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雷达卫星影像介绍
COSMO-SkyMed卫星及产品介绍、特点优势

COSMO-SkyMed卫星及产品介绍、特点优势COSMO-SkyMed卫星及产品介绍1.COSMO-SkyMed卫星介绍COSMO-SkyMed系统是一个由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共同研发的4颗雷达卫星组成的星座,目前4颗卫星已全部在轨运行。
COSMO-SkyMed系统的每颗卫星配备有一个多模式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该雷达工作于X波段(3.1cm),并且配套有特别灵活和创新的数据获取和传输设备。
COSMO-SkyMed系统为对地观测市场提供了具有全球覆盖能力,适应各种气候的日夜获取能力,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干涉/极化测量能力的高效便利的产品服务。
COSMO-SkyMed系统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在COSMO-SkyMed 一代星座之后,还将发射COSMO-SkyMed二代卫星星座,以后还计划发射L波段卫星,既保证了数据服务的延续性,又扩大了数据的应用范围。
图1. COSMO-SkyMed卫星COSMO-SkyMed星座的4颗卫星运行于619.6 km高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具体技术参数如下表:目前4颗卫星在轨道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图2. COSMO-SkyMed星座4颗卫星轨道平面位置关系在每16天的轨道周期中,能够以相同的轨道方向,相同的视向,相同的入射角,4次重复获取干涉数据,具有很强的干涉测量能力。
2. COSMO-SkyMed卫星产品介绍每颗COSMO-SkyMed卫星所荷载的传感器可以在三种波束模式下工作,提供5种分辨率的产品:(1)聚束模式(SPOTLIGHT),包含模式1和模式2,其中模式1只限于军用。
SPOTLIGHT-2的分辨率高达1米,幅宽10 x10Km2;(2)条带模式(STRIPMAP),包含Himage和PingPong两种成像模式,分辨率分别为3米和15米,幅宽分别为40 x40Km2和30 x30Km2;(3)扫描模式(SCANSAR),包含WideRegion和HugeRegion两种成像模式,分辨率分别为30米和100米,幅宽分别为100 x100Km2和200 x200Km2。
经典雷达资料-第22章 天基雷达(SBR)系统和技术-2

SBR系统的优缺点当传感器要完成探测太空、海洋和空中目标任务及完成导弹防御任务时,可考虑使用SBR。
与陆基雷达相比,这些部署在太空的雷达具有以下优点:(1)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仅受选定的轨道和卫星的数目限制。
如图22.9和图22.10所示。
大范围的连续观测是可以实现的[28]。
图22.9标明了从圆形极地轨道上提供连续覆盖整个地球表面所需要的轨道平面数量和卫星数量。
可以看出,当卫星的高度大于6 000n mile时,需要在两个轨道平面上使用6颗卫星,在卫星探测范围内没有天底孔。
图22.10说明了在赤道轨道的特殊情况下,实现连续覆盖所需要求卫星的数量。
这种情形仅限于扩展到图中所指定纬度的宽条形区,可看出:当卫星的高度大于6 000n mile时,4颗卫星能够覆盖一条60 宽的条形区。
时间上的覆盖范围如图22.11所示。
图中给出了目标被跟踪以后从太空卫星观测地面目标的最大时间[28],可以看出,当轨道高度为6 000n mile时,一个地面目标能被观测的时间超过7 000s。
图22.9 极地轨道的全球覆盖[28]图22.10 赤道轨道的带状覆盖图[28](2)使用电子扫瞄天线的SBR是可以完成多种任务的。
例如,一个雷达卫星系统能:第22章天基雷达(SBR)系统和技术·838·①搜索一个扇区,完全覆盖美国本土周围的防御区域,探测距海岸一定距离的轰炸机;②搜索一个覆盖极地的扇区以便在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BMEWS)发现之前发现洲际弹道导弹(ICBM);③监视任何国外潜在的太空发射场地;④完成海洋地区的监视;⑤搜索一个海基弹道导弹(SLBM)防御区域;⑥探测可能对美国同步卫星构成威胁的太空目标。
任务的数量仅受限于重量和可用的主电源,但当采用航天飞机作为发射装置时,这些限制都能克服。
因此惟独技术和成本才是真正的限制。
(3)大气传播影响可以通过适当选择工作频率和有利的几何关系使之最小化。
(4)如果数据经中继卫星获得,就不需要海外工作站。
合成孔径雷达

欧空局(ESA)
