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培训讲义讲稿共98页文档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生活污水排放等。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污染防治力度不足
部分地区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 够,污染防治力度不足。
监测与监管不到位
部分地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与监管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
应急能力不足
部分地区在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面 存在应急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1 2 3
建立专门领导小组
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
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加 强政策协调,确保各部门协同开展饮用水水源 地环境保护工作。
促进地方联动
鼓励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饮 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跨区域合作,共同解决 区域性环境问题。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发展趋势
预测了未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包括水质改 善、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趋势。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 、水质监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和政策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 护规划》
2023-10-28
目录
• 引言 •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
划》主要内容
目录
•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
划》实施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形势严峻
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实施 效果评估标准。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是指关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规划。
它是保障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正常运转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一、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性饮用水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必需品,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工农业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饮用水水源呢逐渐受到污染和破坏。
因此,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先进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制,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上树立我国的形象,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
二、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硬性保护区划,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网络。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省制定具体的饮用水水源地硬性保护区划,实现水源地的全覆盖、全保护。
同时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网络,从水源地到水厂,实现与市、县、乡、村等重要点的联系。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网络。
建立对水源地环境影响评价的长效监测体系,收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数据,制定相应的监测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三)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
重点处理污染源,排放废水和废气等对饮用水水源的影响,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排污征收和污染源准入制度推行,动态调整控制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提高法律规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整个法律体系,比如加大对违反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的打击力度,国家优惠支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建设。
三、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对于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对于各地区和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与帮助。
饮用水安全与卫生培训讲义

饮用水安全与卫生培训讲义第一部分:饮用水的重要性1. 饮用水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2. 饮用水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3. 全球饮用水资源的现状及挑战第二部分: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知识1. 饮用水安全的定义及重要指标2. 饮用水污染及其危害3. 饮用水卫生处理技术4. 饮用水卫生监测与管理第三部分:个人饮用水安全行为1. 个人饮用水卫生常识2. 如何选购饮用水3. 如何存放和使用饮用水4. 饮用水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第四部分:应急情况下的饮用水安全1. 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的饮用水安全考量2. 应急饮用水的储备和获取3. 如何处理受污染的饮用水第五部分: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 国内外饮用水安全和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2. 政府和企业在饮用水安全与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3. 国际社会对饮用水安全与卫生问题的关注和行动第六部分:案例分析与讨论1. 饮用水安全与卫生案例分析2. 学员对饮用水安全和卫生问题的讨论与交流第七部分:总结与答疑1.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 学员对饮用水安全与卫生问题的疑问和建议3. 对未来饮用水安全与卫生工作的展望和期待以上培训讲义旨在帮助参与者全面了解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知识和应对措施,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突发事件中保障自身和他人饮用水安全的能力,促进全社会饮用水安全与卫生意识的提高。
第一部分:饮用水的重要性1. 饮用水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饮用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资源,它对人类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体大约60%的重量是水,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排泄等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饮用水含有致病的微生物、重金属或有机化合物,将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引发腹泻、疟疾、霍乱等各种水传播疾病。
2. 饮用水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充足、安全、清洁的饮用水资源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方面,饮水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饮水用水不足或者水质不合格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粮食供应。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采取 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河流型水源地 的污染物拦截、湖泊水库的生态修复 等。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 标与重点任务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01
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02
维护水源地生态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推进水源地污染防治 完善水源地风险防范体系
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 突出,威胁饮用水安 全。
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 众健康。
促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 平。
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0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 状
饮用水水源地分布情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国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 华南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经济较为发达。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 的落实。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并加强考核评估 ,确保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 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条件限制,分散式饮用水水 源地分布较为广泛,这些水源地多以山泉、溪流、湖泊等自 然水体为主。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
优良水质
全国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地表水水源地以Ⅰ~Ⅲ 类水质为主,地下水水源地以Ⅰ~Ⅳ类水质为主。
