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开采程序及开拓运输系统
露天运输开拓系统

胶带运送开拓旳评价: 长处 (1)运送能力大,爬坡能力大,可达16~180 ; (2)运送线路距离短,约为汽车旳1/5~1/4,铁路旳
1/10~1/5,因此开拓坑线基建工程量小, (3)运送成本低,运送旳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 缺陷: (1)胶带运送系统需要设置破碎站,破碎站旳建设费用较
第四章 露天矿开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公路运送开拓 第三节 铁路运送开拓 第四节 联合运送开拓
第一节 概述
露天矿床开拓:建立地面与露天矿场内各工作水平 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旳矿岩运送通道,以保证露天 矿场旳生产运送,及时准备出新旳工作水平。 露天矿床开拓所波及旳对象是运送设备与运送通道 (俗称运送坑线),
开拓措施包括:
(1)公路运送开拓 (2)铁路运送开拓 (3)联合运送开拓
联合运送开拓旳详细形式: 公路—铁路联合开拓 公路(铁路)—破碎站-胶带输送机联合开拓 公路(铁路)—箕斗联合运送开拓 公路(铁路)—平硐溜井联合运送开拓
第二节 公路运送开拓
公路运送开拓最常用旳设备是自卸汽车。也叫汽车运送开拓。 长处:与铁路开拓运送相比, (1)公路运送开拓坑线形式较为简朴, (2)开拓坑线展线较短, (3)对地形旳适应能力强, (4)公路运送还可以设多种出入口进行分散运送和分散排土 (5)便于采用移动坑线开拓。有助于强化开采,提高露天矿 旳生产能力。 缺陷:吨公里运送成本高。
(1)能以最短旳距离克服较大旳高差,使运送周期大大缩 短
(2)减少投资,建设快,经营费用低 (3)箕斗系统设备简朴,便于维修 缺陷 (1)装载站旳构造庞大,移动复杂 (2)矿岩需要通过几次装载,管理较复杂, (3)大块矿岩冲击箕斗,修复工作量大,影响生产。(因
露天矿道路设计

露天矿开采的特点:1、采矿生产的对象是天然赋存于地壳中的矿体和岩层;2、矿山中采矿场所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其空间位置,从而引起生产对象和作业条件的经常变化;3、采矿生产时多环节进行,从矿岩准备、采装、运输到排卸,构成先后有序、彼此联系的生产总体,而且还要有机修、疏干排水的辅助环节予以保证。
露天开采的主要优点:1、矿山生产能力大;2、劳动生产率高;3、成本较低;4、安全程度高;5、建设速度快;6、木材消耗少。
缺点:1、往往需要剥去比矿石量多几倍乃至十几倍的表土和废岩;2、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深远的影响;3、受气候影响大;4、需引进大型设备,投资较大。
露天矿山工程:露天采矿的目的,是从地面把地壳中的有用矿物开采出来,为此按一定工艺过程,把岩石从整体中开采出来的全部工作,称成……有用矿物:在地壳的构成物“岩石”中,含有对人类有用的成分,有用成分含量高或品质优良,适于工业应用的岩石,称为有用矿物。
剥离物: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不足以工业应用的岩石,称为剥离物。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的集聚体称为矿体。
层状的矿体称为矿层。
矿体的赋存地称为矿床。
煤矿床常称煤田。
露天矿田:划归一个露天矿开采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露天矿场:用矿山设备进行露天矿山工程的场所,常称采场、掘场、采石场等。
露天矿:从事露天采矿的矿山企业。
台阶(阶段、梯段):在开采过程中,露天矿场被划分为若干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平分层或有某些倾斜的分层。
这些分层称为台阶。
台阶要素:台阶上部平台、台阶下部平台、台阶坡面、台阶坡顶线、台阶坡底线、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
