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与一只狐狸的博弈祖克慰①1981年的初冬,下过一场大雪,村里出了一桩怪事。
一只狐狸,火一样的狐狸,在村子里出没。
火狐额头上有一片白色的毛,村里人说:“那是妖狐。
”②那只狐狸出现在谁家,谁家就要出点事。
狐狸最先出现在老张家,傍晚时分,刚刚点上的煤油灯被狐狸撞翻,张家的三间草房眨眼间被烧个精光。
两天后,狐狸又去了乔家,乔家老太太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狐狸一溜火红,眼一黑,蹬蹬腿,没了气。
③乔老太有个孙子,叫乔顺风,是村里有名的猎手,玩土枪,百发百中。
奶奶的死让乔顺风很悲痛,站在奶奶的棺材前,抹着眼泪说:奶奶,等我逮到那只狐狸,一定到您的坟前,用狐狸的血祭奠您。
④乔老太死后,白额火狐像隐了身,没了影踪。
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逐渐淡忘了那只妖狐,只有乔顺风没有忘记。
⑤张家的张九说,村子出事之前,多次看到那只狐狸在村后紧靠河边的一个小山洞里出没。
那个狐狸洞,后来乔顺风和张九去过,看那洞口,有动物出没的痕迹,乔顺风对着洞口闻了闻,就让张九点燃麦秸熏洞,他掂支枪封着洞口,只要狐狸出来,必死无疑。
可熏了半天,连一只老鼠也没熏出来。
⑥乔顺风没有找到狐狸,狐狸却回到了村子里,在村东边刘家拖走了一只鸡,一晃就没有了影子。
刘哈巴说:像一溜火,哧溜就进了树林。
人们跑过去时,啥也没看见,只有那些稀稀疏疏的槐树。
但乔顺风不愧是个好猎手,没过几天就找到了那只狐狸。
⑦原来,它就在一棵大槐树的洞穴内,洞口在树根下,被落叶覆盖着。
他在那里瞄了两天,狐狸终于从树下钻了出来。
他端起枪刚要开火,正在奔跑的狐狸突然转过身站在那里,看着他手中的枪,脸上带着绝望的表情。
⑧乔顺风看着狐狸,额头正中有一个白色的圆点。
妖狐,乔顺风一慌神枪就响了。
随着枪声,狐狸倒下了,在地上翻了几个滚,一动不动。
乔顺风走过去,刚要弯腰去捡,躺在地上的狐狸忽然一个翻身跃起,从他的胯下蹿了出去。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专题跟踪训练19

一、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
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
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
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1)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人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
(2)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肯定没有办法再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
[参考译文]当时,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人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
又要索取宫门进俸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
有农夫卖一驴车柴,宦官用数尺帛交换,又索要其他费用,并且赶驴入宫,农夫交出柴而不收帛,想赶紧离去,宦官不允许,农夫发怒道:“只有死路一条了。
”于是痛殴宦官。
有关部门拘捕了农夫上奏,皇帝罢免了宦官,赐给农夫十匹帛,然而宫市并没有废除。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二)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C.《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
“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除”“拜”只指任命官职,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笞刑,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
C.古代根据天色的变化将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称为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
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D.庐冢,也叫庐墓,指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解析“黄昏”是现代时间的19点~21点,“人定”则是21点~23点,所以“人定”应在“黄昏”之后。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A.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解析“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10)默写含解析

(1) 在《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本想把人生的真义说明白,却又突然感到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
(2) 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上阕中, 以“
”一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
同时又以“
”一句引出下阕对风流人物的追念。
(3) 韩愈在《师说》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择师方面不分地位高低和年长年少的原则:“
_____________ ”,无论年长
年少,“_____________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诸葛亮在《出师表》 中回顾汉代历史 , 总结其兴衰的原因 : 亲近贤臣 , 疏远小人 , “___________”;
而亲近小人 , 疏远贤臣 , “__________”.
