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铁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十二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2015),中国国家铁路运营的总里程将从目前的9.1万公里增长到12万公里左右。

其中,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

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

到2015年,中国各城市地铁、轻轨规划线路建设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划将达到1.27万亿元人民币。

至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预计财政投入达3万亿。

至2050年规划的线路将增加到289条,总里程数将达到11700公里。

因此,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采购市场,地铁与轻轨的规划、建设及运营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而安全、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又对中国进一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批复22个城市地铁规划 总投资近9千亿元

国务院批复22个城市地铁规划 总投资近9千亿元

潜水泵房一般 为地下式构筑物 ,其上部不设 建筑 用 房 , 于 水泵 等设 备 的起 吊常 采 用 吊车 。 对 泵
房一 般 按 整体 构 筑 物设 计 , 当泵 房 较 深 时 , 可将 也
有 压 力 井盖 , 配 有放 气 阀 。 并 出水部分与主体分 开 , 设置成两个构筑物 。 6 结 语 集水池容积 的确定 ,室外 排水设计 规范》 《 规 定 , 水泵 站 的集 水池 容积 不 小 于最 大一 台泵 3 雨 0s 城 市下穿地 道排水系统 是一项系统工程 , 涉 的出水量 ,而对于独立 的地下水泵站集水池容积 及道路 、 排水 、 土建 、 电气及 自控 等多专业 , 穿 下 没有明确规定 , 由于地下水水量一般都较小 , 结合 地 道 排 水 系 统 的正 常 运 行 对 保 证 区 域 交 通 通 行 实际工程经验 , 为减少水泵 的开停次数 , 其集水池 安 全 至 关 重 要 ,在 建 设 前 期 的 设 计 阶 段 应 引 起 容 积 可按 最 大一 台泵 5mi 出水 量 设 计 。 n的 足够重 视 ,设 计 中要结 合 区域 情况 选择合 理 的 泵房应采用机械格栅 , 并应设置螺旋输送机 。 设 计参数 , 并对 泵站 选址 、 建造形 式等进 行多方 案 的 比选 以确 定最 优方 案 ,保 证地 道排水 的安 目前 , 考虑景观 因素 , 部分地道泵站将进水闸井及 格栅除污机下沉至地面以下 ,这种设计思路提升 全 可 靠 。
了泵站 的景观效果 , 但也增加 了今后 的养管难度 。 水 位 控 制 对 于 地 道 排 水 的 安 全 可 靠 非 常 重 要 ,地 道雨 水 泵 站 的最 高 水 位 可 按 照地 道 道 路 最 低点高程下返 1 m安全水头推算 ,地下水泵站 的

未来全国地铁建设规划方案

未来全国地铁建设规划方案

未来全国地铁建设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城市,城市交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快速发展。

未来全国地铁建设规划将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未来全国地铁建设规划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技术以及建设方案。

未来地铁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地铁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容量、高速、无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大容量将使地铁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挑战。

高速将缩短通勤时间,提高旅客舒适度。

无人化可以提高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智能化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

在未来地铁建设中,轨道交通的自动化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从自动化列车和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到智能车站和安防系统,这些技术将使城市地铁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

未来地铁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绿色低碳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问题,地铁系统作为城市由交通方式之一,应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将使地铁系统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未来地铁建设的技术应用未来地铁建设中需要应用各种新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以下是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地铁系统将实现自动驾驶,这将降低操作成本、提高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地铁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互联技术未来地铁系统将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通过将列车和车站连接到互联网络,可以实现实时监测乘客数量、信息分发以及安全控制等功能。

绿色技术未来地铁系统将大量应用绿色技术,比如在地铁站和轨道上安装光伏发电装置,通过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地铁设备和列车提供能源,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未来地铁建设的方案在未来地铁系统的建设方案中,有以下几个重点。

地铁站的建设未来地铁系统应该充分考虑人流分布情况,建设更合理的地铁站网络。

建设大型中转站、智能化车站和更多无障碍通道,将大幅提高乘客出行体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车辆的建设未来地铁系统需要建造更长、更宽、更宽敞、更高速的列车,并应用自动驾驶和互联技术,使车辆更加安全、高效和智能。

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

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

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北京地铁系统一直在不断扩展和升级。

为了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以及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划的背景、目标和具体规划内容。

