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物所需N、P、K比例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基础知识--大量元素

植物营养基础知识--大量元素
植物营养基础知识--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1%的元素
1、C(碳)、H(氢)、O(氧) 2、N(氮)、P(磷)、K(钾)
其中碳、氢、氧主要来源于空气,在植物体内主要合成糖分 最近研究还表明,植物的碳、氢、氧,还大量来源于土壤有机质 这就是我们多喂有机肥,作物甜,口感好的原因 N(氮)、P(磷)、K(钾)主要来源于土壤和人工施肥
梨树缺磷的 症状
+P
磷(P)的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植素、核酸、磷脂、酶、腺甘磷酸组成成分; 促进糖运转; 参与碳水化合物、氮、脂肪代谢; 提高植株抗旱性和抗寒性
磷素缺乏:株小,根少,叶红,籽瘪,糖低,老叶先发病。
抗寒原理:提高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能降低细胞质冰点); 提高磷脂的含量(增强细胞的温度适应性);
中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0.1%的元素
Ca(钙)、Mg(镁)、S(硫)、Cl(氯) 主要来源于土壤和人工施肥
氮(N):
组成蛋白质成分(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
所以,豆科植物有大量的固氮菌
组成叶绿素成分(缺氮,叶片发黄)
缺氮植株生长缓慢,茎叶变小,由老叶开始发黄
氮肥种类 1、铵态氮: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硫酸铵、氨水 最显著特征,有刺鼻的气味(氨气) 很容易挥发,所以必须埋土施用,效果才好 铵态氮,NH4+带正电荷,而我们的土壤带负电荷,正负相吸 所以铵态氮很容易被土壤吸附,不易被流失 因此南方水稻田,沙土地,用铵态氮效果好
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磷酸二铵(复合肥)
由于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里面含有铵态氮,容易挥发,易引起氨气中毒, 所以一定得埋土施入!
磷肥的种类
3、 化工合成磷:聚磷酸铵
磷含量高,利用率高,水溶性好 一般做为液体水溶肥的原料

作物生长需肥量及吸收规律

作物生长需肥量及吸收规律
9、甘蔗:每生产1000公斤需氮、磷、钾、钙、镁分别为1.65-2.12、0.36-0.54、1.97-2.67、0.46-0.75、0.5-0.75公斤,
10、芹菜::每生产1000公斤需氮、磷、钾分别为2.55、1.36、3.67公斤,微肥中对钙、镁、硼需求较大。
11、萝卜:每生产1000公斤需氮、磷、钾分别为2.1-3.1、0.8-1.9、3.8-5.6公斤
15、菜豆:每生产1000公斤鲜菜豆需要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0.1、2.3、5.9公斤,根瘤菌固氮约占植株总需求的1/3,对钼敏感。
16、甘蓝、大白菜:每生产1000公斤鲜菜需要吸收氮、磷、钾分别为4.1-6.5、1.2-1.9、4.9-6.8公斤
17、花椰菜:每生产1000公斤鲜菜需要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3.4、3.93、9.59公斤,微肥中对硼、钼较敏感
12、甜菜:每生产1000公斤块根需氮、磷、钾分别为3.9-5.5、1.3-2.1、5.4-6.6公斤
13、辣椒:属茄果类、无限生长型;每生产1000公斤鲜果需氮、磷、钾、钙、镁分别为3.5-5.5、0.7-1.4、5.5-7.2、2-5、0.7-3.2公斤;
14、桃:每生产1000公斤鲜果,树需要氮、磷、钾分别为4.85-5、2.0、6.6-7.6公斤,微肥中对铁较敏感;
5、水稻:每生产100公斤稻谷吸收氮、磷、钾公斤数量分别为:1.6-1.9、0.8-1.3、1.8-2.4,
450公斤/亩双季稻需求:14、5、9,550公斤/亩单季稻需求:19、9、7,
6、大豆:每生产100公斤大豆吸收氮、磷、钾公斤数量分别为:8.1-10.1、1.8-3、2.9-6.3,其根瘤菌固氮能力为4-7公斤/亩,满足30-50%的需求;微肥中重点补钼、铁

