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二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2

孙子兵法2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追。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孕,光”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兵以诈立,其疾如风,不动如山,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饵兵勿食,锐卒勿攻,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八、九变篇
将爱命于君,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事有所不可攻也
将有五危,用兵之灾,不可不察也(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兵势篇
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 驽,节如发机
六、虚实篇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
进而不可御者,攻其所必救也,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如下:
孙子兵法第二篇
原文: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而勿攻,受而勿受。

翻译:
军队作战是运用诡计的过程。

因此,应该能够用欺骗来显示不能使用,用欺骗来显示不需要使用,接近作战以显示可以远离,远离作战以显示可以接近,诱敌深入以显示自己的强大,激怒敌人以显示自己的虚弱,保持谨慎而轻视敌人,疲劳敌人而使其崩溃,亲近敌人而保持距离。

如果使用这些策略,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这篇孙子兵法中,强调了战争中的心理学和策略。

孙子兵法的作者认为,了解敌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模式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通过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欺骗、误导、挑拨敌人,从而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谨慎、轻视敌人和保持距离的重要性,这些策略可以帮助避免在战斗中遭受重大损失。

除了描述如何取得胜利外,孙子兵法第二篇还探讨了如何制定战略和战术,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策略,帮助指挥官在战争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些原则和策略还适用于现代战争,为军事指挥官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⑿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两句是上文的小结论,是说用 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闻,听说。拙,笨。 速,速胜。睹,看见。巧,巧妙。久,长久。 ⒀役不再籍:指兵员不做第二次征集。这是孙子“拙速”的要 求。役,兵役;籍,户籍。 ⒁粮不三载:指出征时,第一次运粮至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 等到军队凯旋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至国境迎接,不做第三 次的运粮。 这也是孙子“拙速”的要求。载,运载、运送。
(二)在进攻作战中宜速胜不宜久拖 孙子从“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 之利”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出发,着重阐述了在 进攻作战中速战速决的战略主张。 他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话的 意思是说,指挥虽拙而求速胜,决不为稳妥而旷日 持久。 无论古今中外,凡是对敌武装实行战略进攻的一 方,无不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反之,实 行战略防御的一方,都主张持久抗击而反对急于求 胜。其所以如此,是由攻防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 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等基本条件决定的。
[注释]
①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 ), 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 辆。每车配备步兵72 人,披甲士官3 人, 共75 人。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 性兵车。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 也叫守车、重车、辎车。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 人,炊事员10 人,共25 人。辆。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 辆,共有官兵25000 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 人。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 ),馈送。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这 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作战篇第二[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②,带甲十万③,千里馈粮④,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⑥,日费千金⑦,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⑧,久则钝兵挫锐⑨,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⑩。

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⑾,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⑿。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⒀,粮不三载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⒂,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⒃。

力屈、财殚,中原⒄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⒅,甲胄矢弩⒆,戟楯蔽橹⒇,丘牛大车(21),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秆(23)一石(24),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25)。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①驰牟千驷:战车千辆。

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辆。

每车配备步兵72人,披甲士官3人,共75人。

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

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性兵车。

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也叫守车、重车、辎车。

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人,炊事员10人,共25人。

辆。

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辆,共有官兵25000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人。

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馈送。

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

这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孙子兵法第二篇读后感

孙子兵法第二篇读后感

孙子兵法第二篇读后感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篇)的第二部分,速战速决,告诉我们“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久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的思想。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二篇“始计篇”的第三部分,选将。

一、兵法解析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意思就是:熟谙军事,懂得用兵的将帅,实际掌握着军民的生杀大权,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孙子在《作战篇》中的这句结语,指出了将帅在军队和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系天下安危于一身。

事实也确实如此。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许多败北与失利,都与将帅的指挥失误和统帅部的用人失策相关。

