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说课(课堂PPT)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说课课件(2024)

生物化学说课课件(2024)

创新性实验
实验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
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 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撰写规范的 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论文写 作能力。
2024/1/27
10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析
2024/1/27
1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课件内容
课件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包括蛋白质、酶、基因 表达调控、生物膜与物质运输、糖代谢、脂代谢、氮代谢等核心内容。
使用情况
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 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以提高教学效果。
24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应用情况跨膜 运输的方式及调控机制。
8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 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2024/1/27
讨论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通 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 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
引入生物医学领域的典型案例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 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2024/1/27
18
05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2024/1/27
19
平时成绩评定方式及占比
1 2
课堂表现
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贡献等,占 总评成绩的20%。
作业完成情况
根据作业难度、完成质量、提交时间等进行评分 ,占总评成绩的30%。
3
实验报告
针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方面进行 评价,占总评成绩的15%。

最新生物化学说课ppt精品课件

最新生物化学说课ppt精品课件

2024/1/26
表观遗传学异常与疾病关系
表观遗传学改变可导致基因表达模式异常,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 密切相关。
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失衡与疾病关系
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失衡可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引发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 疾病等。
22
靶向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前景展望
靶向药物设计原理
生物化学将与医学、药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进 行更深入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 与发展。
伦理与法规挑战
3
面对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带来的伦理和法规挑战 ,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 生物化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2024/1/26
31
THANKS
2024/1/26
32
通过转录因子、启动子、增强子等元 件调节基因转录效率。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 影响基因表达模式。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mRNA稳定性、翻译起始速率等 因素控制蛋白质合成。
2024/1/26
21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探讨
基因突变导致表达异常
基因突变可影响转录、翻译等过程,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或缺失,进而引发疾病。
2024/1/26
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01
结构蛋白、功能蛋白和调控蛋白等。
蛋白质的功能举例
02
酶、激素、抗体、转运蛋白等。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03
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翻译后修饰的多样
性。
10
蛋白质合成、降解与调控机制
03
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降解
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 DNA为模板合成RNA,翻译是以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等,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和稳 定性。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和能 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可用于解释反应的动 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
酸碱反应
酸和碱通过质子转移反应生成水和盐,酸碱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
目录
• 生物化学概述 •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 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结构 • 生物化学代谢过程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 生物化学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生物化学概述
生物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两门学 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 内的化学过程和物质代谢。
重要性
0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组成,通过化学键连接, 具有空间构型和电子分布,决定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性质
分子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包括极性 、溶解度、挥发性等,影响分子的物 理状态和化学反应活性。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或共享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 和金属键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由核苷酸组成,具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一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序列 ,二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空间构象。核酸的功能是携带和传递遗 传信息。
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
总结词

生物化学ppt课件

生物化学ppt课件

05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Chapter
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方法
详细描述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 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定量分析 方法之一。
分子性质
分子的性质由其组成原子的性质 和分子结构决定,包括极性、溶 解度、挥发性等。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力的一种表现,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 属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包括范德华 力、氢键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分子间的转化,遵循质量 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化学的应用领域
医学
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 ,如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
等。
农业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改 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工业
生物化学在食品、制药、环保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如发酵工程、酶工 程等。
0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Chapter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组成,通过共价键连 接,具有固定的空间排列。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具有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结构,这些结 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 多种功能,如酶、运输、 结构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组成
核酸的功能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 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携带遗传信息,RNA在转录和翻 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生物化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生物化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2月17 日星期 四9时46 分59秒 09:46:5 917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9时46 分59秒 上午9 时46分0 9:46:59 20.12.1 7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 1720.1 2.1709:4609:46 :5909:4 6:59De c-20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2.17 20.12.1 709:46:5909:4 6:59De cember 17,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17日 上午9时 46分20 .12.172 0.12.17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2 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9时 46分59 秒09:4 6:5920. 12.17
Meyerhof提出的糖酵解途径。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
近的技研•••从 D生111术工究2999N物10777业成和9多A0825化革了新双年年年3命最材学年来螺DD发浪受料,的NNW旋现潮青都AA特研a了结双重以睐倍别ts究D构脱来的组加o是Nn进,学重氧技模进和A各术视入入测术限型C国领,8序的分制为0r政域分i年法建性c子标府之子k代的立内提生对一生志世成;切出生。物物,界功酶物酶学的学新;; 工•阶1程9段9、0。遗年传人工类程基、因细组胞工计程划、的生实物施工;程
22•种氨种嘌基单呤酸糖(是腺脂组嘌肪成呤酸所和、有鸟甘蛋嘌油白呤和质)胆分和碱 3子种的嘧单啶体(,胞也嘧参啶与、许尿多嘧其啶他、结胸 腺D构-嘧葡物啶萄•质它)糖和们分是活是别植性脂参物物肪加光质和核合的类苷作组脂酸成质的。的组组 成用。的核主成苷要成酸产分是物。D,类N也脂A是和质多R中N磷A脂分是子 的糖前化体合组,物建也的生是主物核要膜苷单双酸体层类分脂辅质酶的和基 高子能。磷D本-酸核物化糖质合是。物核A苷T酸P等的三磷酸核 苷组酸成的成前分体。。

