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书-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人大信息资源管理保研(推荐免试)拟接收推免生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人大信息资源管理保研(推荐免试)拟接收推免生名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简介:它是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是我国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保研(推荐免试)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设档案学系、政务信息管理系和图书情报学系,下辖1个学院办公室,5个教研室,1个实验室,1个资料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实验档案馆。
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由学院直接管理。
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保研(推荐免试)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形成了完备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等专业教育体系。
学科专业结构已经涉及本学科领域的所有二级学科,其中档案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在本科教育层次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档案学”2个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中外政治制度等4个学术及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等5个专业;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现设有档案学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400余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外国留学生。
全院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教师30余人;教辅行政人员10余人。
学院还聘有在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政府高级官员1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授。
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保研(推荐免试)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将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多学科互动平台,继续保持档案学全国领先地位,积极发展相关学科,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及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整体水平,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保研(推荐免试)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拟录取方向姓名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单逸群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李辉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李嘉瑞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虞茹意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玉惠容哲学院中国哲学无陈志雄哲学院中国哲学无胡静哲学院中国哲学无王心宁哲学院中国哲学无王璇哲学院中国哲学无王雪霏哲学院中国哲学无吴争先哲学院外国哲学无曹忠来哲学院外国哲学无李文峰哲学院外国哲学无张博闻哲学院外国哲学无张宇杰哲学院逻辑学逻辑哲学与逻辑史郭佳哲学院逻辑学逻辑哲学与逻辑史钟岩哲学院伦理学无陈洁哲学院伦理学无陈泽栋哲学院伦理学无洪博文哲学院伦理学无贾极楠哲学院伦理学无李洪锋哲学院伦理学无杨晓彤哲学院伦理学无张帆哲学院美学无李既凡哲学院美学无肖素琴哲学院美学无张函哲学院宗教学无刘丹枫哲学院宗教学无赵可意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石艺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杨怡芸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哲学问题沈凯鹏哲学院管理哲学无顾小蕙哲学院管理哲学无孙颖霖哲学院管理哲学无王雪杨国学院国学中国哲学常达国学院国学中国哲学郜喆国学院国学中国哲学徐丛卉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陈梦圆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杜翘楚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李思睿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刘安妮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刘平安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刘琪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秦知逸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邱卓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沈童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杨淳雁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杨婧宁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杨静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冯良国学院国学专门史李文艳国学院国学专门史鲁鸣柳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穆研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太然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王葆葆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王乐郊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王雪利国学院国学专门史乌云图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张绵绵国学院国学专门史张亚雄国学院国学专门史祝浩涵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禅馨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何亦凡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孟小帅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戚裴诺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曲晓霜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王佳翼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史王钰瑾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曹玲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陈宝林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季雷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金梦迪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李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王瀚文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杨倩影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赵翌辰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郑琛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岳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李栋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秦蒙经济学院经济史无王立经济学院经济史无王庆经济学院经济史无朱明明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陈惟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范晓冬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郝雨歌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郝智伟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黄源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蒋明睿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刘晨光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刘琳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全婷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王海南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王培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王延康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韦祎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吴磊磊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夏三鹏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曾诗培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张凯宁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张阳阳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赵笑爽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范舟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黄冠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靳蕊菲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雷冠中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李兰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李晓雨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卢丽阳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吴宇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于静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余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张舵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张咪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周萍婷经济学院网络经济学无鞠彬经济学院网络经济学无刘莉蓉经济学院网络经济学无杨威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包一升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龚琦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金饶逸琪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刘文盛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罗皞一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马超凡