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bèng jiàn()的水花②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jiān dū()在后头③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④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g hū bù tóng()而且一反既往了【答案】①迸溅, ②监督, ③妇孺皆知, ④迥乎不同【解析】①“bèng jiàn”应写作“迸溅”②“jiān dū”应写作“监督”③“fù rú jiē zhī”应写作“妇孺皆知”④“jiǒng hū bù tóng”应写作“迥乎不同”2.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上联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下联 ________【答案】冬梅做霜雪远群芳以无争【解析】根据对联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的要求可知“夏荷濯清涟”是主谓结构可用“冬梅做霜雪”与之相对“出淤泥而不染”是对夏荷品质的概括可用“远群芳以无争”总结冬梅的特点这样就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但当我āi dào()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②但到zēng wù()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③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 huì rén bù juàn()所以确是人之师表”④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ēi tiān mǐn rén()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答案】①哀悼, ②憎恶, ③诲人不倦, ④悲天悯人【解析】①“āi dào”应写作“哀悼”②“zēng wù”应写作“憎恶”③“huì rén bù juàn”应写作“诲人不倦”④“bēi tiān mǐn rén”应写作“悲天悯人”4.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 (尊重重视) ________语文努力求________ (完美完整) 并且________ (以身作则现身施法) ________ (始终如一鞠躬尽瘁) 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答案】重视, 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分首先理解词意①尊重:敬重;重视重视: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②完美:完备美好完整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③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现身施法: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④始终如一: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总之这几个词语是近义词,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定用哪一个词语更恰当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现身施法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5.小江、小岩和小路在期末复习时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主题是“感受语文魅力弘扬传统文化” 以下是他们的交流过程咱们与他们一起来完成学习任务【汉字魅力】小江我在学习中发现了一种辨识字形的方法就是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来判断比如“眼花缭乱”的“缭” 因为丝绞缠在一起才让人感觉很乱所以是绞丝旁的“缭”小岩按照你这个方法我很快记住了下面这个词语“(liào)________望” 因为________ 小路我最大的问题是古诗文名句默写老是写错别字比如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我就写成了“________”小江关键是理解意思是理解了书写就不容易写错画线句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因为________【答案】瞭, “瞭望”是登高远望的意思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的“瞭”, 芳草凄凄鹦鹉洲, 芳草萋萋鹦鹉洲, “萋萋”意思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跟草有关所以是草字头的“萋”【解析】小岩瞭“瞭望”是登高远望的意思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的“瞭”小江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意思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跟草有关所以是草字头的“萋”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6.(1)荡胸生层云 ________ (杜甫《望岳》)6.(2)________ 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3)飞来山上千寻塔 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6.(4)《爱莲说》选自________ 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答案】(1)决眦入归鸟【解析】(1)决眦入归鸟(重点字眦)【答案】(2)前不见古人【解析】(2)前不见古人(重点字见)【答案】(3)闻说鸡鸣见日升【解析】(3)闻说鸡鸣见日升(重点字见)【答案】(4)《周敦颐集》,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解析】(4)《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作者是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作者用“莲”的品质象征自己的品质表现了作者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①万籁此都寂 ________②________ 寂寞沙洲冷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 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④韩愈《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但余钟磬音,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磬”、“拣”、“厦”、“庇”的书写理解型默写(3)抓关键词“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4)的关键词是“主旨”8.(1)_______________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8.(2)杨花榆荚无才思 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8.(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独坐幽篁里【解析】(1)注意“篁”的书写【答案】(2)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2)注意“惟”的书写【答案】(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解析】(3)根据“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可推知答案注意“闻”的书写【答案】(4)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解析】(4)根据“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可推知答案注意“苔”的书写【答案】(5)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5)根据“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可推知答案注意“亵”的书写9.(1)荡胸生曾云 _______________9.(2)_______________ 弹琴复长啸9.(3)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9.(4)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9.(5)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9.(6)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9.(7)_______________ 自缘身在最高层9.(8)苔痕上阶绿 _______________【答案】(1)决眦入归鸟【解析】(1)注意“眦”的书写【答案】(2)独坐幽篁里【解析】(2)注意“篁”的书写【答案】(3)独怆然而涕下【解析】(3)注意“怆”的书写【答案】(4)山重水复疑无路【解析】(4)注意“疑”的书写【答案】(5)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5)注意“作”的书写【答案】(6)万里赴戎机【解析】(6)注意“戎”的书写【答案】(7)不畏浮云遮望眼【解析】(7)注意“遮”的书写【答案】(6)草色入帘青【解析】(8)注意“帘”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含义的理解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答案】一是指叶圣陶先生不能共度除夕佳节 ,在这团聚的特殊日子里离开人世;二是失去了一位中国的语言大师,这是中华文化上的一大损失【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双层的悲哀:一是指叶圣陶先生不能共度除夕佳节,在这团聚的特殊日子里离开人世:二跌去了一位中国的语言大师,这是中华文化.上的一大损失。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 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__________________ 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③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 _。