稻谷氮磷钾含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稻谷氮磷钾含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稻谷氮磷钾含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稻谷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稻谷的品质和产量与其养分含量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氮(N)、磷(P)和钾(K)。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关键元素,它们在稻谷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关注稻谷中的氮磷钾含量,探讨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在稻谷生产中的来源和管理方法。

了解稻谷氮磷钾含量的变化和管理方法对于稻谷的高产高质量生产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稻谷中氮磷钾的含量和作用机制。

首先,我们将介绍氮在稻谷生长中的重要性和来源。

接着,我们将探讨磷的作用以及从哪些方面稻谷获取磷元素。

最后,我们将讨论钾在稻谷生长中的关键作用和获取途径。

通过对稻谷中氮磷钾含量的详细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稻谷的生长过程,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

文章的结论部分将总结氮磷钾含量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更好地了解稻谷中氮磷钾含量的关系,为稻谷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稻谷的氮磷钾含量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背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讨论稻谷的氮含量、磷含量和钾含量。

在每个小节中,我们将探讨这些营养元素在稻谷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稻谷中的来源。

这将包括描述稻谷吸收这些元素的机制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

具体而言,2.1 章节将重点讨论稻谷的氮含量。

我们将探讨氮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合适的供氮方式来提高稻谷产量。

此外,我们还将详细介绍稻谷中氮的来源,包括土壤中的氮素形态和氮肥的应用。

2.2 章节将聚焦于稻谷的磷含量。

我们将探讨磷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磷素供应来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稻谷中磷的来源,包括土壤中的磷素形态和磷肥的施用方法。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括

小麦需肥规律具体总结概括

中国农业信息网: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答:小麦每形成100 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 kg、钾素(K2O)1.5~3.3 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 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

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小麦平衡施肥技术作者:佚名来源于:本站原创点击数:658盐城市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又是一年秋播时,又到了农民朋友大量施用肥料的投入高峰期,但近年来我市肥料施用中多施、偏施现象渐趋严重,这不仅直接造成了成本上的浪费,甚至还恶化了农田土壤环境,影响了后茬作物的生长。

因此,我们结合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成果,介绍一项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所谓平衡施肥是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施肥技术。

它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作物需要营养元素的品种及其数量,产中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与技术,适量、均衡、适时供应作物所需但土壤不能提供的氮、磷、钾和中微量营养元素。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氮:就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

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

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

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与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

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

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与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

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就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

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

对粒数与粒重有良好的作用。

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

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

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

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就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

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

硫还就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

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就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与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常见农家肥N P K养分含量、含水量及主要作物N P K含量 {打印版}

常见农家肥N P K养分含量、含水量及主要作物N P K含量 {打印版}

含水量(%) P K 92.54 93.31 78.93 79.49 97.64 97.66 70.01 72.83 98.55 98.53 93.24 93.15 69.12 69.45 81.62 79.64 75.13 74.28 97.34 95.20 85.44 85.42 52.74 58.57 56.00 61.81 53.01 52.98 53.75 56.55 64.70 68.69 49.01 48.57 48.61 61.93 51.60 86.97 47.31 61.53 65.01 68.63 57.32 56.58 59.69 60.44 42.96 44.49 40.30 93.80 86.05 86.97 78.89 79.54 75.00 61.20 75.52 75.10 62.57 62.80 82.22 78.51 84.15 83.19 66.54 64.04 79.86 76.85 91.92 92.35 85.81 85.77 91.40 90.55 74.60 74.91 70.16 73.41 67.11 65.84 65.26 66.15 50.46 49.54 55.32 56.47 58.70 5.56 30.28 41.66 72.73 70.29 79.63 79.35 33.14 20.24 54.55 44.84 71.01 45.89 98.96 99.11 71.39 75.69 32.91 16.74 59.02 30.51 -18.41 -12.82 -6.76 -7.10 -42.68 -37.94 -78.74 -63.55
风干基(%) P2O5 3.255 2.838 3.685 1.871 3.486 2.508 0.994 0.960 0.875 1.466 1.289 1.047 1.546 2.013 1.802 1.395 0.692 0.495 0.573 0.426 1.015 0.735 0.744 0.618 0.460 0.689 0.662 0.330 0.552 0.428 0.618 0.795 0.616 0.671 0.822 0.662 0.985 0.568 0.721 0.689 0.435 0.250 0.215 0.566 0.325 0.756 0.124 0.401 0.529 0.316 4.187 1.729 1.253 1.118 1.008 1.830 1.674 1.239