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杨依晴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邸汉峰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冯海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胡思奕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胡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黄汝南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康洁琼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李长治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荣雨菲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邵初萌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王超逸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王晶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奚春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席凯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夏梦寒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许佳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许晴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赵敏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无聂翠云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无张雪峥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崔华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柯然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栗荣剑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田露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贾德音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孟详直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王羽南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姚青松经济学院国防经济无张鹏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无李星辉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无苏群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无王勐璇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丁思莹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贺颖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刘畅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王凯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王奕群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王寅晓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严姝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张珂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张欣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无周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陈礼清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陈卓异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何怡然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侯健达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胡嘉奇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胡晓霁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李晟旭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刘思敏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刘伟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柳鹏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孟诗棋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屈书恒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邵梦竹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王潇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王笑晴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吴雪妍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向楚材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熊姗姗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杨晓添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张策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张若雯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无周笑同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工程无曹伟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工程无杜安然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工程无刘南希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工程无夏家伟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无蒋鹏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无梁蕴兮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无尚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无杨斐滟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无张雨文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无周祺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敖雪莹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曹东明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曹峻川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柴子雯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陈若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陈思怡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陈挺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代文斌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丁琳琳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杜冉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方怡健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郝敏庄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何玥焜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贺贝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胡迪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胡田心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胡潇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姜力群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赖元杰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蓝琦毓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李静远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李镏洋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李彤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李志鹏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刘琪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柳欣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孟竹君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乔颖琪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任幸子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隋颜休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台双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王一棋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闫潇然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姚楠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张瀚文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张璇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张瀛月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赵梦丹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郑韬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邹蓉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位)全日制左斐然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甘静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籍冠珩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刘伟杰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石佳鑫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宋金欣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孙泽慧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王言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吴良艳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张思敏财政金融学院税务(专业学位)全日制张玉雪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陈天然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