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②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例子 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 著名的宰相。



房玄龄
579年-648年
杜如晦 585年-630年

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亲信智囊。房玄龄擅长为一个问题设计出一堆
解决方案,而杜如晦擅长在这一堆方案中找出最合适的。
政治上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 决策程序
4.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
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C
5.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
这表明唐太宗( )
C
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注重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
6.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贞观时期,执法铁面无私,量刑时太宗慎之又慎。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
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
即可以不用刑罚。
政治上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 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

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 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
著名的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李 598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
世 人。少年从军,后晋封为秦王,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即位,开创了中国历史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建立唐朝Biblioteka 发公元(618年) 展
继续 贞观之治
发展
政启开元 鼎 治宏贞观 盛
开元 盛世
单项选择题
学以致用
1.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社会矛盾
相对缓和,史称( C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2: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 自主探究:(5分钟)
➢ 阅读教材第6页,试述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之君, 都城。
➢ 初读教材第7、8页,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习目标2: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值得借鉴?
活动延伸(小组讨论) 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
值得借鉴?
学习目标4: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初唐盛唐历史发展历程
开元盛世
全盛
武则天统治
发展
贞观之治 初盛
贞观年间(627~649年) 武周政治(690~705年) 开元年间(713~741年)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喜功事,征勤伐兵、于热远心,营此造中,材有庸些主过之失所,常但为功。大”于过,
➢ 明太依祖然:可“以昔说唐是太古宗代繁一工位役杰,出好的战政斗治。家”。
➢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 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 信辞......”
“一个人不能离开那个时代,正如一个人的肉体不能离开他的皮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02课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02课

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民主思想逐渐传 播开来,科学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形成
欧洲列强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促进 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社会背景
01
02
03
社会阶层分化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阶层分 化加剧,形成了工人阶级 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城市化进程加速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 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贫困与就业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贫困 和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文化背景
浪漫主义思潮
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反思 和对传统价值的追求成为 浪漫主义思潮的核心。
民族主义兴起
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 展,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兴 起。
教育普及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 主化进程的推进,教育逐 渐普及并得到发展。
03 历史事件
历史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 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关事件:废除酷吏制度,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 权。
重要人物三
01
人物姓名:朱元璋
02
历史贡献: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推翻了 元朝,建立了明朝,统一了全国。
03
人物特点:具有雄心壮志,善于用人,具有 卓越的军事才能。
第02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 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 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和权力结构的 调整。
对后世的影响
提供了历史借鉴
第02课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对后世 的国家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 借鉴,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
和指导现实。
促进了文化传承
第02课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是文化 发展的重要时期,历史事件的发
04
事件影响: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 民主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8页)1.唐朝的建立:(1)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建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太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①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最著名的谏臣:魏征)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③政治: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14页第一段)4.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广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8-9页)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共掌朝政: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3.周朝建立: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4.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培养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学习重难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学习过程:预习提纲: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2、唐太宗: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3)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治国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重用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思想:(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重用贤能,任用为相。

2.改革措施:(1)整顿______,裁减冗员。

(2)发展经济,改革______。

(3)注重 ,编修经籍。

3.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七下历史第二课

七下历史第二课
唐朝的建立
618年,唐高祖李渊建 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高祖李渊

626年,唐太

宗李世民登
宗 李
上帝位,年号

“贞观”。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统治措施 经济: 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政治:
统治 措施
民族:
唐太宗统治措施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实行轻徭薄赋,减轻百 姓负担。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 调制,农民可以“以庸代 役”,使农民有可能安定 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
唐太宗统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施
经济: 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统治 措施
政治:提倡节俭,精简机构
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招贤用能,发展完善科举制度 虚心纳谏、集思广益
民族:
唐太宗统治措施
魏徵
虚心纳谏、集思广益。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魏徵字玄成。唐巨鹿人(今 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 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 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 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 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 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1.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人是( C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徵 D.宋璟
2.“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基于这种认识,唐太宗采取的措施 ( D)
①虚心纳谏 ③节用戒奢
②减少老百姓服役天数 ④招贤用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唐太宗统治措施
经济: 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统治 措施
政治:提倡节俭,精简机构
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招贤用能,发展完善科举制度 虚心纳谏、集思广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武则天统治的影响
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 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2. 在唐玄宗的一系列措施之下,唐朝出 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团队展示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文教昌盛
1.武则天给你留下的印象如何? 2.武则天统治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3.你如何评价武则天这个人?
团队展示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周)
说明:本课件根 据中学历史教学武园则天地是唐高宗
李治的皇后,多谋
团队展示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时 间: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 城:长安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
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 才,知人善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 措施:
①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 职权和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法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 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 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贞观之治”。
3.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治国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ppt课件
——《资治通鉴》
精选ppt课件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 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精选ppt课件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杜甫《忆昔》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 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 视发展生产。
(2)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 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 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 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精选ppt课件
1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繁荣不廹放癿时代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22课课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廹元盛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癿廸立唐朝癿廸立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武则天武则天廹元盛世廹元盛世618618年年李渊李渊长安长安唐太宎即位唐太宎即位626626年年治国方略治国方略革新措施革新措施表现表现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称帝统治措施统治措施影响影响改革措施改革措施表现表现11政治上政治上22经济上经济上33军事上军事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11课课隋朝癿统一不灭亡隋朝癿统一不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癿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影视作品都取材于哪一历源自时期?人教版﹒七年级下 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 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618年 李渊 长安
唐朝的建

626年 唐太宗即位

治国方略 ①②
贞 观 之 治
唐太宗 贞观之治
(1)政治上 ①②③④ 革新措施 (2)经济上
❶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魏征与唐太宗
“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 得失;魏征没,朕 亡一镜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太宗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 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 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 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 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
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
础。
公元649年因病驾崩享年五十二岁,在位
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 (598年-649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讲一讲魏征和唐太宗的小故 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 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 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 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 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3)军事上: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 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 突厥。
唐太宗经略四方,先后平定东突厥、 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 吐谷浑,征高句丽,联姻吐蕃、高 昌。四方服悦,太宗则被周边诸族 尊为"天可汗"。唐太宗成为东方世 界的国际盟主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唐太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 最重要的科目
——《资治通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
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
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昭陵六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军事家、诗人。少年从军,后晋封为秦王, 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626年即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你如何看待玄武 门之变?
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
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
❶吸取隋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❷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 谋 杜 断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杜如晦(585年-630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2)经济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 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 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 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 批牲畜,用以农耕。
"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人死了不能再活,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 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在山西 晋阳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接着,李渊同他的次子李世民,经过七八年 的征战,陆续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并消灭了各地的 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全国。在这期间,李世民 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1)政治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 最重要的科目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 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 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 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 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 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3)军事上

表现


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 统治措施 ①②③④

影响 ①②
唐玄宗 开元盛

改革措施 ①②③ 表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 治世局面的出现有何共同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