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病人饮食护理
骨折中医饮食护理

骨折病人的中医食疗护理骨伤科骨折患者中医食疗原则“伤筋动骨一百天”,由于骨折的恢复期长,在接受复位及固定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调护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
骨折患者中医食疗原则——辨证施膳。
骨折早期食疗1.临床表现骨折后1~ 2 周的时间。
可见患处肿胀, 瘀斑, 疼痛剧烈, 关节屈伸不利等, 舌质红, 边有瘀斑, 苔薄黄或有瘀点, 脉弦紧。
2.病机骨折筋伤, 血脉破损, 血离经脉, 瘀积不散, 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所致。
3.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4.饮食原则:宜清淡,易消化、易吸收食物5.宜食物宜进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甲鱼等。
代表方1、三七、当归各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天。
2、桃仁粥《食医心镜》桃仁15g,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研汁去渣,入粳米,红糖,同入沙锅中,加水400ml用文火煎成稀粥即可,日1~2 次。
3、消肿汤鲜猪长骨1000g,黄豆250g,紫丹参50g,桂皮,盐适量,同煎至豆烂,喝汤食豆。
更适于老人,体质虚弱者。
4、祛瘀生新汤三七片12 g, 生地黄30 g, 大枣4 枚, 瘦猪肉300 g。
制法: 瘦猪肉剔除脂肪、筋膜, 洗净。
共入砂锅, 加水1 200m l, 武火煮沸15 min, 改文火煮60 min 至瘦肉熟烂, 加盐葱, 饮汤吃肉。
功效: 化瘀止痛, 养阴生津。
适用于创伤骨折早期或手术手法复位后体内有瘀, 积瘀化热, 胃纳不佳者。
用法: 早晚各温服一小碗。
5、骨碎蟹肉粥骨碎补、蟹肉、藕、合欢花、米仁、姜葱、黄酒、粳米。
功效: 散血结, 续绝伤。
适用于跌打损伤, 骨折初期肿痛, 心神不宁等症。
制法: 把骨碎补研细, 蟹洗净、去鳃, 藕去皮切成条块与米仁、粳米、合欢花同入砂锅中, 加水如常法煮粥, 至米花粥稠后再加姜葱黄酒, 待表面有油为度。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顿服一小碗。
骨科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术前评估(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程度。
(3)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确保患者术前营养充足。
2. 术前准备(1)术前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术前1天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备皮,防止术中感染。
(3)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类型,术前给予患者肠道准备,如禁食、灌肠等。
(4)药物准备:术前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5)术前监测:术前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3. 术前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情绪。
(3)鼓励患者家属陪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二、术后护理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6小时内每半小时至1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监测时间。
2. 术后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湿透,及时更换。
3. 术后体位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渗,引起头痛。
(2)根据手术部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如骨折患者应保持患肢抬高。
4. 术后疼痛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3)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
5. 术后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后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待胃肠蠕动恢复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2)指导患者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6. 术后并发症护理(1)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预防血栓: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饮食指导

骨科饮食指导(共1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骨折病人的饮食护理对于骨折患者,选择正确的饮食调理,可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生活中,人们往往以为吃什么补什么,认为骨折病人就应该多喝各种各样的骨头汤。
然而,饮食调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随意,其中有很大的学问。
做好饮食调配,可以减轻痛苦,促进愈合。
在骨折制动(制动就是限制活动,防止肌肉将两骨折端拉开,使骨断端错位)期间,应以鱼、虾、乳、蛋、禽等易消化、易吸收的动物蛋白为主,饮食清淡,低盐(每日不超过5克)和低脂饮食,避免动物性脂肪和煎炸食品摄入过多,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在骨折制动期间不宜摄入过高的钙质,以防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如有摄入钙过多者,可确保有足够的液体摄入,以促进钙的排出。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摄入钙量为1000~1500毫克。
骨折初期在骨折初期,骨折部位有大量渗血,患者会出现低热、口渴、心烦等症状,应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饮食,如瘦肉、鸡蛋、清蒸或煲汤为好,同时多吃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或煎炸等食物。
骨折中期在骨折中期,骨折局部淤肿开始消退,疼痛减轻,骨折部位开始生长,此时可多吃些甲鱼、鸽子等,一般以清蒸或煲汤为主,辅以一些黄芪、枸杞等中药,加工成药膳,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可加快骨折愈合。