邓爽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李于于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吕宏图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孙茜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俞盈克财政金融学院保险(专业学位)无张爽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无钱盛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无杨宇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无张佳宁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无章乐乐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无祝慧琳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李东辰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李彦君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李一甲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李贞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廖慧珍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林瑶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秦泽华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徐景昀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学无扎西顿珠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毕玥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端木郁芊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华慧娟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黄宁宁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黄清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李骏婷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刘凯乐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孟冉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王畅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王晓瑜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王笑蕊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闻婧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吴艳华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徐晓世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颜绿苑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杨思婧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叶津灼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张家玮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张杰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张然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郑沛琪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无钟燕敏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高琪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郭倚铭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李艾熙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李珂娜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林姣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王迪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王晶楠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王燊成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姚初晴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无赵晰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安梦颖统计学院统计学无陈逸苇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李璐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李响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李雁翎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梁心睿统计学院统计学无罗梓源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唐栋国统计学院统计学无王道兴统计学院统计学无王佳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杨斯琪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张睿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崔跃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孙舟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王杨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卫微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徐睿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余韬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赵亮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无周仕君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蔡思雨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陈艳芳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戴之瑶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高洁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郭勇智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黄婷婷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林旭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刘子萍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聂宇威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苏嘉楠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孙一丹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王旭光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魏凌云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无赵嘉敏统计学院统计学无范一苇统计学院统计学无郭凯迪统计学院统计学无韩翠云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李淑婷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李涛统计学院统计学无李玉莹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刘晓倩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刘烨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刘子烨统计学院统计学无钱曼玲统计学院统计学无陶丽统计学院统计学无王春雨统计学院统计学无张陶陶法学院法学理论无蔡昌盛法学院法学理论无程浩法学院法学理论无程能法学院法学理论无赵轩毅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无蒋礼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无王建睿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无吴金晶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无姚艺法学院刑法学无胡晓庆法学院刑法学无黄文轩法学院刑法学无李昕霞法学院刑法学无史蔚法学院刑法学无王琼兴法学院刑法学无严爽法学院刑法学无朱志炜法学院民商法学无曹颖法学院民商法学无常立法学院民商法学无董迎雪法学院民商法学无杜嘉能法学院民商法学无洪倩雯法学院民商法学无扈艳法学院民商法学无李梦哲法学院民商法学无谭畅法学院民商法学无唐聪法学院民商法学无张萌萌法学院民商法学无张子亮法学院民商法学无赵越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贾洁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康依媚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黎弘博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宋柄君法学院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庄诗岳法学院经济法学无程虹舒法学院经济法学无崔佳琳法学院经济法学无李勤峰法学院经济法学无李诗滢法学院经济法学无连雨晴法学院经济法学无柳长浩法学院经济法学无袁一格法学院经济法学无张悦法学院经济法学无赵媛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无许婉霞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无郑小雨法学院国际法学无李鹤法学院国际法学无林淡萍法学院国际法学无苗紫萱法学院国际法学无王泫斐法学院国际法学无徐传蕾法学院国际法学无左敏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沈逸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王玉璇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杨芮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应用卢岩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法学应用宋璇法学院比较法无贲驰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陈洋洲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崔美晨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代荣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范舸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付江燕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贺畅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李聃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廖旎羽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刘连炻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陆小璇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王浩群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王璐瑶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王尚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