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设计部分

6 施工组织设计

6.1 工程概况

6.1.1 建筑设计概述

本工程为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位于长春市,交通便利。主体结构八层;建筑高度26.1m,首层层高3.3m,标准层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城市绝对标高的235.6m。整个建筑长46.1m ,宽15m,总建筑面积6215.04平米。使用年限50年,防火、防水设计等级均为二级。

墙体:外墙为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屋面: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工程所用窗户均为塑钢窗,门为防盗门,门窗的选型、材料均由建设单位选有资质单位订货。

6.1.2 结构设计概述

本工程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的类别为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七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础采用预制方桩基础,桩长6.00m。基础持力层为粉土,基础埋深为2.5m。框架柱网尺寸随房间的开间、进深变化而变化。场区地下水属潜水,水位高程为-3.0米,略受季节的影响,但变化不大。根据该场区原有测试资料,地下水无腐蚀性;无需降水。现场已平整完毕,较为开阔,交通较为方便,现场离居民区较远,施工所用电源和水源均由甲方提供。结构特征全部总结在下表6-1:

6.1.3 编制依据

(1)长春东南热电厂2x350MW机组工程生产办公综合楼施工图纸

(2)长春东南热电厂2x350MW机组工程生产办公综合楼工程招标文件

(3)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操作规程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以及配套的各专业技术标准见表6-2。

(4)主要法律、法规,见表6-3

(5)其它,见表6-4

6.2 施工部署

6.2.1 施工准备工作(三通一平)

(1)施工用水:

表6-2 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表

表6-3 主要法律法规表

表6-4 其他规范

续表6-4

由建设单位指定的给水管道引出(具体位置见附录4施工平面图)。管材采用焊接钢管,埋地敷设,现场临时消火栓立管随楼层加高而加高。按照工程进度及各阶段工作内容,制定用水计划和节水措施,使用节水型洁具。 施工用水量计算:

(1)生产用水按日最大浇筑混凝土量的50%估算(设3*5*0.9水箱)

s

L K b T N Q K K q /357.03600

85

.1315505.0681.1)3600

8(2

111111=??????

=????∑=

(2)施工机械用水量很小,计算时不予考虑。 (3)施工现场饮用水量按高峰期现场总人数计算 s L t K N P q /051.03600

824.120105360084

313=????=????=

(4)消防用水量 s L q /153= (5)总用水量计算

Q=q1+q3+q4 =0.357+0.051+15=15.408L/s

为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总用水量应增加10%,即Q=16.95L/s (6)干管管径计算 m v Q d 129.01000

3.195

.16410004=???=??=

ππ

选用Φ130×3.5钢管,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2)施工用电:

由建设单位指定位置引至施工现场。为了保证用电的安全,安装一台配电箱,各种线路由此引出。

施工总用电量计算:

施工干线总用电量按现场用电设备计算,本工程现场电动机总功率132.9kW ;电焊机总容量140kV A

???

? ??+?=∑∑221

1cos 05.1P K P K P ?

??

?

???+??=1406.075.09.1325.005.1

=181.23kV A

干线导线截面选择:本工程施工现场按三相五线制配线。则: 允许线电流75

.038031000

23.18155.0cos 3????=???=

?U P K I

=201.92(A )

选用BLX-3×180+2×150铝芯橡皮线,满足允许电流要求。 电压降: s c L P ??∑=

ε=%180

3.46150178??=3.81%<5%,符合电压降要求。 (3)施工现场:

本工程所在位置较平,平整场地后就可以开始布置机械设备及水电线路。因为本工程位于市区内,路上行人及车辆较多,施工道路在现场内的设置(具体位置见附录4施工平面图),路宽4m ,为了保证雨期及文明施工要求,本工程道路需用压道机碾压并挖设排水沟。 (4)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布置见附录4施工平面图,为满足文明工地及建设单位要求,施工现场用围墙围护。采用活动板房,为办公、会议和管理人员宿舍,劳务人员宿舍。现场试验室的设置应符合有关温度、湿度规定要求。主要材料存放于施工现场,根据材料需用量计划组织进场,按平面图指定位置及规定方式储存或堆放。预设施工材料堆放场应提前做好硬化及防排水措施,并做好标识。室内仓库应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通风、防盗措施,并分类建立台帐,加强领料签发手续,防止材料丢失和损坏。

6.2.2 施工总体安排 (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基础施工时,采用静力压桩机。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外运,据现场情况、工程量及进度安排,增加劳动力投入。

垂直运输机械选择:结构施工阶段,钢筋、模板及部分柱头的混凝土的通过塔吊来实现,对塔吊的性能要求较高,在楼一侧中部设一台QTZ63型,臂长50m 的塔吊,满足作业面的