采掘带:台阶开采中通常顺序的划分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
采区:如果采掘带长度足够且有必要,可沿全长划成若干区段,各配以采掘设备进行开采,这样的区段称采掘区,简称采区。
工作面:在采掘区中,把矿岩从整体或爆堆中挖掘出来的地方称为工作面。
——建立在端面的称为端工作面,平行台阶长轴建立在坡面的称坡面工作面。
工作线:已做好采掘准备,即配有采掘设备、运输路线、动力供应等的采区称为工作线。
3-3 露天开采设计 开拓

放坡定线
经济效益 结构面
第3章 开拓
3.1 单一开拓
5)开拓沟道定线设计 (3)定线方法
限制坡度条件:自由导线、紧坡导线; 自由导线:平均地面坡度小于限制坡度的地段称为自由 导线地段; 没有高程障碍,绕避平面障碍; 紧坡导线:平均地面坡度大于限制坡度的地段称为紧迫 导线; 显著高程障碍,延展线路升高;
第3章 开拓
3.1 单一开拓
4)坑线系统的形成
(2)凹陷露天开拓坑线的形成 B.移动坑线的形成——特点:
加快露天矿的建设速度;
开采境界不明朗时,可以使用; 移动坑线 所有的生产环节技术指标明显 降低,生产组织管理工作复杂 化;
临时出入沟
第3章 开拓
3.1 单一开拓
5)开拓沟道定线设计
开拓沟道定线即确定沟道的空间位臵; 以公路开拓为例说明;
C.螺旋式 运距短,利于发挥列车效率; 工作线长度经常发生变化,组织生产复杂化; 适用边帮定性好、采场宽度大、近似圆形的深露天矿;
第3章 开拓
3.1 单一开拓
3)开拓沟道 (3)坑线布臵形式 D.公路斜坡道
利用地下斜坡道建 立深凹露天矿的公 路开拓系统;
螺旋式斜坡道; 回返式斜坡道;
第3章 开拓
5)开拓沟道定线设计
(2)公路的断面要素
第3章 开拓
3.1 单一开拓
5)开拓沟道定线设计
(2)公路的断面要素 A.最大允许纵坡
纵坡: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 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过大:上坡,熄火停车;下坡,刹车失效; 过小:线路增长,扩帮量增加; 长度超过1km,平均坡度不宜大于5.5%
B.折返式/回返式 迂回展现,锐角变换方 向,设臵折返平台; 铁路折返式 公路回返式
露天采剥计划(第一部分开拓工程)

影响生产剥采比变化的主要因素:
1.开采程序:包括首采地段、推进方向、掘沟位置等。 不同的开沟位置、推进方向对基建工程量和生产剥采比 的影响见下图。
2.开采参数:主要为工作帮坡角。当工作帮坡角由15° 增大到30°时,其推迟剥岩作用和生产剥采比变化曲线 如下:
综上,均衡生产剥采比主要应从调整开采程序和 开采参数加以实现。通常在设计中研究数个可能的开 采程序,选择一个综合经济效果最优的工作线推进方 案和降深方式。开采参数的调整主要通过调整工作平 台宽度,同时作业工作面数量等来加大或放缓工作帮 坡角,以减小或加大生产剥采比,达到均衡剥采比的 目的。陡帮开采主要采用组合台阶开采和倾斜条带开 采等方式加大工作帮坡角,推迟剥岩。 另外,分期开采也是均衡生产剥采比的重要方式。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对二级矿量保有期的规定见下表。
3.0.20
生产中控制足够的二级矿量,是避免采剥失衡的重要措施之 一,在编制采剥计划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六、编制进度计划所需的基础资料
• 1.台阶分层平面图,图中绘有每一台阶水平的地质界线( 包括矿岩界线)和最终境界线; • 2.分层矿岩量表,表中列出最终境界内每一台阶水平的矿 岩量以及矿石品位; • 3.开拓运输系统和采场内运输方式; • 4.采掘设备的配置和效率; • 5.矿石开采的损失率和贫化率; • 6.如果为改扩建项目,需矿山开采现状图; • 7.选厂生产能力、入选品位等;
八、采剥进度计划的编制
• 8.1编制方法 1.手工编制 目前手工编制(CAD辅助)仍是国内编制采剥进度计划 的主要手段,也是我们介绍的重点。 2.矿用软件编制 运用Datamine、Gemcom等采矿软件进行计划编制。
