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摘得葡萄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得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得葡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二章“生活中的美”,第三节“妈妈摘得葡萄”。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葡萄的外形特征,了解葡萄的颜色和形状;通过绘画表达对妈妈的爱;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葡萄的外形特征,能够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出葡萄的形状和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对妈妈的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葡萄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葡萄。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细节,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葡萄实物、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葡萄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葡萄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葡萄,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葡萄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动手绘制葡萄,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表达(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将绘画与对妈妈的爱相结合,让幼儿在画作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5. 展示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妈妈摘得葡萄》2. 板书内容:(1)葡萄的外形特征:圆形、紫色、一串串(2)绘画步骤:观察、描绘、上色(3)表达爱意:画出心中的葡萄,送给亲爱的妈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葡萄,送给妈妈。
2. 答案示例:幼儿作品:一串串紫色葡萄,线条流畅,颜色饱满,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引导幼儿充分观察葡萄的外形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是否注意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是否注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妈妈摘的葡萄》这一故事。
通过讲述一只小狐狸为了吃到妈妈摘的葡萄而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的爱,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狐狸的情感变化,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学会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狐狸玩偶、葡萄道具。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发话题。
教师展示小狐狸玩偶和葡萄道具,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故事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讲述小狐狸为了吃到妈妈摘的葡萄而经历的种种困难。
3. 例题讲解(1)教师提问:小狐狸为什么想要吃妈妈摘的葡萄?(2)教师提问:小狐狸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小狐狸,你会怎么做?(2)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实践活动(1)让幼儿用彩泥制作葡萄,培养动手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小狐狸找妈妈”的角色扮演游戏,增强同理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妈妈摘的葡萄》2. 故事主人公:小狐狸3. 故事情节简图:小狐狸历经困难寻找妈妈摘的葡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小狐狸和葡萄。
答案: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小狐狸和葡萄。
2.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复述故事,分享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关爱家人”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教案:《妈妈摘的葡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的语言课程。
我们将学习第X 单元《妈妈摘的葡萄》这一课时,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以及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葡萄的生长过程。
3. 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理解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用语言描述葡萄的生长过程,理解并表达母爱的伟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葡萄图片、葡萄实物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老师拿出葡萄实物,让孩子们观察葡萄的外观,闻一闻葡萄的香味,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葡萄是怎么长出来的吗?”2. 故事讲解:老师使用故事课件,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以及母爱的伟大。
3. 故事复述:老师邀请孩子们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实践活动: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动手制作葡萄,体会葡萄的生长过程。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故事主题:《妈妈摘的葡萄》生长过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父母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
答案:略2. 请孩子们观察家里的植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让孩子们了解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复述故事环节,部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仍需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们的语言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去果园参观,亲身体验葡萄的生长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故事,教育孩子们感恩父母,理解家庭的温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拓展: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拓展。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摘葡萄的故事。
故事中小兔子很想吃葡萄,但是他的手太小,摘不到高处的葡萄。