使用要求,也能覆盖钢筋作业区及模板加工区,减少二次搬运量。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泵送车输送。根据场地情况,钢筋的加工配料均在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场进行。

本工程所采用的主要设备见表6-5

(2)主要生产设施准备

1)场地四周设有围墙。

2)在建筑周边布置钢筋固定加工区,布置钢筋切割机、调直机、弯曲机、交流焊机、对焊机,钢筋加工区及堆场,上设双层安全防护棚,采取有效防止高空坠物的安全措施。

3)同样在建筑周边布置模板加工场地。

4)施工通讯:所有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手机或小灵通。

5)施工排水系统:自然地面布设工地的排水系统,确保场区的施工污水、雨水能顺利流排。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排入附近下水道。排水沟用砖砌,流水面用1:3 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穿越道路加盖板。大门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坪,冲洗车辆轮胎上的泥土,禁止带土上路。(3)劳动力安排

根据实际工程量及劳动定额,算出分项工程所需工日。确定主要工种人数。详细人数见附录3施工进度计划表。

针对本工程特点,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对作业难度大的地方进行现场实物交底,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对于特殊工种人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保证工程“优质、安全、低耗、快速”地进行。

(4)材料

材料全部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

表6-5 主要设备一览表

认真核实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设计变更洽商文件,及时准确地编制施工预算,列出明细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行施工预算材料分析,编制建筑材料需用量计划,为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组织协调好各部门工作,从材料计划、货源选择、材料送批、订货、运输、验收检验做到三级审核,保证材料、设备规格、型号、性能的技术指标明确、数量准确。

进场及储存在中转厂区内的材料必须妥善保存,按种类及存储要求分类、分库存放,做好标识并建立台帐,完善进出库手续,严格按总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执行。

6.2.3 防雨和消防准备

(1)施工期间应收集天气预报情况,取得市气象台的服务,以便安排工作或采取相应的措施。机械设备要备齐自身的避雷装置,直接引入建筑物本身的接地体。

(2)浇灌砼时突遇大雨,应在大雨来临前搭好防雨棚,防雨水冲刷砼。雷雨到来之前要及时使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注意保护好电源设备,并作好设备、机具的防雨工作。(3)准备200㎡数量的雨布,小雨时对浇灌完而未初凝的板面进行遮盖,为现场操作工人备足雨衣。准备足够的潜水泵,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

(4)做好防火工作也是施工现场应十分注意的问题,在地面临时设施周围配备一定数量的泡沫灭火器、沙箱、铁铲、及消防水源接口阀门及消防水桶等消防设施及工具,指派专人负

责,消防设施及工具供消防专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挪作他用。

6.2.4 总体施工方法(钢筋,模板,混凝土)

(1)施工段划分

以结构施工为先导,装饰、适时插入施工。在空间上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流水;在顺序上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基础工程及框架工程划分为A、B区两个施工段平行流水;形成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紧凑搭接,工序穿插,实行立体交叉施工。避开施工作业面高峰,保持均衡生产,以确保“优质、快速、高效、高回报”地建成该工程。(2)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至承台底以上30cm→人工挖土至承台底→人工清理、验槽→打桩、凿桩头→支承台模板→绑承台钢筋→支地梁模板→绑地梁钢筋→浇承台和地梁混凝土→回填土

2)主体施工工艺流程:楼层放线→柱绑筋→柱支模→浇注柱混凝土→支梁板模板→绑梁钢筋→浇注梁、板混凝土;

3)装修施工工艺流程:门窗工程→楼地面→室内抹灰→室外装修→室内设施

6.2.5 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配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施工管理人员选用素质高、技术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的施工和管理协调经验的人员组成。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项目工程师;现场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施工和各项工作的管理实施。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各负其责。见下表6-6

表6-6 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6.3 项目管理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1)本工程严格按ISO9002标准、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项目质量计划运作。(2)项目质量目标:省优工程

(3)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工期目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2015年4月1日开工,2015年9月24日竣工,保证总工期175天整体工程竣工。

2)文明安全施工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创吉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工地。

3)现场环境管理目标:坚持绿色施工,使用绿色建材,严格控制排污。

6.4 测量放线

6.4.1 图纸学习与校核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图纸。首先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其次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部尺寸是否相符。

6.4.2 定位依据及永久桩位的保护

定位条件依据总平面图,用两台经纬仪投测轴线。误差:角度在±20″、边长在1/10000、为允许误差范围内。定位完成做好资料成果与现场桩位交接,并砌砖垛保护桩位。永久桩位作法为:利用(100×50×1000)mm的木桩打入地下约0.6m,四周用红砖砌成(500×500×500)

mm的方孔,内注混凝土,并用铁钉定出控制点坐标位置,红油漆画“▼”表示。永久高程控制桩采用砌砖井,上加混凝土盖板进行保护,防止磕碰及坠物。永久坐标控制桩和高程控桩四周用钢管围挡,加以保护。