王田昊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王习佳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王钰芒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向琳玉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肖雅心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徐岩波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许世航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赵洁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周民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无周雅凝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陈珮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陈婷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邓灿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杜立津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杜文婷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冯文博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高雯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郭畅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韩蓉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赫欣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化赟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黄宇璐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孔蕾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孔雨馨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李碧霄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李佳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李麒玉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李颐涵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任亚男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孙杨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王范园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王伶坤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魏渝萱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吴茵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徐经纬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徐泽文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尤明月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余欣怡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法学)无余宙航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桂从路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孙山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孙正阳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王青琳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王艺儒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应天宏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无曾艺钊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无蒋智华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无幸廷婷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蔡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陈思瀚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黄珊珊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刘博文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刘钠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罗安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马方方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史桢菁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无王自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无江诗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无李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无赵美丽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无周尚思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无巴思齐。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2)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院系简介信息学院的学科发展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数学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为建院宗旨,从应用起步,逐步向学科基础延伸,形成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三个方向的学科群。
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三套马车”。
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0年代中期)经济信息管理和经济应用数学阶段。
这个阶段以“应用”为特征,强调计算机和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强调学科交叉。
特别是1978年成立的经济信息管理系已经开始招收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工学),开始了数据处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用“信息”来命名系和学科专业的先河。
当时被广泛认可的一个说法是:“经济+信息+管理”就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
1984年经济信息管理系开始招收经济应用数学本科生(理学),开始了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的人才培养。
特别是1981年和1984年第一批次分别获得了计算机应用(工学)和数量经济学(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标志着我校在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和经济应用数学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全国的财经院校纷纷仿照我校模式设立经济信息管理系便是一个例证。
第二阶段(1990年代中期到现在)计算机、数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三套马车”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着手制订专业学科目录,规范专业学科名称。
经济信息管理被并入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并归属管理学大类。
经济应用数学也被规范为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名称是规范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专业特色的丧失。
阅读产品推广的4I策略分析研究——基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目标市场

阅读产品推广的4I策略分析研究——基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目标市场李雪冰【摘要】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ding product promotion strategy, the article chooses the freshmen as the target object of the promotion,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reading products. Meanwhile, it analyzes the reading product strategy from 4 aspects of interest, profit, interac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by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4I.%文章在分析了阅读产品策略的基础上,选择了大学一年级学生为阅读产品的推广者,分析了大学生阅读产品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结合4I理论,从趣味性、利益性、互动性、个性化4个方面分析了阅读产品策略.【期刊名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阅读产品;推广策略;4I理论;大学生【作者】李雪冰【作者单位】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2.1;G6461 阅读产品策略1.1 阅读产品的概念阅读产品从满足阅读者的需要来讲,是有机构组织或市场提供的、用以满足人们阅读需要和欲望的一切数据、信息、知识,包括有形物品、服务、时间和空间、人员和组织、情感和思想等,包括核心、形式、延伸、期望产品4个层次。
[1]① 核心产品是指阅读者所追求的核心利益,是满足阅读者核心内容最基本的层次。
② 形式产品是实现核心产品价值的载体,形式产品分为实体与服务,实体就是核心产品实物本身,表现为品牌、包装、外观等;服务是形式产品的隐形形式,表现为售后、讲解等。
会计职业道德相关书籍

会计职业道德相关书籍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会计人员的职业形象、职业信誉和职业发展。
因此,学习和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是每个会计人员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学习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相关书籍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以下是几本值得推荐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书籍:
1.《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这本书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院的教授。
该书详细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价值和实践,同时还介绍了会计职业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该书内容丰富、系统,是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的好教材。
2.《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这本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院的教授。
该书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职业操守的内涵和实践,同时还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关系。
