点1.通过语言表达传递主题和深层含义;2.培养学生的细节把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1. 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2.带领学生分析课文;3.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 课程安排1.介绍课文背景;2.分为三个部分依次讲述;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4.汇总讨论,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2.学生听讲和阅读;3.讨论和思考;4.课堂互动。
五、教学手段1.课件;2.课堂讨论;3.白板;4.黑板报。
六、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准备课件;2.预习本课文。
2.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1.介绍课文背景,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氛围;2.背景知识及故事情节简述;3.教师讲解语言特点;4.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部分1.学生讨论故事情节;2.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3.学生发表看法。
第三部分1.教师让学生归纳总结故事背后的含义;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加深对故事背后含义的理解;3.教师小结。
3. 课后作业1.阅读文本,复习本课所学知识;2.思考本文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去年的树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基本情节,分析故事背后的含义,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定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韦爱姣设计理念:在设计本课时着重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品味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珍贵的感情,而友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课文《去年的树》讲的也是朋友间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一下那份深情吧!齐读课题:11去年的树(板书)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课时,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1)复习生字(幻灯片出示生字词)(2)复习课文内容,并填空(随机板书:鸟儿————树)鸟儿到南方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
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随机出示答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51页,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一)对话1、1、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一、故事诱读1、瞧,孩子们真精神,老师一看见你们就高兴,奖励你们听一个故事,想听吗?2、师讲述课文前面部分,至“可是,树不见了,只有树根留在那里”停住。
孩子们,下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猜猜看!想知道课文是怎么写的吗?赶快读书吧二、持趣初读1、孩子们读书多认真,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真会读书,但我们知道了一只鸟和一棵树之间的感人故事还不够,因为我们还没真正读懂这是一只什么的鸟,又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甚至还没完全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再去读书,再去思考。
3、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不流畅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自由练读、同桌互读,集体评读等形式,把课文读通畅。
教师相机教授生字。
三、角色演读1、孩子们,你们读书时间短,却能读得正确流利,了不起!但听大家读书,老师总感觉少些味道,感到大家是在书外读书,没有走进课文中。
老师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愿意吗?要努力把自己读成文中的鸟,读成文中的树,与文中人物一起欢笑和流泪、高兴和悲伤。
重点读文中的对话。
学生读书。
教师巡视,并参与到一些学生的读书当中,交流、指导读好对话。
2、分角色演读。
让表演读小鸟的学生站起来。
“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你们在教室里告别好朋友大树,在教室里寻找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和你配对表演读,就在谁的面前停下来。
”重点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抓住“我明天春天一定回来”“请等着我吧”体会小鸟与大树的深情。
在表演读过程当中,老师随机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好朋友大树不见了,你飞来飞去地寻找,还没有找到,你是怎么想的?随机采访树根、门、小女孩:你们看到小鸟辛苦地寻找好朋友——去年的树,你们又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对话(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中,体会小鸟对朋友深情的珍视和对信守自己诺言的执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学情分析
本文属拟人体童话,学生对于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根据此优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抓住树的变化进行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从而学会做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二)能力目标
1、在认读中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感受真理,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三)情意目标
在阅读中理解“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悟文中角色的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与学法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着重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
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③树和鸟不同,要读出区别。
(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
他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
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里,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
)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
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
3、引导从“树么”一句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
(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
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
(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
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唱完了歌,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5、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
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
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
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
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
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
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学生浏览。
四、目标检测(课件内出现)
五、反馈矫正。
六、小结
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
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
七、作业
收集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