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②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例子 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 著名的宰相。
房
谋
杜
房玄龄
579年-648年
杜如晦 585年-630年
断
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亲信智囊。房玄龄擅长为一个问题设计出一堆
解决方案,而杜如晦擅长在这一堆方案中找出最合适的。
政治上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 决策程序
4.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
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C
5.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
这表明唐太宗( )
C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注重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
6.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罚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
贞观时期,执法铁面无私,量刑时太宗慎之又慎。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
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
即可以不用刑罚。
政治上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 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
朝
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 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
著名的唐太宗。
太
玄武门之变
宗
李 598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
世 人。少年从军,后晋封为秦王,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即位,开创了中国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1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本课分析本课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单元的主题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也声名显赫。
本课则揭开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
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原因。
本课内容包括三个子目,,第一目是“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介绍了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治理措施以及“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等内容;第二目是“女皇帝武则天”,讲述了武则天登上皇位第二目是“女皇帝武则天”,讲述了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以及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措施及影响;;第三目是“开元盛世”,介绍了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以及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开元盛世”的局面。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学生从小学习唐诗,,对唐朝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阅读史书和观看影视剧,,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学生对这一课的历史兴趣应该很高。
兴趣应该很高。
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时空观念时空观念1.1.了解唐朝的建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建立唐朝Biblioteka 发公元(618年) 展
继续 贞观之治
发展
政启开元 鼎 治宏贞观 盛
开元 盛世
单项选择题
学以致用
1.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社会矛盾
相对缓和,史称( C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2: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 自主探究:(5分钟)
➢ 阅读教材第6页,试述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之君, 都城。
➢ 初读教材第7、8页,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习目标2: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值得借鉴?
活动延伸(小组讨论) 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
值得借鉴?
学习目标4: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初唐盛唐历史发展历程
开元盛世
全盛
武则天统治
发展
贞观之治 初盛
贞观年间(627~649年) 武周政治(690~705年) 开元年间(713~741年)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喜功事,征勤伐兵、于热远心,营此造中,材有庸些主过之失所,常但为功。大”于过,
➢ 明太依祖然:可“以昔说唐是太古宗代繁一工位役杰,出好的战政斗治。家”。
➢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 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 信辞......”
“一个人不能离开那个时代,正如一个人的肉体不能离开他的皮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8页)1.唐朝的建立:(1)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建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太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①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最著名的谏臣:魏征)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③政治: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14页第一段)4.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广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8-9页)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共掌朝政: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3.周朝建立: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4.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 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2. 在唐玄宗的一系列措施之下,唐朝出 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团队展示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文教昌盛
1.武则天给你留下的印象如何? 2.武则天统治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3.你如何评价武则天这个人?
团队展示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周)
说明:本课件根 据中学历史教学武园则天地是唐高宗
李治的皇后,多谋
团队展示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时 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 城:长安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
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 才,知人善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 措施:
①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 职权和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法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 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 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3.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治国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精选ppt课件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 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 视发展生产。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精选ppt课件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繁荣不廹放癿时代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22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癿廸立唐朝癿廸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则天廹元盛世廹元盛世618618年年李渊李渊长安长安唐太宎即位唐太宎即位626626年年治国方略治国方略革新措施革新措施表现表现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称帝统治措施统治措施影响影响改革措施改革措施表现表现11政治上政治上22经济上经济上33军事上军事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11课课隋朝癿统一不灭亡隋朝癿统一不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癿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这表明他悟出了什么道理?在他 执政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
唐太宗。道理: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注重减轻人 民的负担。统治局面:“贞观之治”。
(2)材料二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她又是如何做 的呢?
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 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C )1.(2019娄底)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 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 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返回
( D )2.“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3)贞观时期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 善 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 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注重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 展,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
二、女皇帝武则天(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1.治国措施: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创立
失 喜功;统治残暴 ,激起多处农民起义 又广建宫室,赋
等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 税日益加重,社
不小的损害
会矛盾有所加剧
谢谢观看
( )1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表,从中可分析出这一图 表与下列哪一事件无关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
( D )14.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 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 确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重用姚崇、宋璟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昭陵六骏
飒
拳
露
毛
紫
騧
白
特
蹄
勤
乌
骠
青 骓
什 伐 赤
▪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 ▪ 26岁,太宗驾崩,入寺为尼 ▪ 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 ▪ 32岁,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为后 ▪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 67岁, 690年改唐为周,自立为帝 ▪ 82岁, 705年在上阳宫病死,
进士
策问(考察 治理政事的 挑选能解决社会 实际
能力)、加试 经史、杂 问题 的人,较易授官,
文(后来专考 诗赋 )
社会地位高
(3)治国效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
政府要以农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杜甫
唐太宗的纳谏与用人
唐太宗为什么能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
唐太宗怎样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1)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进谏:魏征)
(2)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 举。 (重用人才)
材料一: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
后期为天宝,出现安史 之乱。
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1)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2)实行一系列改革: 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 的重要内容),编修经籍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 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 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 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 盛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 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 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 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 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唐太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 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 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 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太宗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 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 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 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
公元649年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 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你如何看待玄武 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 (598年-649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讲一讲魏征和唐太宗的小故事?
❶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在山西晋阳 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接着,李渊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的 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 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表现出 非凡的军事才能——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3)军事上: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 民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
唐太宗经略四方,先后平定东突厥、薜延 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 征高句丽,联姻吐蕃、高昌。四方服悦, 太宗则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唐太宗 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
——《资治通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魏征与唐太宗
“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 得失;魏征没,朕 亡一镜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❶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❷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 谋 杜 断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 杜如晦(585年-630年)
“人死了不能再活,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 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 要的科目
以下影视作品都取材于哪一历史时期?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618年 李渊 长安
唐朝的建立
626年 唐太宗即位
从
治国方略 ①②
贞
(1)政治上 ①②③④
观 之 治 到
唐太宗 贞观之治
革新措施 (2)经济上 (3)军事上
表现
开
武则天称帝
元
武则天 统治措施 ①②③④
盛 世
影响 ①②
唐玄宗 改革措施 ①②③
开元盛世 表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 局面的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 家、诗人。少年从军,后晋封为秦王,在唐朝的 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即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 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 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 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 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讲一讲你知道的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