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书法_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投稿登记表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李松(木公),1950年生于天津市。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本科,师欧阳中石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杂志刊授部指导教师。
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八届书法展(其中第六、八届获'全国奖'),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特邀),全国第一、二、四届篆刻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等。
论文《笔法研究》获得全国第六届书法理论研讨会二等奖。
著有《草书技法》、《行书技法》、《楷书技法》、《书法创作大典-行书卷》(合著)等二十几部著作、录像、光盘。
注重技法理论的研究和书家评论,文章散见专业报刊。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疏影横斜水清浅——品朱立梅的书法世界

策划·视界文_刘云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品朱立梅的书法世界1.朱立梅 节临《张猛龙碑》70cm×68cm2020这已是大多数女性书家的常态,鲜有女性书法家选择粗犷霸悍的魏碑。
因为选择魏碑的女性内心须有丈夫气,还要有善于捕捉别样之美的才情,方可走入魏碑的世界。
朱立梅就敢于涉足这个世界,并在魏碑书法舞台上真诚地挥洒着那份自信与从容,获得了可观的成绩,成为我省为数不多的擅写魏碑书家中尤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实属不易。
在书法迅速发展的今天,众多成功者的学习经验证明,学书法除了向古人学习,和老师的指导以及同道之间的相互砥砺也是分不开的。
朱立梅坦言自己学习书法的兴趣始于2012年陪孩子学书法,自己跟着一起学,练了半年《颜勤礼碑》之后,每日自己在家练习,这种现象不独体现在朱立梅身上。
回想当年笔者在少年宫教孩子们学书法时,就有很多家长陪练,现在看来很多情况是“有心栽2.朱立梅 泉清山秀五言联138cm ×68cm 202023.朱立梅 毛泽东《送瘟神·其二 》78cm ×48cm 20206.朱立梅 杨传连诗《元宵夜得句》90cm ×48cm 2021朱立梅创作自述2012年陪孩子学书法,自己跟着一起学了半年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之后自己在家每日练习。
2015年3月18日进入徐涛老师班“六安市书法艺术研究院首届魏楷班”学习,开始写《龙门二十品》,后又开始临《张玄墓志》《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李璧墓志》《孟敬训墓志》等。
2016年在石海松老师班学习《集王圣教序》,同年6月至2017年5月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洪厚甜导师工作室学习。
2018年12月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上海临摹与创作研修班方放导师班学习。
在学习有点儿坚持不下去的时候,2018年5月,我拜访魏碑泰斗孙伯翔先生,他对我鼓励很大,让我信心倍增,对我写的《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评价很高。
书法实训室书法家简介

邱零艺术简介邱零,1929年10月生,河南淅川人。
1946年毕业于河南省立信阳高级师范艺术科。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转业,从事记者、编辑工作近30年。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二届理事,中国书协刻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剪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为新疆书协顾问。
主要成就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书法、刻字展览,并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书法名作集》(日本版)、《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法百家》、《毛主席纪念堂珍藏书画集》等数十部书画集。
多次被聘为国内外书法大展的评委和顾问。
其墨迹还被孙中山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并被黄河碑林、翰园碑林、泰山碑林、岳阳楼碑林等勒石刻碑。
1990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书协刻字艺术代表团”赴日本交流书艺,被授予“国际刻字贡献荣誉章”。
1993年8月应新加坡书协之邀赴新讲学,被新加坡书协聘为评议员。
新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美国日金山熊猫电视台、洛杉矶中文卫视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菲律宾《商报》等国内外多种新闻媒体都对其书法艺术作过专题报道。
张鹤岭艺术简介张鹤岭,又名合岭,别署鹤斋主、鹤庐。
1942年6月生,河南遂平人。
1961年信阳师范学校读书,课余专攻楷书,尤于柳体用功最勤。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常务理事、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函授院研修生导师,洛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洛阳书画院名誉院长,洛阳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获全国首批“德艺双馨书法艺术家”称号。
主要成就作品获奖:荣获河南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神龙杯书法大赛园丁奖,首届河南书法龙门奖银奖。
作品入展: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全国第二、四、五、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五、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书法名家精品展,全国首届正书展览,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展,国际书法展,河南省第一届墨海弄潮展等。
高龙_大风起兮云飞扬_行云流水展风采