8.2手工编制计划 • 8.2.1长远计划编制 • 计划编制从第1年开始,逐年进行。主要工作是确定各水 平在各年末的工作线位置,各年的矿岩采剥量和相应的挖 掘机配置。主要步骤如下: • 1.在分层平面图上逐水平确定年末工作线位置。根据挖掘 机的年生产能力,从露天矿上部第1个水平分层平面图开 始,逐水平在图纸上画出年末工作线的位置,求出挖掘机 在所涉及到台阶上的采掘量并计算本年度的矿岩采剥量及 矿石平均品位。然后检验所涉及各台阶水平的推进线位置 与矿岩产量及矿石品位是否满足相关约束条件,若不满足 ,则重新调整计算直至满足要。
露天矿山开采施工技术方案

露天矿山开采施工技术方案露天开采是人类使用矿物最早出现的开采方式,最初是开采矿床的露头和浅部富矿,从19世纪末使用动力挖掘机以来,露天开采技术迅速发展,露天矿的规模越来越大露天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石开采作业。
矿产资源的生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到几十亿年漫长的年代,才会形成现在能供人类使用宝贵资源,是人类使用的所有资源中唯独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需要求人类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生源地。
标签:露天开采;工艺;程序;优化方案引言:由于矿产资源储存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导致矿产资源的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必须要使用到采矿工业技术,矿山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海洋开采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露天开采所使用的采掘工具和采运设备的不同分为机械开采、人工开采、水力开采和挖掘船开采。
在矿床离地面浅,储量比较集中的情况下,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又分为山坡露天和凹陷露天两种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沟道为采砂场开采时通常把砂、岩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
自下而下逐层开采,并保持一定的阶梯形状台阶是露天开采的基本要素一、露天工艺开采露天开采是在一定范围内敞露的空间里,将掩盖在矿体上部的表土及周围部分的岩石剥除掉,而把矿石开采出来。
构成露天开采方案的主要技术因素在一定的矿床地质条件下,任何一个露天开采方案都是由许多技术因素构成的,矿山生产能力、设备选型、开采参数、开采程序、开拓运输系统、总平面布置、选矿等。
这些因素之间是相关的,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因素的变化和总的经济效果。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产生出无限的开采方案。
如果以某个因素仅有三种可能的变化计算,由上列因素就可以派生出上万个方案,这对用计算机进行开采方案优化来说,也是十分繁重和不经济的。
为了在拟定露天开采方案的过程中不遗漏最优的开采方案,以及尽可能减少设计和计算工作量,应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因素,就能把握住最优的开采方案。
露天开采联合开拓方式有哪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露天开采联合开拓方式有哪些
当单一开拓系统不能满足露天开采需要时,可考虑采用联合开拓系统,常见的联合开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联合运输开拓、公路-破碎站-带式输送机运输开拓、斜坡箕斗提升联合开拓、铁路(公路)-平硐溜井开拓等。
(1)铁路- 公路联合运输开拓
当露天矿场开采深度超过单一铁路运输经济合理开采深度时,可以采用铁路- 公路联合运输开拓,即上部采用铁路运输开拓,下部采用公路运输开拓,中间设置倒装站。
汽车运输的矿石在转载平台上直接向铁路车辆转载,或者汽车运输的矿石卸入倒装站经挖掘机转载,或者汽车运输的矿石卸入中转矿仓通过板式给矿机向铁路车辆转载。
(2)公路-破碎站-带式输送机运输开拓
