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2010秋

合集下载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湿热药”——雷公藤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湿热药”——雷公藤

中药“祛风湿药:祛风湿热药”——雷公藤本品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干燥根或根的木质部。

主产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南。

秋季挖取根部,去净泥土,晒干,或去皮晒干,切厚片。

本品气微、特异,味苦微辛。

以块大、断面红棕色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辛,寒;有大毒。

归肝、肾经。

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之功效。

二、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本品煎服,1~3g,先煎。

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敷;或制成酊剂、软膏涂擦。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疱。

凡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

孕妇禁用。

三、临床应用1.风湿顽痹本品有较强的祛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药,苦寒清热力强,肿止痛功效显,尤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能改善功能活动,减轻疼痛。

亦常与威灵仙、独活、防风等同用,并宜配伍黄芪、党参、鸡血藤等补气养血药,以防久服而克伐正气。

2.麻风病癣湿疹疥疮本品苦燥除湿止痒、杀虫攻毒,可用治多种皮肤病。

治麻风,可单用煎服,或配金银花、黄柏、当归等;治顽癣可单用,或随证配伍防风、荆芥、刺蒺藜等祛风止痒药内服或外用。

此外,现代也用治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戊碱,雷公藤新碱,雷公藤碱乙,雷公藤碱丁,雷公藤碱戊等;二类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酮,雷酮内酯,雷酚萜等;三类成分: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雷公藤内酯乙,雷藤三酸等。

本品还含脂肪油、挥发油、蒽醌及多糖等。

本品毒性很大,其毒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主要为二萜类与生物碱类成分。

2.药理作用雷公藤有抗炎、镇痛、抗肿瘤、抗纤维化、抗生育作用;有降低血液黏滞性、抗凝、纠正纤溶障碍,改善微循环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对多种肾炎模型有预防和保护作用,有促进肾上腺合成皮质激素样作用;对免疫系统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可减少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

中药学课件祛风湿药

中药学课件祛风湿药

威灵仙现代研究
化学研究
威灵仙含白头翁素和白头翁醇、 皂甙等。
药效研究
具有镇痛、抗利尿作用。
醋浸液对鱼骨刺有一定软化作用, 并使部分肌肉松弛,促使骨刺脱落。
其煎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革
兰氏阳性及阴性菌、霉菌均有较强抑
制作用。
第二十九页,共152页。
木瓜
名医别录
别录:“主湿痹邪气, 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
缓挛急,除吐泻
湿浊中阻 升降失常
吴萸、半夏、黄连 三因方木瓜汤 霍乱论蚕矢汤
第三十五页,共152页。
呕吐泄泻 腹痛转筋
木瓜应用
3.消食:消化不良。
第三十六页,共152页。
木瓜使用注意
煎服,10~15g。
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第三十七页,共152页。
木瓜现代研究
化学研究 含皂甙、黄酮类、维生素C、苹果酸、
吐 泻
蚕沙
治各种痹痛,和中化浊止吐泻,祛风止痒 〔风瘙瘾疹〕


第三十九页,共152页。
祛风湿〔散寒〕药成效总结简表
伸筋草 舒筋活络
祛 寻骨风 通络止痛

湿 松 节 活络止痛,善去筋骨间风寒湿邪

寒 海风藤 通经活络

痹 老鹳草 舒筋活络,止泻痢〔湿热泻痢〕

通 络
寒 湿



祛风通络,利水〔水肿,小便不利〕
第八页,共152页。
独活处方用名
中文名:
独活、大活、川独活、香独活
英文名:
独活【医】 angelica root;doubleteeth pubescent 〔中药〕
第九页,共152页。
独活性能成效

中药学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
定义:以祛除风湿之邪为主,常用以治疗风湿 痹证的药物。
性味特点:辛香苦燥走散
功效:祛除留着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止
痹痛、通经络、强筋骨。
适应症:风寒湿痹,筋脉拘挛,关节不利,腰
膝软弱酸痛,肌肤麻木不仁、半身不
遂、下肢痿弱等证。
病因: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
说。

