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用缝合线

合集下载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伤口换药
可吸收缝合线可用于伤口换药,如清创、消毒、包扎等操作。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在家庭医疗中的应用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
04
全球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市场规模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稳步上升,各种可吸收缝合线产品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全球范围内,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种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临床应用的需求。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将增加
监管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趋势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产品特点与优势
05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产品的特点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在体内可被逐渐降解和吸收,不需要进行拆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可吸收性
生物相容性
抗张强度
防水性能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减少了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关键工艺控制点来自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生产工艺
聚合物材料
可吸收缝合线多采用聚合物材料,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其他添加剂
聚合物材料中可能添加有其他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以改善产品的性能。
生产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原材料
包装材料和形式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一般采用无菌包装,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袋、铝箔袋等。
06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
境内和进口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均有各自的注册证编号,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有效期
一般为5年,到期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相关认证与审批情况
不同品牌、规格和材质的可吸收缝合线的价格差异较大,医疗机构和药店均有销售。

医用缝合线综述

医用缝合线综述

医用缝合线综述摘要:本文从医用缝合线的发展开始,主要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线材料性能要求,以及缝合线的最新类型和相关的加工等。

同时简要介绍了改性研究的相关方法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缝合线,性能,类型,加工改性1、引言人类使用材料来缝合伤口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

手术缝合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已知最古老的缝合是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身上。

对伤口缝合和使用缝合材料的第一个详细书面记载则来自于公元前500年印度的圣人和医师苏胥如塔。

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后来罗马的奥卢斯·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描述了基本的缝合技术。

第一次描述肠道缝合的是2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也有人认为是10世纪的安达卢西亚外科医生宰赫拉威。

据记载,一次宰赫拉威鲁特琴的琴弦被一只猴子吞掉,他由此发现了肠线可吸收的性质,从此之后就开始制造医用羊肠线。

约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缝合技术的巨大变革,他提倡对所有的缝合线进行常规消毒。

下一次大飞跃发生在20世纪。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

第一根合成线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PVA)制成。

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

60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

现在,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

2、缝合线的分类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人体手术缝合的线型材料,数千年中,不同材料的缝合线材料被使用、和争论。

从材质发展来看其发展史,经历了:丝线、羊肠线、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从其物理形态来看,可以分为单纤体和多纤体;根据原材料的来源分为天然缝合线(动物肌腱缝线、羊肠线、蚕丝和棉花丝线)和人造缝合线(尼龙、聚乙烯、聚丙烯、PGA、不锈钢丝和金属钽丝)两种;从吸收性来看,经历了:非吸收缝合线和可吸收缝合线;使用非吸收缝合线缝合表皮,尤其是面部皮肤,会留下疤痕。

医用缝合线

医用缝合线

13
06
国内外新开发的医用缝合线
14
6.1、国内新开发的医用缝合线:
(1)纯生物蛋白缝合线
长沙斯力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将世界首创的纯生物 蛋白缝合线投入市场。这种名叫佳修的纯生物蛋白缝 合线是目前国内外惟一一种不经化学合成的缝合线。
(2)甲壳质缝合线
如今,国内有关甲壳质的研究非常火爆,也有不少厂家研制出 品质优良的甲壳质手术缝合线并投入市场。甲壳质缝合线高 强、柔软并具有促进创伤愈合和制酸抗溃疡的药理作用。甲 壳质的三氯乙酸溶液则可制备强度大、柔软和易吸收的缝合
0 1 0 2 0 3
8
04
合成类生物降解纤维 医用缝合线
9
合成类生物降解纤维医用缝合线
1
聚 乙 烯 醇 (PVA) 纤维
聚 乙 烯 醇 ( P VA ) 纤 维 由 湿 法 纺 丝 制得,可通过控制相对分子质量、 改变热拉伸倍数等方法改善溶解 吸收性能。
2
聚 乙 交 酯 (PGA) 纤维
聚乙交酯(PGA)以乙醇酸为原料,通过脱水环化
16
• 总结
利用合成纤维制备可吸收缝 合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理想的可 吸收缝合线是很重要的一种 方法。
由于这类可吸收缝合线遵循 酯键水解降解机理,组织反 应小,并且可通过改变聚合 物组成调节缝合线的体内吸 收时间。
纤维的柔性则可通过涂层或加入 适当的增塑剂加以改善,如三醋 酸甘油酯、苯甲酸乙酯、邻苯二 甲酸二乙酯等。加入合适的抗微 生物组分可改善缝合线的抗微生 物性,如硫酸新徽素、盐酸四环 素、青霉素等。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促进口愈合的功能,
因此,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
02
医用缝合线 性能要求

