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试题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试题

高三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试题1.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

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军事的落后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分析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即“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军事、科学落后,人才的缺失,无世界知识的结果。

全球化强调的是与世界的联系、接轨,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失败原因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年)材料二若云作育人才,储异日国家之大用,则非添筹经费,分科立学不为功。

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总署、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

……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

——孙家鼎《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材料三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

第二当解国家之义,……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

……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京师同文馆所设课程内容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馆是哪一派别创办,其指导思想是什么?(5分)(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待京师同文馆的态度及其理由。

与材料一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4分)(3)材料三中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核心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述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生活体验活动。

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B. 烧烤食物C. 制作磨制石器D.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某部纪录片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能够最先吃到米饭的是()A. 半坡人B. 河姆渡人C. 元谋人D. 北京人3.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

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等级制4.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灿烂的文明包括()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

②诸侯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向天子纳贡。

③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取代周天子地位。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历史短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时,为扮演孟子的学生设计的台词应是()A.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 天法道,道法自然7.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A. 公元前3世纪初B. 公元前3世纪末C. 公元前2世纪初D. 公元前2世纪末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变迁,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变迁,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变迁,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中国的近代是一个最富思辨的时代,前人艰苦思辨的事物,往往是吸引后人论述历史的珍贵内容,也是引以为鉴开创新时代的前基。

而近代的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的昨天,与今天的生活如此亲近,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转千回地思之。

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变动和迅猛发展,经常被这样或那样的思潮所困扰。

而“以史为鉴”,就是让历史说话,史是过去,鉴是今人,我们认真的省察历史的态势,从中去思辨事变的由来及其演进,寻找内在的规律,弃其糟粕,吮其精华,便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联系。

所以学习和研究历史,一定要用心去倾听其巨大的回音,正如歌德所言“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发的热情”。

正是这愈燃愈旺的历史的激情,才造就了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辉煌。

这就是历史的价值。

今天我们要缅怀的历史正是发生在100年前的中国唯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画卷。

辛亥革命的爆发绝非偶然,首先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需要革命)民族危机的加深,直接激化了国内矛盾,尤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

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浮收勒扣、中饱私囊,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致使民怨沸腾。

在中外反动派的沉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在这些运动中,一颗新星得到了锻炼也受到了鼓舞,逐渐羽翼丰满,冉冉升起,开始成为斗争的主角——资产阶级革命派,这就是革命发生的另一个条件。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能够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

尤其是留学们在国外更多地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深刻的思考。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内容:八年级上册1—14课)第Ⅰ卷(选择题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读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日签订《马关条约》B.中俄签订《瑷珲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2.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3.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焚毁。

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B.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C.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D.我国开始开放上海4.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①金田起义②天京事变B.①定都天京②天京陷落C.①永安建制②定都天京D.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④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A.游历西洋B.兴办洋务C.学习科技D.救国图强7.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屈辱条约,某条约签订后,有人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如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898年1900年列强办厂数目(个)8001231A.开辟五口通商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9.下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著《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 北朝 学的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 郦道元 地理学 (北魏)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农 学
贾思勰 北魏
(北魏东魏)
著《齐民要术》,我 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 农书,也是世界农学 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项目
书法 绘画
人 物 王 羲 之
顾 恺 之
朝 代 东