背景北京地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服务于中国首都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

自1971年首条地铁线路建成以来,北京地铁持续发展,目前已经拥有23条线路,总长度达到738.5公里。

然而,随着北京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地铁系统正在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

为解决当前交通问题并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应运而生。

目标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新的地铁线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一规划旨在为北京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规划内容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新线路建设根据规划,到2030年,北京地铁将增加至少10条新的地铁线路,总长度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

这些新线路将覆盖城市的各个重要区域,包括市中心、郊区和新兴经济区。

这些线路将进一步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并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出行选择。

2. 线路升级和扩展除了新线路的建设,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还将对现有地铁线路进行升级和扩展。

通过改造和升级现有线路,地铁系统将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列车拥挤和停车等待时间。

此外,还将增加车辆数量,以提高运力和方便乘客。

3. 换乘站提升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还将重点提升换乘站的设施和服务。

目前,一些换乘站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乘客交通拥堵。

为解决这个问题,规划将建设更大、更现代化的换乘站,提供更多的出入口和换乘通道,以便乘客更便捷地换乘。

4. 环境保护措施在北京地铁规划2030高清中,环境保护也被列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规划将致力于降低地铁系统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目录第一章综述 (3)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3)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3)2.2 线网空间形态与构架问题研究 (5)2.3 关于地铁线网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 (8)第三章地铁站站址规划 (9)3.1车站开挖对地标建筑物的影响 (9)3.2车站开挖对地下建筑物的影响 (10)3.3车站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11)3.4车站开挖对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12)3.5地铁车站开挖方法受多因素影响时的选择 (13)3.6小结 (13)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3)第一章综述近年来,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勃发之机,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加速地铁建设, 一些百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如西安等也在积极筹划和兴建地铁, 无疑,这是我国城市交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好兆头。

地铁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组成结构及外部运行环境都是决定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因素。

地铁网络总体布局规划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它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其它子系统(如道路及地面常规公共客运等)的协调关系,乃至与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的协调关系。

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地铁线网的总体布局规划作为线路建设的依据,将来形成的地铁系统很难保证有较理想的运行效能。

在地铁线网规划中如何确定线网合理规模、线网空间构架形态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是线网规划理论中尚待探讨的问题, 同时也是涉及规划方法的问题。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线网规模(线网营运总里程)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换言之,一个城市地铁线网的总体规模无疑应当与上述客观条件相匹配,否则无法保证线网运营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

编制线网总体布局规划时,往往只注意线网覆盖面及线网的具体构架,而不作合理规模的论证,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地铁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地铁建设工作计划

地铁建设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为满足北京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升市民出行品质,2024年度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将以“规划先行、建设为主、运营保障”为原则,确保地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 完成地铁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12号线(四季青-东风)、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等3条(段)约45.3公里线路的初期运营。

2. 全面启动1号线支线、M101线一期等2条三期建设规划线路的建设工作。

3. 推进10条(段)、201.7公里在建线路的建设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到2024年底,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880公里。

二、重点任务1. 线路建设- 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该线路全长约15.7公里,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站6座。

主要串联多条南北向和东西向轨道交通主干线路,解决北京朝阳站客流接驳难题,提升东部地区交通出行便捷性。

- 12号线(四季青-东风):该线路全长约28.9公里,设车站20座,其中换乘站13座。

主要沿北三环东西向敷设,覆盖四个行政区,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轨道交通运力矛盾。

- 1号线支线、M101线一期:全面启动两条三期建设规划线路的建设工作,确保按计划推进。

2. 在建线路推进- 对10条(段)、201.7公里在建线路进行进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 运营保障- 加强运营调度,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确保市民出行安全、便捷。

- 完善站务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三、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轨道交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

2. 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资金需求。

3. 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轨道交通建设环境,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4.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安全、环保、节能。

5. 人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

地铁建设规划

地铁建设规划

地铁建设规划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合理的地铁建设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线路规划、站点规划和安全规范三个方面探讨地铁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和需要遵循的标准。

一、线路规划地铁线路规划是地铁建设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地铁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在进行线路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和地理条件等因素。

首先,线路规划需要确保覆盖面广,满足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

主干线路的布局应合理,连接城市的各个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无缝衔接。

支线路的设计应侧重于服务于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其次,线路规划需要考虑交通流量的分布和变化。

