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编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教师资格考试专区/forum-156-1.html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forum-156-1.htmll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 .初创时期 B .发展时期 C .成熟时期 D .完善时期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 .1903年 B .1913年 C .1924年D .1934年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菽 D .廖世承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大纲》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来体现的。

3.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预测和()的作用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情境中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__、教学内容、____和__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__,一是__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__。

30642 77B2 瞲A 40019 9C53 鱓36000 8CA0 負wp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__和__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而完善时期是____以后。

12、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影响的理论有40年代____的精神分析,50年代斯金纳的____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以及60年代____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

13、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____、____以及____和____四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新编同步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新编同步练习题

3、总结教育经验——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教育研究方法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有那些?
1、中心问题——“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重视研究较为 复杂的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3、课堂教学——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 习的个别指导问题。
第一章、考试复习题
• 1、教师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 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A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 C:实验法 D:测验法 • 2、在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 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里活动的方法是( B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 C:实验法 D:临床个案法
• 2、讲台效应 • 课堂上的“讲台效应(P43)”,指的是:
(1)学校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虽然处于同样的客观情境,但心里感受却 不相同。 (2)教师站在讲台上,如果用目光扫视课堂,他自己并不觉得在刻意地 盯着特定的听讲者,而每一位听讲者却可能感受到教师在专门看自己。 (3)这种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可以 起到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这就是“讲台效 应”。
)(多选) B C D
(P30、31)
• 12.一个优秀的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 阶段 ( B A C D )(多选) • A组建阶段 • B形核阶段 • C形成阶段 • D发展阶段 • E巩固阶段
(P26、27)
• 13、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的出现是在班集体形成阶段的( B

• A:组建阶段
• 5、《教育目标分类》是心理学家

教育心理学详细章节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详细章节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4.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廖世承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测验法B.问卷法C.观察法D.谈话法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B.谈话法C.实验法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如何学B.如何教C.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D.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E.如何管理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情境中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__、教学内容、____和__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__,一是__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__。

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__和__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而完善时期是____以后。

12、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影响的理论有40年代____的精神分析,50年代斯金纳的____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以及60年代____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

13、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____、____以及____和____四个方面。

1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1924年____编写的。

三、问答题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宄是()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3.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反思性教学研究是在()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4.小老鼠通过尝试--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模式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学习C.有意义的学习D.接受学习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现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6.“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7.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9.钢笔字写得好有利于写好毛笔字,这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具体迁移D.一般迁移10.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11.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所必须的()。

A.教育条件B.社会条件C.客观条件D.物质条件12.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13.当某教师在课堂上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

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教育心理课后习题-陈录生著

教育心理课后习题-陈录生著

新编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心里学概论一、概念解释1.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心理过程:心里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发生条件有目的地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者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二、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组成的。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里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选择题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所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个心理及其规律C.正常人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心里学基本原理;D.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2. D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承前继后的人物。

A.费希纳B.赫尔巴特C.韦伯D.培因3. B 的《医林改错》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A.王充B.王清任C.李时珍D.陈大齐四、判断.1.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也算是神秘莫测的。

(×)2.用观察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通过视觉系统去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3.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4.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紧密联系,因吸食一门设计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五、问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答:理论意义有:(1)心理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2)心理学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法唯心主义思想;(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科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学生模仿的榜样 D:权威人物
• 9.关于教师期望和教育效果关系的实验研究,是1968年 进行的,实验的主持者是 ( A ) • A罗森塔尔 • C奥苏贝尔 • 10、社会测量法的研究者是( • A:斯金纳 • B:莫雷若 • C:加涅 • D:皮亚杰
(P39)
B古德 D史莫克
B

• 11、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 A: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 B: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 C:情感依赖性 • D: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 E:凝聚力不强
• 5、《教育目标分类》是心理学家
布鲁姆
代表作。
• 6、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直接观察 被试者某种 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的研究方法。
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 • 7、一般认为, 出版是教育心理学称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 8、布卢姆(布鲁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
教育目标分类
B

(P31)
B:莫雷若 D:奥苏贝尔
• 7、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 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D ) • • • • 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中等年龄的学生 C:年龄较大的学生 D:年龄较小的学生
(P36)
• 8、教师的中心角色是(
• A:课堂管理者 • C:教员
第一章、考试复习题
• 1、教师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 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A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 C:实验法 D:测验法 • 2、在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 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里活动的方法是( B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 C:实验法 D:临床个案法
和 掌握学习理论

• 9、奥苏贝尔提出 有意义言语学习 理论,对改进传统 模式的学校教学过程具有很大意义。
•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简答题每小题6分)
• 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增加过程理解——增加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师专业基础——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 8.教育心理学的过渡时期是 (
• A 1903年——20世纪20年代 • B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C )
• C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 D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
• 9 . 1913 年,桑代克将《教育心理学》扩展为《教育 心理学大纲》,包括那些部分( A B C )(多选)。
• 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实验法
• 5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以 年美 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 A ) • A 1903年 B 1913年 • C 1956年 D 1960年
• 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等著作, B 理论。 其提出 • A 发现学习 B 掌握学习 • C 指导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 7、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 情境中的( D ) • A:学习 B:学生与教师 • B:教师与教学 D:学与教
4、学习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对情感、 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研究增多,对学习条件有系统的研究。
5、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 加。
第二章、考试复习试题
• 一、单选
• 1 、根据群体的组成方式及性质,可以把学生群体划 分为( C )(单选)
• C:自然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D:观察法
• (填空题,每小题1分) •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学与教

• 2、加涅的代表作是 《学习的条件》 。
• 3、学校教育心理学以 学生学习过程 的研究为核心.
• 4、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材料,间接了解 调查法 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 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以 1903年《教育 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C ) • A 华生 • C 桑代克 B布卢姆 D 詹姆士
• 4.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 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叫做 ( D )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 •
A:大群体和小群体
B:正面型学生群体与消极型学生群体 C: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学生群体 (P25、28)

D:同质群体与异质群体
• 2、非正式学生群体是( D •
• A:班集体 C:学习小组 D:团伙
)(单选)
(P28) B:共青团支部
• 3、教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 • C:教员
(P36)
D:权威人物
• 4、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是(
B

(P53)


A:非正式交往
C:同辈交往
B:正式交往
D:“一对一”交往
• 5、非正式学生群体组成的人数一般是( • A:2——4人 B:2——7人
B

(P28)
• C:5——8人以上
D:8人以上
• 6、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 • A:史莫克 C:加涅
)(多选) B C D
(P30、31)
• 12 .一个优秀的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 阶段 ( A B C D )(多选) • A组建阶段 • B形核阶段 • C形成阶段 • D发展阶段 • E巩固阶段
3、总结教育经验——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教育研究方法
•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有那些?
1、中心问题——“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重视研究较为 复杂的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3、课堂教学——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 习的个别指导问题。
• A 人的本性
• B 学习心理
• C 个别差异及原因 • D 课堂教学
• E:性格教育
• 10、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初创时期是( A ) • A:1903年——20世纪20年代 • B: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 C: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本世纪
• 11 、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通 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主要是 ( A ) • A:调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