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硒安全数据表

氯化硒安全数据表
氯化硒安全数据表

氯化硒安全数据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次氯酸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CAS No. 7681-52-9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次氯酸钠 含量:不同浓度下含量不同 CAS No. 7681-52-9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 侵入途径: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健康危害:吸入次氯酸气雾可以引起呼吸道反应,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腐蚀消化道,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燃爆危险:无说明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5至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引牛奶或蛋清。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很剧烈,与酸反应也会放出氯气。具有腐蚀性。 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施救。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

机油类MSDS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NEW FAITH HT-TECH PRINTING LTD生效日期: 2007-7-2第1页,共1页 机油类MSDS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一.化学品名称: ML-HM68高级抗磨液压油 二、中文名: 润滑油 三、外观与性状: 液体澄清无色透明。 四、燃烧性: xx 五、危险特性: 对皮肤有刺激性。 六、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七、溶解性: 不溶于水 八、灭火方法: 使用化学干粉,耐醇类泡沫,二氧化碳,砂或泥土灭火,不适用用水喷射灭火。 九、储运注意事项:

容器必须加盖密封,同时防止液体倾倒出来,减少挥发量,避免日光照射,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搬运工人应配戴防腐蚀手套。 十、毒性: 属低等毒类 十一、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最严重对皮肤仅有轻微刺激,并不会引起皮肤敏感,进入眼睛,最严重时对眼睛仅有轻微刺激,呼吸道一吸入油雾,对呼吸道仅有车微刺激,并不会引致呼吸道感染。 十二、皮肤接触: 避免皮肤接触,如触及应脱去被沾污衣物,用清水、肥皂洗净受污皮肤,如有刺激感,送医治疗。 十三、眼睛接触: 避免接触眼睛,如触及应张开眼皮,以洁净清水冲洗,如刺激感持续,立即送医治疗。 十四、吸入: 避免吸入油雾,如吸入后有眩晕或恶心感,立即将受害人移到新鲜空气处,如症状持续,马上送医治疗,如受害人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十五、食入: 避免咽入,如发生可用机械的方法诱发呕吐,如大量入肚确感不适,送医治疗。 十六、防护措施: ①工程控制: 使用时,加强通风。

②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防毒口罩。 ③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沐浴更衣。定期体检。 十七、泄漏处置: 防止火花产生,除处理备油人员外,从速撤离现场,避免吸入油雾,小量溢出,用砂或泥土吸收溢油,然后移至安全地点,根据有关法例处理,后以大量水冲冼被沾污的地方,大量溢出,用砂或泥土截溢油蔓延,防止溢油流入下水道,如有可能,将溢油以槽罐截起,随后处理,或按“小量溢”之方法处理。 十八、废弃处理: 废油处理,应根据有关法例,正确处理废油,切勿让废油污染泥土及水源;废油或被污染物交政府许可证单位处理。旧桶处理,仍可用的旧桶,可交回供应商处理,但请勿除去旧桶上的标签;不可在旧桶内加压;不可将旧桶切割或烧掉;旧桶再用时,必须先除去或清除原有标签。 编写: 审核: 批准: 受控印章: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70796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次氯酸钠溶液7681-52-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pH值:无意义熔点(℃):-6 相对密度(水=1):1.10沸点(℃):102.2

最新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

最新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 业标识 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推荐用途: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 GHS标签要素:象形图: 防范说明:远离火种、热源与易燃物,与还原剂、酸、碱类分开 存放,配备防护用品。 危险信息:具腐蚀性 警示词:警告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人体健康危害:引起皮肤病、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无明显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人员接触后主要症状:有似氯气的刺鼻气味;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 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应急综述:离开污染现场,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污处。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危险组分:NaClO 化学名:次氯酸钠 通用名:漂白水 含量(以有效氯计):≥10%、≥13% 相对分子质量:74.44 CAS号:7681-52-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和健康危害:氯气中毒、灼伤皮肤、致敏。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消防人员防护装备: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原材料安全数据表

