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合理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3、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小数除法中的规律。
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运用小数除法及其它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ZPPT、练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课题,宣布本节课的任务。
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1、师生共议,回顾单元所学知识。
2、学生课前独立整理,完成知识结构框架图,然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内交流:(1)、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2)、你认为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比较好?(3)、你还有哪些疑惑?4、小组汇报展示,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的重要性:便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更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
4、学生质疑: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这些所学的知识里面,你认为自己哪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还有哪个知识点不太明白或者说有一些疑惑呢?大声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探讨。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随机典例悟导……)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刚才所提出的问题走进我们的练习大本营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系统整理发展学生的归纳与概括能力和交流与配合意识,再通过师生之间的质疑、解惑过程系统地再现并掌握本单元知识。
]三、练习大本营。
(一)、计算练习,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
79.3÷2.6=2.2÷3=7÷0.25=8.1÷1.8=24.7÷2.5÷0.4=0.22÷0.6+ 0.2÷0.6=方法:先让学生独立选择题目做,再抽生板演、对正。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新2024秋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正确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并据此完成小数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理解除数转化为整数进行除法运算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即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再执行除法运算。
•理解除数转化为整数进行除法运算的算理。
三、教学难点•理解除数转化为整数时,被除数也要相应扩大的原理。
•准确计算小数除法,特别是当结果不是有限小数时,能够用循环小数或近似数表示。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和示例。
•练习纸和笔,供学生记录和计算使用。
•实物或图片,用于模拟小数除法的实际情境。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和示例。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除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数除以小数。
•提出问题情境,如“小明买了0.8千克的苹果,花了2.4元,那么每千克苹果多少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知识讲解•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当除数是小数时,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为整数,然后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示例讲解:以“2.4 ÷ 0.8”为例,首先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得到“24 ÷ 8”,然后计算得到商为3。
•强调除数转化为整数时,被除数也要相应扩大的原理,并解释这样做的合理性。
小数除法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除以小数、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小数除法的形成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的估算和商的精确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小数除法实例,如购物、烹饪等。
(2)提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除法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1. 整数除以小数(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出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商不变性质。
(3)教师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并举例说明。
2. 小数除以小数(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引出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商不变性质在小数除以小数中的运用。
(3)教师讲解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步骤,并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小数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小数除法实例,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
《小数除以小数[2]》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小数[2]》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1e8bf7de80d4d8d05a4f46.png)
(1)演示笔算小数除法的规范步骤,学生自主练习第二道题目“÷”。
(2)用乘法算式验算除法算式。学生自主练习题目二。
3.归纳总结。
观察比较两竖式,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出小数除法的一般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竖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巩固应用
P95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成果。
通过巩固练习,深化学生对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数除以小数[2]》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浙江教育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4~95页。
学习目标:
1.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
学习重点:掌握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一个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出示复习题目,鼓励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二、新知探究
1.出示题目:“根据竖式写出各题的商”。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出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将问题转化为“5950÷17”。
(3)提醒学生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补“0”。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

《小数除以小数》教案小数除以小数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学会以下几个关键技能:- 理解小数除法的概念- 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将小数除法的答案保留到指定位数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包括:- 理解小数除法的步骤与原理- 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计算- 掌握将小数除法的答案保留到指定位数的技巧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白板和黑板笔- 预先准备好的小数除法计算例题- 学生练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小数除法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如果有2个苹果需要被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小数除法的概念。
步骤二:小数除法计算步骤的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进行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
讲解过程中,可以使用白板或黑板来展示计算过程。
教师应重点强调除法的步骤与原理,确保学生理解。
步骤三:示范计算例题(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解决几个小数除法计算的例题,同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学生可以观察教师的解题过程,并尝试跟随计算。
步骤四:学生练(20分钟)教师分发学生练册,让学生自行解决一些小数除法计算的练题。
教师可以巡视班级,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步骤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教学的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演示解答某个例题,以确保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
拓展练为巩固学生对小数除法的理解,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练题,让学生更多地实践。
课后作业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可以完成课后作业中的小数除法练题。
参考资料- 无。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坚固掌控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同学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式;3.正确计算小数除以小数;4.启发同学转化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其形成归纳、推理、概括的意识,并将其应用到解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能够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3.能够利用小数除以小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数除以整数为了使同学能够实现知识的转化,老师在课程开始之初设计相应的复习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今日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吧。