该书内容简明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3.《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这本书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会计
学院的教授。
该书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和实践,同时还介绍了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该书内容全面、深入,是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好教材。
以上三本书籍都是比较权威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书籍,它们的共同点是内容丰富、系统,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在学习会计职业道德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学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听取专家讲座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育学必读书目

教育学必读书目中国教师报邀请6位教育专家向教师推荐读书书目来源:中国教师报一、李吉林推荐:(李吉林,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脑的学习与记忆》(美)Marilee Sprenger著北京师范大学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脑科学是当代最前沿的科学之一。
教师对脑的理解越充分,就越能够设计更好的方案促进学生和教师自己大脑的最优化学习。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比较通俗易懂,会使读者对大脑有全新的认识。
2、《课程与教学哲学》张楚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初次读到这本书,我就被作者对教育的融会贯通与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思维的敏锐所吸引。
书中论及多种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从教育哲学的角度阐释了与课程相关的重要命题,深刻而独到。
3、《过去的教师》商友敬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这本书汇集了季羡林、钱学森、苏步青、费孝通、汪曾祺、丰子恺等大家对自己的学生时代以及恩师的回忆。
一篇篇记述着老师的老师们或者更早以前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
透过它,今天的老师们可以看到昔日教育者的风貌。
4、《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徐斌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建构主义对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欧美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越来越为今天的中国人所认识。
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当对其有所了解。
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所带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跟踪研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系统翻译、撰写了有关学习科学、建构主义的丛书。
这是其中涉及教学实践问题相对比较多的一本。
5、《情感德育论》朱小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德育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德育真正起到效果离不开情感的作用。
朱小蔓教授对情感德育有着多年的研究,她的这本书一定会对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所帮助。
6、《课程愿景》钟启泉张华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任何教育理念对学校教学的影响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
这本书正是对现代课程进行的深入反思。
教师读书目录推荐

教师读书目录推荐——推荐给教师的读书目录教育理论类:1、《教育:让历史启示未来》,吴式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2、《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美)尼克等著、邹晓燕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3、《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于开莲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4、《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林逢祺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5、《教育的感情世界》,(美)舒尔茨著、赵鑫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6、《教育在十字路口》,(法)雅克·马里坦著、高旭平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7、《没有围墙的学校》,(台)李崇建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8、《移动的学校》,(台)李崇建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9、《没有失败的学校》,(美)威廉·格拉瑟著、唐晓杰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10、《幸福与教育》,(美)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11、《求索的心灵:苏格拉底对话教育法的理论与实践》,(英)勒内·萨兰等主编、易进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12、《学会对话:校长和教师的行动指南》,(加)卡罗琳·希尔兹等著、文彬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13、《学校罗曼诗:一种教育的人生》,(美)约翰·I·古德莱德著;周志平、黄文琴、詹丽琼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14、《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洪明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15、《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杨斌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16、《世界教育思想地图:500位现当代教育思想大师探访》,檀传宝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17、《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18、《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蔡迎旗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19、《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第二版),胡显章、吴剑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20、《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王一军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21、《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课堂重建:课例研究》,杨小薇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22、《比较教师教育》,肖苏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23、《“对话·社会·教育”译丛:求索的心灵: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英)勒内·萨兰(德)芭芭拉·奈塞尔著,易进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24、《当代教育理论新说》,人民教育编辑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25、《德育新视界理论丛书》,檀传宝主编,苏静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教师专业成长类:1、《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王崧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2、《课程实话》,陈桂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3、《班主任如何说话》,赵坡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4、《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雷思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5、《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克尔隆·埃根著、王攀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6、《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美)迈克·富兰著、武云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7、《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美)拉费尼著、梁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8、《高效学习——我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美)琳达·达林-哈蒙德著、冯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9、《整合教学法:教学中的能力和学业获得的整合》,(比)易克萨维耶·罗日叶著、汪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10《童年与解放》,(台)黄武雄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11、《学校在窗外》,(台)黄武雄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12、《好老师在这里》,(台)林文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13、《种籽学苑教育手记》,(台)李雅卿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14、《希望教室》,(台)苏明进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15、《乖孩子的伤,最重》,(台)李雅卿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16、《好老师在这里Ⅱ》,(台)林文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17、《走了一位老师之后》,(美)理查德·派克著、赵永芬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18、《吴娟瑜成功父母学》,吴娟瑜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19、《教育:让人成为人——西方大思想家谈人文和科学教育》,杨自伍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20、《诗言师话》,陈晓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21、《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英)贾斯廷·狄龙等主编、郄海霞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22、《课堂教学技巧》,(美)肯尼斯·莫尔著、刘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23、《教育现场的专业学习》,(丹)马丁·贝尔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24、《致青年教师》,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25、《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孙孔懿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26、《让优秀者更优秀》,王占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27、《