代表作品 《兰 亭 序》
7、(2015· 济宁)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 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8、(2015· 怀化)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 在我国信徒众多,影响甚广。这与中国政府一贯 以来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关。该宗教由 B( ) 古代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大约是在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唐朝末年
20 、 祖 冲 之 是 南朝 ________ 时 期 著 名 的 数学家 _________ 和天文学家 _________ 。他利用并发展前 人创造的 ___________ “割圆术”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 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_______ 位数字,也就是在 3.1415926 ___________ 和 七 ___________ 3.1415927 之 间 。 这 项 成 功 领 先 世 界 ___________ 近一千年 年。 21、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 献 , 1967 年 , 国 际 天 文 学 家 联 合 会 把 月球 __________ 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 之山”;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太阳系 “祖冲之星” 中的一颗小行星也被命名为 ___________。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了《论世 变之亟》、《原强》、《辟韩》和《救亡决 论》等政论文章,呼吁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 其中《辟韩》是维新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讨伐 君主专制制度的政论文章。它痛诋韩愈在 《原道》中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 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 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 也”。严复这4篇政论的巨大贡献,是运用西 方学说和进化论的观点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 性、可行性以及变法的内容与方法步骤,为 变法维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社会 上引起巨大反响。
天津——天津维新运动的特点是系统宣 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学说,旗帜鲜明 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呼吁“用西洋之 术”改造中国,要求仿效西方实行君民 共治的立宪政体,这样,使天津成为传 播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西 学启蒙运动的重要基地。天津水师学堂 总教习的严复(1852—1921)是擎起思 想启蒙运动大旗的旗手和猛烈抨击君主 专制制度的斗士。
1. 近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6世纪,利马窦用拉丁文翻译了朱熹注 的“四书”,有学者认为“中国热”随 之兴起,当时欧洲人主要是通过耶稣会 士的信件来了解中国。16-18世纪, “中学西渐”的过程中,元杂剧、明清 小说、中国哲学传入欧洲,一些文化巨 匠如来不尼茨、伏尔泰、歌德、巴尔扎 克等从中受益。
这一时期,世界格局已发生变化。长 期禁锢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脱颖而 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起来。而 中国在封建专制的束缚下,处于停滞 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对于 中国落后的原因,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进行探讨,见仁见智。自给自足自然 经济的牢固、重本轻末的传统、闭关 锁国政策、思想的禁锢、过剩人口的 压力等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 巨变,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为什么发生革命?革命不是凭少数 人一时的情感冲动就能煽动起来,也不 是仅凭某个阶段和政党的意愿就能发生 的。革命的产生,除去革命阶级主观条 件外,必须具备革命的客观形势。没有 革命的条件,革命时机不成熟,任何人 的“情感激流”也制造不出革命来。

最新高中历史小论文试题及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最新高中历史小论文试题及答案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历史小论文试题及答案28((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共和政体应该按照以下原则运转: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必须以法治国;公民人人参政,轮番而治;城邦的疆域和人口必须适中,不可过量;重视公民教育,启导理性,培养公而忘私的美德。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1)材料一中哪些原则被现代民主政治所实践?哪些原则存在着局限性?(8分) 材料二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热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

(——朱熹(2)材料二反映了朱熹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产生的背景。

这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怎样的愿望?(6分)材料三我们知道,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

……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交相辉映。

一摘编自马克壶《世界文明史》(3)结合17、18世纪“双元革命”的史实,谈谈你对“科学化、工业化与民主化关系”的认识。

(6分)(1)原则:以法治国;人民主权;强调公民道德素养。

(6分)局限性:轮番而治。

(2分)(2)思想主张:反对君主独裁。

(1分)背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科举制发展,崇尚重文国策。

(3分)愿望: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要求参与国家政治。

(2分)(3)认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分)近代自然科学推动了工业革命产生,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接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政体,推动了科学化和工业记的进程。

(4分)24((16分)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变化莫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秦朝的统一说课稿

秦朝的统一说课稿

秦朝的统一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秦朝的统一》一课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秦王朝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因此,本课在整个古代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本课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也是众说纷纭,利用好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评价观。

(二)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基本情况;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识读“秦朝疆域图”,能指出秦朝疆域四至,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分析和评价秦始皇的各项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其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操。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因为(1)统一是本课的主题:扫六合,是建立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是巩固统一的国家。

(2)“统一”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特征,也是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3)“统一”也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相当深远。

突破方法: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表演、讲故事、制作图表、讨论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