原材料安全数据表1.产品及公司鉴定 产品名称:云母氧化铁 化学名称:云母氧化铁 2.产品成份/原料信息 原料/成分含量化学式三氧化二铁不小于93.0% Fe2O3 二氧化硫(石英)不大于3.0% SiO2 挥发物(105℃)不大于0.5% / 水溶物不大于0.1 / PH值:6.0-8.0 吸油量:100g颜料吸油9-12g 3.危险系数鉴定 危险类型:不可燃侵蚀方法吸入剂可燃性:不可燃 等级评定 危险等级:目前所得数据显示无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副作用环境污染:轻微灰尘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流水清洗(淡水) 不慎入眼:用干净的自来水彻底清洗眼睑 不慎吞服:寻求医疗救助 5.消防措施 消防等级:阻燃 危险等级:无 氧化性:弱侵蚀能力:弱危险热度:无 组成: 产品: 灭火措施:砂石或二氧化碳,干粉或泡沫灭火器 媒介: 保护:以合理安全的方式经营 消防器材: 6.意外释放亟救措施 使用器皿。将溢出的材料收集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 7.操作及存储

操作:戴防护口罩、手套、着防护服装、工作后沐浴。在通风的地方工作。 存储:存储在干燥,凉爽,通风的库房。注意远离易燃物,防高温,避免阳光直射。 8. 曝光控制/个人防护 职业暴露限值:无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 个人防护用品:戴化学防护手套、灰尘呼吸器、防护眼镜,着普通工作服。 9.物理及化学性能 外观:灰色有金属光泽的铁粉 气味:无味 熔点:大于300℃ 沸点:无(不可达) 密度/比重:4.9g/m3 PH值:6.0-8.0 临界温度:大于10℃ 分解变质温度:无 燃点:无 水溶解度:不可溶 爆炸浓度:无 用途:防腐油漆和高温防护漆 10.稳定性和惰性 稳定性:在正常条件下稳定 注意事项:避免高温、潮湿 避免接触物质:酸、碱等 燃烧危害/分解产物:无 11.毒物信息 无 12.生态信息 无 13.处理意见 处理类型:不属于有害垃圾 处理方法:在沉淀池中沉淀,谨防泄露 14.运输信息 危害系数:不违反交通运输规定 包装组:Ⅲ 包装方法:纸编织袋,船舶集装箱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次氯酸钠溶液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分子式:NaClO 相对分子量:74.44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CAS No:7681-52-9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呼吸道反应,甚至发生肺水肿。大量口服腐蚀消化道,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禁止催吐。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很剧烈,与酸反应也会放出氯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

冷却。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施救。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禁止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露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PH值:9~10 熔点(℃):-6 沸点(℃):4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21(℃)

化学品(盐酸)安全数据表

盐酸(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名称:盐酸危险品编号:001 分子式:HCL 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 1.20 外观及形状:无色或微黄色易挥发性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空气允许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规定最高允许浓度为7.5mg/立方米 禁忌物/禁忌: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性/症状: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 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操作防护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露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D2*******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AS码危险性标志 腐蚀氢氧化钠(液碱) 腐蚀品 Sodiunhydroxide NaOH Cas号:1310-73-2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熔点(℃):318.4 遇酸发生剧烈反应;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沸点(℃):1390 激作用而造成灼烧;有强腐蚀性;水解相对密度(水=1):2.12 后产生腐蚀性产物。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 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 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 可引起灼伤;误服后可造成消化道灼伤,医。 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 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处,给输氧,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防毒面具、安全帽、穿工作服、耐酸碱手套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露: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的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0.5营口市老边区消防大队 老边区消防大队:119 MAC(mg/m

营口市老边区医院 老边区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D2*******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AS码危险性标志 腐蚀盐酸 腐蚀品 Hydrohloricacid HCL Cas号:7647-01-0 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熔点(℃):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 沸点(℃):108.6(20%) 大量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气体,相对密度(水=1):1.2 与碱中和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饱和蒸气压(kPa):30.66(21℃) 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 眼结膜炎、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 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 伤害,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医。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 动清水或2%碳酸氢钠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处,给输氧,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防毒面具、安全帽、穿工作服、耐酸碱手套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隔离泄露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露: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的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致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操作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果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