小兔子在妈妈的帮助下,用聪明才智成功摘到了葡萄。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到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学会分享和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葡萄图片、画纸、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幅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葡萄园的美丽画面,引导孩子们谈论他们对葡萄的认识。
然后,讲述小兔子摘葡萄的故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边读边提问,让孩子们回答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同时,引导孩子们关注画面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小兔子在故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如何解决的。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葡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作品。
完成后,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妈妈摘的葡萄小兔子——手小困难——摘不到葡萄妈妈——帮助聪明才智——成功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故事《妈妈摘的葡萄》讲给爸爸妈妈听。
答案:这是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妈妈一起去摘葡萄的故事。
小兔子很想吃葡萄,但是他的手太小,摘不到高处的葡萄。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主要围绕绘本的第三章节“妈妈摘葡萄”展开详细教学内容。
内容包括: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学习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珍惜家人的付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认识大自然的美妙。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感恩家人,珍惜亲情,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学会感恩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葡萄挂图、葡萄实物。
2. 学具:彩笔、画纸、葡萄味零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美妙。
2. 新课呈现: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3. 实践操作:展示葡萄挂图和实物,让幼儿观察、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4.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描述葡萄,如“这个葡萄是紫色的,形状圆圆的,味道甜甜的。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观察葡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描述。
6. 感恩教育:引导幼儿讨论妈妈为什么要摘葡萄,让幼儿学会珍惜家人的付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的葡萄2. 板书内容: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学会感恩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描述今天所学的葡萄特征,并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 答案:幼儿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如“这个葡萄是紫色的,形状圆圆的,味道甜甜的。
”并说:“妈妈,谢谢你给我摘的葡萄,我很喜欢,你辛苦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其他水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1内容简介大山里,有狐狸的家,小狐狸在家里饿得呜呜大哭。
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
小狐狸尽管从此再也没见到妈妈,可妈妈放在树下的葡萄却生根发芽一年一年地长了起来,结了串串果实。
小狐狸吃着甜甜的葡萄,感受着妈妈伟大的爱。
主题分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
整篇以“爱”为主题线索,故事中并无提及一个“爱”字,而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却从头至尾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情节分析在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中,故事开始了。
左等右等,妈妈还没回来,饿坏了的小狐狸呜鸣大哭,小可怜的样子,不禁勾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妈妈终于找到了葡萄,准备回家。
想着小狐狸马上就能吃到可口的葡萄,让人禁不住为她们高兴。
就在此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猎人来啦!在妈妈的大声叫喊之中,故事也推向了高潮,读者为小狐狸的命运紧紧捏着一把汗。
故事的结尾凄凉又温馨:孤独的小狐狸,终于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角色分析故事一开始,小狐狸紧闭双眼呜呜大哭的场景着实让人揪心,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而随后一页上母子相视而笑的温馨场面又感人万分,这也是整篇故事中母子唯一在一起的情景。
山洞虽小又暗,小狐狸依偎在妈妈身旁幸福的表情却清晰可见。
小狐狸在等待妈妈时露出洞口的那张小脸、微张的小嘴、惊恐的眼神,之后的嚎啕大哭显示出她的弱小与孤独无依,这也是妈妈拔腿飞奔的动力所在。
狐狸妈妈不管是去或回,身姿都是绷紧的,她心中的担心与归心似箭一览无余。
当发现猎人后,狐狸妈妈张大的嘴,让那份焦灼与极度担心充斥读者的耳旁;雪地上小狐狸孤单又落寞的神情,让人心生无限怜悯。
最后一页,当小狐狸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爱意后,湖中涟漪映射出妈妈欣慰的笑容,恍若隔世,母子重又相见,那份浓浓的爱也达到了高潮。
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色彩故事场景很简单,所有的背景都以水墨画大面积渲染,似有若无。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的阅读,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发育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面;2.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好奇心,鼓励幼儿参与,主动思考,积极回答问题;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4.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团队精神,鼓励幼儿互相帮助,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准备1.《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书;2.葡萄实物或图片;3.课堂用具:笔、绘图纸、便签等;4.音乐:《葡萄成熟的时候》(可选)。
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教师会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向幼儿介绍葡萄,并简要介绍葡萄的生长周期。
然后,教师会向幼儿介绍故事的主人公——小芳,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2.听故事教师给幼儿讲述《妈妈摘的葡萄》故事,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引导幼儿进行主角小芳内心情感的推理与分析,让幼儿在细节上深度阅读故事。