欧空局分别于1991年7月和1995年4月,发射了欧洲遥感卫星(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ERS) 系列民用雷达成像卫星:ERS-1和ERS-2,主要用于对陆地、海洋、冰川、海岸线等成像。卫星采用法国Spot-I和 Spot-Ⅱ卫星使用的MK-1平台,装载了C波段SAR,天线波束指向固定,并采用VV极化方式,可以获得30 m空间分辨率 和100 km观测带宽的高质量图像。Envisat是ERS计划的后续,由欧空局于2002年3月送入太空的又一颗先进的近 极地太阳同步轨道雷达成像卫星。Envisat上所搭载的ASAR是基于ERS-1/2主动微波仪(AMI)建造的,继承了ERS-1 /2 AMI中的成像模式和波束模式,增强了在工作模式上的功能,具有多种极化、可变入射角、大幅宽等新的特性, 它将继续开展对地观测和地球(ESA)
意大利 德国
俄罗斯 加拿大航天局(CAS)
日本 以色列
美国宇航局(NASA)
在Seasat-A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利用航天飞机分别于1981年11月、1984年10月和1994年4月将Sir-A、 Sir-B和Sir-C/X-SAR3部成像雷达送入太空。Sir-A是一部HH极化L波段SAR,天线波束指向固定,以光学记录方式 成像,对1000 ×104 km2的地球表面进行了测绘,获得了大量信息,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现了撒哈拉沙漠中的地下古 河道,显示了SAR具有穿透地表的能力,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取决于被观测 地表的物质常数(导电率和介电常数)和表面粗糙度,另一方面,波长越长其穿透能力越强。Sir-B是Sir-A的改进型, 仍采用HH极化L波段的工作方式,但其天线波束指向可以机械改变,提高了对重点地区的观测实效性。Sir-C/X-SAR 是在Sir-A, Sir-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引入很多新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航天雷达系统:具有L、C和X3个波段, 采用4种极化(HH, HV, VH和VV),其下视角和测绘带都可在大范围内改变。
俄罗斯对地观测卫星最新发展

俄罗斯对地观测卫星最新发展王硕;徐进【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8页(P53-60)【作者】王硕;徐进【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3月13日和24日,俄罗斯分别成功发射了资源-P3(Resurs-P3)和猎豹-M2(Bar-M2)2颗高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卫星,这是俄罗斯实施《2013-2020年俄罗斯航天活动国家规划》、《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等战略以来,天基对地观测能力的进一步增强,表明俄罗斯对地观测能力正处于能力恢复和提升期,显露出俄罗斯恢复航天大国实力的决心。
目前,俄罗斯在轨对地观测卫星数量已增至16颗,其中高分辨率卫星数量增至9颗。
然而,资源-P3卫星入轨即发生单侧太阳电池翼未充分展开等问题。
同时,俄罗斯近几年发射事故和在轨故障时有发生,说明其对地观测卫星发展并不顺利。
2 0 1 2年3月6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kosmos,现已更名为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一致通过了《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
4月2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该草案,并正式颁布了俄罗斯未来国家航天新战略。
新战略对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阐释了俄罗斯制定航天活动的原则、目标、预期成果、实施阶段和途径,为未来20年的俄罗斯航天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2年12月出台的《2013-2020年俄罗斯航天活动国家规划》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航天发展战略之一,出台该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俄罗斯对航天活动成果的需求,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保持俄罗斯航天技术领先地位,巩固俄罗斯联邦在全球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2012年发布的这2项未来航天发展战略均涉及对地观测内容,其后发布的战略也多涉及到俄罗斯对地观测体系建设和能力完善的内容。
恢复、巩固、突破三步走,促对地观测卫星上台阶《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对俄罗斯在航天领域未来远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规划:2015年恢复能力;2020年巩固能力;2030年实现突破;2030年后要保持突破并继续发展。
