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真有趣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 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和探索周围环境中的细小事物。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放大镜每人一个。

2. 各种细小物品(如昆虫、植物叶子、小花等)。

3. 记录本和笔。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细小的事物,引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兴趣。

2. 介绍放大镜:向幼儿展示放大镜,讲解放大镜的特征和用途。

3. 示范使用放大镜: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品。

4. 探索实践:幼儿分组使用放大镜观察各种细小物品,记录观察到的发现。

5. 分享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使用放大镜观察家庭环境中的细小事物,记录并分享。

2. 环境创设:在教室或户外创设“放大镜探索区”,提供各种细小物品,鼓励幼儿随时观察和探索。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应确保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注意安全。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在分享交流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成果,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活动延伸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户外环境中的探索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过程,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并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放大镜。

2. 提供多种自然物品,如树叶、小石子、昆虫等。

3. 记录卡和彩色笔。

4. 一个小箱子用来收集物品。

5. 遮阳布或者帐篷,用于户外活动时的防晒。

七、活动过程:1. 开场讨论:教师与幼儿讨论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放大镜的信息,以及他们今天想要探索的问题。

2. 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放大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对着眼睛看,不要在阳光直射下使用放大镜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放大镜》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发现》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放大镜”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放大镜的作用,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重点: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如树叶、昆虫等)。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放大镜,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如放大镜是如何将物体放大的,放大镜的使用方法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放大镜和实物,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物,并引导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4.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放大镜2. 内容:(1)放大镜的原理(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3)观察到的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观察到的物体:树叶(2)观察到的现象:树叶上有许多细小的纹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放大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的物体,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

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设定为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一、活动目标1、认识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用途。

2、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放大镜。

2、各种可以观察的物品,如昆虫标本、花朵、树叶、纸张、布料等。

3、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展示一些微小的物品,如小蚂蚁、小花瓣等,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看清楚这些东西吗?”引出放大镜,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些微小的东西。

2、认识放大镜教师向幼儿介绍放大镜的外形特点,如圆形的镜片、有手柄等。

让幼儿观察放大镜的镜片,了解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

3、探索放大镜的用途教师将各种物品分发给幼儿,让他们用放大镜观察。

鼓励幼儿说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什么,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例如,观察昆虫标本时,可以看到昆虫身上更细小的纹路;观察花朵时,可以看到花蕊的细节等。

4、小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5、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老年人看书读报、科学家观察细胞、珠宝鉴定等。

提问幼儿还能想到放大镜在哪些地方能用到。

6、总结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放大镜的作用和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

四、活动延伸1、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观察材料和放大镜,供幼儿自由探索。

2、让幼儿回家后用放大镜观察家里的物品,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注意事项1、在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伤到眼睛。

2、观察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不要局限他们的思维。

3、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放大镜和观察物品整理好,培养良好的习惯。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放大镜的神奇之处,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册第十章《有趣的工具》,具体内容为“放大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结构、用途及其工作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助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描述。

难点: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如蚂蚁、树叶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放大镜,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放大镜的结构、用途及其工作原理。

结合实例,让幼儿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树叶等实物,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讨论5. 动手操作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画纸上的图案,并尝试用彩笔进行描绘。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操作,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放大镜的结构:镜片、镜柄、底座。

2.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微小物体,如蚂蚁、树叶等。

3.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物体在镜片的一倍焦距内,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描绘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描绘,如树叶、蚂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观察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物的描述不够详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放大镜观察其他物体,如昆虫、植物等,并记录下来。

在家庭中,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观察任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1.1 活动背景:1.1.1 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观察工具,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到细微的物体。

1.1.2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1.1.3 本次活动适用于大班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和科学知识,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1.1 握持放大镜:用手握住放大镜,手指放在镜子的边缘,避免遮挡光线。

2.1.2 调整焦距:根据观察物体的距离,调整放大镜的焦距,使物体清晰可见。

2.1.3 观察物体:将放大镜对准物体,观察物体的细节,并用语言描述。

三、教学内容3.1 活动准备:3.1.1 放大镜: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放大镜。

3.1.2 观察物体:准备一些细微的物体,如树叶、花蕊等。

3.1.3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进行活动。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4.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4.1.3 帮助幼儿认识细微物体,提高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掌握放大镜的握持方法,避免手指遮挡光线。

5.1.2 调整放大镜的焦距,使物体清晰可见。

5.1.3 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细节。

5.2 教学重点:5.2.1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5.2.2 鼓励幼儿积极观察、探索,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5.2.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分享观察成果。

(由于篇幅原因,剩余五个章节暂不编写,如需后续内容,请告知。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放大镜: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放大镜。

6.1.2 观察物体:准备一些细微的物体,如树叶、花蕊等。

6.1.3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进行活动。

七、教学过程7.1 活动导入:7.1.1 教师向幼儿展示放大镜,引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7.1.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放大镜的认知和观察经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含反思简介科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活动,孩子们可以观察、探究和实验,从而积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意识。