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28、《特级教师研究书系:崔琪:用语文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黄华王永红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29、《特级教师研究书系:张思明:中学数学建模的拓荒者》,申炜郑玉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30《新经典课堂》,赖配根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31、《教师的心灵温度》,徐洁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32、《下一秒,遇见super老师》,(台)super老师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super,超级之意,编者注)33、《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余文森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34、《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余文森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35、《校本研究九大要点》,余文森、洪明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36《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管建刚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37、《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38、《我的作文教学故事》,管建刚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39、《外国优秀教师是如何教学的》,周成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40、《外国著名学校的管理特色》,周成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41、《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周成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42、《教育,春天里的发现——课里课外新思维》,钟发全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43、《好教育好人生》,肖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44、《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程翔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45《教育学综合案例教学(实践性、研究性人才培养综合案例教学系列教材)》,吴云鹏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46、《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肖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47、《班主任专业化指南》,人民教育编辑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48、《与学生家长“过招”——班主任的家长工作艺术和技巧》,郑学志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49、《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50、《怎样上出一堂好课》,方仁工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51、《智慧型教师的思与行》,张翼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5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顾泠沅主编,邵光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53、《深眸:班主任笔记》,龚志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54、《“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沈韬等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55、《童心家园——一所小学的班级文化地图》,许宏著,浙江教育出版社56、《青春期问题与教育方案》,刘在花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57、《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王晓春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58、《初为人师第一年(中学版)》,张彩云主编,琚艳丽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59、《优质教学的11条准则》,(美)维克·基尔著,骆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60、《班主任工作的55个“鬼点子”》,刘坚新、郑学志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61、《德育智慧源何处——心灵感悟德育经典案例》,张万祥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62、《学生学习问题与教育方案》,单志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63、《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盛新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64、《经典教学法50例》(修订版),默耕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65、《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杨昌洪编著,世界知识出版66、《名师人生》,人民教育编辑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67、《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周德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68、《教师专业技能——走向专家型教师之路》,周静、周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69、《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美)詹姆斯·洛温著,马万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70、《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美)威林厄姆著,赵萌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71、《优等生身不由己的秘密》,(美)亚历山大·罗宾斯著,沈小钰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72、《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美)理查德·洛夫著,自然之友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73、《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高考战神”王金战秘授家长100招》,王金战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提高逻辑思维的10本励志书籍推荐

提高逻辑思维的10本励志书籍推荐1、《思考,快与慢》[美]丹尼尔・卡尼曼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中信出版社豆瓣评分:8.3这是一次对思考的思考。
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的系统1v.s.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系统2 、理性人v.s.人类、经验自我v.s.记忆自我。
通过对人类判断、决策和选择的研究,卡尼曼讨论了快思考和慢思考、直觉与理性、以及决策过程中人类的缺陷,阐述人类理性和非理性的边界摘录数则:“创新与出众的记忆力有关(创新是极佳的联想记忆)。
”“对经验法则的依赖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时的成见。
”“情感因素在我们对直觉判断和决策的理解上发挥了比以往更大的作用。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们记录下正常人思考时出现的系统性失误,认为这些失误是由认知机制的构造造成的,并非由情感引起的思想腐化导致的。
”2、《思考的技术》[日]大前研一著刘锦秀/谢育容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豆瓣评分:8.0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要想安然度过这个激变的进代,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既有的思维模式。
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指出,方法有三:a、不断找机会训练出“柔软的大脑”b、建立Street Smart思维c、预言的关键在于识别关键影响要素,提出假设和整合思考正确的思考路径是:遇见问题-提问-列出可能性-每条溯因-寻找因的交叉点-提炼真正原因-执行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遇见各种问题:1.将假设视为结论(缺乏印证)2.将初步结论或现象视为根本原因或问题所在(缺乏进一步思考,问为什么?)找不出真原因,就别期望能够解决问题。
3.信息收集错误(要到一线实地考查。
假设是基于初步收集的事实,因此一定要保证初步数据的正确性)4.验证结论时同样需要到一线实地考查。
5.全方位的努力是错的。
我认为因为:一抓住主要矛盾;二自身资源有限(《定位》)6.信息要全面的综合分析,不能孤立地分析数据,要注意其他影响因素。
好书推荐-学会教学

学会教学
作者: 理查是一本广为流传的教学经典,是 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读书。本书将教学视为科学与艺术的结 合体,共分五个部分讲述,第一部分是本书的导论,主要 探讨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和新教师转变为资深教师的历程及 所经历的阶段。第二至第五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主要是围 绕教师的工作职责来组织的,有管理学生、教学互动、教 学组织以及多种教学模式等。每一部分既详细介绍了教学 的各种基础理论,又提供了详尽、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帮 助教师成为理论、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
学会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回想自己作为学生的经历,不断学习 教学的新技能,不断跳出课堂来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这本书会帮您了解专业教师成长的路径,给予您更多的教学 方法和支持,成为您前行路上的一根好用的拐杖。
谢谢观看
以学生建构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本章对合作学习进行概要介绍阐明怎样合理使用。
合作学习的课堂包括六个主要阶段 (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展示学习内容,通常以文本形式而不是讲授形式传递。 (3)划分学习小组。 (4)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任务。 (5)展示小组的最后成果或检测学生已学习的内容。 (6)对小组取得的成绩与个人付出的努力提出表扬或进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二
中国人民大学为信息学院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考生姓名:报考专业:
致推荐专家:感谢您向我校推荐博士候选人。
本推荐书严格保密,请您如实填写,并密封后在封口处签名。
本推荐书共有两页,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特长。
可另附页填写。
一、您与申请人的关系是:
A 硕士生导师
B 本科论文指导教师
C 任课教师
D 其他
二、指标评价
申请人在以下项目上,与您指导或教授过的学生相比,处于哪个层次?请在相应的项目上打√
前2% 前5% 前10% 前25% 前50% 后50%
学术研究能力
Academic Performance
思维能力潜质
Intellectual Potential
创新与原创性
Creativity & Originality
沟通合作意识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三、学术评语
请概括考生的主要学术特长及不足(包括考生专业研究能力、科研成果和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评语):
推荐人签字:
年月日
推荐人工作单位推荐人
职称
推荐人
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