高峰期的交通流量较大,需要加强线路的容量和运力,确保乘客的出行体验。

同时,还要考虑到线路的扩展性和可持续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进行未来的线路延伸。

最后,线路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

地铁线路的建设应尽量避免地质灾害区和环境敏感区,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环保。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地下管线、地上建筑物等影响因素,确保地铁建设不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二、站点规划站点规划是地铁线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出行便利程度和地铁的运行效率。

站点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站点应合理布局,方便乘客的进出和换乘。

主要车站应布置在人口密集区和重要交通节点附近,方便乘客的接驳和出行。

换乘站点要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连续性和便利性,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和困扰。

其次,站点的设计要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

站点内部应设置舒适的候车区、出入口和标识牌,方便乘客进出和换乘。

此外,站点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逃生通道、应急设施等安全因素,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最后,站点规划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和扩展空间。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地铁线路的规划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留出空间进行未来的站点扩建和线路延伸。

三、安全规范地铁建设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乘客的安全是地铁建设规划的首要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未来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未来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未来规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导致城市的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尤其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可靠、环保舒适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规划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其前身是城市有轨电车。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伦敦、柏林等城市就已经开始了有轨电车的运营。

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交通状况的恶化,有轨电车的运营成本和效率逐渐趋于极限。

20世纪50年代,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应运而生,武汉作为中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在1984年开通的第一条地铁线,也是中国的第一条地铁线,标志着中国地铁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之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平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模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覆盖了大多数大中城市,并逐步向小城市延伸。

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47个城市开通地铁,地铁里程已超过76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铁运营体系。

不仅如此,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在不断加速。

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将会更加智能化。

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将提升列车的运行效率、放大各个站台的信息、增强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的功能。

2、高效能: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更加高效、节能、环保。

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将帮助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绿色出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交通效率。

