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考试试题答案
《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试题答案

审美经验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弗洛伊德D.费希纳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A.个人性与情绪性B.非理性与偶然性C.社会性与理性D.历史性与时代性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情感特征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维特根斯坦B.杜威C.里普斯D.阿恩海姆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A.类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类比联想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A.象征B.直觉C.联想D.感知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A.好奇、探索、理解B.感知、联想、想象C.呈现、构成、评价D.想象、体验、回味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1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A.自然主义美学B.语义学美学C.分析美学D.直观主义美学E.解释学美学25.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是()A.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B.想象是情感的原动力C.情感对想象有支配作用D.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E.情感对想象有调节作用21.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一派的有()A.荷加兹B.哈奇生C.休谟D.康德E.谢林21.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是()A.创造性想象B.接近联想C.类似联想D.对比联想E.再造性想象21.审美经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有()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E.传达21.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审美直观P21127.审美距离P26428.对比联想P23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2132.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P246?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鲍姆嘉通创立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 精神分析哲学C. 理性主义哲学D. 经验主义哲学2. 美学的研究方法是A. 单一的、抽象的B. 感知的、逻辑的C. 多样的、综合的D. 历史的、体验的3.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看重的是对象的A. 精神意义B. 实际用途C. 感性意义D. 实践意义4. 与一般的生活体验不同,审美体验A. 常常着眼于局部利益B. 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C. 总是分散的、零碎的D. 是种种人生经验的总和5.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A. 社会属性B. 理性属性C. 实践属性D. 感性属性6. 最初与人类审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A. 游戏活动B. 巫术活动C. 使用工具的活动D. 制造生产工具的活动7. 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A. 审美情趣B. 人生境界C. 审美风格D. 天地境界8.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9. 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 荒诞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 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 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 自然B. 含蓄C. 壮美D. 优美11.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A. 痛苦与绝望B. 怜悯与恐惧C. 尊严与自豪D. 悲伤与恐怖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审美形态来看这句诗属于A. 优美B. 意境C. 崇高D. 自然13.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14.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的是A. 休谟B. 康德C. 席勒D. 黑格尔15.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A. 非情感性B. 非概念性C. 非直观性D. 非感知性16.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 情感B. 想象C. 理性D. 感知17.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A. 呈现阶段B. 构成阶段C. 评价阶段D. 鉴赏阶段18.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是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理解19.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A. 游戏说B. 符号说C. 表现说D. 巫术说20.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劳动说D. 集体无意识说2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 思想B. 情感C. 技艺D. 智慧22.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D. 感悟力23.“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A. 先在结构B. 心理结构C. 无意识结构D. 潜意识结构24.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A. 宣传B. 审美C. 教育D. 娱乐25.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A.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 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26.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A. 教育活动B. 道德活动C. 艺术活动D. 审美活动27.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A. 最高境界B. 现实途径C. 重要手段D. 根本目的28.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及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毕达哥拉斯29.席勒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A. 促进健康B. 促进认识C. 促进道德D. 促进鉴赏力30.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最显著的特点是A. 诉诸感性B. 化性起伪C. 理性直观D. 陶养性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设计美学》是一本关于审美范畴的教材,其中第四章讨论了审美的根源和技术美的意义。
以下是课后题的简答题参考答案:1.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实践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
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使形式感更加丰富和精细。
2.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
美在和谐,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3.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并不是矛盾的。
审美和功能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设计师可以在追求功能的同时,将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融入设计中,使产品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4.要体现生态美,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设计师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如植物、水和光线等。
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加健康、舒适和美丽的生态环境。
三、美学研究的矛盾二重性问题是指美感既有个人心理的主观直觉性质,也有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
这说明审美活动是在人类历史长期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反应方式。
虽然感官是个体的,但经过文化教养后也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感官。
四、产品的实用和审美表现功能应该相互融合,不会产生干扰。
同时,装饰要结合技术质量和对人的生理适应性,让人感受到舒适感。
这样的装饰不仅美观,还具有实用价值。
五、生活环境的洁净和卫生状况、宜人的环境、畅通的道路和发达的交通系统,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此外,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以及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也能给人带来舒适感。
因此,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该具备以上各方面的条件。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美学》(A) 答案

共1页,第1页
《美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学生可结合四派观点,谈自己的想法。P48-51
2.审美关系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所构成,审美关系是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一,审美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体验关系;二,审美关系逻辑在先,但与审美主体和对象同时生产、同步发展、互为前提;三,审美关系存在于人生在世的意义世界中,在人生实践的时机性境遇中当下生成;四,审美关系具有流动性和多层次性;五,审美关系是人对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P63-64
3.柏拉图的理式说;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应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切入。所谓人生在世,简言之,即人在世界中存在;展开说,即人与世界在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关系中双向建构、生成、发展。三种要素:世界,人,人与世界的关系。P55
二、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
1.要点:(一)人生境界的内涵及基本类型;(二)审美境界的内涵;(三)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的转化。
2023年《美学、审美》理论知识试题库与答案