医用手术缝线标准

医用手术缝线标准

医用手术缝线标准
医用手术缝线是医疗器械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它的作用是缝合伤口,帮助伤口愈合。

在手术缝合中,缝线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医用手术缝线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选择
医用手术缝线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受性。

目前常用的材料有天然丝、合成丝、聚酯线、聚丙烯线等。

其中,天然丝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易受到细菌感染;合成丝和聚酯线的生物相容性较差,但不易受到细菌感染;聚丙烯线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

2. 直径选择
医用手术缝线的直径应该根据缝合部位和伤口大小选择。

一般来说,直径越细的缝线适用于细小的伤口,而直径较粗的缝线适用于较大的伤口。

同时,直径也与缝合强度有关,粗直径的缝线缝合强度更高。

3. 强度选择
医用手术缝线的强度应该根据缝合部位和伤口大小选择。

一般来说,需要承受较大张力的部位适用于强度较高的缝线。

例如,缝合皮肤时,需要使用较高强度的缝线,以确保伤口愈合后不会出现裂开现象。

4. 抗菌性能
由于手术后容易感染,医用手术缝线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菌手术缝线有银离子抗菌线、氧化锌抗菌线等。

5. 使用方法
医用手术缝线应该在无菌条件下使用,以避免感染。

在使用前应该对缝线进行消毒处理,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针头和缝合方法。

总之,医用手术缝线标准是保障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医务人员在手术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

医用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医用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不同应用领域中的缝合线选择依据在不同的手术和组织修复中,应选择合适 的缝合线。例如,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由于血管组织脆弱,需要选择具有良好 柔韧性和抗张强度的缝合线;在普外科手术中,由于涉及多种组织类型,需要选 择组织相容性好、易吸收的缝合线;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由于脑组织脆弱且需要 精确对位,需要选择无毒、无抗原性的缝合线。
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还发现医用手术缝合线在临床应用中仍 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异反应、感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而 这些问题可能与缝合线的材料、制备工艺、消毒方式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医用手术缝合线的研究应用现状表明,不同材料的缝合线各有优 劣,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患者需求进行选择。未来的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具有更好组织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生物降解性缝合线; 2)探索将干细胞、药物等负载到缝合线上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3)进一步探讨医用手术缝合线的消毒方式和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4)医用 手术缝合线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和解决方案。
总之,医用不锈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 备受。近年来,医用不锈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在医疗器械、组织 工程、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医用不 锈钢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 献。
谢谢观看
在妇产科临床中,可吸收缝合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如剖宫产、子宫 肌瘤剔除术等。其应用范围不仅限于伤口的缝合,还可用于子宫肌层的缝合。使 用可吸收缝合线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然而,在使 用过程中也需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可吸收缝合线在体外降解性能和妇产科临床应用中均表现出优异 的性能。其独特的优势使得可吸收缝合线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包括在其他领域的外科手术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 可吸收缝合线问世,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医用缝合线 的无打结时代

