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务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和中继话务量

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和中继话务量

话务量分为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和中继话务量。

1.我们平常指的话务量为无线话音信道(TCH)话务量,例如我们经常在报表中看到的全省忙时话务量为×××(数字)ERL,指的就是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

它是衡量移动网内话务
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的计算:
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被占用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60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每1分钟采样一次,统计当前占用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一个小时共采样60次,被占用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60次采样得到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和
2.中继话务量指的是两个交换机之间所有电路在一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例如MSC1到MSC2的话务量为×××(数字)ERL。

实际工作中经常用每线话务量来衡量两个交换机之间是否
需要增加或减少电路。

中继话务量的计算:
假设MSC1和MSC2之间有100条电路
(1)如果在一小时内这100条电路均一直被占用,则MSC1和MSC2之间的话务量为100ERL,其每线话务量为100/100=1ERL;(2)如果在一小时内50条电路均一直被占用,则MSC1和MSC2之间的话务量为50ERL。

其每线话务量为50/100=0.5ERL;(3)如果在一小时内100条电路平均有12分钟一直被占用,则MSC1和MSC2之间的话务量为100×12/60=20ERL。

其每线话务量为20/100=0.2ERL;。

话务量与所需信道的估算

话务量与所需信道的估算

话务量与所需信道的估算1、 话务量计算每用户忙时话务量为A=αβt (Erl )式中:A ——每用户忙时话务量,单位:爱尔兰(Erlang,简写Erl )α——每用户在一天内呼叫次数β——忙时集中率, β= 全天话务量忙时话务量,一般取β= 101 t ———每用户每次通话占用信道的平均时间长度,单位:小时例:设计指标初定为每个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0.025Erl,即意味着平均值为① 若设α=4次/天·用户β=101 t=0.0625小时=3.75分钟 则忙时话务量,A=αβt=4×101×0.0625=0.025 Erl② 或者,设α=3次/天·用户β=101 t=0.08333小时=5分钟 则忙时话务量, A=αβt=3×101×0.08333=0.025 Erl 2、 忙时话务量A ,呼损率E 和无线信道数N 的关系无线信道属于动态分配系统,当你打完电话后,便将信道释放给别人使用。

因此一个无线信道可以供多用户使用。

呼损率的概念是:一个系统所在无线信道已被全部占用,再发生呼叫,就出现呼损,呼损率即是阻塞率,其定义为:E=CoCs Co - 式中:E ——呼损率C O ——单位时间内平均呼叫次数C S ——单位时间内呼叫成功通话的次数可以预计,话务量A 越大,呼损率E 要求越小,则需要的无线传输信道N 越多。

其次,移动电话呼叫固定有线电话,或者固定有线电话呼叫移动电话需要占用一条无线信道(一条无线信道,含义是指一收一发两个频率通道);如果移动电话呼叫移动电话则需要占用两个信道(2收2发)在计算所需信道时,应予注意。

计算话务量A ,呼损率E 和所需无线信道N 时,应用巴尔姆表。

对于深圳世界金融中心,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现要求,每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0.025Erl ,呼损率要求≤2%,求所需的无线信道数N.计算:假定平均每10㎡有一个用户,则总用户数为:150000÷10 =15000个总话务量为15000×0.025=375 Erl 。

CAPS、BHCA、话务量概念

CAPS、BHCA、话务量概念

CAPS、BHCA、话务量概念
最近总是遇到几个概念要澄清,所以就从网上搜了一下,顺便理了一下。

(1)话务量的概念
别名:话务负载,或电话负载。

定义:单位时间(1小时)内一组用户平均共发生c次呼叫,而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为t,则这一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话务量为:y=ct
y:话务量
c:呼叫次数
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
话务量的单位:爱尔兰(Erl)=小时·呼
可以这么理解:话务量是指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呼叫信道的总小时数,1爱尔兰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举例
PPS用户的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02,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0.02=1*70/3600
其中,“1”为忙时平均每用户呼叫次数为1,“70”为每呼叫平均占用时长为70秒;
(2)忙时的概念
定义:整个一昼夜时间内话务最繁忙的1小时,称之为"忙时"。

(3)CAPS(每秒试呼次数即:Call Attempt Per Second)
CAPS = 用户数×平均话务量/平均占用时长
其中:平均话务量:指的是每用户的平均话务量。

如果用户忙时平均呼叫次数为x,则其CAPS=用户数×(x/3600)
(4)BHCA: 每用户忙时试呼次数
BHCA = CAPS × 3600 / 用户数
将CAPS公式代入:
BHCA =平均话务量×3600 / 平均占用时长
举例
如PPS,平均话务量为0.02Erl/用户,平均占用时长为70S,则BHCA = 1.03。

该值越大,则系统承受的压力越大。

(5)话务容量基础

(5)话务容量基础

呼损率) Loss probability ( E ) ( 呼损率 )
0.01 0.0101 0.15259 0.45549 0.86942 1.3608 1.909 2.5009 3.1276 3.7825 4.4612 0.02 0.02041 0.22347 0.60221 1.0923 1.6571 2.2759 2.9354 3.6271 4.3447 5.084 0.03 0.03093 0.28155 0.71513 1.2589 1.8752 2.5431 3.2497 3.9865 4.7479 5.5294 0.05 0.05263 0.38132 0.8994 1.5246 2.2185 2.9603 3.7378 4.543 5.3702 6.2157 0.1 0.11111 0.59543 1.2708 2.0454 2.8811 3.7584 4.6662 5.5971 6.5464 7.5106 0.2 0.25 1 1.9299 2.9452 4.0104 5.1086 6.2302 7.3692 8.5217 9.685 0.4 0.66667 2 3.4798 5.021 6.5955 8.1907 9.7998 11.419 13.045 14.677
6
NetRein
话务容量基础知识
TCH话务计算 话务计算
当TRX决定后,TCH的个数与SDCCH的个数密切相关; 假设:SDCCH采用与BCCH不合用的方式,TCH的分布举 例列表如下:
同时假设呼损为2%,每线用户为0.025Erl 同时假设呼损为 %,每线用户为 %,每线用户为
TRX数 TRX 1 2 3 4 5
n 1 2 3 4 5 6 7 8 9 10
如何查表?