污染风险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培训讲义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关于标准 (1)1标准出台的背景 (1)2标准编制的主要过程 (1)3标准出台的意义 (3)3.1进一步细化了《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要求 (3)3.2为落实国家计划规划提供了依据 (3)3.3为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和管理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5)4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5)4.1编制原则 (5)4.2编制依据 (6)5标准基本框架 (6)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7)6.1术语和定义 (7)6.2适用范围 (8)6.3水量水质 (8)6.4保护区分级与作用 (8)6.5保护区划分 (9)6.6保护区标志设置 (9)6.7隔离防护 (9)6.8保护区整治 (9)6.9监控能力建设 (12)6.10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 (12)6.11管理措施 (13)7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管理制度简介 (13)7.1美国 (13)7.2加拿大 (15)7.3德国 (15)7.4日本 (15)第二部分关于标准条文 (17)1适用范围 (17)2规范性引用文件 (17)3术语和定义 (18)4水源水量水质要求 (20)4.1水量 (20)4.2水质 (21)5保护区建设要求 (21)5.1保护区划分 (21)5.2保护区标志设置 (21)5.3隔离防护 (21)6保护区整治要求 (22)6.1一级保护区 (22)6.2二级保护区 (23)6.2.1点源整治 (23)6.2.2非点源控制 (24)6.2.3流动源管理 (24)6.3准保护区整治 (26)7监控能力建设要求 (27)7.1常规监测 (27)7.1.1监测断面设置 (27)7.1.2监测指标及频次 (27)7.2预警监控 (28)7.3视频监控 (28)8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要求 (29)8.1风险识别与防范 (29)8.2应急能力 (29)9管理措施要求 (30)附件一级、二级保护区建设项目认定相关的文件目录 (32)附件1环办函〔2008〕667号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 (32)附件2环函[2009]33号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34)附件3环函〔2009〕316号关于成品油管道穿越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意见的复函 (35)附件4环办函〔2014〕840号关于制订饮用水源保护区立体空间范围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6)附件5环办环评函〔2016〕162号关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有关问题的复函 (37)第一部分关于标准1标准出台的背景2008年6月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要求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明确了各级保护区的禁止和限制行为。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水,是生命之源。
而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应运而生。
饮用水水源地,指的是提供城乡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着诸多威胁。
首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一大问题。
一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生活污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也会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等,通过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源地,影响水质。
再者,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能对水源地产生破坏。
比如,公路上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就有可能污染附近的水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
在保护范围划定方面,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范围,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
对于一级保护区,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二级保护区内,要限制一定的生产和建设活动,确保不对水源造成威胁。
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是关键。
对于工业污染源,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推进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减少污水直排。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推广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的投入。
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管理,鼓励规模化养殖,配套建设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增加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率,加强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培训讲义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培训讲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关于标准 (1)1标准出台的背景 (1)2标准编制的主要过程 (1)3标准出台的意义 (3)3.1进一步细化了《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要求 (3)3.2为落实国家计划规划提供了依据 (3)3.3为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和管理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5)4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5)4.1编制原则 (5)4.2编制依据 (6)5标准基本框架 (6)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7)6.1术语和定义 (7)6.2适用范围 (8)6.3水量水质 (8)6.4保护区分级与作用 (8)6.5保护区划分 (9)6.6保护区标志设置 (9)6.7隔离防护 (9)6.8保护区整治 (9)6.9监控能力建设 (12)6.10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 (12)6.11管理措施 (13)7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管理制度简介 (13) 7.1美国 (13)7.2加拿大 (15)7.3德国 (15)7.4日本 (15)第二部分关于标准条文 (17)1适用范围 (17)2规范性引用文件 (17)3术语和定义 (18)4水源水量水质要求 (20)4.1水量 (20)4.2水质 (21)5保护区建设要求 (21)5.1保护区划分 (21)5.2保护区标志设置 (21)5.3隔离防护 (21)6保护区整治要求 (22)6.1一级保护区 (22)6.2二级保护区 (23)6.2.1点源整治 (23)6.2.2非点源控制 (24)6.2.3流动源管理 (24)6.3准保护区整治 (26)7监控能力建设要求 (27)7.1常规监测 (27)7.1.1监测断面设置 (27)7.1.2监测指标及频次 (27)7.2预警监控 (28)7.3视频监控 (28)8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建设要求 (29)8.1风险识别与防范 (29)8.2应急能力 (29)9管理措施要求 (30)附件一级、二级保护区建设项目认定相关的文件目录 (32)附件1环办函〔2008〕667号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 (32)附件2环函[2009]33号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 (34)附件3环函〔2009〕316号关于成品油管道穿越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意见的复函 (35)附件4环办函〔2014〕840号关于制订饮用水源保护区立体空间范围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36)附件5环办环评函〔2016〕162号关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有关问题的复函 (37)第一部分关于标准1标准出台的背景2008年6月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要求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明确了各级保护区的禁止和限制行为。
饮用水卫生安全培训讲稿

饮用水卫生安全培训(讲稿)各位领导、负责人、供管水人员,大家好: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好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供水隐患,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卫生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确保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顺利推进,是卫生部门应尽的职责。
为切实加大生活饮用水监管力度,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防止介水传染病和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我局于今天召开了通海县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培训会。
参加培训会的主要是集中式供水单位县自来水公司、各乡镇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和各乡镇水保站负责人及供、管水人员。
我县生活饮用水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全县乡镇所在地集中式供水共有9户,办理卫生许可证2户,从业人员35人,有小型集中式供水或自备水源59户,县城二次供水单位120户,从业人员120人。
桶装水生产企业9户、从业人员38人。
1、农村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源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危害性越来越大的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涌向农村,污染农村的水体和环境,在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农村供排水又多为合流制,导致水质不达标、水污染加重,存在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隐患。
2、原有的供水设施破旧老化,导致供水设施运行效能低下。
原有供水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设备管网老化,水塘、水池破旧渗漏,又由于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供水管网无法及时维修更换,而且受建设资金制约,多数农村饮用水工程设计标准低,供水站的功能不完善,设备不配套,设施简陋,导致多数供水站运行不正常或停运瘫痪,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3、水质检测和净化消毒措施不完善,水质不达标。
多数属于规模孝设备简陋的工程,缺乏沉淀、过滤、消毒等净水工艺和水质检验设备,多数自来水是未进行任何消毒处理的“方便水”,很多村庄饮用水直接取自水库、山泉水,致使水质达标得不到保证。
4、重建轻管,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