医用缝合线 的无打结时代
医用缝合线的发展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人体手术缝合 的线型材料,从材质可分:丝线、羊肠线、 化学合成线、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从 其物理形态,可以分为单纤体和多纤体; 根据生物降解性能,可分为非吸收缝合线 (金属线、棉线、聚酯、聚丙烯等)和可 吸收缝合线(羊肠线、聚乙交酯等)。从 医生使用手法分:需要打结固定,不需要 打结靠倒刺固定。
可吸收外科缝合线
缝线在体内可以水解,代谢产物可被 人体吸收,不留异物。
• 缝线在体内的强度14天后降低50%左右, 约28天失去张力,但完全被吸收需要60~ 90天的时间,其张力维持时间能满足组织 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安全可靠。 • 缝线柔软滑爽、针线无缝连接,穿透组织 顺畅,广泛适用于人体软组织的缝合、结 扎。
快翎线的固定方法
• quillsrs是一种表面带有倒刺的免打结创口 缝线,这些小带刺呈相反方向排列于缝线 的两端,缝线中心段为过渡的平滑线。为 便于组织缝合,quillsrs两端均配有缝合针, 缝合工具顺着倒刺方向进入组织,随着另 一端缝线倒刺的打开,陷入四周的组织, quillsrs即可被固定于相应的位置。
快翎线的优势
• 产品优势:可吸收、张力大、缝合快捷、 无须打结、无须助手、手术时间短、需要 缝线少、可实现多层缝合。不规则伤口缝 合,狭小区域缝合操作。 • 产品疗效:可取代单点结扎,张力分布均 匀、疤痕细微、无打结相关并发症。不影 响缝合处血液循环,切口愈合快。 • 应用潜力:在面部提升术的应用上有革命 性的提高,有3D冻龄线的美誉。
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
• 聚丙烯缝线(又称普罗林缝线) • 由丙烯聚合加工制成的单股非吸收性合成缝线,强 度好,线体光滑柔软不拖拽组织,组织相容性好, 不易形成血栓,主要用于心血管手术。 • 聚酯缝线(又称涤纶缝线) • 以聚酯为原料经纺丝编织而成的多股非吸收性外 科缝线,强度好,缝合流畅,打结牢固,适合心 脏修补,瓣膜置换。 • 聚酰胺缝线(又称尼龙、锦纶缝线) • 单丝非吸收性外科缝线,具有组织反应低,强度 高,适宜于普外科、眼科等缝合手术。

医用缝合线编织工艺

医用缝合线编织工艺

医用缝合线编织工艺一、原材料选择医用缝合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因此,原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医用缝合线采用高强度、低延展性、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如聚酯、聚丙烯、聚酰胺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确保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编织设备编织设备是医用缝合线生产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和精度直接影响缝合线的质量和产量。

根据不同的编织工艺和原材料,选择合适的编织设备,如织布机、编织机、纺丝机等。

同时,为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编织工艺参数编织工艺参数是控制医用缝合线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线密度、编织角度、纤维长度等。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不同规格和性能的医用缝合线。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四、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提高医用缝合线与组织粘附性和减小术后反应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涂层处理、离子镀膜等。

应根据缝合线的用途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表面处理技术,以提高医用缝合线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五、灭菌包装为确保医用缝合线的无菌状态,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根据产品特性和灭菌要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辐射灭菌等。

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延长产品有效期,应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

六、品质检测品质检测是确保医用缝合线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各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同时,成品应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无菌性能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七、储存运输医用缝合线的储存和运输过程对其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保证产品质量,应选择适当的储存环境和管理方式,如温度控制、湿度调节等。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包装完整、避免损坏和污染。