生物化学说课稿 PPT课件

生物化学说课稿 PPT课件
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 从化学本质阐明人体化 学结构及功能,夯实理论 基础,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用
教材分析
从五个方面分析教材
地位作用 培养目标
基础专业性学科 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教材分析
分析结果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分 为知识、能 力、素质目 标三个层次
知识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 层次。重点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 能、代谢过程,能解释常见的遗传病 机制。
理论联系实际
• 验证自己的血糖、尿糖 • 对自己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
系统分类归纳
• 对比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差异 • 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
说教学计划
以何种理念 设计教学
在护理专业技 能的基础地位
教学考核方 式及要求
A.基础 F.考核
B.理念
教学 计划
E.形式
C.思路 D.内容
教学中的 表现形式
以何种思路 设计教学
B.教学设计理念
紧扣高职高专 护理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学习与实践结 合,设计情景
学习
高级专门 技术型人才
加大实践教学 力度,强化职
业能力
以职业岗位应 用为导向,调 整教学内容
整门课程的设计 理念紧扣高职高专培 养目标,以职业岗位 要求为导向,着重动 手能力培养,最终强 化职业能力。
说教学计划
以何种理念 设计教学
具体教学内容 及课时安排
D.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蛋白质的化学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 第三章 酶 第四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第五章 糖代谢 第六章 脂类代谢 第七章 生物氧化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基因工程 第十三章 肝脏生物化学 第十四章 血液生物化学 第十五章 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 合计

生物化学说课稿PPT教案pptx

生物化学说课稿PPT教案pptx
可行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考虑到实验条件、设 备、时间等因素,确保实验的可 行性。
28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论述
• 重复性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可重复性,以便验证实验结 果和进行深入研究。
2024/1/28
29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论述
完全随机设计
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处理 组,以消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 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 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南 提供依据。
环境与健康研究
探讨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环境 保护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提供科学依据。
26
07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2024/1/28
27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论述
2024/1/28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遵循科学原理,确保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7
蛋白质降解
蛋白质在细胞内的降解途径及产生的氨基酸的代谢。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氨和相应的 α-酮酸。
氨的转运和排泄
氨在体内的转运方式及通过尿素循环生成尿素排出体外的 过程。
2024/1/28
氮平衡与氮代谢调节
机体通过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降解和合成来维持氮平衡, 以及通过激素和酶等调节因子对氮代谢进行精细调控。
10
糖类的代谢途径
糖酵解、糖异生等
03
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 制
2024/1/28
11
糖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
糖酵解途径
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产生ATP和 NADH+H+。

生物化学说课稿(共23张PPT)