铁路运输开拓及其生产工艺所固有的缺点,使其合理的开采深度比较小;汽车运输虽然机动灵活、爬坡能力大,但受合理运距的限制,而且随开采深度的下降,运输效率降低,运营费增加。
此时,可以采用公路-破碎站-带式输送机联合运输开拓方式。
爆破后的矿岩块度较大,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时,必须首先经破碎机破碎至合理的块度。
公路-破碎站-带式输送机联合运输开拓方式深部矿岩通过汽车运输卸入破碎站,破碎后向带式输送机供料,由带式输送机提升至地表。
(3)斜坡箕斗提升联合开拓该开拓方法以箕斗为运输容器,由装载站、斜坡沟道、地面卸载站和提升机装置等4 个基本部分组成。
采场内部需用汽车或铁路与之建立运输联系,形成以箕斗斜坡沟道为开拓中心环节,包括采场内部运输(多用汽车)、地面运输与转载等多环节的联合开拓运输系统。
由于在采场内和地表多次转载,转载站的移设和箕斗道的延伸,使露天矿的生产能力。
露天道路设计与运输

露天道路设计与运输露天矿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地质部分、采矿部分、矿山工程机械化、矿业经济与管理部分、环境部分。
简述露天开采的特点:优点:一、矿山生产能力达:受开采空间限制小,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开采强度和矿石产量二、劳动生产率高。
露天开采因为作业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所以劳动生产率比地下开采低品位矿石的劳动生产率高。
三、生产成本低。
露天开采的成本一般比地下开采的成本低50%~75%,因而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低品位矿石。
四、安全程度高:开采条件好,作业场所比较安全。
五、建设速度快,单位矿石基建投资较低。
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基建一般3~4年,而大型的地下矿基建时间要7~10年。
一般大型露天矿单位矿石基建投资比地下矿要低1~3倍。
六、木材消耗少缺点:一、占用土地多,地表被破坏,环境受到污染。
二、受气候因素影响大。
如严寒、冰雪、酷热和暴雨等对露天开采有一定影响。
三对矿床的埋葬条件要求严格。
在埋葬较深的矿床,露天开采范围受到限制。
主要名词术露天矿山工程:按一定的工艺过程,把岩石从整体中开采出来的全部工作。
矿体:有用矿物在地壳中的集聚体。
矿床:矿体的赋存地。
露天矿田;规划一个露天矿开采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露天矿场:用矿山设备进行露天矿山工程的场所露天矿:从事露天采矿的矿山企业。
台阶:在露天开采过程中露天矿场呗划分为若干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平分层或有某些倾斜的分层。
1、台阶上不平盘2、调节坡顶线3、台阶坡面4、台阶破底线5、台阶下部平盘h、台阶高度a、台阶坡面角采掘带:台阶开采中通常顺序地划分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
采掘区:把有足够长度且有必要的采掘带,沿其全长划分为若干个各配有采掘设备进行开采的区段。
工作面:在采取中,把矿岩从整体或爆堆中挖掘出来的地方。
露天矿边帮:露天矿场四周由台阶平台和台阶坡面组成的总体。
露天矿场上部境界线:露天矿边帮与地表面相交而成的空间闭合曲线。
露天矿场下部境界线:露天矿边帮与矿场底相交而成的空间闭合曲线。
露天矿设计原理

1、露天开采工艺:过程: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卸工艺形式分为:间断式工艺,连续化工艺,半连续化工艺。
2、采掘进度计划的基本内容:露天矿采掘进度计划通常是以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的。
它反映了矿山工程发展的时间、空间和采剥量三者应遵守的关系。
时间:露天矿建设起始时间,投产、达产时间,新水平投入生产的时间。
数量:基建工程量,逐年采掘的矿石量,剥离量,掘沟量,生产剥采比。
空间:各项工程的空间位置,各水平推进的超前关系,扩帮与延伸的关系。