(陆游《游山西村》)④______________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

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辛,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cāng,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盘虬.卧龙( ) 花cāng( ) 酒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2分)(3)“盘虬卧龙”在文中的意思是:。

“盘”的意思是:。

(2分)(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被动句: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爱莲说测试题

爱莲说测试题

爱莲说测试题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字茂叔,()代()家,世称()。

()是周敦颐的谥号。

文言词语:
【蕃(fán)】【独】【予】【染】【濯】【妖】【植】【亵(xiè)玩】【谓】【君子】【鲜】【宜】【益】
问题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2.作者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何作用?
3.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4、在作者眼里,莲是什么的代表?作者认为像莲花这样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5、“独爱莲”“独爱菊”中的两个“独”字,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6、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寄寓菊、牡丹和莲怎样的象征意义?其意图是什么?
7、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9、人们常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请你谈谈其中做人的道理。

10、读完此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1、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

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1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爱莲说》

《爱莲说》

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盛爱一作:甚)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作者:周敦颐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重点字词】可:值得蕃(fán):多。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涟:水清而有微波。

妖:美丽而不端庄通:贯通。

直: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国学知识测试(三)

国学知识测试(三)

国学知识测试(三)每人作答一次,限时20分钟,实事求是。

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 [单选题] *A.静脉B.动脉(正确答案)1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 [单选题]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正确答案)1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文章书画稿费(正确答案)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1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单选题] *A. 孔子B .屈原(正确答案)105.“杏林”指代的是?() [单选题] *A.教育界B.医学界(正确答案)1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单选题] *A.《山海经》(正确答案)B.《世说新语》1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单选题] *A.下棋B.战场C.戏台(正确答案)1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单选题] *A.《汉书》B.《史记》(正确答案)C.《三国志》D.《左传》1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单选题] *A.东B.西(正确答案)C.南D.北1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单选题] *A.子路B.子张C.子贡(正确答案)D.颜回1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 [单选题] *A. 天空B .大海(正确答案)C.草原D.高山解答: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