生物化学说课稿(共23张PPT)
(60%)
平时考核
(20%)
实验考核 (20%)
22
谢谢聆听
13
3
3.课程设计与学法建 议
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方法指导
课程评价
14
3
3.1 课程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中心, 结合专业特点,体现职业导向,为 未来实现岗位要求提供理论和实践 支撑。
15
3
3.2 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重视理论教学,强化实验教学,以做促 学,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理论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2.勤奋学习,严谨求实、不断创新。 •3.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8
2
2.2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为了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其他专 业课,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选取和科学地组
织安排。从生物科学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
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后续课 程起到铺垫作用。
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与参考文献、常用生物化学名词缩写及名词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
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与参考文献、常用生物化学名词缩写及名词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现代各门生物学科的基础
有效利用资源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动态)
课前预习
21
3
3.5 课程评价
期末考核
14
实验 学时
8
6
2
10
2
2.4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各种大分子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学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4种形式为主要教学手段,课程中综合灵活应用。
多媒体
案例模式
实践教学
自学形式
A
B
C
D
以动画、视频、 设计临床案例, 实验强化所学 由于课时原因,
音频为基础的讲 引发学生思索, 理论知识,增 生物化学课程中
授法为主,提高 调动积极性,发 加实验教学比 部分被设置为自
课件质量,全方 挥其学习的主观 例,加入设计 学,课后再提问
➢ 重点难点突出 ➢ 理论联系实际 ➢ 系统分类归纳
11
C 教学内容及课时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理论教学52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
模块一
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与功能
模块二
三大营养物质 代谢
模块三
遗传信息的 传递与表达
模块四
技能生化相 关知识
12
C 教学内容及课时
地位:与基础医学联系紧密 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医学的主干课程
作用:阐明人体化学结构与功能 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为后续课程夯实理论基础
4
B 课程目标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 逐步完善理论课和多媒体课件,体现本 课程专业特色
➢ 护理技能与该课程要实现结合、融汇, 做到相辅相成
25
谢谢大家
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批评和指导
26
位调动学生学习 能动性,改变了 性实验,使之 检查效果,以培
热情,提高教学 他们长期被动填 积极探索并学 养学生的自学能
效果。
鸭式的学习,取 习知识,增加 力、分析和解决
得较好的效果。 动手操作能力。 问题的能力。
19
教学条件
20
课程评价
21
课程评价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生物化学说课
护理学院:陈瑞鹏 2017.03.16
1
说课过程
Lessons Process
1 课程性质 2 教学资源 3 课程设计
4 课程实施 5 教学评价 6 教学反思
2
课程性质
3
1.1 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位和作用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 的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知识目标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功能、代谢过程、能解释常见的遗传病机制。
能力目标
掌握常见临床生化指标,具备生化实验基本技能,运用 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
素养目标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牢固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为人 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
教学设计
8
01
设计理念
02
设计思路
03
教学内容
04
学情分析
9
A 课程设计理念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 整门课程的设计理念紧扣高职高专培养目标, ➢ 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 ➢ 着重动手能力培养,最终强化职业能力
10
B 教学设计思路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5
教学资源
6
教学资源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网络和 图书馆
•图书馆有大量本学科学习书 籍及资料以及网络教学资源
参考资料
•生物化学 主编 黄弘捷,人卫 •生物化学 主编 潘文千,人卫
教材
•教材选择我校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编写思路以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为指导,根据 我校实际情况选择的符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学 习,适用性强
根本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 -控制教师的讲授量,增强学生的练习量以及扩大考试面 -加强教学互动,锻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形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生动局面,最终授人以渔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 + 讲一
练二
考三
18
F 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重点 难点
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各种大分子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学功能
13
D 学情学法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1、授课对象
护理专业 统招专科 大一新生
2、学生特点 1、基础知识较薄弱,且多为文科生, 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缺乏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 2、护理专业学生以女生为多,课堂纪 律好,态度端正,因此整体学习氛围好。 但由于课程内容较抽象、难理解,学生 不爱动脑,学习积极性不高。
理论 考试
60%
实验 考试
10%
平时 成绩
30%
22
课程评价-教学效果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 督导组评价
学生评价
+
同行评价
23
教学反思
24
教学反思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 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完善考核系统,建 立题库,教学考核分开
14
D 学情学法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学法指导
目的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
✓ 问中学:思考质疑。 ✓ 动中学:锻炼能力。 ✓ 练中学:巩固提高。
15
16
17
F 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工程作回性顾质 教学资源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现代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 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育人为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