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概述习题与答案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概述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高尔顿B.艾宾浩斯C.费希纳D.冯特正确答案:C2.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

A.人本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构造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D3.为了规范和维护心理测验工作的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与1992年颁布()。

A.《心理学家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B.《教育和心理测验标准》C.《计算机化测验学解释指南》D.《心理测验管理》正确答案:A4.做一个心理学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A.研究课题B.变量的控制C.因变量的指标D.实验设计正确答案:A5.你认为“学习外语单词时,意义识记的方法要比机械识记的方法效果好”,这是()。

A.实验假设B.实验理论C.实验设计D.实验课题正确答案:A6.心理学研究报告中的“研究方法”部分通常不包括()。

A.实验设计B.材料选择C.研究假设D.被试分配正确答案:C7.为了迅速了解一篇文章的方法、结果以及得出的结论,需要看的是()。

A.题目B.方法C.结论D.摘要正确答案:D8.心理学实验研究一般程序的顺序为()。

①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②实验设计与实施;③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④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⑤研究报告的撰写。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③⑤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不清晰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有()。

A.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证几何问题B.如何搜索到一篇影响因子高的学术论文C.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D.怎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答案:B、C、D三、判断题1.若某研究通过3个实验,发现结果与理论假设不符,可以推断出该理论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

基础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基础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以下哪一项?A. 统计法B. 测量法C. 访谈法D. 心理测试法答案:D2.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信息处理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B3.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条件刺激?A. 铃声B. 食物C. 灯光D. 疼痛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A. 自尊B. 自我监控C. 自我效能感D. 自我服务偏差答案:C5. 以下哪个实验不是用于研究记忆的?A.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实验B. 斯坦福监狱实验C. 洛夫特斯的误导信息效应实验D. 佩特里奇的深度加工实验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和行为的科学。

答案:心理过程7. 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_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_________。

答案:超我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_____。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10.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_________、模仿和强化来学习社会行为。

答案:观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实验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允许研究者在控制条件下操纵变量,以观察其对心理过程或行为的影响。

实验法可以提供因果关系的证据,帮助研究者验证假设,并发展理论。

1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吸烟者可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继续吸烟,这种矛盾导致认知失调。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观察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优缺点。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题库版)1、填空题变量是指在()或()可变的事物的()。

在实验中实验者()、()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称为因变量。

正确答案:数量上、质量上、属性、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江南博哥)、自变量、某种特定反应2、名词解释次级内隐自尊效应正确答案:意指个体作出的判断通常是与个体的自尊密切相联的,都有维护和促进自尊的功能,但是,个体本身对此并没有明确的意识。

3、填空题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和()。

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速度、准确性、权衡4、填空题最能够最有效运用实验控制策略的是().正确答案:实验室实验5、名词解释被试内设计正确答案: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

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

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6、填空题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正确答案: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7、填空题脑磁图(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在头颅外表产生(),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正确答案:电流、感应磁场、极微弱的磁信号8、填空题社会测量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答案:确定测量标准9、填空题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称(),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

又称()或唐德斯三成分说。

第二个时期称(),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

正确答案:减数法时期、唐德斯反应时ABC、加因素法时期10、单选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正确答案:B11、名词解释直接验证正确答案:是一种对实验效度进行验证的方法,指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实验中,被试的随机分配是为了确保:A. 实验的可重复性B. 被试的代表性C. 实验的内部效度D. 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2. 在心理学实验中,安慰剂效应指的是:A. 药物的副作用B. 药物的治疗效果C. 由于期望而产生的效应D. 由于药物剂量不同而产生的效应答案:C3. 心理学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4. 双盲实验中,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A. 实验的目的B. 实验的条件C. 实验的结果D. 被分配到哪个实验组答案:D5. 心理学实验中,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 验证实验假设B. 计算实验误差C. 确定实验结果的显著性D. 预测实验结果答案:C6. 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反,应该:A. 修改实验结果以符合预期B. 忽略这些结果C. 重新设计实验并重复实验D. 仅报告符合预期的结果答案:C7.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的外部效度指的是:A.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B. 实验结果的特异性C.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答案:A8.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的内部效度指的是:A.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B. 实验结果的特异性C.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答案:C9. 在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控制组的目的是为了: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10.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效应指的是: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影响C. 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D. 实验者对实验材料的影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A. 被试的选择偏差B. 实验者的期望效应C. 被试的期望效应D. 实验条件的变化答案:ABCD2. 在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A. 使用随机抽样B. 增加实验的样本量C. 在不同环境中重复实验D. 使用单一被试答案:ABC3.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的可重复性?A. 实验操作的标准化B.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D. 实验结果的随机性答案:ABC4. 在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 使用双盲实验设计B. 增加实验的样本量C. 使用安慰剂控制D. 忽略异常数据答案:ABC5.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显著性?A.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B.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C. 数据分析的方法D. 实验结果的随机性答案:ABC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通过实验方法来探索和验证心理过程和行为。