艺苑长廊文化·艺术ART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锡林郭勒盟书法家协会主席 高龙书法艺术家是文字与心灵的沟通者,秉承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以笔为魄,以墨为魂,通过书法艺术作品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文字独有的美感与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众多书家中高龙无疑是当下书法界的翘楚。
高龙的书法犹如一幅山水画,笔触流畅自然,笔锋刚劲有力,独具韵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点画间皆有灵魂高龙的书法风格俊逸潇洒,刚柔相济,字如其人,个性鲜明,透露出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执着追求,展现出鲜明的个性和不凡的功力。
高龙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而且富有现代感。
每一次观摩高龙的作品,都会让人感受到笔墨之美的无穷魅力和雄浑的边塞气魄。
高龙真性情,追求自然本真,用笔沉着痛快、雄强委婉,书写中提按、使转虚实相间、行间布局疏密呼应,参差错落,富有韵律美。
高龙自幼习字,书法成了其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谈起书法艺术,高龙饱含激情,说起书法技法更是激情澎湃、滔滔不绝。
他不仅注重技法的研习,更注重内在的修养。
“为创作书法作品,需要反复对古诗词进行研读,以期达到艺文并举、美美与共的效果。
”足见其艺文兼修的书学追求。
高龙深入经典,转益多师,承传统而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
他的草书作品在情感上的表达,完美融合了经年累月以来的艺术审美,犹如描写边塞的雄伟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
高龙的书法作品随处可见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线条,充满夸张震撼力的空间。
高龙继承传统,深入研究古代经典作品,经过长年累月的探索,书法作品笔触线条流畅,充满跳跃感,如行云流水一般,运笔遒劲。
高龙认为书法的本质是表现中华文化的“精、气、神”,通过作品直抒胸臆,向经典致敬,但不失去自我。
底蕴深厚,率性洒脱刘熙载《书概》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纵观高龙的书法作品,以精纯正大为根基,99100《时尚北京》:请您谈谈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书法资源及当地书协高龙:锡林郭勒盟书协成立于2012年6月,现有盟级会员251人、内蒙古书协会中国书协会员2人。
残疾书法家的故事读后感

残疾书法家的故事读后感一间小小的斗室,里面摆放着一张宽大的床,床的三分之二铺着被褥,三分之一裸露着床板,上面摆放着笔墨纸张。
腰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的他,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以上是横着趴在床上写字。
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小楷,与其说是用墨汁写成,倒不如说是生命凝就。
床头挂着一个膀胱冲洗器,每天他都要在女友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冲洗,以免膀胱和尿道毒素积存太多。
他的背脊上新添了一道28厘米长的伤疤,那是今年他与死神再次狭路相逢,手术刀留下的印痕。
整整23年,他从未放弃过追随生命中那束光。
杨文彪出生在新化县一个农民家庭。
1997年,正在读书的他不幸从10余米高的悬崖坠落,造成胸椎骨折、脊髓断裂,从此腰部以下完全瘫痪。
那一年他19岁。
不愿放弃的家人举债带他辗转求医近3年,最后希望还是无情破灭。
从天之骄子变成重度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经济没有来源,轮椅陪伴终生,杨文彪感到痛苦而又迷茫。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家中发现一本残破的颜真卿《多宝塔碑》字帖,那秀美刚劲的字体给他一种强烈的震撼。
展读再三,他感到一束灵光照进了生活。
“余生我要与书法为伴!”他心潮澎湃,喃喃自语。
字帖虽只剩下不多的10余页,但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宝藏。
他找来胶纸,把字帖每一页的残破处都仔细贴好,然后向人讨些旧书报,一个字一个字临摹。
这一练就是3年。
把《多宝塔碑》临摹千百遍后,他很想找一位老师指点指点。
可自己是一位寸步难行的残疾人,又住在离县城四五十公里的偏僻山村,从师之愿难以实现。
后来他又弄到一本本地书法家邬惕予的《千字文楷书字帖》,一练又是数年。
2009年,他在姐姐的支持下搬到了县城,租房继续苦练书法。
同时结交了县城的一些书法爱好者,他虚心向大家请教、学习,写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其时电脑已经风行,他通过电脑又结识了一批网上书法朋友,大家经常切磋交流,让他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他如饥似渴从网上寻找字帖,为了把那些名帖一一下载收藏,常常忙到深夜。
他潜心钻研书法艺术,如魏晋名家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黄庭经》《孝女曹娥碑》,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等等,无一不心慕手追,孜孜以求。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获奖作品展播第一集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获奖作品展播第一集特等奖陈守斌·广东省陈守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罗湖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宝安书法艺术研究社常务理事,和畅社成员。
主要参展及获奖: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二、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四届隶书作品展等。
陈守斌决赛阶段参赛现场图投稿作品:《咏山鸡》作品尺寸:70×178cm作品释文:万壑动晴景,山禽凌翠微。
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巢暖碧云色,影孤清镜辉。
不知春树伴,何处又分飞。
一等奖张立·江苏省张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创作骨干成员。
书法作品曾入展(选)中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二届行书大展;全国第二届隶书作品展;首届全国册页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艺术奖;全国第十、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等。
张立决赛阶段参赛现场图投稿作品:《宋人诗数首》作品尺寸:24×178cm作品释文: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十里青山荫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
夕阳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
旧卜草庄临水竹,来寻野叟问耕锄。
他年待挂衣冠后,乘兴扁舟取次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刘吉强·四川省刘吉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走入生活,促进艺术品大众消费热情,推动艺术品的互联网交易,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将在 12 月 17 日联合推出“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第一期)。
这是继 11 月 10 日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成功联合推出“当代书法博士精品扇面 0 元拍场”之后的第二个专场。
此次,专场参拍的书法家有:孟庆星,刘京闻,张东明,程度,方建光、蔡梦霞、程志宏、张伟民、梁治国、秦健、贺进、龙友(按年龄排序)。
他们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有较强代表性,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力和价值。
荣宝斋书法馆及荣宝斋在线还将联合推出更多专场和精彩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孟庆星行书斗方《兰亭序》作品规格:68cm×68cm 4.0 平尺作品材质:白宣已托作者简介:孟庆星,1966 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 xx 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xx 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xx 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
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
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刘京闻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彩宣作者简介:刘京闻,1967 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xx 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 60 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xx 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2017年5月全国书法展览征稿启事汇总(共49项)