COSMO雷达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1。l . 4 26
9讨 i7  ̄ . i 3 - 5 8 。 { 5 . ‰ 7 4 4 5 13 0 6 3 O 80
00 影像中画出的制地均 比 Q i Br 影 18 uki c d
非耕农 地 1 2 1 6 j 43 1 5 O00 7 】 1 霸 , 2端 强勰 .43 2 1 5 0 % 2 1。 3 5
合
00 16中坑 塘 水 面被 画 入 了耕 地
67 . 5
பைடு நூலகம்
137 0 0 83 一 1 00 2. 一 1 0. 0 7 .5- 0 9 1 3 % % 7 6 6 -
2非耕农用地 和耕地不易 区分 , . 倾向于将非耕农用地画为耕
地 ( 图 3o 见
图3
1.450 1噼 一 1.450 l0 2345, O 2345+ O
注: : i Br 分 蔼鞔 c 啪_ o 分娄 差值 0 c id 类 _ S 0 6 面较 uk 0 l 差值 分比 差 cB d 面 百 = 值 如i i 分类 积 kr 与 相比 差 积 整体 ’ 值 总面
与整体 褶比= 差值, 息蔚褪
( ) 类 结 果影 像 ( 图 1 一 分 见 )
工作研 究 吻
C M雷 影 在 地 用 类 的 用 究 OO达 像 土 利 分 上 应 研 S
口 周 彬
利 用 日 佻 严I买 刚 力 嗣 CU M U 苗 还 衫 1 吐 仃 日 佻 胼 悼 , J 1 划
图 1
分土地利用类 型,通过与光学影像 目视解译 分类结果 的对 比, 评 阶C S O MO雷达影像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潜力。 与此同时 , 笔者 遴取 了同一地 区的两景 C S O MO影像 ,分别对其重合的部分 区域
微波遥感——精选推荐

微波遥感微波遥感⼀、微波遥感概述1、微波微波是指波长1mm——1m(即频率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包括毫⽶波、厘⽶波、分⽶波,它⽐可见光-红外(0.38——15µm)波长要⼤的多。
最长的微波波长可以是最短的光学波长的250万倍。
常⽤的微波波长范围为0. 8~30厘⽶。
其中⼜细分为K、Ku、X、G、C、S、Ls、L等波段。
微波遥感⽤的是⽆线电技术。
微波遥感:是传感器的⼯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是利⽤某种传感器接受地理各种地物发射或者反射的微波信号,藉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地物所需的信息。
微波遥感系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所谓主动微波遥感系统,指遥感器⾃⾝发射能源。
“雷达”是⼀种主动微波遥感仪器。
雷达是⽤⽆线电波探测物体并测定物体距离的,这⼀过程中需要它主动发射某⼀频率的微波信号,再接收这些信号与地⾯相互作⽤后的回波反射信号,并对这两种信号的探测频率和极化位移等进⾏⽐较,⽣成地表的数字图像或者模拟图像。
微波辐射计是⼀种被动微波遥感仪器,记录的是在⾃然状况下,地⾯发射、反射的微弱的微波能量。
2、微波遥感的历史微波遥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由于军事侦察的需求,美国军⽅发展了侧视机载雷达。
之后,侧视机载雷达SLAR 逐步⽤于⾮军事领域,成为获取⾃然资源与环境数据的有⼒⼯具。
1978年美国发射的Seasat海洋卫星以及随后发射的航天飞机成像雷达计划、苏联发射的Cosmos1870,标志着航天雷达遥感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发射了⼀系列的星载雷达,单波段单极化雷达遥感得到了很⼤的发展。
进⼊21世纪以来另有⼀系列先进的雷达遥感计划得以实施,使得多波段多极化雷达遥感得到了很⼤的发展。
这⼀系列计划的实施⼤⼤地推动了极化雷达和⼲涉雷达等新型雷达的发展,使卫星雷达遥感进⼊了⼀个新时代。
我国的微波遥感事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
在国家历次科技攻关中,遥感技术都作为重要项⽬列⼊。
3s介绍

3S 技术构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核心,它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处理快速再现和客观反映地球表层的状况、现象、过程及其空间分布,并深层次地探索现象、事物的形成机理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李清泉,左小青,谢智颖. GIS2T 线性数据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J ]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 ,20 (3) :312353s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小灵通3s技术"3S"技术是英文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