禁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有:蒜、姜、韭菜、辣椒、花椒、胡椒、桂皮等)。
骨折后期在骨折后期,经X光检查,骨折已愈合,开始功能锻炼。
此时无需忌口,可恢复正常饮食,适当增加各类食物的摄入,以补充体育锻炼的消耗。
骨折手术患者对于手术患者还应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肝、鱼、瘦肉、禽蛋、牡蛎等),以利于伤口愈合,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防止便秘,少吃甜食,少饮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烟酒要节制,注意多晒太阳。
2。
骨创伤骨折术后护理措施

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下是骨创伤骨折术后的一些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1.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安慰和鼓励。
2. 向患者解释手术及术后护理的目的和重要性,增强患者的信心。
3. 针对患者的疑虑和恐惧,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疼痛护理1. 术后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
2.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肌肉等疼痛缓解技巧。
3. 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三、患肢护理1. 保持患肢抬高,高于心脏平面,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
2. 定期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预防血管神经功能障碍。
3. 术后早期进行被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促进功能恢复。
四、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若出现伤口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五、饮食护理1. 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2.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 术后早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六、并发症护理1. 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床单干燥、平整,使用气垫床等。
2. 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冒。
3. 预防尿路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更换尿布,鼓励患者多饮水。
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使用弹力袜等。
七、康复锻炼1.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2.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 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八、定期复查1.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 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骨创伤骨折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骨伤中医饮食护理【51页】

功能:健脾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使用于骨折 损伤后兼风湿、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 等。苡米,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 节而解拘急。
用法:早晚2次服用.
三 后期
后期指骨折一个月以后(即修复期),一般已有骨 痂生长,骨折断端也比较稳定, 但不够坚固,此阶
中期是指骨折损伤后3-4周(相当于修复期中段), 骨折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一般软组织损伤已修 复,骨折端已初步稳定,原始骨痂已开始逐步形成. 仍有瘀血未尽,故以调和为主.膳食原则宜用和营 止痛、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为原则。
1. 和营止痛法:
和营止痛法具有调和营血,理血止痛,去瘀生新的 功效.适用于骨折中期仍有瘀血,气滞,肿痛未尽 者。和营止痛汤:桃仁10克、川芎10 克、归尾 10克煲猪排骨。
功效:化瘀止痛,养阴生津。适用于创伤骨折早期或手
术手法复位后体内有瘀,积瘀化热。生地黄,味苦,微 寒,具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功效。
用法:早晚各温服一小碗。
3、桃仁粥 主料:桃仁10—15克(捣烂),粳米50克。配料:红
糖适量。
功能: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润肠通便。桃仁性善破 血,入红糖与粳米为粥,功专破血行血,活血不伤正。 适用于骨折早期瘀血阻滞,肿胀疼痛及跌打损伤初期 诸证。因桃仁破血力强,食之能引起流产,孕妇禁用。
2.接骨续筋法
此法具有去瘀生新,接骨续筋的功能.适用于骨折 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 尚有瘀血未去者。
续骨活血汤.:归尾12克 骨碎补12克,续断12 克 煲猪排骨(猪尾)。
本法能活血去瘀,舒筋通络,适用于骨折中期,气 血未畅,筋膜粘连,或兼风湿,筋络挛缩,强直, 关节屈伸不利者。
骨科术后饮食护理措施

一、引言骨科手术后,患者的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合理的饮食护理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恢复体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术后饮食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二、骨科术后饮食原则1. 适量、均衡: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避免过量或不足。
2. 高蛋白、高能量:术后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能量来支持身体恢复。
3. 易消化、易吸收: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4.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5. 适量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代谢和排泄。