2017年5月全国书法展览征稿启事汇总(共49项)2017年5月全国书法展览征稿启事汇总(点击可查看征稿启事全文)﹀1全国征稿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2017年8月31日截稿)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一一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8月31日截止)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征稿启事(2017年8月30日截稿)第五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评展征稿启事(2017年8月30日截稿)第九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31日截稿)“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31日截稿)全国社区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30日截稿)第五届中国西安碑林书法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7月15日截稿)第五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事(2017年7月15日截稿)第二届岭南印学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2017年7月15日截稿)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10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国际书法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30日截稿)第二届“陈介祺奖”国际篆刻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30日截稿)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20日截稿)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20日截稿)2017年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征稿启事(2017年6月15日截稿)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截稿)大美甘肃——国际绘画书法摄影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20日截稿)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20日截稿)2各省征稿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2017年8月31日截稿)第十一届湖南省大学生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8月30日截稿)第六届浙江省刻字艺术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8月1日截稿)贵州省第十届行草书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7月31日截稿)首届甘肃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30贵州省首届楷书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20日截稿)吉林省第五届书法临帖(碑)作品展征稿通知(2017年7月15日截稿)湖南省第六届书坛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30日截稿)第二届“江苏书法奖”评选征稿启事(2017年6月20日截稿)“泰源杯”甘肃省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15日截稿)贵州省第七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31日截稿)江苏省“国缘杯”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截稿)甘肃省首届写经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截稿)安徽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20日截稿)3硬笔征稿“滨河杯”全国首届大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9月10日截稿)“四方杯”四川省硬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5月31日截稿)第二届“笔墨先锋”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5月25日截稿)4篆刻征稿“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征稿启事(2017年7月31日截稿)第五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事(2017年7月15日截稿)第二届岭南印学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2017年7月15日截稿)第二届“陈介祺奖”国际篆刻大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30日截稿)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截稿)5少儿征稿第四届上海奉贤“言子杯”国际学生书法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9月15日截稿)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廉洁书法创作邀请赛征稿启事(2017年7月15日截稿)语文报社第三届“华夏万卷杯”少年书法家全国总动员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6月15日截稿)第七届江苏省少年儿童现场书画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初赛截稿)“中国梦·丝路情”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截稿)“华夏万卷杯”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征稿启事(2017年5月20日截稿)6其他征稿连云港市第六届书坛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2017年6月30日截稿)无锡市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2017年5月31日截稿)宿迁市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2017年5月30日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