6.4.3 施工测量定位放线及轴线建立

测量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两部分。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是在场地区域内建立场地控制网。误差限值:量距误差:±2/5000,,角度误差:±2×20〞(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超过以上限值,应重新定位。

建筑定位依据平面控制网点坐标。根据轴线关系定出控制轴,水平控制轴A轴;竖直控制轴1轴。

将轴线控制桩引测到开挖上口线以外,桩用混凝土固定并砌上砖垛加以保护,再用测距仪配合电子经纬仪通过距离和转角复测定位测量中的轴线控制点。

6.4.4 基础施工测量

(1)高程传递:针对本工程实际特点,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进行高程的传递与控制,在地面上架水准仪,在地面上的水准仪后视±0.000,前视在基坑内的水准尺,计算出±0.000与-1.900m的水准尺读数差,再通过基底仪器将该读数-1.900m引测到侧坡上。

(2)轴线投测:基础施工时,采用通视法用经纬仪直接将主控轴线引到基坑,并依据主控轴线测设细部轴线。将控制轴投到独立桩基施工层上,将电子经纬仪架在底板上观测其他轴线控制桩,当误差在±5mm内,投测出独立桩基基底的轴线,再用测距仪将不能通视轴线测设。通过轴线将所有施工线放出。基坑投测轴线操作方法如下图6-1

图6-1用控制网引桩向坑内投轴线

6.4.5 地面以上施工测量

(1)校核轴线:检核控制轴线及首层的轴线,用全站仪以控制点为起始点校测,角度误差±10″;边长相对误差在±5mm范围内。

(2)标高控制:“控制总高,从首层传递”的方法,即在首层从现场±0.000处引测到外圈柱子50cm处,闭合误差±2mm。采用50m钢尺从外圈柱子的首层传递,每次引测均从首层+50线往上引测,以避免各层传递产生的累计误差。高程引测点每段四个角各设一个高程引测点,引测后用DS3水准仪抄测这四处点,当误差在±3mm之内取四个标高的平均值作为该楼层标高基准值,用该值在柱子上抄测这层建筑50cm线。顶板混凝土浇注后,由各控制点向上拉尺引测出作业层结构50线。并用水准仪抄测到各柱主筋上,作为柱钢筋绑扎和顶板混凝土浇筑的标高线。柱模板支完后,向上拉尺找到结构50线的标高,并用水准仪进行水平抄测,用以控制柱混凝土高度。

(3)轴线测设:采用外控法。将经纬仪架在轴线两端的控制桩上,后视控制点,前视柱子中心控制线,将中心控制线投测到施测层,连接两点即为控制轴。用钢尺实量其他轴线距离,用经纬仪实测主控轴线交角,在楼板上弹出各细部轴线及门窗位置等的墨线。

6.5 土方工程

6.5.1 土方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时按底边尺寸每边增加40cm,放坡开挖,按设计标高的要求,预留20mm后采用人工挖土,避免超深。在挖土前,测出基坑的坡顶边线,钉上木桩,撒石灰粉,以便控制挖土作业范围。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边线、边坡及标高,严禁挖陡边坡。最后一层土方开挖要控制好坡底边线及平台、基底标高,严禁超挖,需用时回填土方则弃至坑边5m外,余土外运至指定场所;基础及房心回填土预留,回填土采用夯填法;土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控制开挖深度,防止超挖;保持基坑作面干燥;土方工程成品保护措施:保护轴线、标高线桩位正确,监控边坡稳定。

6.5.2 土方回填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坑内挖出的优质素粘土(堆放在甲方指定的位置),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施工方法:

填土前应将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础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检验回填土内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和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回填土应分层铺摊,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 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分层分段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0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对超过设计标高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低于设计标高的地方补土夯实。

6.5.3 基础垫层

本工程垫层为100mm厚C15的素混凝土,采用木模板。

待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经验收合格办完隐检手续后,测放人员及时标定100mm厚素砼垫层上皮的标高控制线。垫层砼浇筑前先检查垫层的尺寸及形状是否正确、模板支撑是否牢固。浇筑垫层砼时,派专人随时抽查商品砼的质量情况。砼表面用刮杠刮平,随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光,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取样,留好试块。