2. 在《逍遥游》中 , 庄子认为 , 即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宋荣子 , 也依然没
庄子认为山野中的雾气和空气中的尘埃的形成原因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___ 。
1. 《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
,
”来
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 荀子在《劝学》中,用“
,
”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
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 _______”。 ( 2)《庄子·逍遥游》中写到,只有拥有强有力的背与翼,大鹏才得以“ ____,____”,然后乘着 六月的风离开北冥,并生发出观雾如马、问天正色的豪情。 ( 3)杜甫《登高》中“ ____,___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如建瓴走坂、百川东 注,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10)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重修忠肃于公①墓记[明]陈继儒万历甲寅,武陵杨公,以御史奉命理两浙盐筴,下车武林,首谒于忠肃公墓下,见公祠宇如陋巷矮屋,无论谒者伛偻..几筵。
于是捐俸,命仁和令乔君,纠聚工料,式增廓之,公属陈子碑而记之。
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亦不惜名。
昔土木之变,裕陵北狩②,公痛哭抗疏,止南迁之议,召勤王之师。
虏拥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谢.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
”此一见《左传》,楚人仗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应之曰:“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
”楚人知虽执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
又一见《廉颇传》,秦王逼赵王会渑池,廉颇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又再见《王旦传》,契丹犯边,帝幸澶州,旦曰:“十日之内,未有捷报,当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
”由前言之,公为宋之目夷;由后言之,公为廉颇、王旦,何也?呜呼!茂陵③之立而复废,废而复立,谁不知之?盖公相时度势,有不当言,有不必言者。
当裕陵在虏,茂陵在储,战不可,和不可,无一而可为制虏地也:此不当言也。
公在则裕陵安,而茂陵亦安。
公虽欲调都王④之兄弟,而实密护吾君之父子;乃知回銮,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复辟,公功也;复储,亦公功也。
人能见所见,而不能见所不见。
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窃尝谓裕陵之返国,忠肃以谗死,报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亦老死故乡耳。
风波之狱构,而岳庙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惨。
公至是一腔热血,始真有洒处矣!今湖山之上,古冢累累,身死名灭,不可胜计。
而东西往来于公之庙门者,登故垄,扫枯松,禁樵牧,哭英雄,又非独侍御杨公一人而已。
特侍御倡俸修墓,毖.勒楹宇,垂百年余,而表章忠贤之典始备,是不可以无记。
(选自《文史合璧明清卷》,有删改) [注] ①忠肃于公:于谦,明浙江钱塘人。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检测(七)1.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
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几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5分)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我相信他的抛砖引玉一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的。
答:答案:(示例)①“两位”删去,或改为“二人”或“两人”或“两个”;②“他”改为“杨先生”;③“拜读”改为“看”;④“大作”改为“作品”;⑤“抛砖引玉”改为“真知灼见”。
2.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5分)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
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
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