聚丙烯酰胺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名称:聚丙烯酰胺编号:61740 分子式:C3H5NO 分子量:71.08 外观与形状:白色结晶固体,无气味。 熔点(℃):84.5 沸点(℃):125(3.33kPa) 燃烧性:可燃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健康影响:本品是一种蓄积性的神经毒物,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轻度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重度可引起小脑病变。中毒多为慢性经过,初起为神经衰弱综合征。继之发生周围神经病。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抽搐,瘫痪等。重度中毒出现以小脑病变为主的中毒性脑病。出现震颤、步态反紊乱、共济失调,甚至大小便失禁或小便潴留。皮肤接触本品,可发生粗糙、角化、脱屑。本品中

毒主要因皮肤吸收引起。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泄露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

次氯酸钠溶液 业标识 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 英文名: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推荐用途: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金属腐蚀物 GHS标签要素:象形图: 防范说明:远离火种、热源与易燃物,与还原剂、酸、碱类分开 存放,配备防护用品。 危险信息:具腐蚀性 警示词:警告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人体健康危害:引起皮肤病、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无明显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人员接触后主要症状:有似氯气的刺鼻气味;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 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应急综述:离开污染现场,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污处。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危险组分:NaClO 化学名:次氯酸钠 通用名:漂白水 含量(以有效氯计):≥10%、≥13% 相对分子质量:74.44 CAS号:7681-52-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和健康危害:氯气中毒、灼伤皮肤、致敏。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消防人员防护装备: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新版次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次氯酸钠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作消毒剂,纸浆漂白剂等,医药工业中用于制氯胺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

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远离高热。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阅读并了解所有预 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 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工作 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MSDS部分物质简单表格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名称:酒精编号:MSDS-001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点:(℃)-114.1 沸点:(℃)78.3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健康影响: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泪睑,用流动清水基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 防护措施: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玩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如果大量泄漏,用塑料布覆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消除。 化学品名称:天拿水编号:MSDS-002 分子式:C7H14O2,CH3COOC5H11 分子量:130,19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香蕉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燃烧性:易燃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新 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次氯酸钠的安全操作及危害(新编版) 别名:漂白水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 CAS:7681-52-9 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卤素含氧酸盐 一、物化性质 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或黄绿色液体,具有刺激气味,不稳定,易分解,有腐蚀性。固态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受热后迅速分解。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在碱性状态时较稳定。易溶于水生成烧碱和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氧。具有强氧化性。 二、危险性

⒈该物质受热时或与酸接触或在光照下会分解,生成含氯气的油污和腐蚀性气体。浓度大于10%时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猛烈反应,有着火或爆炸危险。水溶液浓度较高时也是一种强碱,与酸猛烈反应,并有腐蚀性,侵蚀许多金属。不可燃,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⒉经口LD508500mg/kg(小鼠)。次氯酸钠稀溶液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皮疹、流泪、视力模糊、咳嗽。食入后引起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表面,呕吐和腹部疼痛。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接触高浓度次氯酸钠会引起皮肤灼伤或溃烂,眼睛腐蚀伴有角膜或结膜溃烂,及失明。吸入浓的烟雾会严重刺激肺部,伴有咳嗽或窒息,肺水肿,严重时可致死亡。 ⒊对水生生物有毒。 三、工业产品规格 一般工业品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国家标准《次氯酸钠》(GB19106—2003)规定,次氯酸钠溶液主要有