3、采掘进度计划包括:①采掘进度计划表;②采掘水平分层平面图;③采矿场年末开采综合平面图;④产量逐年发展图表。
4、为什么要用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剥采关系?①基本含义是使紧邻露天开采境界那层矿岩的露天开采成本不大于地采成本或盈利不小于地采;②更深的含义是它使整个矿床开采的总经济效果最佳,而且使用起来方便,故普遍应用。
5、什么时候用比较法或价格法?①金属成本比较法:贫化率相差较大,而损失率接近,且精矿成本低于市场售价;②储量盈利比较法:回收率与贫化率有显著差别,稀有资源和矿产品价值很高地矿床;③价格法:只能用露天开采的矿床就不能用地下开采与之对比;④原矿成本比较法: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矿石损失和贫化率相差不大,矿石不贵重,且地下开采有盈利等条件。
6、露天矿开采集境界组成三要素:采场底平面;露天矿边坡:开采深度。
7、平硐开拓法进行全面评价:特点:①借助开掘溜井和平硐来建立采场与地面的运输联系,只运送矿石,矿石靠自重运输;②只能作为运输的中间环节,不能独立完成露天矿的运输任务,需要有其他运输。
适用条件:适用于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坡度较慢,矿体在地面标高以上的露天矿。
优点:①缩短了运距,加速运输设备周期,可用少量运输设备完成大产量;②可以用地形高差,自重放矿,运营费用低;③减少了运输线路工程,基建投资少,基建时间短。
缺点:容易出现堵塞跄矿,井壁磨损,井底放矿粉尘严重,对要求一定块度而易粉碎的矿石,一般不宜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开采程序及开拓运输系统第一节开采程序露天矿开采程序系指完成露天矿采场内岩石剥离和矿石采出的程序,或称剥采程序,即采剥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诸如采剥工程台阶划分,采剥工程初始位置确定,采剥工程水平推进、垂直延深方式,工作帮构成等。
一、采剥工程台阶划分及台阶开采程序在露天开采过程中,为了适应工艺设备的作业要求,提高开采强度,将开采境界内的矿石、土岩划分成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阶进行开采,各台阶的矿山工程包括掘沟、扩邦工程,通过台阶的掘沟实现矿山工程的延深,并建立运输联系和形成台阶工作线,然后以一定的采宽进行扩邦推进,完成台阶的全部矿山工程。
掘沟和扩邦是露天矿山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式。
台阶式开采是露天开采的主要特征,台阶的划分应利于发挥设备效率,提高矿石质量和保证作业安全。
对勺斗斗容3~4m3的单斗挖掘机,台阶高度一般为10~15m;大规格的挖掘机,台阶高度可达20~25m;大型倒堆挖掘机,台阶高度可在30m以上;轮斗挖掘机,组合台阶高度可达40~50m。
台阶可按水平面和倾斜面划分,分别称水平分层和倾斜分层。
水平分层有利于采掘、运输设备作业,多采用此方式;在某些缓倾斜层状矿床条件下,为了便于选采,减少顶底板岩石的混入和矿石损失,提高矿石质量,可采用倾斜分层开采(图33-1)。
图33-1图33-1为了发挥设备效率,划归同一台阶的矿岩应力求一致。
例如,不应把表土、不需爆破的软岩与需要爆破的硬岩划归同一台阶,同时尽量使矿岩分家,便于选采。
台阶的开采程序一般为:开掘倾斜的出入沟,开掘开段沟,进行扩帮,如图33-2。
1.首先开掘自地表±0标高到第一台阶下部平盘的出入沟AB(图33-2a);2.沿台阶全长开掘开段沟BC(图33-2b);3.在开段沟旁建立采掘工作面,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逐条开采采掘带,每采一个采掘带,使工作线推出一个采宽。
在上部台阶工作线推出一定宽度后,下部台阶才能开掘出入沟和开端沟(图33-2c、d),然后下台阶工作线则相应地继续推进。
出入沟—开段沟—扩帮,这是露天矿剥采工程发展的一般程序,亦是台阶的一般开采程序。
相邻台阶的工作线发展在空间上则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