3.讨论葡萄成长过程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对葡萄的生长过程进行讨论,如葡萄为什么要爬藤?葡萄长得哪里最快?等等。
让幼儿认识到葡萄的生长过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4.制作葡萄时间轴教师让幼儿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个班级代表,让他们按照葡萄的生长周期,用绘图纸或便签制作一个葡萄的时间轴。
时间轴包括葡萄籽到发芽,生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要用图像来表示。
5.分享时间轴教师让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制作好的时间轴,并向全班讲述他们对葡萄生长周期的理解和情感体会。
6.结束活动教师播放音乐《葡萄成熟的时候》,让幼儿欣赏音乐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反思与总结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听故事、体验葡萄生长周期,在活动中发掘、体验、思考、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和信息,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葡萄时间轴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合作学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
《妈妈摘的葡萄》教案精选

《妈妈摘的葡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妈妈摘的葡萄》。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讲述一个小姑娘和妈妈摘葡萄的故事,描绘了母女间深厚的情感,同时介绍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关爱自然的情感。
3. 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书写和运用;葡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葡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葡萄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并进行讲解。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女间的深厚情感。
4.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5. 例题讲解:通过设置具体的语境,讲解字词的正确运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妈妈摘的葡萄》2. 生字词:详、细、厚、深、情、感、生长、营养3. 课文结构:开头、经过、结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和妈妈”的短文。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编写一段话。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葡萄的资料,了解葡萄的种类、生长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而教学重点则在于生字词的学习、书写和运用,以及对葡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情景阅读《妈妈摘的葡萄》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意图
《妈妈摘的葡萄》第一眼吸引读者的是每页上那火红的身影。
满眼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哭泣、紧张,有狐狸妈妈的奔波、焦急。
第二次细读,还是那片火红,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难过、孤独、无助,狐狸妈妈的辛苦、紧张、坚定。
那份浓浓的母爱尽现眼底,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心中有隐隐的痛,那是为狐狸妈妈的去世、小狐狸的孤苦无依;心中又有无限的感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爱儿女的妈妈。
学前期的孩子可能还无法体会妈妈对于自己的爱,有时还难免对辛劳的妈妈发发脾气,使使小性子,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来感动孩子,使他们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拳拳爱心呢?
2.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中的狐狸妈妈,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2)讨论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
3.活动准备
●PPT
●妈妈关心孩子的相关图片或录像
·每人一张上面结满大大葡萄(紫色外框、内部无色)的图片
·粉色水笔人手一支
4.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
教师出示第一面:
*猜猜小狐狸为什么呜呜大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7
*你肚子饿得时候,谁会来帮助你7
*看看故事里,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 (讲述故事第二面)
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的总是妈妈,妈妈总会想出办法来帮助我们。
(2)好妈妈
*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对宝宝说?你来学一学。
*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做7
*看看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仔细看,待会儿请你来介绍你
看到了什么。
①观赏PPT地5-10面:
*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狐狸妈妈是怎么走路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走?
*狐狸妈妈找到了什么?它又是怎么走路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听一听,故事中是怎么说的? (教师讲述故事地5-10面)
小结:为了让小狐狸快点吃到葡萄,狐狸妈妈再累也不停下来。
*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为什么要停下来?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听听你们发现的和故事里讲的是不是一样?(教师讲述故事第11—1 3页)
小结:妈妈为了宝宝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走了那么远的路,
实在是太累了,妈妈真辛苦。
‘
(3)我的好妈妈
*你的妈妈辛苦吗? 。
·
*片上的一个葡萄里记录下你觉得妈妈最辛苦的地方。
要求:时间为5分钟,让大家能明白是什么。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介绍。
(教师以“你的妈妈真辛苦"、“你的妈妈真不容易.’’烘托)
观赏妈妈照顾孩子的图片或录像。
小结:妈妈为宝宝做那么多的事情,再累也不怕。
(4)伟大的妈妈
①教师讲述故事第1 4—1 6页:
*看看是谁来了?他正往狐狸家走,怎么办7
*猜猜这么严重的一件事,狐狸妈妈会怎么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如果狐狸妈妈不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小狐狸为什么又哭了?
小结:小狐狸明白了妈妈的爱,所以哭了。
*你的妈妈为你做什么事,你也会感动?
*猜猜小狐狸会怎么说?怎么做?
*你的妈妈也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做?怎么说?
(二)活动拓展
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画在剩下的“葡萄"里,记得带回去对妈妈说、为妈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