三、骨科术后饮食护理措施1. 术后初期(术后6小时内)(1)禁食:术后6小时内,患者需禁食,以防麻醉药物影响胃肠道功能。
(2)补液:给予患者静脉补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 术后初期(术后6小时后)(1)流质饮食:术后6小时后,患者可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如稀饭、小米粥、豆浆等。
(2)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分多次进食。
3. 术后中期(术后1-2周)(1)半流质饮食:术后1-2周,患者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软饭、鸡蛋羹等。
(2)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
(3)注意膳食纤维摄入: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4. 术后后期(术后2周后)(1)普通饮食:术后2周后,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但应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
(2)适量摄入脂肪: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提高伤口愈合速度。
(3)保持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代谢和排泄。
四、注意事项1. 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影响伤口愈合。
2. 避免过敏食物: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有过敏食物应避免食用。
3. 遵医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调整饮食方案。
4. 适量运动:术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
骨科病人饮食护理PPT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以降低水肿和 疼痛的风险。
适量补充微量元素
如锌、铜、锰等,这些微量元 素对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
避免不良饮食习惯
如过度饮酒、吸烟等,这些会 影响骨折愈合。
02
骨科病人营养需求
蛋白质需求
总结词
蛋白质是骨骼和肌肉形成的重要营养素,对于骨科病人来说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当增加,以帮助伤口愈合和恢复。
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加强锻炼等。
不注意控制体重和饮食结构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控制体重和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疼痛 ,促进康复。
骨科病人需要注意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同时,调 整饮食结构,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此外,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也是非常重要的。
骨科病人常常被建议补充钙质以促进骨骼愈 合。然而,过量的钙摄入可能导致骨质增生 、肾结石等健康问题。因此,在补钙之前, 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体情况和需要进
行适量补充。
过度依赖药物补充
总结词
药物补充并非长久之计,应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改善健康状况。
详细描述
一些骨科病人可能过度依赖药物补充,如维生素D、钙片等。虽然这些药物在短期内可 能有助于骨骼健康,但长期依赖药物并非良策。更好的方法是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如
发展更加科学的饮食护理方法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营养代谢监测 、营养基因组学等,以更科学的方法 评估骨科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制定饮食 护理方案。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国外科学的 饮食护理方法和理念,以提高国内骨 科病人饮食护理的水平。
开展多学科合作,如营养学、康复医 学、骨科学等,共同研究和发展更加 科学的饮食护理方法。
骨科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引言骨科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骨科术后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骨科术后护理常见问题1. 伤口感染骨科术后伤口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2. 肢体肿胀术后肢体肿胀是骨科术后常见的症状,可能与手术创伤、血液循环不畅等因素有关。
3. 疼痛骨科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因素有关。
4. 功能障碍骨科术后功能障碍是患者康复过程中常见的难题,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康复锻炼不足等因素有关。
5. 尿潴留骨科术后尿潴留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能与麻醉方式、术后卧床等因素有关。
三、骨科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3)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肢体肿胀护理(1)术后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2)适当使用弹力绷带,减轻肿胀。
(3)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 疼痛护理(1)了解患者疼痛原因,给予针对性止痛措施。
(2)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3)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4. 功能障碍护理(1)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3)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5. 尿潴留护理(1)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有尿潴留,及时处理。
(2)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按摩膀胱等。
(3)必要时给予导尿治疗。