”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答:答案:(示例)①“笑纳”改为“接受”;②“爱戴”改为“爱护”;③“您的犬子”改为“令郎”;④“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⑤“惠赠”改为“敬赠”。
3.下面是一个求职人员在参加面试时说的一段话,语言表达上有多处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尊敬的经理,您好!贵公司有着先进的经营理念,经济效益显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影响很好,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
今天我申请这个职位,非常适合我的专业和兴趣。
我喜欢做销售,觉得推销成功以后很有成就感。
在大学读书时我卖过手机卡,推销过《李阳疯狂英语教程》等书籍,我觉得自己具备一个优秀销售员的潜质,非常适合这个职位的要求。
此外,我爸爸是一名出色的教练员,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体育运动。
请您给我一个机会,不然我会感到非常遗憾,贵公司以后也一定会后悔的。
谢谢!答:答案:(示例)①“有着先进的经营理念”改为“经营理念先进”,与后面句式一致;②“经济效益显著”和“管理制度健全”调换位置;③“今天我申请这个职位”应改为“今天我申请的这个职位”;④“此外,我爸爸是一名出色的教练员,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体育运动”一句游离主题,删除;⑤“不然我会感到非常遗憾,贵公司以后也一定会后悔的”不得体,应该删除。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6)文言翻译 含解析

文言翻译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 “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1.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2.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注]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墣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墣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有删改) [注]刖:砍掉。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2.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 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1.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1)《二十四史》选篇1(附答案解析)

《二十四史》选篇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
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
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无子。
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
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
”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
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
”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夫人大喜。
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
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
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
”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节选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B.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C.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9分)女弟素文传枚第三妹曰机,字素文,皙而长,端丽为女兄弟冠。
年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
针衽之旁,缥缃庋积。
雍正元年..客吴中,闻衡阳令高君清卒,库亏,妻子狱系.,叹..,先君曰:“我高公幕下客也。
非我往,则难不解。
”遂治装,历洞庭而南,告其弟高八曰:“曩.而兄倾库供上官,吾尝止之,而兄不可;则劝其簿籍而加印焉,亦知正为今日计乎?”高大悟,检箧得印簿,诉制军。
制军者,大学士...迈柱也;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