花生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花生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欢迎阅读花生器官的特征特性(一)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1、根和根瘤(1)根的形态与生长花生的根属直根系。

主根由胚根长成,由主根上分生出的侧根称一次(级)侧根,一次侧根分生出的侧根称二次侧根,依此类推。

长可达已生出(2(3(4(5入根前,根瘤菌在土壤过腐生生活;花生种子萌发后,根瘤菌由幼根皮层侵入,当幼苗主茎生出4~5片真叶时,幼根上便形成肉眼可见的圆形瘤状体。

幼苗期根瘤不断形成,但根瘤菌与花生是寄生关系,基本不能进行共生固氮; 开花后根瘤大量形成,根瘤菌与植株变为共生关系,开始为花生提供氮素;结荚初期是根瘤菌固氮和供氮的高峰期期;生育后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衰减很快,根瘤破裂,根瘤菌重新回到土壤中。

(6)影响根瘤发育和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因素1)氧气:根瘤菌为好性细菌,因此需结构疏松的土壤,深耕整地、起垄种植、中耕松土。

234)PH5N(7呢?③?④?硝态氮明显抑制花生根瘤菌固氮。

由此,我们在施肥应注意:①适量适期追施氮肥。

氮素化肥以一次性基施为宜。

②适宜花生的氮素化肥种类为硫酸铵,尿素、碳铵。

③注意苗期P、K、Mo肥的施用。

2、茎和分枝(1)茎:胚芽生长发育形成主茎,主茎直立,主茎由15-25个节组成。

主茎高是花生植株考种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第一对侧枝分生处到顶叶节的长度。

生产上常把主茎高度做为栽培管理措施直观简易指标。

主茎高度>60cm生长过旺。

主茎高度40—50cm表明生长良好。

(21出苗后3出第3、2%。

因3(1叶③苞叶花生的完全叶(即真叶)是由托叶、叶柄、叶枕和叶片四部分构成。

叶片为4个小叶片组成的羽状复叶,小叶片的形状有椭圆的、长椭圆,倒卵圆和宽倒卵圆四种。

(2)特性感夜运动:叶片昼开夜闭现象向阳运动:早晚阳光斜照时,上部叶片常竖立起来,以其正面对着太阳,并随着太阳辅射的变化,不断变化其位置。

2、果针(1)果针的形成和伸长受精后,子房基部的一部分细胞开始分裂、伸长,大约在开花后4—6天,即形成明显可见的子房柄,再过4-6天即可入土。

化肥常识

化肥常识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a、硼B、钼Mo、氯Cl,缺一不可。

化肥按所含的元素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肥。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氨水也是氮肥,但现在已很少见,硝铵可以制成炸药,现已禁止流通,氨水含量低、使用麻烦,属于落后品种,现已淘汰。

二铵严格的讲应该属于复合肥,二铵含磷46%、含氮18%,属二元复合肥,因其含磷量高,所以常被说成是磷肥。

还有一铵(含磷44%、氮11%)和二铵类似。

磷肥的品种还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但因为它们的含量都不高,所以现在最常用的还是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

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含氯过高会影响果实的品质,所以经济作物(果树、蔬菜)多用硫酸钾,氯化钾价格便宜,多在大田作物(玉米、小麦等)中使用。

复合肥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或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微肥就是不含氮磷钾,只含有微量元素的化肥,其中又分为单质的和复合型的。