3万吨每年异丙醇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气-液混相直接水合法生产异丙醇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摘要:介绍了三种丙烯直接水合法生产异丙醇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异丙醇的市场需求状况,对应用丙烯气—液混相直接水合法工艺,3万t/a异丙醇项目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对财务指标计算与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确认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异丙醇,工艺过程,技术经济评价,市场竞争,可行性研究 文章编号:1673—9647(2009)11—0031—05 作者简介:秦建军(1975—),男,山东省人,工商管理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技术开发和发展规划工作。 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简称IP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医药中间体,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作为制造防冻添加剂等精细化学品的原料,异丙醇在农药、电子工业、日用化工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1 生产技术进展 工业上生产异丙醇的主要方法是丙烯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 间接水合法又名丙烯硫酸水合法、酯交换法,该法原料消耗高、流程复杂、选择性较低、设备腐蚀严重,20世纪80年代后被逐渐淘汰。 丙烯直接水合法又根据进料性质不同分为气相直接水合法、液相直接水合法和气—液混相水合法3种。直接水合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异丙醇的主要方法。 气相直接水合法以德国维巴公司开发的维巴法为代表,液相直接水合法以日本德山曹达公司溶液催化法为代表,气—液混相法以美国德士古德国分公司(Deutche Texaco)的离子交换树脂法为代表。 我国大连化物所对丙烯气—液混相直接水合生产异丙醇工业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采用低温、中压和滴流床工艺,生产纯度≥99%的异丙醇技术。该技术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属国内领先水平。 丙烯直接水合法中,三种工艺路线各有特点,气相丙烯直接水合法其选择性好,副产品少,无严重的腐蚀问题,缺点是丙烯的单程转化率低,需将大量丙烯进行循环;丙烯气—液混相直接水合法制异丙醇,除具有气相丙烯直接水合法的优点外,单程转化率可达70%,无需大量丙烯进行循环,其缺点是催化剂价格较贵,寿命稍短;液相丙烯直接水合法虽然转化率和选择性高,但反应条件苛刻,对原料纯度要求极高。相对来说,气—液混相直接水合法具有丙烯转化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2 国内异丙醇市场 2.1 产能 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是锦州石化公司和山东海科公司,产能分别为100kt/a和30kt/a,另外有上海溶剂厂、济南化工厂、锦西石油五厂、上海人民制药厂、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以及天津试验三厂等厂家生产少量的异丙醇,生产能力大多在1000t/a左右。目前,我国异丙醇总生产能力约140kt/a。锦州石化拟采用自有技术,新建150kt/a生产装置,届时其生产能力将达250kt/a,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厂家。 2.2 进出口

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

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 产品名称:硅烷Silane 化学名称:氢化物分子式:SiH4 代名称:四氢化硅,单硅烷,硅烷 SiH4纯度> 99% CAS 号码: 7803-62-5 暴露极限: OSHA : 未建立ACGIH: TLV=5ppm NIOSH: REL=5ppm 紧急情况综述 可自燃气体! 硅烷是一种无色、与空气反应并会引起窒息的气体。该气体通常与空气接触会引起燃烧并放出很浓的白色的无定型二氧化硅烟雾。它对健康的首要危害是它自燃的火焰会引起严重的热灼伤,如果严重甚至会致命。如果火焰或高温作用在硅烷钢瓶的某一部分会使钢瓶在安全阀启动之前爆炸。如果泄放硅烷时压力过高或速度过快会引起滞后性的爆炸。泄漏的硅烷如没有自燃会非常危险,不要靠近。处理紧急情况的人员必须要有个人防护设备和适应当时情况的防火保护。不要试图在切断气源之前灭火。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 暴露途径: 眼接触:硅烷会刺激眼睛。硅烷分解产生无定型二氧化硅。眼睛接触无定型二氧化硅颗粒会引起刺激。 摄入:摄入不可能成为接触硅烷的途径。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硅烷会引起头痛、恶心、头晕并刺激上呼吸道。硅烷会刺激呼吸系统及粘膜。过度吸入硅烷会引起肺炎和肾病,这是由于存在结晶二氧化硅的原因。暴露于高浓度气体中还会由于自燃而造成热灼伤。 皮肤接触:硅烷会刺激皮肤。硅烷分解产生无定型二氧化硅。皮肤接触无定型二氧化硅颗粒会引起刺激。