当是时,簿中贵人隐探高氏孤稚无能为,使人具三千金,啖先君。
先君怒而叱之。
高八益感谢。
临别泣曰:“无以报,闻先生第三女未婚,某妻方妊,幸而男也,愿为公婿。
”已而果然。
因寄金锁为礼。
时妹未周晬.,枚长妹四岁,代系金锁饰项者数年。
乾隆七年,高八执讯来曰:“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
”先君犹豫,妹侍侧,持金锁而泣,不食;先君亦泣,亦不食。
以其意复高氏。
高之族人惊,欢传高氏得贞妇。
高八殁,其兄子继祖来曰:“婿非疾也。
有禽兽行,叔杖死而苏;恐以怨报德,故言辞婚。
贤女无自苦。
”妹闻如不闻,竟适高氏。
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见书卷怒,妹自此不作诗;见女工..又怒,妹自此不持针黹。
索奁具为狎邪费,不得则手掐足踆,烧灼之毒毕具。
姑救之,殴姑折齿。
输博者钱,将负妹而鬻。
妹见耳目非是,告先君。
先君大怒,讼之官而绝之。
妹归侍母。
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
长斋,衣不纯彩,不髲剃,不闻乐,有病不治;遇风辰花朝,辄背人而泣。
如皋人至,必出问堂上姑安否,寄赠服食甚谨。
前一年,高氏子死,妹亦病,以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死,年四十。
枚在扬州,闻病奔归,气已绝矣,目犹瞠.也,抚之乃瞑。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库亏,妻子狱系.系:牵连B.曩.而兄倾库供上官曩:从前C.时妹未周晬.晬:婴儿满一周岁D.目犹瞠.也瞠:瞪着眼睛直视解析:选A 系:拘囚。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衡阳县令高清去世,他的妻儿被关押入狱,袁枚的父亲曾是高清幕府门客,于是前去救助高清妻儿。
B.为了答谢袁枚父亲的义行,高八做主为自己未出生的儿子与袁枚的妹妹袁机定了亲事,并以金锁为信物。
C.高八儿子长大后品行恶劣,行为不端,不愿娶袁机,高八写信以儿子生病为由取消婚约,袁机知道后很伤心。
D.文章重点表现袁机的德能与才华,表现了作者对妹妹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邪恶不公的愤怒。
解析:选C “不愿娶袁机”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素善先君,兼知高公之冤,为平其事。
译文:(2)高渺小,偻而斜视,躁戾佻险,非人所为。
译文:参考答案:(1)(迈柱)向来和先父交好,加上知道高公的冤情,为他平反了这件事。
(关键词“素”“善”“平”各1分,句子大意1分)(2)高氏个子矮小,驼着背、斜着眼,性格暴躁乖戾、刻薄阴险,(他做的事)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关键词“渺小”“偻”“躁戾佻险”各1分,句子大意1分)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袁机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
(4分)答:解析:答题时,要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来分析。
原文说袁机“端丽为女兄弟冠”,“端丽”即为其形象特点,将其转述为四字短语即可;原文有“年幼好读书,既长,益习于诵”,可见其喜爱读书;她有两次解除婚约的机会,都加以拒绝,可见其看重贞节;到夫家后,遭受非人的折磨却一直忍气吞声;回家后,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且依然关心婆婆,可见其孝敬老人。
由此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端庄美丽,爱好读书,看重贞节,忍气吞声,孝敬老人。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编者原创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年,一般特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B.先君,通常有这样几个义项,一是指前代君主,二是指自己的祖先,三是指已故的父亲。
由文中语境来看,文中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祖先”。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
D.女工,亦作“女功”“女红”。
旧时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解析:选B B项,“文中应该指的是‘自己的祖先’”错误,“先君”在文中指的是“已故的父亲”。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某子病,不可以婚;愿以前言为戏。
译文:(2)母体微不适,妹彻夜立,持粥饮而匕箸进之。
译文:参考答案:(1)我儿子病了,不能为他婚配;希望把以前说的话当作开玩笑。
(关键词“病”“可以”“愿”各1分,句子大意1分)(2)母亲身体稍有不适,妹妹就整夜站在旁边,手持粥饮和羹匙、筷子端上去。
(关键词“微”“饮”“进”各1分,句子大意1分)参考译文:我的三妹名机,字素文,皮肤白皙而且身材修长,是姐妹中长得最端庄美丽的。
幼年爱好读书,年长以后,对诵读更加通晓。
缝补的衣物旁边,放满了书籍。
雍正元年,先父客居吴中,听说衡阳县令高清去世,官库亏空,妻子和儿女也都被关押下狱,(先父)感叹说:“我是高公幕府中的门客。