本教案针对大班儿童,主题为《放大镜》。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2.学生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3.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物体被放大镜后的变化;4.学生能够应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

教学内容第一步:介绍放大镜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介绍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告诉学生放大镜是通过将光线聚焦来将物体放大的。

第二步:实验1.分发放大镜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放大镜的特点和结构;2.现场选择一些容易观察的物品(如书、纸币等),让学生观察不同物品被放大镜后的效果;3.让学生探究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线条件下观察物品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或实物图片给予展示;4.学生可以自由观测老师指定的物品,发现物品在使用放大镜时的变化。

第三步:应用1.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叶片、细胞等,并让学生应用放大镜观察;2.学生自由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并尝试用放大镜观察。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帮助,互相分享观察到的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打开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关注课堂内容,理解更加深刻、生动、具体。

不过,我在这次教学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我授课时有时过程描述不够清晰,需要画更多的图表来解释。

此外,我发现有一些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不够强,需要更多的帮助,以便深度体验实验内容。

因此,我会注重规划教材,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具,提高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和易理解性。

在教材设计上,我会更加注重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参与来学习科学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实验设计中,我也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开朗的进行操作,同时也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1活动目标: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降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本身的发现。

5、在沟通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敬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

若干纸片、纸板。

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一、请小伙伴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得吗?叫什么?(放大镜)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2、再到本身、伙伴的身上,四周的物体上用放大镜察瞧一瞧,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认真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肯定距离的时候,再认真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

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伙伴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四、小伙伴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显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

)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动?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动,然后告知老师。

幼儿试验,老师引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中学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日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大班科学教案放大镜真神奇

大班科学教案放大镜真神奇

大班科学教案放大镜真神奇大班的孩子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科学世界的奇妙之处。

而放大镜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事物。

一、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是一个能够将物体放大的光学工具。

我们使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细微的细节,观察物体的不同部分,以及发现一些肉眼无法察觉到的特征。

通过使用放大镜,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植物、昆虫等微小事物的构造和特征。

二、放大镜的种类放大镜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手持式放大镜和显微镜。

手持式放大镜通常较小,适合孩子们拿在手上观察一些小的物体,比如花朵、昆虫等。

而显微镜则更加复杂,通过不同的透镜和镜片组合,可以将物体放大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帮助我们观察更微小的细节。

三、使用放大镜的注意事项在给孩子们介绍放大镜之前,我们需要教导他们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首先,孩子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将放大镜靠得太近导致眼睛受伤。

其次,他们应该用柔和的光线照射物体,避免过强的光源反射到眼睛。

最后,使用放大镜时要小心轻放,防止不小心碰到物体造成损坏。

四、通过放大镜发现不可思议的事物通过放大镜,孩子们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叹的事物。

比如,当他们观察花朵时,可以看到花瓣上的细微纹理,甚至可以看到花粉这样的微小颗粒。

当他们观察昆虫时,可以看到昆虫身上的各种细节,比如触角、翅膀的纹理等等。

这些都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节,但通过放大镜,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事物的构造和特征。

五、用放大镜探索生活放大镜不仅可以用于观察花朵、昆虫等自然物体,还可以用于探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比如,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平时使用的纸张的纤维结构,了解纸张是如何制作的。

我们还可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了解水的清洁程度。

通过将不同的物体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科学的知识,并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放大镜在大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放大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在大班科学课上进行展示和实施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放大镜真有趣
大班科学:放大镜真有趣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放大镜的特征及有趣现象。

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细心观察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放大镜(厚薄不同),每位幼儿一张图片(上有各种物品和字),图片反过来盖在放大镜的上面。

2、各种具有放大功能的材料(水晶球、玻璃球、有水的玻璃杯子、大小不一的玻璃凸透镜、老花镜、装有水的透明塑料袋等)放在活动室周围。

3、选有太阳的天气开展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样东西,它就悄悄地藏在纸下(幼儿将纸拿开)师:是什么?
幼:是放大镜
师:你看到谁用过,用它干什么?
幼:我看到爷爷奶奶用放大镜在看报纸、看书;考古学家用
它来研究东西、画家用它看画。

师:为什么他们要用放大镜看呢?
幼1:因为爷爷奶奶的眼睛不太好了,放大镜可以将字放大,爷爷奶奶就可以看得清楚点。

幼2:放大镜可以将古代文物放大,这样考古学家看得清楚了,就可以进行研究。

师:你们知道吗?放大镜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学习吗?
幼:愿意
师:那我们下面就来用放大镜玩一玩,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二)、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发现放大镜的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地用放大镜观察图片,教师有目的地指导。

2、组织幼儿交流探索的情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用放大镜和图片玩了玩,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现象?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幼1:我发现用放大镜看图片中的小熊时,小熊变大了,这样也就看得很清楚了……
幼2:我发现用放大镜看图片中的苹果时,苹果变大了,然后我把放大镜慢慢地离苹果越来越远时,苹果就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就变得模糊了,然后我再慢慢地把放大镜向苹果靠近时,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