分型:因感邪的偏盛分;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临床应用:
1、风湿顽痹、麻木拘挛:
+防风、独活、天麻-白花蛇酒;
2、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全蝎、蜈蚣、天南星;
3、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抽搐痉挛:
惊风属肝热急惊:+清热息风定惊药
属脾虚慢惊:+息风健脾药
破伤风:定命散;
4、麻风、疥癣:祛风止痒;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独活、桑寄 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 芍、川芎、肉桂、茯苓、人参、甘草、杜 仲、牛膝。治风寒湿痹,腿足有冷感,腰 膝作痛,缓弱无力,屈伸不利,畏寒喜热, 脉迟苔白者。
文献摘录:
《名医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 者。”
《本草汇言》:“善行血分,袪风行湿散寒 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 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 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 苦辛而温,活动气血,袪散寒邪。”
《本草求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 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
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 头痛,两足湿痹可治。二活虽属治风,而 用各有别,不可不细审耳。”
《本草正义》:“气味雄烈,芳香四溢, 故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机 关,凡寒湿之痹于肌肉,着于关节者,非 利用此气雄味烈之味,不能直达于经脉骨 节之间,故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 药。”

袪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

袪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木瓜
蚕沙、伸筋草、舒筋草、寻骨风、松节
药性偏温精血亏虚或阴虚内热患者慎用
因祛风、燥湿、散寒均比较明显,故广泛应用于风痹、湿痹、寒痹
因作用强 +清热药湿热痹证亦可用复方趋于清热
==============================================================================
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②中风后遗症引起了手足不遂(半身不遂)
清以后为毛茛科植物
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xuán)癖(pǐ),风湿皆用
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②多用于中风后气血闭阻,脉络不利,肌肤失养而出现的口眼斜,
花蛇温毒,瘫痪
鳞片,切段生用、酒炙,或黄酒闷透,去皮骨用
乌梢蛇平,无毒性善,功同白花,作用较缓
脚气——水湿下注,引起了踝关节肿胀、肌肉的挛急疼痛( 中医称脚气)
木瓜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蚕沙——家蚕的粪便
功类木瓜 祛风湿、舒筋、化湿和中【蚕矢汤】 伸筋草、舒筋草——祛风湿方辅助用药
寻骨风——祛风湿,止痛作用比较强
松节——松树的枝或茎上的膨大的含松节油较多部分
舒筋活络、止痛,具有散寒功效的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中药学-祛风湿药
• 附:蛇蜕——可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 惊风、皮肤疥癣瘙痒、目生翳障等。
木瓜
• 来源:蔷薇科贴梗海棠、木瓜的果实。 • 炮制:蒸熟晒露。
• 性能:酸,温。归肝、脾经。
•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本品温香为用,化湿为功,善祛筋络之湿,
长于疗转筋;又可和中。
•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筋脉拘挛、麻木不仁 的着痹。
又可补肝肾、壮筋骨、强腰脊。兼能固摄冲任督 带。
• 应用:1、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及足 膝软弱、关节不利者。善治腰脊痛为特长。
• 2、肾虚不固,尿频、遗尿、遗精、带下等。 • 其他:其茸毛局部使用可止血。
千年健
• 来源:天南星科千年健的根茎。 • 别名:一包针、千年见。 • 炮制:生用。 • 功用疏要:本品辛、苦而温,归 • 肝、肾经。既可祛风湿、止痹痛,又可强壮筋骨。
• 炮制:生用。
• 性能:苦,寒。大毒。归心、肝经。
•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 毒。

本品古本草未记载,始见于《中国药用植物
志》。
• 应用:1、风湿痹痛——今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可捣烂外敷、酊剂或其总甙片口服。
• 2、疔疮肿毒、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等。多外用。
• 其他:①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紫癜 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等。②支气管哮喘、喘
• 2、脚气。
• 3、吐泻转筋。陶弘景:“…最疗转筋。如转筋时, 但呼其名及书上作‘木瓜’字,皆愈。”
• 其他:消化不良。
• 注意: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 按:甘肃用木瓜海棠、毛叶木瓜等代用。
蚕 沙
伸筋草
路路通(枫 香果)
• 松节:

祛风湿药-祛风

祛风湿药-祛风

祛风寒湿药独活:风寒湿痹;风寒夹湿表证。

治风湿痹痛主药,有解表功效,常用治外感风寒夹湿证。

主入肾经,尤以腰以下以下半身寒湿痹痛为宜;搜伏风,止痛,善治少阴伏风头痛。

威灵仙:风湿痹症。

治风湿痹痛要药,上下皆可使用,尤宜于风邪偏盛,全身游走性疼痛,拘挛掣痛。

川乌:风寒湿痹,拘急疼痛;心腹冷痛,寒疝冷痛。

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作用颇强,尤宜于寒邪偏盛之风湿痹痛。

为治疗寒湿痹证日久,关节疼痛不可屈伸,中风手足不仁之要药。

蕲蛇:风湿顽痹,中风半生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

尤善治病生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

既祛外风,又能息内风。

风毒之邪壅于肌肤常用之品。

治疗顽痹风瘫,惊风抽搐,痒疹癣癞恶疮之要药。

乌梢蛇:风湿顽痹,中风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

风湿顽痹,日久不愈。

能息风定惊,祛风止痒。

木瓜:风湿痹证;脚气水肿;吐泻转筋。

祛风不明显,重在化湿舒筋活络,治痹证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之要药。

能和脾胃舒筋以除脚腓挛急。

伸筋草: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尤擅长缓筋急。

为风湿久痹,筋脉拘急之要药。

海风藤: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祛风通络止痛之要药。

青风藤:风湿痹证;水肿,脚气。

路路通: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经行不畅,经闭,乳少,乳汁不通。

善祛风除湿,能行血通脉。

祛风湿热药秦艽:风湿痹证;中风半身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能散厥阴肝经之风,泻阳明胃腑之湿为“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

”治虚热证要药。

防己: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善祛风除湿,尤宜于风湿热痹。

善泄下焦膀胱湿热,使内蕴水湿下行。

为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

桑枝:风湿痹证。

尤宜于上肢风湿热痹,肩臂关节疼痛拘挛。

豨莶草: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疮痈。

宜于风湿热痹。

酒制后能补肝肾。

臭梧桐叶:风湿痹证;风疹,湿疮;头痛眩晕。

治疗风湿痹痛寒热均可。

海桐皮:风湿痹痛;疥癣,湿疹。

性平,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

中药学课件第四章祛风湿药

中药学课件第四章祛风湿药
于独活,善治上半身风湿痹痛; 独活性缓,善除在里之伏风,长于治下半身风湿
痹痛。 不同点: 独活又能治少阴头痛; 羌活又善治风寒项背强痛。
2024/10/20
中药学
9
威灵仙《新修本草》
2024/10/20
中药学
【药用】 毛茛科植 物威灵仙、 棉团铁线 莲或东北 铁线莲的 根及根茎。
10
威灵仙《新修本草》
2024/10/20
中药学
13
秦艽《本经》
2024/10/20
【药用】龙胆科草本植物秦艽、麻花秦艽、 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根。
中药学
14
秦艽《本经》
2024/10/20
中药学
15
秦艽
【药性】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祛除风湿,止痹痛,除虚热,清 湿热。
祛风湿,舒筋络:治痹痛,偏寒偏热皆可。 又治肢体拘挛,半身不遂等。
章祛风湿药
2024/10/20
中药学
1
2024/10/20
1
概述
一、含义:凡能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的 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二、适应证:
风湿痹痛: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
痹。
风寒湿邪侵犯人体,留着于经络、筋
骨之间,可以出现肢体筋骨酸楚疼痛、关节
伸展不利,日久不治往往损及肝肾而腰膝酸
痛、下肢痿弱。
3.妇女宫冷,月经不调,脐腹刺痛+当归, 延胡索,肉桂
2024/10/20
中药学
18
【用法】入汤剂。 【使用注意】风湿热痹忌用。
2024/10/20
中药学
19
木瓜《名医别录》
【药用】蔷薇科灌木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
2024/10/20

淫 羊 藿2010版药典

淫  羊  藿2010版药典

淫羊藿YinyanghuoEPIMEDII FOLIUM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性状】淫羊藿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3~8cm,宽2~6cm;先端微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7~9条,基部有稀疏细长毛,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5cm。

叶片近革质。

气微,味微苦。

箭叶淫羊藿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2.5~5cm;先端渐尖,两侧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呈箭形。

下表面疏被粗短伏毛或近无毛。

叶片革质。

柔毛淫羊藿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

朝鲜淫羊藿小叶较大,长4~10cm,宽3.5~7cm,先端长尖。

叶片较薄。

【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淫羊藿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沿叶脉均有异细胞纵向排列,内含1~多个草酸钙柱晶;下表皮气孔众多,不定式,有时可见非腺毛。