重复暴露的潜在健康影响: 进入路径:无 损害器官:未建立 症状:目前不清楚长期暴露于硅烷中对健康的进一步影响。 过份暴露造成的病状恶化:有皮肤和呼吸道疾病的人暴露在硅烷及其分解物 中会加重病情。 致癌性:未被 NTP 、OSHA 及 IARC 列为致癌物 热灼伤:由于硅烷泄漏引起人员灼伤时应由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急救,并立即寻求医疗处理。 眼接触:立即用水冲洗最少15分钟,水流不要太快,同时翻开眼睑。使受难者为“O ”形眼,立即寻求眼科处理。 摄入:摄入不可能成为接触硅烷 的途径。 吸入:将患者尽快移到空气清新处。如有必要由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少15分钟。脱掉已暴露在硅烷 中或 被污染的衣服,小心不要接触到眼睛。如果患者有持续的刺激感或其他进一步的健康影响需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医生须知:如有必要需吸氧。观察患者是否有肺炎初期症状。 闪点: 自燃点: 燃烧极限: 未建立 不清楚 ( LEL):1.4% (UEL): 96.0% 灭火剂:切断气源灭火 。用水雾减少空气中形成的燃烧产物。不要用卤化物类灭火器。从最远的距离用水冷却暴露在火 焰中的钢瓶。 特殊灭火指导:从泄漏区疏散所有人。如有可能,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切断气源之后根据燃烧的物质灭火 。用水雾减少空气中形成的燃烧产物。水可能对扑灭硅烷的火灾不起作用。不要用卤化 物类灭火剂。如有可能,阻止泄漏。不要试图在切断气源之前灭火。这样可以避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累积和重燃。对于小型的泄漏,如果不能阻止泄漏而且泄漏也不会伤害人员,让火焰自然熄灭。用大量的水为周围的钢瓶喷淋降温,直到火焰熄灭。在大的火灾中,应该用自动管支架和控制喷嘴从远距离灭火 。处理火灾初起时,要对眼睛进行保护。如果是大火,需要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包括防火服。如有必要,用肥皂水刷洗灭火设备。 异常火灾和爆炸危害:可自燃气体。本产品是一种无色、与空气反应的气体。该气体通常与空气接触会引起燃烧并放出很浓的白色的无定型二氧化硅烟雾。如果泄放硅烷时压力过高或速度过快会引起滞后性的爆炸。泄漏的硅烷如没有自燃会非常危险,不要靠近。 大多数钢瓶设计了温度升高时的泄放装置。由于热量的作用气瓶内压力会升高,如果泄压装置失灵会引起钢瓶爆炸。 危害性燃烧产物:包括氧化硅在内的燃烧产物

铝把手安全材料数据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1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ame: Uncoated Aluminum metal, 1XXX type alloys. Manufacturer and Supplier Name: Novelis Inc. 3399 Peachtree Road NE Suite 1500 Atlanta, GA 30326 Product No.: 000161NOV Emergency Telephone: Medical Emergency (24HR): For 24- hour emergency assistance, call the 3E Company at 1-877-292-1540. Please provide the technician with the following product tracking code: 9625 Physical State: Solid Color: Grey to silver Odor: Odorless Intended Use: Primary metal Synonyms: Alloys: 12021, 9956, 9901, 1050A, 1060AQ 2HAZARDS IDENTIFICATION GHS Classification: Not classified. EU Classification: Not classified. US Emergency Overview: Low hazard for usual industrial or commercial handling by trained personnel. Other Hazards: In solid form: Not hazardous. Dust or fume: Considered nuisance particulates. Not a fire hazard unless in particle form. Suspensions of aluminum dust in air may pose a severe explosion hazard. OSHA Regulatory Status: Under some use conditions, this material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hazardous in accordance with OSHA 29 CFR 1910.1200. Canada WHMIS Classification: Does not meet the criteria for a controlled product. 3COMPOSITION /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hemical Name?EC No.CAS-No.Concentration * Classification Notes Aluminum 231-072-3 7429-90-5 > 98.6% - - ? For more detailed chemical composition, refer to the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 All concentrations are percent by weight unless ingredient is a gas. Gas concentrations are in percent by volume. The Full Text for all R-Phrases are Displayed in Section 16 of the MSDS. 4FIRST AID 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