化肥按施用方法又可分为种肥、底肥、追肥、冲施肥、叶面喷施肥。

化肥分为哪几类化肥的种类按植物的需要量分类可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磷、钾肥等)、次量元素肥料(包括硫、镁、钙肥等)和为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铜等)。

复合肥: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氮磷钾主要营养元素的化肥。

复混肥:复混肥养分全,针对性强。

它是由氮、磷、钾化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颗粒肥料。

鉴别真假化肥的简单方法春耕生产即将来临,广大农民将大量购买各种所需的化肥。

如今时常上销售的化肥品种多而杂,真假难辩。

如购买到假化肥使用将会影响农民一年的收成,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增强识别能力,特向农民朋友介绍辨别真假化肥的几种简单方法。

1. 氮素化肥的识别方法如果你买碳铵,或者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可提取10克样品,装入干净的玻璃杯中,加入50毫升清水,搅拌摇匀,使肥粒完全溶解后,用一张纸巾浸到杯中蘸取溶液,稍晾干,然后在火炉上烘烤2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作物所需氮磷钾一、葡萄1、营养特性据研究,一般成年葡萄园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吸收氮6.0千克、磷3.0千克、钾7.2千克,其吸收比例为1:0.5:1.2,钾>氮>磷。

葡萄对氮的需要量前、中期较大,而磷、钾吸收高峰偏中、后期,尤其是开花、授粉、坐果以及果实膨大对磷、钾的需要量很大。

另外,葡萄对微量元素硼的需要量也较多。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00千克/亩(以产量1000千克/亩计)。

2、施肥建议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肥。

幼龄树每株施有机肥20-30千克,成龄果树50-100千克,每100千克有机肥混入总养分≥45%(15-15-15)复合肥1-2千克。

基肥以葡萄收获后施入为宜,而且越早越好。

追肥:一般2-3次。

新梢萌芽至开花前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株施总养分≥40%(16-16-8)复合肥1-1.5千克,开小沟施入。

第二次追肥在浆果生长前,每株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或总养分≥45%(15-10-20)复合肥1千克左右;第三次在进入浆果生长期,此时果实膨大增重和新的花芽分化,均要消耗大量养分,需肥量大,且以氮、钾养分为主,可施用总养分≥40%(16-8-16)复合肥,每株2千克左右。

二、番茄1、营养特性番茄,又名西红柿,其采收期比较长,需要时边采收,边供给养分,才能满足不断开花结果的需要.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养分利用率,蔬菜吸收养分量等参数来确定。

据研究,番茄每生产1000千克鲜果,需吸收氮3.18千克、磷0.74千克、钾4.83千克、钙3.35千克、镁0.62千克。

以中等肥力的土壤为例,若目标产量为亩产6000千克,则需N17千克,P2O59千克,K2O11千克。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10千克/亩。

番茄对钙、镁的需要量也比较大,缺乏易产生脐腐病。

这是番茄的生育与营养特点,也是茄果类蔬菜生育与营养的共性。

2、施肥建议基肥:番茄产量高,需肥量大,施肥应以基肥为主,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配施总养分≥40%(18-8-14)40-45千克/亩或(16-8-16)45-50千克。

追肥:在定植后5~6天追施一次“催苗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施“催果肥”每亩施总养分≥40%(18-8-14)复合肥10千克左右;进入盛果期,当第一穗果发白,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时,应继续追肥2-3次(在每次采果后追施),每次每亩施用总养分≥40%(18-8-14)或(16-8-16)复合肥15-20千克;进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采用喷施尿素、硝酸钙、硼砂等水溶液,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采收期以及改善果实品质。

(三)辣椒1、营养特性辣椒耐肥能力强,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需吸收氮3.5-5.5千克、磷0.7-1.4千克、钾5.5-7.2千克、钙2.0-5.0千克、镁0.7-3.2千克。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90-120千克/亩。

辣椒在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吸收不同,其中氮素随生育进展稳步提高,果实产量增加,吸收量增多;磷德吸收量在不同阶段变幅较小;钾的吸收量在生育初期较少,从果实采收初期开始明显增加,一直持续到结束;钙的吸收量也随生长期而增加,在果实发育期供钙不足,易出现脐腐病;镁的吸收高峰在采果盛期。