3、多样化: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向多元化发展。

地铁覆盖面广、速度高、服务细化,此外,轻轨、有轨电车、城市通勤铁路等也会有所扩展。

另外,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租赁电单车、电动汽车等电动出行方式作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补充,多样化的交通方式让市民可以选择更贴符自己需求的出行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地铁规划
2015年北京市全市地铁运行 线路将达到19条,运营里程共计 561公里,城市主要功能区内均有地 铁穿过,同时将新城和城区内部连 接在一起。
2012年前,将建设完成地铁4 、6、7、8、9、10、14、15号线 一期和亦庄线,新增运营里程221 公里,累计达到419公里,基本实 现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5号线二期 东川路-南桥新城 • 9号线三期 松江新城-松江南站 民生路-曹路 • 10号线二期 新江湾城-外高桥 • 11号线三期 罗山路-黄楼 • 13号线二期 南京西路-张江 • 新建线(2010-2020年) • 5号线北段 虹桥枢纽-莘庄 • 14号线 江桥-金桥 • 15号线 陈太路-紫竹科技园区 • 16号线一期 虹口足球场-上海动物园 • 17号线一期 虹桥枢纽-宝山工业园 • 18号线 场北路-航头 • 19号线一期 金桥-长兴岛 • 20号线 虹桥枢纽-东方绿舟
9号线一期工程以花都汽车城为起点, 经花都中心城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与三号 线北延段高增站换乘,已于2009年开工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西起白云区槎头,经 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最后到 达增城市新塘镇象颈岭,计划2012年开通
广佛线规划
广佛线(又称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佛山地铁一号线), 是一条跨越广州海珠区、荔湾区、佛山南海区、禅城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2010年 10月魁奇路—西朗段将通车试运营,2012年建成西朗—沥滘段并通车试运营。
广佛三号线(佛山5号线):由乐从葛岸起,经由江湾路、祖庙、佛山火车站、黄 岐,至广州窖口,对接广州地铁5号、13号线。
广佛四号线(佛山6号线):由九江起,经由325国道、乐从、至平洲,对接广州 地铁11号线。
广佛五号线(佛山7号线):由大良古鉴起,经由凤山路、至番禺紫坭。该线路是 联系大良容桂组团与番禺市桥的联络线,是广州10号线的延伸线。
上海地铁近期规划
上海轨道交通路网现运营线 路为10条,运营线路总长330公 里,车站总计221座(不含磁浮示 范运营线)
至2012年增添的新线包括: 7号线罗店至浦东博览中心、10号 线虹桥枢纽至新江湾城、11号线 北段嘉定至安亭至罗山路、11号 线南段龙阳路至临港新城、12号 线七莘路至上川路、13号线一期 华江路至南京西路
轨道交通系统采用放射式的线 网结构,并利用两条线路构成中心 市区内不封闭的两个半环线以加强 各组团间的联系。
天津地铁线路明细
1号线:刘园至双林全长26.188公里,共设车站22座。(1号线中段于1984年投入运营, 全程7.4公路) 2号线:曹庄至李明庄,全长23.5公里,共设车站20座。 3号线:侯台至小淀全长22.3公里,共设车站19座。 4号线:引河北至张贵庄,全长35.7公里,共设车站28座。 5号线:大寺至北仓,全长31.2公里,共设车站24座。(09年底开工) 6号线:李七庄至大毕庄。全长21.4公里,共设车站18座。(09年底开工) 7号线:为轨道交通外围线。北辰区南淀风景区至梨园头,全长25.5公里。 8号线:该线为轨道交通外围线。小淀组团至中北镇,全长20公里。
广佛六号线(佛山8号线):由南江起,经由德胜北路、至番禺大岗。该线是联系 大良容桂组团与广州南沙的联络线,是广州13号线的延伸线。
广佛七号线:由广州12号线引出,广州白云区对接南海里水,具体线路待细化。
天津市地铁规划
天津市快速轨道系统近景共规 划了六条线路,总长度160.6公里, 共设车站131座。1、2、3号线为城 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基本骨架线。4号 线为内部填充线,5、6号线为外围 发展线的线网构架格局。
广州地铁近景规划
6号线:一长24.3KM,设车站22个; 二期长17.6KM,设车站10个,将与二期一 起于2013年全线开通
7号线:西起广州南站,往东经钟村、 汉溪长隆,止于新造,共设十站
8号线:西起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北凤凰 新村,东止于海珠区新港东路万胜围站,晓 港站—万胜围站为目前二号线沿用线路。八 号线共新增4座站点,预计2010年开通
中 信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建设规划 地产
迄今为止,国内已有10个城市开通了3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 程达到835.5公里,城市对地铁的需求不断提高。
城市拥有地铁标准: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有3项指标——城市人口超300万、 GDP超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
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名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 哈尔滨、沈阳、成都、武汉、西安、重庆、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 州、昆明、大连、南昌、青岛
上海市2020年地铁远期规划
至2020年,还将有望新增310公里,使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877 公里,并延伸至长兴岛。5号线北段、17号线一期和20号线均规划从虹桥枢纽始发,加
上目前正在建设的2号线延伸段和10号线,届时有5条地铁线在虹桥交汇,其中有 3条 线路从虹桥首发延伸线
上海远景规划线路明细
2015年底,将建设完成地铁 15号线二期和大兴线、房山线、 S1(门头沟)线、S2(昌平)线, 新增运营里程142公里,累计达到 19条线路561公里。至此,全部完 成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北京地铁建设现状
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10 号线,13号线,机场快轨,八通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20多公里,共有147座 运营车站,已经将北京市远郊地区和市区内部紧密联系在一起,北京地铁目 前日客运量500万人次左右。
广佛一号线(佛山1号线):首通段魁奇路站至西朗将于2010年10月31日建成开 通,西朗至沥滘段2012年12月28日建设完成。一号线南延段力争年内动工,工程规划 从魁奇路站往南延伸,设置4座车站(东平东、东平新城、体育馆、澜石)。
广佛二号线(佛山2号线):起于广州新客站,对接广州地铁7号线,与广佛一号 交于魁奇路站,广佛二号线继续西行,经过南庄、西樵,终到高明荷城。
广州地铁规划
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将平 均开通35公里,现开通线路为1号线( 西朗至广州东站)、2号线(三元里至 万胜围)、3号线(广州东站至体育西 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4号线 (万胜围至金洲)及5号线(荔枝湾至 黄埔客运港),地铁总规划里程为600公 里
2号线(嘉禾望岗—三元里),江 南西—广州南站)、3号线(机场南— 广州东站)4号线(黄村—车陂南)、8 号线(凤凰新村—晓港)、广佛线(魁 奇路—西朗),将在2010年全部开通营 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