以下是实验心理学课后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和测试自己的理解。

一、选择题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系统性答案:C3. 实验心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误差C. 使实验结果更难以解释D. 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答案:B二、填空题4. 实验心理学中的“双盲”设计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不知道实验条件。

答案:实验者;被试5. 心理实验中,为了减少被试的期望效应,研究者通常会采用_________。

答案:随机分配三、简答题6.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答案:实验心理学侧重于通过控制变量和实验设计来研究心理现象,而相关学科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可能更侧重于理论的构建和描述性研究。

实验心理学强调可重复性和客观性,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

7. 描述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答案:内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验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实验设计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外部效度则是指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即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人群或情境中。

四、论述题8.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基石。

它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验证或推翻心理学理论。

实验心理学推动了心理学的科学发展,帮助心理学家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此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实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猜测法答案:D2.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威廉·詹姆斯B. 弗洛伊德C. 约翰·杜威D. 卡尔·罗杰斯答案:A3.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4.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语言答案:C5.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斯金纳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心理测量的范畴?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情绪测验D. 身高测量答案:D7. 以下哪个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理论?A. 自我理论B. 本我理论C. 超我理论D. 潜意识理论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A. 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B. 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C. 强调行为的可预测性D. 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情感发展D. 疾病发展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教育心理学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A. 单盲实验B. 双盲实验C. 交叉设计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观察D. 实验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A. 隐私权B. 知情同意C. 研究结果的准确性D. 研究的公正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位心理学家的工作?A. 威廉·詹姆斯B. 约翰·华生C. 弗朗西斯·高尔顿D. 卡尔·荣格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系统性3. 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 下列哪项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定性分析D. 定量分析5. 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参与者的疲劳B.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C. 增加实验的难度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

7. 解释什么是实验变量,并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8.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0. 以一个实验心理学研究为例,分析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实验案例:研究者想要了解音乐类型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听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或无音乐的组别,并测量他们的情绪变化。

请分析这个实验的设计,并讨论可能的变量和结果解释。

实验心理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B. 约翰·华生2. C. 主观性3. B. 减少实验误差4. B. 推断性统计5. B.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二、简答题6. 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实验心理学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来测试假设,而观察心理学则通过观察自然行为来收集数据。

7. 实验变量是在实验中被操纵或测量的因素。

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 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 x (三种水平,X1,X2,X3)和自变量(两个水平Y1,Y2)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抽取若干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第一组:先做x1y1,在做X1Y2.第二组:先做Y2X2,后做X2Y1第三组:先做X3Y1,后做X3Y2此实验设计为( )A、混合设计B、组间设计C、区间设计D、组内设计正确答案:A2、在真实验设计中,研究者主动操纵( )的变化,观察因变量相应的变化A、因变量B、自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B3、在研究中自变量是指( )A、受结果影响的因素B、研究想要观察的结果C、导致研究结果产生的因素D、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正确答案:C4、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维持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设立,偶尔为额外变量的实验,下列选项中能有效控制外变量的方法是( )A、恒定法B、消除C、等组匹配法D、双盲实验法正确答案:C5、实验中由于研究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是( )A、因变量B、额外变量C、自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A6、下列哪项不是心理资料的类别(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计分资料D、等级资料正确答案:C7、下列有关反应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感受器适应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强反应时越长B、复杂反应中的刺激越相似辨别反应时间越短C、反应时总是随练习的次数增加而减少D、反应时的长短因刺激通道的不同而不同正确答案:D8、时间知觉是对( )A、事物空间关系的反映B、事物的位移和位移速度的反映C、事物的空间关系和连续性的反映D、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E事物的空间关系和位移的反映9、下列哪个实验设计是准实验设计?( )A、年龄对智力的影响B、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C、动机对完成任务绩效的影响D、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正确答案:B10、下列哪种情况适合采用被试内设计( )A、两种方法抚育婴儿的效果的差异B、当被试很少的情况下C、自变量的一种水平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水平D、内倾与外倾的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正确答案:B11、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被试的外显态度B、反应时多选C、正确率D、被试的内隐态正确答案:B12、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A、恒定法B、抵消技术C、随机化法D、消除法正确答案:C13、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单选题1.事后回溯设计是:前实验设计2.在加因素法反应时中,刺激与数目选择反应时的关系是:线性关系3.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相比,信号检测论的优点是:能将辨别力与判断标准加以分离4.补笔测验用来研究:内隐记忆5.某小学90%以上的学生成绩在30分以下,这种现象是:地板效应6.注意研究中,所使用的双作业操作范式应遵循的原则:互补研究7.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实验心理学》8.依据误差对阈限进行间接测量的方法是:平均差误法9.A、B、C反应时比较:B>C>A10.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视崖”知觉实验11.动作稳定测量仪(九洞仪)可用于考察:情绪特征12.华生做的儿童恐惧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刺激---反应法13.通常用来测量个体距离判断水平的仪器是:深度知觉仪14.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