赵王错用赵括,导致长平之败。

孔明误用马谡(su),才有街亭之失。

反之,正确选用将领,往往能创造奇迹。

韩信月下追韩信,方有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孙权慧眼识陆逊,才有江陵、彝陵之战的胜利。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选将任人上,决不可草率。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首先要求主帅在选将任人上能择人而用,让智慧超群的将领担任重任。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手下的一个叫韩信的小官吏私自离开军营,当时谁都不在意,萧何知道后,策马去追韩信。

萧何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十分了解,多次向刘邦推荐要重用韩信,正在这时,韩信偷偷逃离了汉军。

两天后,萧何把韩信劝回军营。

刘邦见萧何回来,嗔怪道:“一个小小的官吏,值得你去追回来吗?”萧何说:“大王如果要与项羽争夺天下,非得重用韩信不可,他是国内的奇才。

”刘邦听萧何这么一说,动了心:“我就封他个将军吧!”萧何说:“这还不够。

”“那就拜韩信为大将,把他叫来,当场拜他。

”“拜大将是件庄重的事情。

大王应挑选吉日良辰,斋戒沐浴,搭设拜将台,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韩信才能行使大将职权,为大王的帝王之业效命。

”刘邦照萧何说得去做了。

韩信拜将后,统率大军,独当一面。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6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 五则攻
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 十倍 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 设法分散敌人,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 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势均力敌 善于抗击敌人。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7
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 避之。故
击破敌人的“旅”就差一些;使敌人全 “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 500人为一旅 100人为一卒 “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伍”完整地 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差一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50人为一伍 些。
次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1
善者也;
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好中最好, 好中最好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5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 久也。夫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笨拙的方法 是速战速决,没有见到弄巧的持久。 听说 看见 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战争持久而对国家有利,是不会有的 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 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
故不尽知
面。
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 兵之利也。
6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 粮不三载;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 征集 兵役 粮秣不运输三回;军需自国内取用,粮
秣就敌国征发,这样军队的粮秣供给就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 可以满足了。 依靠 武器从国内食可足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7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 输则百姓
国家之所以会因军队出动而贫穷 军队 的,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

《孙子兵法》2篇

《孙子兵法》2篇

《孙子兵法》2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共分为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

第一篇:《计篇》和《作战篇》的精华《计篇》是孙子兵法的开篇,强调了军事计划的重要性。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凡知战者,胜乎不败,而为敌胜者之法。

”这意味着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的情况至关重要,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取得胜利。

孙子在《计篇》中提到了五个主要的计划原则:道、天、地、将、法。

其中,道是统一思想、指导行动的总原则;天是指天时、天气,如遇巨大的风暴或其他自然灾害,需要根据情况变化来决策;地则是指地形、环境等因素,考虑到地理情况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将是指军事指挥,决策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法则是指军事条例和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用来指导决策。

《作战篇》中,孙子提出了九种作战方法,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战略环境和战争形式。

孙子强调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如兵力的集中和充分利用、出奇制胜、选择正确的战场等。

他还强调了间谍和情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敌人的分析方法。

总之,孙子兵法的《计篇》和《作战篇》强调了良好的计划和战略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原则至今仍具有实际意义。

第二篇:《谋攻篇》和《军形篇》的精髓《谋攻篇》是《孙子兵法》中的第三篇,主要讨论了战争中的谋略和攻击策略。

孙子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而谋略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孙子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概念,如偷袭、攻击弱点、分化敌人等。

孙子鼓励将领们采用奇袭战术,即利用敌人疏忽的时机进行突然袭击,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还指出了敌人的弱点,鼓励将领们攻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不断打击敌人的士气和信心。

此外,孙子强调了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性,每一方面都应该主动进攻,而不是被动防御。