6.6 桩基础工程

本工程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400mm×400mm);由于桩

长是9米,吊桩采用一点起吊即可(如图6-2所示),打桩顺序由中间

向两个方向击打;方桩的运输、起吊、堆放:应尽可能的避免方桩到

距与吊点位置相同,各层垫木位于同一垂直线

上,现场桩堆放采用2层。

6.6.1 施工准备

(1)整平场地,清除桩基范围内的高空、地面、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打桩架不得小

于10m;修设桩机进出、行走道路,做好排水措施。

(2)按图纸布置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桩基轴线,先定出中心,再引出两侧,并将桩的准确

位置测设到地面,每一个桩位打一个小木桩;并测出每个桩位的实际标高,场地外设2~3

个水准点,以便随时检查之用。

(3)检查桩的质量,将需用的桩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在打桩机附近,不合格的桩不能运至打桩现场。

(4)检查打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铺设水电管网,进行设备架立组装和试打桩。在桩架上设置标尺或在桩的侧面画上标尺,以便能观测桩身入土深度。

(5)打桩场地建(构)筑物有防震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学习、熟悉桩基施工图纸,并进行会审;做好技术交底,特别是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7)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和监理人员等。

6.6.2 压桩程序

根据地基土质情况,桩基平面布置,桩的尺寸、密集程度、深度,桩移动方便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因素采用如图6-3所示压桩顺序从中间开始分头向两边进行。

6.6.3 吊桩定位

打桩前,按设计要求进行桩定位放线,确定桩位,每根桩中心钉一小桩,并设置油漆标志;桩的吊立定位,一般利用桩架附设的起重钩借桩机上卷扬机吊桩就位,或配一台履带式起重机送

桩就位,并用桩架上夹具或落下桩锤借桩帽固定位置。

图6-3 打桩顺序

6.6.4 压桩方法

(1)打桩方法采用锤击法。打桩时,应用导板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两导柱中,桩位置及垂直度经校正后,始可将锤连同桩帽压在桩顶,开始沉桩。桩锤、桩帽与桩身中心线要一致,桩顶不平,应用厚纸板垫平或用环氧树脂砂浆补抹平整。

(2)开始沉桩应起锤轻压并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始可转入正常。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3)打桩应用适合桩头尺寸之桩帽和弹性垫层,以缓和打桩的冲击。桩帽用钢板制成,并用硬木或绳垫承托。落锤或打桩机垫木亦可用“尼龙6”浇铸件(规格φ260mm×170mm,

重10kg ),既经济又耐用,一个尼龙桩垫可打600根桩而不损坏。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桩帽与桩接触表面须平整,桩锤、桩帽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沉桩产生偏移。桩锤本身带帽者,则只在桩顶护以绳垫、尼龙垫或木块。

6.6.5 打(沉)桩的质量控制

(1)桩端(指桩的全截面)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2)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风化岩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可作参考。

(3)当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认。

6.6.6 打(沉)桩控制贯入度的计算

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设计质量控制,通常是以贯入度和设计标高两个指标来检验,打桩贯入度的检验,一般是以桩最后10击的平均贯入度应该小于或等于通过荷载试验(或设计规定)确定的控制数值,当无试验资料或设计无规定时,控制贯入度可以按以下动力公式计算:

q

Q q

Q nA mP mP nAQH S ++?

+=

2.0)( 式中 S ——桩的控制贯入度(mm ); Q ——锤重力(N ); H ——锤击高度(mm ); q ——桩及桩帽重力(N ); A ——桩的横截面(mm2);

P ——桩的安全(或设计)承载力(N );

m ——安全系数;对永久工程,m =2;对临时工程,m =1.5;

n ——与桩材料及桩垫有关的系数:钢筋混凝土桩用麻垫时,n =1;钢筋混凝土桩用橡木垫时,n =1.5;木桩加桩垫时,n =0.8;木桩不加垫时,n =1.0。

如已作静荷载试验,应该以桩的极限荷载Pk (KN )代替公式中的mP 值计算。

6.6.7 打桩验收要求

(1)打入桩的桩位偏差按表6-7控制,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mm ,+100mm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2)施工结束后应对承载力进行检查。桩的静载荷试验根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当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又有足够的实际经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人员酌情而定。

(3)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多节打入桩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且每个柱子承台不得少于1根。

(4)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桩应逐根检查,工厂生产的钢筋笼应抽查总量的10%,但不少于5根。

(5)施工中应对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桩顶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作10%的焊缝探伤检查。

(6)对长桩或总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锤击桩,必须满足桩体强度及28d龄期的两项条件才能锤击。

(7)施工结束后,应对承载力及桩体质量做检验。

(8)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见表6-8。

6.6.8 打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1)认真组织好图纸会审,严格按图纸施工,组织好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并随时通报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