1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 [单选题] *A.《淮南子》(正确答案)B.《庄子》1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单选题] *A.《永乐大典》(正确答案)B.《四库全书》1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单选题] *A.老子(正确答案)B .孟子C.荀子D.孔子1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单选题] *A.左思的《三都赋》(正确答案)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1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单选题] *A.元稹的《莺莺传》(正确答案)B.王实甫的《西厢记》1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单选题] *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正确答案)1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 [单选题] *A.土地之神(正确答案)B.五谷之神1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单选题] *A. 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正确答案)1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单选题] *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正确答案)1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 [单选题] *A.《白蛇传》B.《梁山仙与祝英台》(正确答案)C.《唐伯虎点秋香》1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单选题] *A.长度B .面积C.体积D.重量(正确答案)1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 [单选题] *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正确答案)D.佛山镇1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单选题] *A .《徐霞客游记》(正确答案)B.《说文解字》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1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正确答案)1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单选题] *A.长歌行》(正确答案)B.《短歌行》1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单选题]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正确答案)1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单选题] *A.名B.字C.号(正确答案)1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单选题]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确答案)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单选题] *A.丝B.竹(正确答案)1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单选题] *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正确答案)1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 [单选题] *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正确答案)1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 [单选题] *A.品德高尚(正确答案)B.子孙成群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单选题] *A.李白B.杜甫(正确答案)1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爱莲说测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测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爱莲说》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周敦颐D. 苏轼2. 《爱莲说》中提到的“出淤泥而不染”是指什么?A. 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花朵不沾染泥污B. 莲花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洁C. 莲花的花瓣不会被泥水弄脏D. 莲花即使在泥土中也能生长得很好3. 文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述的是莲花的什么特性?A. 莲花的茎直而中空B. 莲花的茎不弯曲C. 莲花的茎不分枝D. 莲花的茎不缠绕二、填空题4. 《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下一句是“______”。

5. 文章中提到莲花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味着莲花具有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7. 根据《爱莲说》,分析作者为什么将莲花比作君子。

四、论述题8. 论述《爱莲说》中莲花的象征意义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二、填空题4. 亭亭净植5. 高洁的品格三、简答题6. 作者通过描绘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特性,表达了对莲花纯洁、高雅、坚韧不拔的赞美之情。

7. 作者将莲花比作君子,因为莲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性,中通外直的正直性,以及香远益清的高洁性,这些都是君子所应具备的品德。

四、论述题8. 莲花在《爱莲说》中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坚韧,它代表了君子的品德。

在中国文化中,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高洁品格,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纯洁和正直的精神。

莲花的形象广泛出现在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爱莲说测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测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爱莲说》是宋代文学家______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______之情。

2.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述了莲花的______和______。

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三种花,分别是莲花、菊花和______。

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容的是莲花的______特点。

5. 文章最后一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感慨。

二、选择题1.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哪个朝代的人?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2. 下列哪项不是莲花的特点?A. 出淤泥而不染B. 濯清涟而不妖C. 中通外直D. 香气扑鼻3. 文中提到的“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A. 唐代B. 宋代C. 魏晋南北朝D. 明清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哪种花的偏爱?A. 莲花B. 菊花C. 牡丹D. 梅花5.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孤独B. 愤世嫉俗C. 与世无争D. 愤慨三、简答题1. 请简述《爱莲说》中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

2.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了三种花,分别代表了什么?3.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四、阅读理解题阅读《爱莲说》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 周敦颐在文中是如何描绘莲花的?2. 作者通过对比莲花、菊花和牡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3. 周敦颐在文中提到“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你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五、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莲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表达你对莲花的理解和感受。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爱莲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从中领悟到作者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以及他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小题)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 .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外貌描写)C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

(动作描写)D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语言描写)2.对下列《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描写)B .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记叙)C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抒情)D .他说:“好,就这样。

”(描写)3.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 。

(2)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3)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4)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 。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5.《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6.【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4.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5.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宋代着名_________。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2、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重点字词解释
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君子者也。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莲,花之君子者也。

四、理解性默写
1、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或形容洁身自好,却不以此媚人的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或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威武不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容资质美好,美名远扬或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美名远扬的句子:__________
7、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端庄、清高的句子:__________
8、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或用感叹语气写出作者对当时不正当世风的批判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

9、文中既点明本文中心又高度概括莲可贵品质的句子:_________。

10、写出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或为人虚心正直,特立独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1、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3、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这种写法是什么
4、文中写到了菊花和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一、二题略
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略
五、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3、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这样的写法叫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4、用菊花来正衬莲,用牡丹来反衬莲。

5、暗讽贪慕富贵的人太多,是作者对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恶浊世风的强烈讽刺与厌恶。

6、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作者在文中寄寓着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