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9沸点与压强关系的研究(精)

合集下载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2.3.2-大气的压强-高压锅应用与天气影响等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2.3.2-大气的压强-高压锅应用与天气影响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点集训专题2.3.2 高压锅应用与天气影响等重难点1:与海拔高度的关系(1)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重难点2:气压与天气和人体的影响(1)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2)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3)气压会影响人的情绪,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如果在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高原反应等;重难点3: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1)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重难点4:气压与气流速度的关系(1)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应用:船、火车行驶;汽车高速行驶抓地性;水管/地洞流速等重难点5: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与计算吸尘器、高压锅、龙卷风等。

1.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降低(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 0,则海拔为h (h <2 000米)处的大气压p x =p 0—h /12(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支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像。

(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 。

(3)当高度为1km 时,大气压约为Pa 。

当高度为3000km 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Pa 。

(4)除了高度,大气压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

【答案】(1)图略 (2)高度每升高10m ,大气压降低100Pa (3)0.9×105 0 (4)天气的变化 3.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 000米以下的高山。

在山脚a 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 ℃,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汽化和液化(练习)(解析版)

汽化和液化(练习)(解析版)

2.2汽化和液化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答案】D【解析】A.将新收获的小麦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B不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也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用塑料袋把新鲜的黄瓜装起来,黄瓜表面上方的空气就不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第1 页共27 页【答案】C【分析】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我们从吸热方面进行解决,扇扇子加快空气流动,加快蒸发,蒸发是吸热过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解析】ABD.夏天扇扇子,只是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扇子扇出的风和房间的空气的温度一样,所以也扇不走了热空气,也不能使空气的温度降低,ABD错误;C.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C正确。

故选C。

3.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B.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答案】A【解析】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故A说法正确;B.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说法不正确;第2 页共27 页C.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其中蒸发对温度没有要求,任何温度都可以蒸发,故C说法不正确;D.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它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故D说法不正确。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

中考浮力和压强必考题型(经典)附答案例1、装有液体甲、乙两烧杯,如图9,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巴中08)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例2、把—个质量为40g,体积为6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B.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D.溢出水的质量为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例3、如图所示,将边长是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

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550 g水,g取10N/kg,求:(1)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术块的密度;(3)木块静士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大小。

例4、(09台州)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例5、例6、冬天,把自来水笔从室外带到室内,有时会有墨水流出.这主要是因为( )(江苏无锡09)A.墨水受热膨胀,流出来了B.笔囊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C.笔囊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把墨水挤出来了D.笔尖处的缝隙受热膨胀,把墨水漏出来了例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将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

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例8、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如图14所示),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习题(附有答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习题(附有答案)

压强习题一、填空题(本题包含20小题)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 2.(05沈阳市(课改区))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已知实验室所在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上方为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槽内B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管内进入了一点空气,测得的结果是730毫米汞柱,而当时实际大气压的值是756毫米汞柱,那么管中水银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是________毫米汞柱.6.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灌入的液体是_______.若管内灌入的是水,当玻璃管倒置在水里,要求管顶出现真空,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若管内灌入的是煤油,则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ρ油=0.8×103kg/m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7.(04湖南郴州)在标准大气压(1.0l×l05Pa)下,面积为20m2的房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8.(05安徽省)在玻璃瓶内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紧,如图所示,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9.(04重庆北碚)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m3),由此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水的压强和沸点的关系

水的压强和沸点的关系

水的压强和沸点的关系
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大沸点高,压强小沸点低。

通常我们生活的地方压强为1个大气压,这时水的沸点是100℃,用平常的饭锅煮饭,水温到100℃就开。

高压锅中的压强约为2个大气压,水温要到120℃才煮开。

【物理定义】
气压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它的存在。

气压的国际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气象学中,人们一般用千帕(kPa)、或使用百帕(hpa)作为单位。

其它的常用单位分别是:巴(bar,1bar=100,000帕)和厘米水银柱(或称厘米汞柱)。

气压不仅随高度变化,也随温度而异。

气压的变化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沸点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是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沸点指纯净物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

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初三物理压强知识点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²(m²)。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压力与沸点的关系原理

压力与沸点的关系原理

压力与沸点的关系原理
压力与沸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而沸腾是液体汽化为气体的过程。

当液体受热时,其分子获得能量并开始运动,但这种运动速度受到其他分子和容器壁的阻碍,形成一种平衡状态。

当这种平衡状态达到时,液体开始沸腾,并保持在特定的温度下,直到所有液体完全转化为气体。

对于纯净的液体,随着压力的增加,液体的沸点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压力的增加,液体分子受到更大的束缚,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克服这种束缚。