如果我不前往,那么(高家的)灾难不会解除。
”于是整理行装,经过洞庭湖往南行去,告诉高公的弟弟高八说:“以前你的兄长用尽官库的银子供应上司,我曾经制止过他,你的兄长不答应;(我)就劝他在财务账簿上加盖印章,也知道正是替今天的情况考虑吧?”高八恍然大悟,检查箱子发现了加盖印章的账簿,上诉制军。
制军是大学士迈柱;(迈柱)向来和先父交好,加上知道高公的冤情,为他平反了这件事。
当时,主簿中地位高的人,暗中探知高氏孤儿年幼没有能力,派人准备了三千金,利诱先父。
先父发怒,大声斥责了对方。
高八更加感谢。
临别时哭着说:“没有什么来报答您,听说先生的第三个女儿没有订婚,我的妻子正怀孕,如果有幸生了男孩,愿意做您的女婿。
”不久果然生了个男孩。
就寄了金锁作为信物。
当时我的妹妹未满周岁,我年长妹妹四岁,(便)代替她系金锁装饰在项上多年。
乾隆七年,高八让人带信来说:“我儿子病了,不能为他婚配;希望把以前说的话当作开玩笑。
”先父犹豫了,妹妹侍立在一旁,持着金锁哭起来,不吃饭;先父也哭了,也不吃饭。
把妹妹的意思回复给高氏。
高氏的族人很吃惊,高兴地传话说高氏得到了贞妇。
高八去世后,他哥哥的儿子继祖来说:“您的女婿不是有病了。
而是有禽兽的行为,叔叔杖打他,他昏死过去后又苏醒了;担心让他与您女儿成婚是以怨报德,所以说谎辞婚。
贤女不要自己害苦了自己。
”妹妹听说后如同没听见一样,最终嫁给了高氏。
高氏个子矮小,驼着背、斜着眼,性格暴躁乖戾、刻薄阴险,(他做的事)不是人能做出来的。
看到书就发怒,妹妹从此不再写诗;看到女子做的活计又发怒,妹妹从此不再做针线活。
索取妹妹的嫁妆作为嫖妓的费用,要不到就手掐脚踢我妹妹,用火烧、烫的歹毒之事都做过。
婆婆救她,(高氏)就殴打婆婆,把她牙齿都打断了。
赌博输了钱,将要背着妹妹去卖掉。
妹妹看到情况不同于平常,告诉了先父。
先父大怒,向官府诉讼而断绝了与高氏的关系。
妹妹回来后侍奉母亲。
母亲身体稍有不适,妹妹就整夜站在旁边,手持粥饮和羹匙、筷子端上去。
她长年吃斋,不穿彩色的衣服,不梳理头发,不听音乐,有病也不医治;遇到时令节日,就背着人伤心哭泣。
如皋(高家的)人来了,一定要走出来问家中的婆婆是否平安,寄赠衣服食物很细心。
前一年,高氏子死了,妹妹也生病了,在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去世,年仅四十。
我身在扬州,听说她病了就飞奔回家,(到家后)妹妹气已断绝,眼睛还瞪着,(我)用手合上才瞑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5分)重修棂星门移置瑞光楼记欧阳熙人才生为世用,不偶然也,必汲山川之秀而得天地之灵。
故三苏..生而眉山草木枯,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由古而然,岂诬也哉?博罗,广东之名邑。
其学宫在浮碇之麓而居县治之左,东北负象山之胜,西北据罗浮之雄,南则大江横带于几席之下。
渡江而南.,层峰叠嶂拱护若子孙之卫父母,而肃肃焉有序也。
一峰突起者曰“狮峰”,峰之下,龙湫水积墨色而深不可量,世传有灵物隐其间。
岁时,静夜境清,或有珠如斗,下上狮峰,荧然而岩谷可鉴,传以为骊龙之珠,出则为学宫俊髦擢.科之征。
或一出则一应,或二出则二应,或三五,或六七,而皆然不爽也,邑人奇之。
宋时王公亘来知县事,神其事而于学宫创为瑞光楼,所以示为佳征而望于贤俊也深矣。
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公洙按.临是邑,见楼久敝,加为修葺,复大书“瑞光”二字楣于楼上。
公之侄玠以成化乙巳来知县事,适佥宪金川陈公英视学,见棂星门卑陋不堪,曰:“是何足以章斯文耶?”既而见瑞光楼蔽于棂星之前,又概曰:“是足以寒文风矣。
急为之计,未可缓也。
”乃命玠任其事,玠奉命惟谨,又得二尹陈胜、判簿林秀协心赞襄,遂市材鸠工,撤棂星门而新之,高大雄伟,加倍于前。
复移瑞光楼于棂星之左,地高势隆,侈冠一邑。
于是揽结山川之秀,勃兴俊髦之志。
是年骊珠呈祥者五,丙午秋闱..而邑士领荐者如其数。
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矣。
予退老于家,复为罗浮之游。
司训张君聿、顾君宗美过予而道其始终,且曰:“是不可以无记,愿公为之记。
”予高.陈公之识见而喜吾侄玠之善承公志,且嘉张顾二公之请也,不可得而辞。
今博邑棂星之门既新而伟,瑞光之楼亦得其所而壮丽焉。
吾知狮峰骊珠之瑞将无时而不见也。
士之应祥而起,殆将联翩而多焉。
(选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相出而日下五云见.见:显现B.渡江而南.南:向南行C.监察御史欧阳公洙按.临是邑按:按照D.予高.陈公之识见而喜吾侄玠之善承公志高:认为高明解析:选C 按:巡察,巡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罗学宫在象山东北,罗浮西北,南则靠近大江,依山傍水。
B.正统间,监察御史欧阳洙创建瑞光楼,希望以此振兴文运。
C.陈胜、林秀协助欧阳玠购买建楼所需木材,征集人工,又重建了棂星门。
D.重建重修瑞光楼、棂星门后,狮峰上的骊珠祥瑞更加频繁出现,贤士中举由一个、两个,到三五个、六七个,越来越多,应验了祥瑞。
解析:选C A项,应为“东北有象山,西北有罗浮山”。
B项,宋时王亘开始修建瑞光楼。
D项,混淆了既然事实与将然期待。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传诵远迩,咸谓地灵人杰之相符信不谬矣。
译文:(2)士之应祥而起,殆将联翩而多焉。
译文:参考答案:(1)远近民众广为传诵,都说地方灵秀人物杰出两者相称确实不差啊!(“远迩”“地灵人杰之相符”“不谬”各1分,句意1分)(2)读书人应验吉兆而登科,定可期待连续不断,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