八、注册认证在我国,医用缝合线作为医疗器械,需要取得相应的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和销售。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可吸收缝合线的规格型号
根据材质和性能要求不同,医用可吸收缝合线有多种规格型 号,包括可吸收缝合线的直径、强度、吸收速度等方面。
不同规格型号的可吸收缝合线适用于不同的手术部位和组织 类型,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型号。
03
产品性能
可吸收缝合线的吸收性能
高效吸收
01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应具有高效吸收性能,能够快速被机体吸收
可吸收缝合线的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可吸收合线适用于各种组织器官的缝合,但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选用不同材 质和规格的可吸收缝合线。
注意事项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注意可吸收缝合线的吸收情况,以及是否有过敏反应等问 题。同时,可吸收缝合线的使用需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
05
产品生产过程
原料选择与处理
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原料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 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减少线结残留,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吸收时间
02
可吸收缝合线的吸收时间应合理,一般数周至一年以上,根据
不同临床需求,适当调整吸收时间。
生物相容性
03
可吸收缝合线在体内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起免疫
反应、组织炎症等不良反应。
可吸收缝合线的抗拉强度
抗张强度
可吸收缝合线应具有足够的抗张强度,能够承受手术操作过程中 的张力,确保缝合效果和伤口愈合。
可吸收缝合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吸收缝合线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外 科手术领域,还将拓展到心血管、神经、口腔等非手术治疗领域。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未来,随着生物降解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不断应用,可吸收缝合 线的产品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将出现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 ,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目前要使一种缝合材料同时满足上述各种要求是 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医用缝合线的分类 缝合线
可吸收缝合线
非吸收缝合线
天然材料 人工材料 天然材料 合成材料 金属材料
非吸收缝合线
非吸收性天然材料缝合线主要包括丝线、棉线和亚 麻线。其中棉线和亚麻线是由天然棉纤维及亚麻纤 维制成。主要用于胃肠道手术,但现已很少使用。
PDS 111 -16
0.262 565 350 30 180
Dexon 美国CYANAMID 公司于1970年将聚乙交酯(PGA)
缝合线商品化,其商品名为Dexon,它是继肠线之后 应用最早和最广的品种 。 优点:与肠线相比,Dexon缝合线组织反应小,在 活体内留存强度大,吸收期适中 缺点:单丝柔韧性较低,聚乙交酯仅限于以复丝形 式制成缝合线,而复丝结构会导致缝合时它与组织 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使得缝合线不易通过组织,并 且难于结节和为结定位,此外,复丝结构也为细菌 提供了栖身之地
古老的缝合
4000多年前,古老的南美人用大黑蚁将伤口边缘咬合 在一起,随后拧断蚁身,将其下颚和头部留在伤口上,直 到伤口愈合;古希腊时期的医生曾使用金属丝来缝合伤 口;而东非部落的人们也曾使用动物肌腱来结扎血管…… 古埃及时代以后,则陆续出现了亚麻、皮革、棉线及其他 植物纤维等缝合材料。
公元前1800年,埃及的亚历山大诞生肠线。“肠线”的真 正提出是在公元前150年。19世纪末,出现经过灭菌处 理,以羊或牛的小肠粘膜为原料的肠线。人类外科手术缝合技 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依赖于天然材质。
Vicryl
继Dexon之后,美国ETHICON 公司于开发出了乙 交酯与L一丙交酯共聚酯(PGLA)缝合线,其商品名为 Vicryl。分子链上羟基乙酸单元羟基丙酸单元的摩尔 比为9:1。一般会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以增加柔 韧性。