四、其他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意识观察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应加强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3.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术后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术后病人饮食护理
骨折初期:由于患肢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食欲低下,因此病人要多喝果汁、稀饭、豆浆、面条。
吃一些少而精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及菠菜,水果(青菜、芹菜、豆芽、紫菜、苹果、梨),也可防止便秘。
骨折中期:骨折3-4周,正是骨折的愈合期,病人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特别含胶原蛋白较高食物以及含钙和维生素 D 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鸡汤、蛋类、肉皮、猪蹄、豆制品。
要特别提供维生素D丰富和高钙食物,如豆类、蛋类、虾皮、海带、牛奶、大豆、蔬菜、马铃薯、银耳、花生等,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骨折后期:骨折5-6周,直至恢复阶段,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及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要每天喝500毫升,蔬菜400-500克,在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做好膳食平衡和合理营养。
术后第1天:果汁、豆浆、稀饭、稀粥、排骨汤术后第2天:面包片、鸡蛋、米饭、鸡汤术后第3天:馒头、花卷、鸡汤术后第4天:米饭、虾皮、海带、马铃薯术后第5天:面条、清炖排骨、蒜茸菠菜
术后第6天:千层饼、椒盐花卷、酱牛肉、虾皮西葫芦术后第7天:花卷、红焖肉、水饺、韭菜炒豆芽水果类:
苹果、香蕉、梨、桃、猕猴桃、西瓜、草莓、柚子、桔子、菠萝、大枣、葡萄含纤维量食物有:
绿豆、海带、玉米面、菠菜、芹菜、韭菜、豆芽菜蔬菜类有:
大白菜、黄瓜、茄子、胡萝卜、洋葱、南瓜、蒜苗、油菜
1
骨科病人的饮食调护
骨伤病人由于创伤或手术,机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疗程一般较长,伤后大多食欲不振、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影响创伤的修复。
因此,要使机体组织从损伤到愈合,仅用药物或手术,手法治疗是不够的,还要给予足够的营养成分,临床上应根据骨伤的不同时期给予合理的饮食调护,才能达到加速骨折愈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
一、损伤初期:骨伤初期,气滞血瘀,患者表现为伤肢肿胀明显,伤口出血,疼痛甚至昏迷,电解质紊乱,因卧床致胃肠道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此期饮食当以通络理气,清淡通便为主,宜食高维生索,高钠、高铁、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豆制品、米粥。
理气食物如萝卜、蔗糖均可刺激肠蠕动。
蜂蜜、决明子有润肠通便作用,可适当调饮。
此期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及膏梁厚味,以防热毒壅盛,不利伤口愈合或加重便秘。
颅脑、颌面损伤的病员用低脂全流饮食,每日6餐。
昏迷病人用管饲混合奶、匀浆膳等。
二、损伤中期:经早期活血化瘀治疗,患肢疼痛明显减轻,但气血还不十分凋和、通顺,脏腑还不够协调,骨折尚未连接,病人纳差食少,伤处仍肿痛。
宜选用有调和营血,和胃健脾、消肿利尿、接骨续筋之饮食,可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磷、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及海产品等。
指导病人服用山楂茶(生山楂10~20g加适量水煎服),山楂粥(山楂10~12g加米100g共煮为粥服食),以消食健脾胃、散瘀止痛;赤豆红枣粥(赤豆50g,红枣10枚加米100g共煮为粥)、萝卜粥(萝卜、1个加米100g其煮为粥),以清热利尿消肿。
同时也可服食丹参膏(片参1000g加水适量水煎3次,去渣合并3次药液加炼蜜250g为膏),日服2次,每次30g,以活血去滞生新,调经顺脉。
三、损伤后期:经过前2个阶段的治疗、调养,此期骨折端已生长骨痂,但不坚固,伤处肿
痛已基本消失,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患者卧床日久、体质虚弱。
此期饮食应以补气养血、调养肝肾为原则。
可服食骨头汤鸡汤、豆制品、动物肝肾、新鲜蔬菜、果品、山萸肉、肉桂炖鳖龟等食物,并配以药膳黄芪粥(黄芪30g浓缩成汁加粳米100g待粥成加橘皮3g稍煮,加红糖调匀服,日2次)、黄芪炖乌骨鸡(乌骨鸡1只,去毛及内脏,留肝肾,黄芪50g塞入鸡腹内,加适量水,隔水蒸烂,加食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汤,随意服食),能补血养阴、健脾补虚、壮骨健身,更有添精生髓、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
此期要注意饮食节制,不可因肠胃功能渐复而暴饮暴食,以免过食五昧影响骨折愈合。
骨科病人伤口的修复、手术切口的愈合、功能恢复的速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效果,都与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关,所以在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中,护士要根据病人的营养情况、体质、病程为病人提供适宜的饮食指导。
所以,上述3期饮食原则,临床中要灵活掌握,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普及营养卫生知识和饮食治疗原则,使病人明确饮食的重要性,自觉的接受饮食指导,服从并配合饮食营养治疗。
2、存无饮食禁忌情况下,尽量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色、香、味、形,以增强病人食欲,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做好生活护理,协助其进食。
3、鼓励病人到户外晒太阳,对不能下地的病人,如病情许可,可协助其坐推车或轮椅到户外,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间接促进肠道对钙、鳞的吸收,促进骨中的钙磷代谢,加速骨折修复,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病人,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丸、钙剂、酸奶等。
4、了解病人有无其他疾病,如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如有合并症者,应兼顾饮食宜忌以防饮食不当,诱发或加重并发症,而影响整个健康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