箭叶淫羊藿上、下表皮细胞较小;下表皮气孔较密,具有多数非腺毛脱落形成的疣状突起,有时可见非腺毛。

柔毛淫羊藿下表皮气孔较稀疏,具有多数细长的非腺毛。

朝鲜淫羊藿下表皮气孔和非腺毛均易见。

(2)取本品粉末O.5g,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含量测定]淫羊藿苷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丁酮一甲酸一水(10:1: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络石藤
夹竹桃科攀缘 木质藤本植物 络石的带叶藤 茎。
秦艽
如以大秦艽汤化裁治疗面神经炎、 坐骨、天南星、瓜蒌各15g,白 芍、天麻、僵蚕、芒硝、大黄各10g, 水煎服。
五加皮
五加皮落叶小 灌木植物细柱 五加的根皮。
桑寄生
用法 用量
1. 生川乌、草乌为剧毒药,常用量 3-9g。丸散剂或酒剂1-2g。内服一般 用制川乌。 2. 入煎剂宜先煎30-60分钟,至入 口无麻为度。
独活
独活为祛风湿止痹痛的主药,不论病 之新久,用之皆宜。如用独活寄生汤治 疗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配三 七、牛膝、草乌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等。 还可配羌活、防风、全蝎、川芎、白 芷、伸筋草等,治风中经络,口眼喎斜。
(1)善舒筋活络,治 筋脉拘挛之要药。 (2)消食和胃:治消 化不良证。 (3)治脚气肿痛。
松节
松科常绿大乔 木油松,马尾 松等枝干的结 节。
海风藤
胡椒科常绿藤 本植物风藤的 藤茎。
性味 归经
味:辛、苦。 性:温。有毒。
功效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治: (1) 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寒痹痛甚 者(肢体关节冷痛)者尤宜。单用即能奏 效,复方如乌头汤。 (2) 心腹冷痛:乌头赤石脂丸,乌头、 附子同用治。 (3) 跌打伤痛:常与乳香、没药、三 七等同用。 (4) 麻醉止痛:古方外伤科麻药多以 生川乌为主药。
风湿日久,宜制成丸剂、酒剂常服。
使用 注意
偏辛温香燥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独活
伞形科多年草 本植物重齿毛 当归的根。
威灵仙
植物威灵仙或 棉团铁线莲或 东北铁线莲的 根和根茎。
独活
威灵仙
性味:辛,温。
共同点
祛风湿,止痹痛:治风湿痹痛。
不同点
独 活 威灵仙
(1)善通络止痛, 治风痹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 (2)消骨哽:以 本品30g煎水,加 乌梅汁、米醋缓慢 吞咽。
秦艽
1. 祛风湿,止痹痛:用治 : (1)各种风湿痹痛,以热痹尤宜。 (2)善舒筋络,利关节,风湿痹 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多用。 2. 退虚热:治骨蒸劳热,如秦 艽鳖甲汤。 3. 清湿热,退黄疸:治湿热黄 疸。
木防己
防己科多年生 木质藤本植物 粉防己或马兜 铃科多年生缠 绕草本植物广 防己的根。
粉防己
防己
《本草正义》:“治风用 木防已,治水用汉防已”。
1.祛风湿,止痛:用治痹证, 尤宜于风湿热痹肢体疼痛者,以 木防已为好。 2.利水消肿:用治水肿、痰饮。
桑枝
桑科落叶乔木桑 树的嫩枝。
祛风通络,长于治上肢痹痛;兼 利尿:治水肿、小便不利。
海桐皮
豆科常绿乔木 植物刺桐的干 燥树皮。
多用于湿热下注之腰膝痹痛,并 杀虫止痒:治疥癣、湿疹瘙痒。
功用及 分类
二、祛风湿热药:祛风湿,通络止 痛,清热消肿,治风湿热痹,关节 红肿热痛者。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补肝肾,强 筋骨,治风湿日久或肝肾虚损之腰膝无力, 亦治肾虚腰痛或中风半身不遂等 。
常用配伍
1. 据感邪偏重不同配伍: 风痹(行痹,关节游走疼痛):祛风力强+活血养血 药。 寒痹(痛痹,疼痛明显):温性大+温经通阳药。 湿痹(着痹,肢体重着麻木):温燥药+健脾运湿药。 热痹(红肿热痛):苦寒性药+清热燥湿药。 2. 据病位 (1) 病邪在表或偏上部:配祛风胜湿解表药。 (2) 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经。 3. 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补肝肾药养血药。