在《军形篇》中,孙子详细阐述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术布阵。

孙子兵法2

孙子兵法2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 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 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 攻也。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抱敌 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 我方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 抱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 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不 会被战胜。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 虏也;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 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故将通于九变之
地利者,知用兵矣;将 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 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 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 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 用矣。
所以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 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 者以利。
因而,聪明的将帅考虑问 题,一点兼顾利与害两个 方面。在不利的条件下看 到有利的一面,事情就可 以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条 件下看到不利的因素,祸 患便可及早解除。
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 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则可能被俘; 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 自好,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于爱护 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 行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最容易有的过失, 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牺牲,必定是因为这 五种危害,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
昔日的你我,
并不相互属于, 各自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梦依旧,
情缠绵,
继续让它延续…………
昨晚的梦 你是什么颜色 我是什么味道 ——题记
岁月就像一条河, 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 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 中间飞快流淌的,便是年轻隐隐的伤感, 而那丝丝的感伤却总会轻轻 萦绕在身体的某个角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战争消耗——企业竞争,资金链问题
• 李嘉诚:因为我有一种节制的热情,每 一位企业家都有一种热情,但是我知道 什么时候该停下来。 • 舒马赫:赛车最重要的技术是—刹车
史玉柱—脑白金—黄金搭档

27岁那年,史玉柱借债4000元,开始创业。他利用报纸 《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差,用全部的4000元, 为其耗费九个月心血开发出来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做 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13天后,史玉柱即获15820元;一个月 后,4000元广告已换来10万元回报;四个月后,新的广告投入 又为他赚回100万元。

而实际上,危机的种子已经悄悄发芽,只是史玉 柱未察觉而已。 •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 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 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 巨人集团危机四伏。脑黄金的销售额达到过5.6亿元, 但烂账有3亿多。 • 1997年初,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 堂的巨人大厦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巨人现金流 彻底断裂。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30天 之内,上千篇报道铺天盖地地演绎了从天堂到地狱的 现实版本,赞美和欢呼突然变成了气势汹汹的质问和 指责。 • 史玉柱成了背负2.5亿元债务的“中国首负”。 不久,便黯然离开广东。
这一年,史玉柱产生了创办公司的念头,他想:“IBM是国 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办的公司也要成为中国的IBM,不如就用 ‘巨人’这个词来命名公司。” 1991年7月,“巨人”实施战略转移,总部由深圳迁往珠海, “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迅速升格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 司”,下设八个分公司。这一年,M-6403桌面印刷系统共卖出 2.8万套,盈利3500万元。到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 全资子公司已经发展到38个,是仅次于“四通公司”的全国第 二大民办高科技企业,拥有M-6405汉卡、中文笔记本电脑、手 写电脑等五个拳头产品。
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 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 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 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 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 •
4.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5.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6.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 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Leabharlann ••• •

第二年初,巨人大厦动土。这座最初计划建18层的大 厦,在众人热捧和领导鼓励中被不断加高,从 18层到38层、 54层、64层,最后升为70层,号称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投 资也从2亿元增加到12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 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亿元。 而与此同时,史玉柱开始了多元化扩张之路,他将自 己未来的产业集中在三个领域———软件、药品、保健品。 1995年,巨人打响了“三大战役”,这一年,史玉柱推出 了三个领域30个新品,砸了1亿元人民币投放广告。 回报也是丰厚的,后来家喻户晓的保健品脑黄金竟然 取代了汉卡,成为巨人最赚钱的产品,高峰时期,脑黄金 每年贡献的纯利润就有1亿元人民币。 也正是这一年,33岁的史玉柱的声名达到巅峰状态, 世界上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了一个“大陆富豪 排行榜”,他名列第八。 此时的史玉柱无疑是年轻人财富梦想的现实范本。史 玉柱当时的理想是,“要让知识分子的风采在另一个领域 里面展现”,这是一个带有极强时代印痕的宣言,它极大 地鼓舞了当时的年轻一代。
作战篇
• 1.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 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 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2.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 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 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 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 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商战
• 战略扩张一定要跟资源匹配,战略计划 一定要建立在资源的基础上,扩张的边 界就是资源的边界,要学会停下来,要 学会节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 企业不可盲目扩张、非理性投资、过度 广告投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