图33-2二、工作帮及其推进(一)开段沟初始位置确定第一个台阶的开段沟位置为初始拉沟位置,一般选在覆盖物薄、矿体厚度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体露头处,可设在矿体底板,也可设在矿体顶板。
沟道可以平行矿体走向,也可以平行矿体倾向,如图33-3中的(a )和(b )。
沟道亦可呈圈形布置,如图33-3中的(c )和(d )。
图33-3(二)工作帮构成露天矿通常以多个剥离台阶和采矿台阶进行开采,工作帮由一些开采台阶的坡面和平盘构成。
工作帮形态决定于组成工作帮的各台阶之间的相互位置,亦即决定于台阶高度、平盘宽度等开采参数,通常可用工作帮坡角的大小来表示。
工作帮坡角为通过工作帮最上和最下一个台阶坡底线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图33-4),工作帮坡角ϕ可计算如下:5544433322215432cot cot cot cot arctan a h B a h B a h B a h B h h h h ++++++++++=ϕ 式中 ϕ—工作帮坡角,(°);2h ,3h ,4h ,5h ——各台阶高度,m ;1B ,2B ,3B ,4B ——各台阶工作平盘宽度,m ;2α,3α,4α,5α——各台阶坡面角,(°) 。
图33-4(三)工作帮推进工作帮为工作台阶的总体,其推进与台阶开采程序密切相关。
工作帮的推进方式,体现了各工作台阶的推进和台阶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
1、工作帮推进的动态变化和约束条件工作帮正常推进时工作平盘宽度B不得小于最小工作平盘宽度B min,工作帮坡角ф不得大于最大工作帮坡角фmax。
因此,工作帮正常推进的必要条件为:B≥B min 或ф≤фmax工作帮可以平行推进或扇形推进,工作帮平行推进时,通常各台阶的工作线接近于平行,推进方向亦接近一致,使得工作帮上各台阶相互协调推进。
工作帮扇形推进时,各台阶工作线通常围绕一个回转中枢旋转,工作线呈放射状(图33-5),工作平盘宽度由小到大不等。
但是最窄处仍不小于最小工作平盘宽度。
图33-52、工作帮推进方向工作帮的推进方向与矿山工程的起始位置有关,亦即与各台阶的开段沟位置有关。
工作帮扇形推进时,推进方向是变化的。
通常回绕某一回转中枢旋转,逆时针或顺时针推进,如图33-5。
工作帮平行推进时,则有一定的推进方向,可能的推进方向如下:⑴工作线沿走向布置,工作帮向一侧推进①工作帮向顶帮推进。
图33-6表示在底帮拉沟,向顶帮推进的情况。
图33-6②工作帮向底帮推进。
图33-6-(d)为顶帮拉沟,工作帮有顶帮向底帮推进的情况。
⑵工作线沿走向布置,在露天矿中间拉沟向两侧推进①沿矿体顶板拉沟,向两侧推进,如图33-7。
如图33-7②急倾斜矿体,沿底板拉沟,工作帮往两侧推进,较底帮拉沟单向推进矿山基建量少,建矿时间短,有一定使用价值。
③急倾斜矿体,沿矿体中间拉沟,矿山基建工程量最小,特别是矿体较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是比较好的。
⑶工作线横向布置,在露天矿一侧端帮掘沟,工作帮向另一侧推进,如图33-8分别为急倾斜、倾斜和缓倾斜矿体露天矿的工作帮推进情况。
图33-8⑷工作线横向布置,在露天矿中间拉沟,工作帮向两侧端帮推进,如图33-9,这种推进方式可利用露天矿中间覆盖层薄、矿体厚和品位高的部位掘沟建立工作线,工作帮向两侧推进,以提高经济效益。
它也有利于提高露天矿开采强度,增加矿石产量。
⑸工作线圈形布置,工作帮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推进,如图33-10三、矿山工程延深方向及程序1、矿山工程延伸方向在露天矿物达到最深水平之前,随着工作帮的推进,矿山工程不断延深。
延深方向可以因延深水平不同而有所变化。
露天矿某开采水平的延深方向,是指该水平开段沟相对于上一水平开段沟位置的错动方向,可用延深角θ表示。
延深角即延深方向与工作线推进方向的夹角,如图33-11中,第二水平的延深角为θ1,第5、6水平的延深角为θ22、矿山工程延深程序露天矿矿山工程延深程序,也就是露天矿新水平的开拓准备程序。
它决定于矿床埋藏条件、露天矿形状、采用的开采工艺和开拓运输系统等因素。
下面着重分析铁道运输和汽车运输条件下的新水平开拓准备程序。
(1)铁道运输的露天矿1)固定坑线开拓运输系统图15-24所示为铁道固定折返坑线开拓运输系统,设有运输坑线的一侧边帮是固定的,另一侧为工作帮,其工作线不断推进。