因此,在更高的压力下,液体沸腾所需的温度也更高。

这种关系在高压环境下尤为重要,例如在深海或地球内部。

在实践中,沸点的变化可以用沸点升高系数来表示,这个系数依赖于液体的种类。

通过实验可以测定这个系数,并根据需要使用沸点升高公式来计算特定压力下的沸点。

总之,压力与沸点之间的关系原理是:随着压力的增加,液体的沸点也增加。

这是因为压力增加导致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并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转化为气体。

中考物理物理第九章 压强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物理第九章 压强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物理第九章 压强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 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 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 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 ′甲、m ′乙,则( )A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B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C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D .Δh 甲<Δh 乙,m ′甲<m ′乙2.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 甲>S 乙,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 .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3.a 、b 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 、b 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 :ρb =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 :V b =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圆柱空心部分是b 圆柱体积B .b 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4C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 .a 、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4.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B m g S B .p 1=B Am g S C .p 2=A B B ()m m g S + D .p 2=A B A()m m g S +5.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2p ,则( )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适量砝码平衡限压阀,然后给高压锅加热,当锅内水沸腾 时,记下压强和温度值。 ❖ ⑵砝码质量每减少20g测一次压强和温度的值,直到全部砝 码都取下为止。把所测数据 P,T 填入自拟表格中。
❖ ⒉液体表面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有如下几 种情况:
❖ ⑴按图3-8-2所示安装仪器,高压锅内装约 1 3 的水,盖好盖后,用适量砝码平衡限压阀, 然后给高压锅加热,当锅内水沸腾时,记下 压强和温度值。 p
❖ p0 为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气体压强;P为外压强即液体 面压强。液体表面压强增大,沸点随之升高;液体表面压强 减小时,沸点相应降低。
❖ ⒉实验方法
❖ ⑴液体表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时,可利用如图3-8-1 所示的装置。机械泵E可降低密闭系统A、B、C、D 内的压强。B为冷凝器,它可将水蒸气凝结成水后 送入A中,从而使密闭系统的压强稳定在某一数值 上。压强计D和温度计可测出沸腾时的压强和温度。
❖ ⑵液体表面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可利用如图3-8-2 所示的高压锅装置。高压锅内压强由限压阀的压力 所控制。当锅内气体压强增大到能顶开限压阀时, 锅内液体开始沸腾。改变滑轮上所挂砝码的质量, 就可改变限压阀的压力,从而改变锅内饱和气体的 压强。这样可测得不同外压强下的沸点数值,得出 液体表面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沸点随外压强变化 的规律。
❖ 【内容要求】 ❖ ⒈液体表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 ⑴按图3-8-1安装仪器,烧瓶A中装半瓶水,烧杯和烧杯塞接
触处及橡胶接头处都要用凡士林或蜡密封。 ❖ ⑵强压打差强开达是5阀否0门稳cm定KH1,、g时如K,2有,关漏接闭气通K要电1 检、源K查,2 停出对止漏密抽气闭气点系。,统观重抽察新气密密,闭封当系后内统才处内能压
进行实验。 ❖ ⑶ 给烧瓶A加热,并给B中通冷水,当A中的水沸腾时,记下压
强及温度计的读数。 ❖ ⑷闭差先K51c后、mK打H2 g后开重,K复2再、上K测1 述出使测沸系量腾统,时内直的与到温外内度界外及压压压强强强差差值减等。少于逐50c次m时减H为g小止,关压。强把
所测数据 填入自拟数据表中。 ❖ ⒉液体表面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有如下几种情况: ❖ ⑴按图3-8-2所示安装仪器,高压锅内装约的水,盖好盖后,
❖ 【数据处理】
❖ ⒈自拟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 ⒉由 P表面 P大气 P测 计算出对应液体表面压强的值,画出 液体表面压强低于大气压强的图线。
❖ ⒊由 P表面 P大气 P测' 关系式,算出对应液体表面的压强值。 画出液体表面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时的 图P 线T
❖ ⑵砝码质量每减少20g测一次压强和温度的值, 直到全部砝码都取下为止。把所测数 据 填入P自,T 拟表格中。
❖ 【注意事项】
❖ ⒈烧杯A加热时,不能开动机械泵抽气,以防止水蒸 气进入泵中。
❖ ⒉使用高压锅时要注意安全。第一,高压锅中加水不 能太少,以防烧干;第二,减压阀上不允许再加负载, 以防止超压发生危险;第三,实验过程中不准把头探 到高压锅上方,在压强计指零以前,不准随便取下限 压阀,以免高温蒸汽喷出发生危险。
实验9 沸点与压强关系的研究
❖ 【实验目的】
❖ 研究水的沸点随压强变化的规律。
❖ 【实验仪器】
❖ 沸点与压强关系测定仪,机械泵,压强计,高压锅,温度 计,气压计(共用),滑轮,砝码,支架。
❖ 【实验原理】
❖ ⒈沸点。
❖ 在一定压强下,当液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液体内部的饱和气 压与液体表面的压强相等时,整个液体便剧烈汽化,这种现 象称为沸腾。相应的温度值称为沸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