2、施肥建议基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千克,总养分≥40%(16-8-16)或(14-6-20)复合肥50千克。

追肥:在初花期以后进行。

当第一果实直径达2-3厘米大小时,应追1-2次氮肥,每次每亩施尿素7-10千克。

进入采收期后,追肥应重施,每亩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复合肥20-30千克。

以后每采收一次,追施适量肥料,有利延长采收期,增加采收次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四)西瓜1、营养特性一般而言,每形成1000公斤西瓜需要吸收2.5-3.3千克N,0.8-1.3千克P2O5,2.9-3.7千克K2O,N:P2O5:K2O的平均比例为1:0.36:1.15。

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量有差异,苗期对磷敏感,开花结瓜后,对钾的需要量很大,采收期也要补充营养。

西瓜适于肥沃的砂壤或粘壤土上生长,喜腐熟的农家肥。

西瓜栽培时一般每亩施肥量:N为11-13千克,6.9-8.9千克P2O5,13-15.5千克K2O。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75-95千克/亩。

2、施肥建议基肥:于定植前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千克,化肥施总养分≥40%(16-8-16或14-6-20)15-20千克/亩做基肥。

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期,点施于株旁10厘米处,施尿素3-5千克;第二次追肥在瓜蔓长至15-25厘米时,施总养分≥40%(16-8-16)25-30千克/亩;第三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此时期需钾量大,可施总养分≥40%(16-8-16)30-35千克/亩或总养分≥40%(14-6-20)35-40千克/亩。

西瓜追肥的次数依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北方追肥次数较少,南方追肥次数较多,旱瓜追肥次数较少,水浇瓜追肥次数较多。

(五)大蒜1、营养特性大蒜萌芽所需的各种营养均由种瓣提供,随关幼苗生长,种瓣中贮存的营养逐渐耗尽,也称“退母”。

退母后的生长完全靠土壤和肥料供应,从花芽分化到蒜薹采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也最多。

大蒜对养分的吸收的大致比例N:P2O5:K2O为1:0.25:0.9。

硫是大蒜品质构成元素,适当施用硫(可用硫酸钾),不仅可使蒜头增重,并可使畸形蒜降低。

2、施肥建议基肥:一般应施农家肥3000-4000千克/亩,总养分≥40%(16-8-16),40~50千克/亩或总养分≥45%(15-10-20),40~50千克/亩。

在犁地前均匀撒施,然后耕翻耙平,作畦开沟播种。

追肥:可按以下5个时期进行(1)催苗肥,一般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施用,此时大蒜对氮素要求较高,每亩可施用尿素5~10千克。

(2)越冬肥,又叫“腊肥”,施用总养分≥40%(16-8-16),5~15千克/亩。

(3)返青肥,一般在春季气温上升,心叶生长和根系开始伸长时施用,每亩施用尿素5~10千克。

对于施足催苗肥和越冬肥的,返青肥也可不施。

(4)催薹肥,一般在蒜薹开始抽生时施用,由于此时生长量和吸肥量明显加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可施用总养分≥40%(16-8-16),15~30千克/亩或总养分≥45%(15-10-20),15~30千克/亩。

(5)催头肥,一般在催薹肥施用后一个月,蒜薹露苞时施用,此时生长和需肥都达到高峰,应重施。

施用总养分≥40%(16-8-16),25~40千克/亩或总养分≥45%(15-10-20),20~40千克/亩。

(六)、茶叶1、营养特性茶叶对氮素需求较多,其次是钾、磷。

茶叶是深根植物,根系总是趋向常年施肥的方向集中,适当深施可引导根系向深层发展。

增加吸收养分的面积。

大量试验表明,成龄茶树对氮、磷、钾的化肥的适宜比例为N:P2O5:K2O平均为1:0.4:0.7千克。

如果亩产鲜叶450千克,一般需施氮肥(N)16~20千克,N:P2O5:K2O的平均施肥量18-7-11(千克)。

绿茶可略增氮,能提高品质,但是红茶要控制氮,防止发酵受抑制。

一般南方土壤缺钾,可多施些钾肥,茶区多分布在坡地,养分易淋失氮肥利用率仅在20%左右,用氮量应比一般作物多。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100-125千克/亩。