师大屏幕出示:4.5÷5= 0.96÷8=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独立计算。
生完成后集体订正,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二〕新授:转化方法;计算方法老师将课件中的的情景导入内容呈现在大屏幕中。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几幅图片呈现了我国闻名的景点“三峡”,一提起三峡大家能否想起我国一项重点水利工程?生1:三峡大坝!师:是的,这位同学回答正确。
那么请同学们看下一幅图,图下文字表示“三峡永久船闸的闸门共有24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米......”,而图中一名小伙伴说“我家门高2.2米。
”通过提取这一系列的数学信息,同学们可以联系本课知识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2:闸门38.5米高,小伙伴的家门2.2米高,那么闸门高是小伙伴家门高的多少倍?师:特别好!那么同学们可以联系小数除法知识内容,来试着列出相关算式。
同学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8.5÷2.2=师:同学们通过观测算式可发觉,这一算式是小数除以小数,在上节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形式为小数的被除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呢?生3:老师,假如要把题目中的小数转化为整数,那么长度单位就不再是“米”了。
小数的除法的详细教案

小数的除法的详细教案篇一:《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案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喜欢,暑假里,老师去三峡游览了一番,带来很多照片,想看吗?师:三峡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很多人到这里观光游玩。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其中,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峡的船闸,三峡永久船闸门共24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米,宽20.2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被称为“天下第一门”。
小男孩家的门高是2.2米。
师:根据画面上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闸门的身高是门高的多少倍?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下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怎样列式?仔细观察算式,交流一下,它与我们上一个信息窗所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区别?师生共同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合作探究:1.质疑: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可能的回答:把除数转化成整数)下面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2.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一起来看合作要求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1、总结交流,学生分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解法:解法一:把米转化成分米;解法二:把除数、被除数都扩大10倍。
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给予肯定,有的同学用竖式解决的?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
解法三:除法竖式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2.2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
把小数点划去,2.2就转化成了22,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
《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2观察 下 表 , 发现 了什 么规 律 ? . 你
l 被除数 2 O 2 l 1O 1O 2
1 . 2
除 数 3 3 0 03 O 3 . . 0 商 4 4 4 4 0 0 0 0 3结合上表的规律 , . 计算下面各题 :
72 9 .+ . 07 + .9 .2 0. .+ 72 09 .2 00 07 4 9
题 吗?
4 自学 中 , 还 有 什 么 疑 问 ? . 你
设 计 意 图 : 课 内 学 习延 伸 至 将 课 外 , 前 预 习便 是 一 种 很 好 的 尝 课
f 被除数 2 0 2 1 1 10 1O 2 . 2 f 除数 3 3 O3 O 3 0 I . 0
1 习 反 馈 . 预
9
提 问 : 天 同 学 们 都 进 行 了 预 昨
.
习, 将 你发现 的规律说 给同伴听 , 请
比较 一 下 是 否 相 同。
—
—
—
() 1出示 例 5指 名列 式 :.5 08 , 76 + . 5 () 问 : 是 一 道 除 数 是 小 数 2提 这 的 除法 , 打 算 怎 样 计 算 ? 你 引 导 学 生 明 确 : 化 成 除 数 是 转 整 数 的除 法 来 算 。 () 问 : 能 用 竖 式 计 算 这 道 3提 你
小 数 除 法 。 前 面 我 们 已 经 学 习 了 “ 数 除 以 整 数 ” 计 算 小 数 除 以整 小 , 数 , 注意什么呢? 要
引导学生明确 : () 整 数 除 法 的方 法 去 除 1 按
算? 什么? 为
学 生 尝 试 练 习 , 伴 讨 论 , 流 同 交
反馈 。 针 对 55 5÷05 5 .5÷5 和 .5 .= 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
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
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
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
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
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小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改第七册的内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
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调查分析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我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
从调查中我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为了不浪费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因此,我选择了重组教材。
把信息窗知识搭配学习。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3)、移位练习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
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
具体做法如下:①.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学生试做例8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
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
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
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①.竖式移位练习。
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
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1.6 0.77 0.125 0.0536.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2、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7;(2)560÷70=();(3)5600÷()=8;(4)5、6÷0、7=()。
(重点强调(4)的理由。
(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8,即5、6÷0、7=56÷7=8)(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归纳法则1.学习;一根绳长6.4米,如果把它截成0.8米长的小段。
可以截几段?(1)学生审题列式:6.4÷0.8。
(2)揭示课题: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②学生试做: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6.4米÷0.8米=64厘米÷8厘米=8(段)。
解法2:答:可以截成8段。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倍?)把除数0.8转化成整数8,扩大了10倍。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6.4也应扩大10倍是64。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3)练习: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
独立计算后,订正。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2.学习:买0.75千克油用3.3元。
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学生列式:3.3÷0.75。
(1)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
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2)被除数3.3扩大100.倍是多少?(3.3扩大100.倍是33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试做:(3)比较两道例题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练习:课本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
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三)展开练习深化认识1.(1)不计算,把下面各式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2)下面各式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2.根据22.25÷0.5=44.5,填空:(1)2.225÷.05=();(2)2225÷()=445;(3)()÷0.05=44.5。
3.口算:1.2÷0.3= 0.24÷0.08= 0.15÷0.01=2.8÷4=2.6÷0.2= 4.6÷4.6=3.8÷0.19= 2.5÷0.05=(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法则,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四)回顾总结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看书,划出重点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