当-h工作水平的工作线推出一定宽度以后,可以掘进从-h水平到-2h水平的入车沟和-2h水平的开段沟(图15-24b),掘完-2h水平开段沟的全部长度后(图15-24c),就完成了-2h水平的开拓准备工作。
其一般程序为:①上部水平工作线向前推进,通常称推帮,为掘进新水平的入车沟和开段沟创造条件。
工作线的推进量l由图15-24中1-1剖面可求得为l≥B mi n+h(cotθ+cotα),m (15-8)式中B min——最小平盘宽度,m;h——新开拓准备水平的台阶高度,m;θ——剥采工程延深角,(°);α——台阶坡面角,(°);②新水平(图15-24c中的-2h水平)开段沟全长拉通之前,需创造其上部-h水平的平盘线路与固定干线的联接条件,因而应加大-h水平一端的括帮推进量,以建立从固定干线-h水平平盘的端部环线。
③掘进新水平的入车沟和开段沟当露天矿较长的情况下,为保证新水平入车沟和开段沟的掘进,上部水平的工作线推进可先集中在某一段上,随着新水平开段沟延长,然后再推进其它部分工作线。
2)移动坑线图15-26,工作帮一侧设有运输坑线,整个台阶被划分为二个分台阶,俗称三角掌子。
随着工作帮上、下二分台阶工作线推出一定距离之后,开始掘进-h 到-2h水平的入车沟和-2h水平的开段沟(图15-26b)。
接着将上述沟道位于工作帮一侧的工作线推进一定距离后,开始向着反方向延长-2h水平的开段沟,如图15-26c。
移动坑线开拓运输系统情况下,由于存在干线平盘,上部水平为保证新水平开拓准备所需的工作线推进量较大,其值可计算如下(见图15-26剖面1-1):l≥B mi n+B T mi n +h(cotθ+cotα)式中B T min——干线平盘最小允许宽度,m;2 汽车运输露天矿由于汽车运输机动灵活,具有爬坡能力大,曲线半径小、线路敷设方便和要求的工作线短等特点,因而与铁道运输条件相比,其新水平延深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掘沟多用于平装车,因汽车运输时平装车一亦能发挥设备效率;2)不存在因设置环线而加大推帮量的问题;3)可在爆松矿岩上设置移动坑线,如图15-27;4)开段沟无须很长,仅掘出一基坑即可建立台阶工作线,如图15-27、图15-28。
由于汽车运输要求的工作线短,还可设置多出入沟和工作面,加快延深。
图15-27表示分期扩帮横采时的新水平延深程序。
为保证新水平开拓准备,上部水平的工作线应有一纵向推进量l x 和横向推进量l y ,其值可按下式计算:l x ≥m h l D ih x b ,cot 2θ+++ l y ≥b y +h (cot θy +cot α),m式中 i ——公路纵坡,%;D ——平台长度, D ≥2R+B+2c ,m ;R ——汽车转弯半径,m ;B ——汽车车体宽度,m ;c ——汽车距坡底距离,m ;x θ——纵向延深角,(°);b l ——超前富余量,m ;θy ——横向延深角,(°);b y ——运输平台宽度,m四、影响开采程序的因素影响开采程序选择的因素有:煤岩赋存条件;露天矿场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工艺类型;开拓方式以及煤产量、质量、投产时间、达产时间等。
煤岩赋存条件主要为:煤层倾角大小;覆盖层厚薄;走向长度等。
在开采程序选择时,应考虑可否形成内排土场,因为这既是近距离排土,又是少占地的措施。
走向长度(或倾向长度)与工作线长度、产量有关。
根据赋存条件和矿场尺寸、可以考虑台阶划分及台阶高度、设备的选型、开拓运输系统及第一个沟位的确定。
同一个矿山、所选的开采程序、工艺系统、开拓方式不同,将有不同的经济技术效果。
所以,决定方案时,应拟多个方案从中择优。
第二节开拓运输系统露天矿开拓是指建立地表面与露天矿场内各个工作水平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的矿岩运输通道,以保证露天矿场的生产运输,并及时准备出新的工作水平。
概括说来,露天矿床开拓所涉及的对象是运输设备与运输通道(俗称运输坑线),研究的内容是针对所选定的运输设备及运输形式,确定整个矿床开采过程中运输坑线的布置形式(即坑线的形式、位置和数量,平面形式及其固定性等特征),以建立起开发矿床所必须的运输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