2023年《美学、审美》理论知识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A:完善的感性B:灿烂的感性C:自然的感性D:直观的感性正确答案:B解析:诚如杜夫海纳所说:“审美对象不是别的,只是灿烂的感性”,选择B项。
拓展:审美对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属性,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2.杜夫海纳认为,要使审美对象获得现实的生命,审美主体就必须使自己()A:现实化B:非现实化C:理想化D:审美化正确答案:B解析: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
这种状态,我国的庄子称之为“坐忘”,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则称之为主体的“非现实化”。
正是主体的非现实化,使审美对象获得了现实的生命。
3.在西方美学史上,神学色彩最强烈的是()A:古希腊美学B:古罗马美学C:德国古典美学D:中世纪美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关键点是“神学色彩”,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审美经验的看法明显打着神学的烙印,其神学色彩最强烈。
故选D。
4.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A:鲍姆嘉通B:维柯C:克罗齐D:温克尔曼正确答案:A解析: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
而这完善也就是美。
据此,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
“所以选择A项。
5.宣称艺术即直觉的美学家是()A:柏格森B:荣格C:克罗齐D:克莱夫·贝尔正确答案:C解析:克罗齐宣称艺术即直觉。
故选C。
6.美学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A:审美经验B:审美意识C:审美现象D:美学思想正确答案:B7.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A:《美学讲演录》B:《美学新论》C:《美学新解》D:《实验美学》正确答案:B8.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A:呈现、构成、评价三个阶段B:呈现、创造、评论三个阶段C: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D:惊诧、感受、澄明三个基本环节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美主体的精神存在特征。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四章1.简谈审美经验理论的发展历程。
答:审美经验的问题是审美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层面。
①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相关审美经验的研究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柏拉图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回忆说”则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
②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乃是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
他揭示了审美经验的超验性维度。
③随着西方近代哲学的理解论转向,西方美学的研究重心也转向了审美经验的探讨。
④现代西方美学是作为对近代美学的反叛而出现的,但在审美经验问题上却表现出明显的连续性,形成了很多流派,总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科学主义美学的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其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
而人本主义则极力排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试图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柏格森和胡塞尔。
自然主义美浓、直观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等。
⑤当代西方美学仍然把审美经验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⑥总来说之,从古希腊到现当代,审美经验问题一直是西方美学家所谈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构成美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2.什么是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答:①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了存有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审美经验从根本上说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艺术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审美的人生实践,它是与艺术家探求人生真谛,追求艺术真理的人生实践相统一的。
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具有人生实践的性质。
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再次,审美经验不但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36.[题干]简述美学学科的建立阶段.[答案]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关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关学学科的发展。
(1)审关意识。
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美学思想。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念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性思考。
(3)美学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 年出版的《关学》一书为标志。
[考点]绪论--美学的学科属性37.[题干]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答案](1)亚里士多德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
(2)他在《诗学》中提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3)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进行深刻分析,他指出悲剧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考点]审美形态论——悲剧与喜剧38.[题干]简述美和优美的关系。
[答案](1)优美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是美最-一般的形态。
二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在优美中,自然感性形式具有对称。
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
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
优美也包含着人生丰富的社会性内容。
(3)优美是对美的形态概括之一,美的形态千姿百态,其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是基于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考点]审美形态论——优美和崇高39.[题干]简述艺术模仿说的主要缺陷。
[答案] (1)模仿说是古希腾时的观点,是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
(2)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范围论,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3)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存在方式40.[题干]简述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经验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弗洛伊德
D.费希纳
1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
..在于更具有()
A.个人性与情绪性
B.非理性与偶然性
C.社会性与理性
D.历史性与时代性
1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
A.有明确目的的
B.毫无目的的
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
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
16.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
C.哈奇生D.席勒
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17.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
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
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康德B.席勒
C.布洛D.叔本华
4.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里普斯
D.阿恩海姆
17.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
1.从联想的类型来看,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都属于()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15.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所通过的方式是()
A.象征
B.直觉
C.联想
D.感知
10.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基本阶段?()
A.好奇、探索、理解
B.感知、联想、想象
C.呈现、构成、评价
D.想象、体验、回味
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
性
B.无目的性
C.普遍
性
D.多义性
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A.休
谟
B.洛克
C.荷加
兹
D.夏夫兹博里
1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
A.视觉与听觉
B.嗅觉与味觉
C.触觉与知觉
D.平衡觉与重力觉
11.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
A.同化过程
B.调节过程
C.想象过程
D.感悟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
A.康德B.席勒
C.斯宾塞D.伽达默尔
E.尧斯
21.现代西方美学流派纷呈,其中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有()
A.自然主义美学
B.语义学美学
C.分析美学
D.直观主义美学
E.解释学美学
25.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是()
A.情感是想象的原动力
B.想象是情感的原动力
C.情感对想象有支配作用
D.情感是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E.情感对想象有调节作用
21.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一派的有()
A.荷加兹B.哈奇生
C.休谟D.康德
E.谢林
21.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是()
A.创造性想象
B.接近联想
C.类似联想
D.对比联想
E.再造性想象
21.审美经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感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E.传达
21.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
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
D.从主观世界向客观世界超越
E.从内在世界向外在世界超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审美直观P211
27.审美距离P264
28.对比联想P239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221
32.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P246?
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P237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P259
30.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32.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P251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5.李商隐《无题》诗云: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请以此诗为例,说明审美理解的多义性特点。
P246
35.举例说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体现。
P228
35.为什么说想象力是审美对象得以构成的重要因素?P264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的重难点
1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此节只需了解一些重点美学家的重点观点就可,以及这些美学家属于哪个美学派别,以及现代美学的分类.
2 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此节只需记住审美经验的定义(P219页最后一段),以及"比德"说和"畅神"说
3 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此节是重点:审美经验的三个特征_感性直观性_非功利性_超越性,必须详细记忆
4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感知:记住审美感知的特点
想像:记住审美想像的分类
情感:记住情感的本质,重点记忆里普斯的"移情说"理解:理解的特点:非概念性和多义性,尤其是形成多义性的原因
5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
审美情感与审美想像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典美学对情感与理智关系的认识
6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忽略)
7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记住审美经验动态过程的三个阶段,
记住想象力要审美构成中的两个作用,以及布洛的"审美距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