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再认法15.在试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明确程度的是:内部效度16.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要选取多种指标来评价实验研究的成败,这些指标是:效度和信度17.信号检测论实验的方法有:评价法和有无法多选题1.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

可能的解释是A.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C.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准确 D.授课教师的差异削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2.记忆研究中,材料呈现方法有:全部呈现法、提示法、对偶联合法3.等响曲线反映的响度听觉特点有:频率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声强提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4.ROC曲线能反映出: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5.常用来对错误记忆进行定量研究的手段有:关联效应研究、词语掩蔽效应研究6.用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其基本假设包括: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7.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有:再认法、重构法、节省法、词干补笔法8.实验心理学早期杰出的三位心理学家: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9.下列方法属于长时记忆实验研究中的回忆法的是:对偶回忆法、自由回忆法、再认法概念解析1.实验性分离在实验中将两个对象或概念区分开来,从实验操作上说,就是如果操纵一个自变量能使两个对象发生不同的变化,那么久可以认为这两个对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也就是出现了实验性分离。

2.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3.注意返回抑制对原先注意过的物理或位置进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滞后现象。

4.时间抽样法以日记形式研究情绪的一种方法,要求被试在30天中,每天4次在一本小册子中记录下他们当时的情况和情绪体验,每次记录的内容都包含七个问题。

5.数量估计法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

6.对偶联合法由卡尔金斯于19世纪末提出,包含检验法和预期法。

7.心理物理法对刺激和感觉直接关系数量化的研究方法,包括经典方法、心理量表法、信号检测法三种方法。

8.操作定义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9.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想的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10.负启动效应当探测刺激与原先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有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变慢或准确度降低11.选择反应时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12.简单反应时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13.FOK(知晓感)对当前回忆不出的项目,但又有“知晓感”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

14.实验者效应主试在试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15.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等多种心理值。

16.任务定义注意如果被试正确地执行了任务,纳闷不论正确执行任务需要哪种内部机制,被试都认为主义了某一刺激而非其他刺激。

17.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

18.开窗实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

19.简单效应检验分别检验一个因素在另一个因素的每一个处理水平上的处理效应。

1.系统额外变量有哪些?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系统额外变量:①实验者效应:主试在试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②要求特征:被试会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设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控制方法:①排除法②恒定法③匹配法④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⑤统计控制法2.被试内实验设计的优缺点被试内设计的优点:①被试内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实验设计方便、有效。

②被试内设计比组间设计更敏感。

③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需要使用被试内设计,即被试内设计适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

④被试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被试内设计的缺点:①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实验顺序造成了麻烦。

②被试内设计的方法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

③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就不宜使用被试内设计。

④当不同自变量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产生的效果不可逆时,不宜使用被试内设计。

3.什么是所罗门实验设计?特点?所罗门实验设计:控制组、实验组各两组,两种类型的组中各有一组接受前测,实验结束对4组都进行后测,每组被试随机分布。

是仅施后测控制组设计的组合。

特点:可检测前测处理效应,将有无前测程序这一变量引入实验设计中,可检测前后测效应是否有交互作用。

4.加因素法实验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的。

5.注意研究的范式有哪些①提示范式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

②搜索范式基本原理是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没标刺激。

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

③过滤范式基本原理是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加工过程,来研究主义的某些特征。

④双任务范式原理是让被试操作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剑的相互影响的程度。

⑤电生理范式脑电图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6.影响反应时时间的因素(1)刺激的不同类型(2)刺激的强度(3)刺激的复杂程度(4)刺激呈现方式(5)适应(6)动机(7)个体差异7.简述心理实验过程的主要流程①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②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③实验设计与实施④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⑤研究报告的撰写8.心理旋转现象及其实验逻辑心理旋转指只单凭心理运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

实验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次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和因素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10.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一句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11.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优缺点优点:(1)实验设计和实施简单(2)接受每个处理水平的被试数量可以不相等(3)不需要匹配被试(4)每个被试值接受一种处理水平(5)统计分析和对结果的解释简单缺点:(1)组内变异并非全部由随机误差组成(2)存在个体差异带来的无关变异(3)当实验中含多个处理水平是,需要的被试量也较大12.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优缺点优点:(1)从总变异中分离出了一个无关变量的效应,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2)可使用于含各种处理水平数的实验中(3)区组的数量不受限制缺点:(1)实验中含有多种处理水平,给形或同质区组、寻找同质被试带来困难(2)不能存在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交互作用13.拉丁方实验设计优缺点优点:(1)是研究者分理出两个无关变量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2)通过对方格单元内误差与残差做F检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正确性缺点:(1)自变量与无关变量间不存在交换作用的假设难以保证(2)要求每个无关变量的水平数与自变量的水平数必须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