桑寄生科植物 桑寄生的带叶 茎枝。
五加皮
桑寄生
性味:苦。
共同点
祛风湿,强筋骨: 治风湿日久腰膝 酸软,筋骨无力等证。
不同点
五加皮
(1)多用于老年久 病体弱者,如五加皮 酒,亦治小儿行迟。 (2)利水消肿:治 水肿,如五皮饮。
桑寄生
(1)兼甘味,性平。 (2)长于补肝肾, 强筋骨,故肝肾不足、 腰膝酸痛者尤宜。 (3)养血安胎:治 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如寿胎丸。
木瓜
蔷薇科落叶灌 木植物贴梗海 棠(宣木瓜), 木瓜(光皮木 瓜)的成熟果 实 。
蚕沙
蚕蛾科昆虫家 蚕幼虫的粪便。
木 瓜
蚕 沙
性味:温。
共同点
祛湿舒筋,和胃化浊,治: (1) 风湿 痹痛;(2) 吐泻转筋腿痛等。
不同点
木 瓜 蚕 沙
(1)祛风除湿,配 清热化湿药,治风 湿热痹。 (2)和胃化浊:治 霍乱吐泻、腹痛转 筋良药。 (3)外用治风瘙瘾 疹。
(1)味兼苦,燥湿力 强,尤宜于湿痹。 (2)味厚浊,善走下, 多用于下半身风寒湿 痹。 (3)解表:用治风寒 表证夹湿者。
川乌
毛莨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乌头 的块根。
川乌
一、药性 二、功效应用
三、用法用量
蕲蛇
为尖吻蝮蛇除去 内脏的干燥全体。 五步蛇—大白花 蛇、蕲蛇(以湖 北蕲州者佳) 银环蛇—小白花 蛇、金钱白花蛇
复习思考题
1. 祛风湿药的定义、分类 及其功用。 2. 独活、秦艽、五加皮、 桑寄生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3. 独活与威灵仙、五加皮 与桑寄生功用之异同。
参考
本品既善养血活血、益肝肾而强筋骨; 又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而止痹痛,对 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 寄生胶艾汤:桑寄生30g、杜仲15g、 当归10g 、白芍15g 、川芎6g、熟地 12g、艾炭9g、甘草6g、阿胶10g、棕榈 炭20g,治月经量多,或大出血,伴腰 酸痛,或孕后坠胀,甚至流产。
雪莲花
菊科植物绵头雪 莲花等的带花全 株。
Contents
1 2
Introduction
Strategy Challenges Forward Conclusion
3 4
参考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疼痛:用威灵 仙、桑枝、牛膝各500g,地龙30g,研 末为丸,每次服6g,每日2-3次。 治骨鲠:用威灵仙30g浓煎服,或与 米醋同用,慢慢咽下。 治食道炎:威灵仙90g,白芍20g,白 及15g,枳实12g,日1-2剂,水煎频频 含咽之,能较快地缓解症状。
秦艽
龙胆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秦艽 的根。
第十一章
1 2
祛风湿药


第一节 祛风寒湿药 第二节 祛风湿热药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3 4
一、含义 二、药性分析


三、功用及分类 四、常用配伍 五、使用注意
含义:凡以祛风除湿, 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 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1. 性味:多为辛温香燥。 2. 归经:主入肝、肾, 次入脾。
一、祛风寒湿药:祛风湿,散寒 止痛,治风湿痹痛属寒者。
蕲蛇
1. 祛风通络,用治: (1) 顽痹之久痛不愈、肢体麻 木、筋脉拘挛;(2) 中风口眼歪 斜,半身不遂。 2. 定惊止痉:治破伤风、小儿 惊风。 3. 祛风攻毒止痒:治皮肤瘙痒、 麻风、顽癣、恶疮。
白花蛇
眼镜蛇动物银 环蛇的幼蛇干 燥全体。
乌梢蛇
乌梢蛇除去内 脏的全体。
雷公藤
植物雷公藤的 全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