目录睡眠3S概述系统组合遥感技术(RS)成像方法分辨率用途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地图空间数据海量数据卫星轨道航空摄影航天摄影波宽基图效益缓冲带地籍制图参照点轮廓线图COSMOS数据转换数据层美国国防制图局数字地形模型边缘匹配特征特征数据地理编码地理参考地面控制构地面实况图像纠正图像配准图像重采样图像处理地图投影镶嵌多光谱图像正射照相全色胶卷照相测绘象元点快视纠正弹性伸缩SPIN-2SPIN CONTROL立体信息分析立体图像立体正射照相热图像三角测量技术USGS向量数据VTU1 GIS与GPS技术简介1.1 GIS 技术1.2 GPS技术简介2 GIS与GPS技术结合睡眠3S概述系统组合遥感技术(RS)成像方法分辨率用途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地图空间数据海量数据卫星轨道航空摄影航天摄影波宽基图效益缓冲带地籍制图参照点轮廓线图COSMOS数据转换数据层美国国防制图局数字地形模型边缘匹配特征特征数据地理编码地理参考地面控制构地面实况图像纠正图像配准图像重采样图像处理地图投影镶嵌多光谱图像正射照相全色胶卷照相测绘象元点快视纠正弹性伸缩SPIN-2SPIN CONTROL立体信息分析立体图像立体正射照相热图像三角测量技术USGS向量数据VTU1 GIS与GPS技术简介1.1 GIS 技术1.2 GPS技术简介2 GIS与GPS技术结合展开编辑本段睡眠3S概述睡眠领域的3S:是指睡眠涵盖基础知识大类的统称,也就是:睡眠知识Sleep knowledge 睡眠健康Sleep Health 脊椎健康Spinal health的第一个字母。
需要购买ALOS-2雷达卫星影像的-快来了解这份ALOS-2卫星介绍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需要购买ALOS-2雷达卫星影像的-快来了解这份ALOS-2卫星介绍ALOS-2是L波段的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最高分辨率可达1米,是目前唯一在轨的商用L波段雷达卫星。
拥有1米、3米、6米、10米、100米等多种分辨率,并且具有单、双极化、全极化等多种模式数据。
◆卫星特点①长波段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的长波长及强穿透性在植被覆盖茂盛、地表起伏较大、气候潮湿、形变量较大的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更容易形成干涉像对。
各种波长的特点见下图:②多种模式数据◆ALOS-2具有丰富的利用目的◆ALOS系列卫星未来发射计划一、卫星类型(1)光学卫星: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worldview4、quickbird、geoeye、ikonos、pleiades、deimos、spot1、kompsat系例、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spot7、landsat5(tm)、landsat(etm)、rapideye、alos、kompsat系例卫星、planet卫星、北京二号、高景一号、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
(2)雷达卫星:terrasar-x、radarsat-2、alos雷达卫星、高分三号卫星(3)侦查卫星:美国锁眼卫星全系例(1960-1980)二、卫星分辨率(1)0.3米:worldview3、worldview4(2)0.4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kompsat-3A(3)0.5米:worldview3、worldview2、geoeye、worldview1、pleiades(4)0.6米:quickbird、锁眼卫星(5)1米:ikonos、高分二号、kompsat、deimos(6)1.5米:spot6、spot7、锁眼卫星(7)2.5米:spot5、alos、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锁眼卫星(8)5米:spot5、rapideye、锁眼卫星、planet卫星4米(9)10米:spot5、spot4、spot3、spot2、spot1(10)15米:landsat5(tm)、landsat(etm)三、卫星国籍(1)美国:worldview1、worldview2、worldview3、quickbird、geoeye、ikonos、landsat5(tm)、landsat(etm)、锁眼卫星、planet卫星(2)法国:pleiades、spot1、spot2、spot3、spot4、spot5、spot6(3)中国: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景卫星(4)德国:terrasar