目前已工业化生产的几种主要的合成可吸收缝合线 的性能参数
主要性能参数 Dexon
熔点 ℃
224-226
玻璃化转变温 36 度℃
直径 mm
0.204
直拉强度N/mm² 550
打结强度N/mm² 350
断裂伸长 mm 15-35
生物吸收期 d 60
Vicryl 234 28
0.221 480 262 21 90
其具有许多独特优点,性能明显优于羊肠线 :人体耐受性 良好;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强度、柔韧 性适中,表面摩擦系数小,易于缝合、打结;吸收均匀、 强度速率适中;可进行常规消毒、染色、防腐等处理;原 料来源广泛、加工简便、易保存。但其降解机理复杂,降 解速率不易控制,偶见组织反应,且纺丝工艺要求高。
胶原线可采用交联剂调节分子交联程度控制降解 速度,具有较好的成纤性能、组织相容性、平滑性 和力学性能,缝合结头较牢固,不易损伤肌体组织, 还具有优良的血小板凝聚性能。但也存在加工性能 差、有局部组织反应、强度和吸收速率易变化等问 题。
甲壳素可吸收缝合线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普遍采 用湿法纺丝 。日本尤尼吉卡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和产品 。 甲壳素缝合线降解速度与所含双乙酰基数目有关,双乙酰 基越多,降解速度越慢。
结性; (3)不易纠缠医用橡皮手套,不应浪费时间而使手术繁琐; (4)其原料不应因接头的紧密结合而磨损; (5)伤口愈合,线从皮肤中抽出时无拉力,为接头的安全不
需额外加长缝合线的长度;
(6)缝合线不能断,且适应于皮肤的需要; (7)截面直径尽可能最小,使其在皮肤上只有较小的反
应,甚至没有反应; (8)可预测的吸收性; (9)可忽略的毒性,耐消毒,易灭菌处理。
缺点:持结性较差,有时需要打5~6个重结
合成可降解医用缝合线
近年来出现的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克服了天然可吸收 缝合线的缺点,在缝合线的研究及应用等主面取得 了重大进展,与天然可吸收缝合线不同的是,合成 可吸收缝合线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它们在人 体内是通过酸或碱的作用而完成降解的。用带有放 射性元素的纤维缝合动物伤口,动物的新陈代谢实 验表明,分解产物主要以尿和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 体外。
合成缝合线
非吸收性合Leabharlann 缝合线一般都是高分子聚合物。常用的非吸收合成缝合线:尼龙线(由1.6一己二 酰胺和己二酸凝聚成为聚缩己二醇组成)、涤纶线 (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等材料制成)、普罗纶线(由不饱和的丙烯高聚化而 成)、聚乙烯线等。
优点:除具有金属缝合线的惰性优点外,还具有较 高的强度和较低杨氏模量,维持强度的时间长,操作 性能好
关于医用缝合线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组织结扎和组 织固定的无菌线。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其它的手段可 替代医用缝合线的使用,如采用组织粘合剂、组织 固定钳或组织固定钉等,但采用缝合线仍是外科大 夫进行伤口闭合的主要手段。近三十年来高分子材 料科学的发展为医用缝合线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 的材料。 缝合线的品种在不断增加,性能也在不断 改进。
丝线,是由蚕产生的连续蛋白细丝。即属于动物 蛋白。 优点: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打结安全性及较高的抗张力
度。 缺点:在组织内不吸收,感染后要长时间才能愈合;不
能长期保持张力,所以不适用于大血管手术。
金属缝合线主要指由银、不锈钢或钽制成的粗细 不等的单丝或编织缝线。
优点:拉力强度高,组织反应极小,在组织内不 改变性能并易于消毒灭菌而不变质。
缺点:使用较费时间,需要精细的打结技术。 目前,金属缝合线已不常用。
天然可生物降解医用缝合线
常见的天然可降解缝合线主要有肠线、胶原线和甲 壳素缝合线。 肠线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其来源广阔、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在手术中应用最广,一般在体内7~10 d 失去张力强度,60~70 d完全吸收。但存在组织反 应大、酶分解吸收不完全、缝合打结困难、拉伸强 度下降太快等缺点,且生产落后、污染环境。
现代的缝合
20实际50年代至今,随着外科手术 的范围和难度不断增大,以及外科医 生对缝合线的张力、操作性和吸收性 的要求,外科缝合线逐渐进入人工成 时期。其中分为可吸收和不可吸收两 种。
缝合线的性能要求
理想的缝合线应能满足如下条件: (1)加快伤口的愈合,简化外科手术; (2)手感好,强度高,具有好的柔韧性、弹性、打结性及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