茶树的营养需求有以下特点:(1)“喜铵性”茶树体内氨基转移酶活性较强,易将铵态氮转化为氨基酸;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弱,不易将硝态氮转化为铵后,再合成氨基酸。

(2)“低氯性”茶树对氯较敏感,一般少施或不施含氯复合肥。

(3)“聚铝性”茶树对适当高的含量的铝,能增强光合作用和根系的生长,促进茶氨酸和儿茶素的代谢,以及对土壤中磷的吸收。

2、施肥建议基肥:成龄茶园通常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化肥总量的30%做基肥,可选用总养分≥40%(16-8-16)30-35千克/亩或总养分≥45%(15-10-20)35千克/亩左右。

在冬季地上部分生长停止时施下,采用沟施或全园施肥法,前者在行间树冠附近结合中耕开宽沟;后者施应先将肥料撒施在地面,然后翻入地。

深度10-20厘米,砂土宜深,粘土宜浅。

雨后或土壤湿润时撒施,最好能开沟深施至20cm土层并覆土。

追肥:按树龄期和土壤肥力具体情况施用,一般春肥施总量的30%,在日均温稳定在8℃时,并在采摘前15-20天施完,可施总养分≥40%(16-8-16)30-35千克/亩;夏肥施总量的20%,可施总养分≥40%(16-8-16)20-25千克/亩;秋肥施总量的20%,7-9月茶树对磷、钾吸收量多,可施用总养分≥45%(15-10-20)20-25千克/亩。

(七)、烟草1、营养特性烟草是喜钾作物,对钾素的需求量大于氮、磷元素,钾肥增量会明显提高烟草的品质,烟草使用磷、钾肥适当过量,对品质影响不明显,最难掌握的是氮肥的施用,所以应正确把握氮、磷、钾的比例。

烟草喜硝态氮,硝态氮容易被烟草吸收并能促进钾、钙、镁离子的吸收,硝态氮能促进烟株早发快长,并使烟株能正常成熟,分层落黄,达到优质适产的长相。

如果亩产干烟草150千克,则北方地区N:P2O5:K2O 平均为施肥量7-7-7(千克),南方地区为8-6-12(千克)。

一般亩施高浓度复合肥55-75千克/亩。

烟草对镁的缺乏很敏感,施用镁肥有很好的效果。

烟草是忌氯作物,所以应施硫酸钾复合肥。

烟草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是:生长初期吸收较少,中期吸收量最多,后期吸收又逐渐减少。

2、施肥建议基肥:基肥是烟草施肥中最主要的部分,一般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基肥应以有机肥配合氮磷钾化肥混匀施下,可选用总养分≥45%(15-10-20)35-40千克/亩或总养分≥40%(16-8-16)35-45千克/亩。

施肥时间,一般在冬闲地栽春烟时,可在秋、冬整地时用;或在冬作地后栽夏烟,可在前作收获后、移栽前施用。

追肥:追肥占总施肥量的30%,可施总养分≥45%(15-10-20)20-25千克/亩或总养分≥40%(16-8-16)20-30千克/亩。

一般采用穴施或兑水淋施,追肥宜早不宜迟,追肥过迟烟株贪青晚熟,降低品质。

一般在移栽后10天内开始,旺长前结束。

深度5-10厘米,间距10-15厘米。

(八)花生:1、营养特性花生大多种植在山丘砂砾土、平原冲积砂土和南方红黄壤,这些土壤质地偏砂,结果不良,肥力较底,应增施农家肥培土改土。

同时,花生还要施用化肥及时补充营养,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花生是豆科作物,它有根瘤.花生根瘤菌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实验表明,花生在生产中氮、磷、钾的适宜比例,北方地区N:P2O5:K2O平均为1:0.80:0.50,南方地区N:P2O5:K2O平均为1:0.60: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