-x、rapideye(5)加拿大:radarsat-2四、卫星发射年份(1)1960-1980年:锁眼卫星(0.6米分辨率至10米)(2)1980-1990年:landsat5(tm)、spot1(3)1990-2000年:spot2、spot3、spot4、landsat(etm)、ikonos(4)2000-2010年:quickbird、worldview1、worldview2、spot5、rapideye、radarsat-2、alos(5)2010-:spot6、spot7、资源三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worldview3、worldview4、pleiades、高景卫星、planet卫星1营业执照(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书3国家A级纳税人企业4ISO9000认证5遥感卫星影像地图技术服务系统著作权证书6遥感卫星影像三维仿真推演系统著作权证书7卫星影像质量快速检验系统著作权证书8历史遥感图像检验系统著作权证书9锁眼卫星影像快速处理系统著作权证书10同质遥感数据融合系统著作权证书11异质遥感数据融合系统著作权证书12多时空多光谱遥感数据融合系统著作权证书13遥感卫星影像生产管理应用服务系统著作权证书14遥感数据遥感专题图信息智能提取监测系统著作权证书15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处理应用技术服务平台著作权证书16多源遥感卫星产品数字化集成处理系统著作权证书17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信用AAA等级证书18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资信AAA等级证书19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合同守信用荣誉证书20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明诚信单位荣誉证书21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服务守信用荣誉证书22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行业诚信示范单位荣誉证书技术能力说明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OSMOS雷达卫星影像介绍
COSMO-SkyMed是意大利空间地球观测系统。
由意大利航天局和国防部研制及运行,为军民两用系统。
其产品和服务被广泛用于风险管理、科学研究、商业应用以及国防情报领域。
该系统由4颗低轨中型卫星组成,每颗卫星搭载x波段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根据不同图像尺寸和分辨率需求,具备多种观测模式。
1.聚束式:米级分辨率图像。
2.两种条带式:分别由两种不同的极化方式获得米级分辨率。
3.两种ScanSAR模式:获取中等分辨率(100米)的大范围图像。
利用四颗在轨卫星中的两颗卫星对地面同一点位置进行联合观测,可以得到地面三维SAR图像。
聚束模式:在聚束式工作模式下,雷达对某一场景的观测时间比标准条带式更长,从而增加了天线合成孔径,提高了方位分辨率。
COSMO-SkyMed雷达还有一种增强聚束模式,通过天线电子扫描,使波束中心位于成像中心之外,从而实现成像中心的扩散。
图7给出了该模式下对南非开普敦体育场的成像结果。
条带式:当卫星平台移动时,天线在地球表面扫过一条轨迹。
理论上,SAR雷达可以再其工作周期(约600秒)内扫过任意方位向距离。
最大可扫过约4500公里的距离。
条带式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一种是“Himage”,另一种是“PingPong”。
在Himage模式下,雷达发射/接收配置固定不变,从而接收到地面散射点的整个多普勒带宽信号。
方位向波束扫过的宽度为40公里,对应的数据采集时间为6.5秒。
在PingPong模式下,雷达利用条带映射方式进行成像,成像过程不同的极化方式交替切换(VV、HH、HV和VH)。
在此模式下,仅有部分方位向的合成孔径用于成像,因此方位向分辨率有所降低。
方位向波束扫过的宽度为30公里,对应的数据采集为5.0秒。
ScanSAR模式:该模式成像范围大,但空间分辨率较低。
因在不同的相邻子区域内进行周期性扫描而得名。
同样,其方位向分辨率相对聚束式有所降低,通过将一组条带图像拼接为一幅大的图像。
ScanSAR 模式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一种是“WideRegion”,另一种是“HugeRegion”。
在WideRegion模式下,图像被分成三个相邻的子区域,其在距离和方位角方向上分别覆盖约100公里,对应的观测时间约为15.0秒。
在HugeRegion模式下,图像被分成六个相邻的子区域,其在距离和方位角方向上分别覆盖约200公里,对应的观测时间约为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