话务量计算公式汇总

话务量计算公式汇总

1Erl (爱尔兰) =1小时· 呼=60分钟· 呼=36百秒· 呼 影响话务量三个因素:1.T 2.呼叫强度 单位小时呼叫次数 3.占用时长/每次 话务量强度:单位时间(忙时)话务量 A=C· t C是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即呼叫强度) t是平均占用时长
10~11点 10∶40占用 10 ∶40~11:10A1 10 ∶00~11 ∶00A2
C2= 750×48% + 60/3600 C1=C1+C2=72880(次) BHCA=72880×1.5×1.2×1.1=144302.4BHCA 750×12% =25200(次) 90/3600
8.2 呼损计算方式
8.2.1、线群的概念
1、话源与线群
话源即话务量的来源,用户线入线 广义:上一级设备 下一级设备输入话务量,上一级 出线就是下一级的话源。
1 例8.1A1= 20 ×20=1Erl 2.两种服务方式
A2=
1 60 ×20=0.33Erl
呼损系统服务方式
等待系统(又称排队系统)服务方 式
3.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 A入=α· t α为1小 时中发生的平均呼叫次数 A完=α’·t α’接收处理的呼叫数 呼损服务方式中:A损=A入-A完 A损 1‰或5‰ 等待 A入=A完 完成话务量三种解释: (以爱尔兰为单位) ① A完=Ct Ct为t时间内所发生平均占用次数 C总 C总 ∵A完= t T∶t=C总∶Ct Ct= t=A完 T T ② A完=∑ti i=1
线群:为一群(或)一组话源服务的设备及其出线,这一 总体称为线群。
入线 1
N
出线 V
1
线群结构
全利用度线群:每一条入线可以选到线群中 的任一条出线图8.2.2(a) 部分利用度线群:每一条入可以选到该线群 中的部分出线图8.2.2(b)

Erl定义

Erl定义

定义话务量单位erl定义:话务量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1小时)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λ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时间S A=S(小时/次)*λ(次/小时)话务量的单位为爱尔兰(erl)。

A是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信道的总小时数,1爱尔兰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话务量和爱尔兰公式话务量公式为:A=C x t。

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是呼叫次数,单位是个,t是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是小时。

一般话务量又称小时呼,统计的时间范围是1个小时。

解释爱尔兰是衡量话务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是根据话音信道的占空比来计算的。

如果某个基站的话音信道经常处于占用的状态,我们说这个基站的爱尔兰高。

具体来说,爱尔兰表示一个信道在考察时间内完全被占用的话务量强度。

如果1小时内信道全被占用,那么这个期间的话务量就是1Erl。

业界经验,当每信道话务量>0.7Erl/l(Erl/l指每信道爱尔兰数)时,话务就会有溢出,BSC接通率就会下降。

饱和呼叫量可以用两个参数来表示:忙时呼叫量(BHCA)或者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

BHCA是忙时呼叫量的缩写,主要测试内容为:在一小时之内,系统能建立通话连接的绝对数量值。

测试结果是一个极端能力的反映,它反映了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综合性能。

BHCA值最后体现为CAPS(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乘以3600就是BHCA了。

通俗的讲,话务量就是一条电话线一个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

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一个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

(爱尔兰不是量纲,只是为纪念爱尔兰这个人而设立的单位),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统计)时长为0.5小时,话务量是0.5爱尔兰。

一般来说,一条电话线不可能被一个人占用一个小时,比如统计表明,用户线的话务量为0.05爱尔兰,过去我国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时,因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话务量很大,达到0.13爱尔兰,那么此时如果这个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我们就说该交换机的话务量为130爱尔兰。

话务量概念

话务量概念

1、话务量的计量单位:ERLANG(爱尔兰,Erl):一段时间内对设备的同时占用(通常指一个小时)。

例如:每线一Erl是指这个时隙在一个小时内都被占用。

其他的计量单位有:Equated Busy Hour Call (EBHC). 1 EBHC = 1/30 erlangCentury (Hundred) Call Second (CCS). 1 CCS = 1/36 erlang2、话务流量:话务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话务量,如果用T表示话务流量,则:T=Y*S其中:Y指单位时间内的建立呼叫总数S指每次呼叫的持续时间(mean holding time)3、承载话务量:指一个空闲话务系统上设计可承载的话务量,这个话务量实际上是一个假定值,根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可以有不同的话务量数值。

4、TRAFFIC OFFERED指用户提供的话务量。

这里是指用户主观提供的话务量,但是并不是指系统就一定能够支持这些话务量。

5、TRAFFIC CARRIED系统实际承载的话务量,这个话务量与用户主观提供的话务量不相等:可能由于拥塞,系统不能接受用户提供的话务量;可能由于切换,系统的实际话务量要大于用户提供的话务量。

6、TRAFFIC LOST(REJECTED TRAFFIC)由于拥塞或者其他原因,系统不能完全支持用户提供的话务量。

二、话务量的计算:1、网络容量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用于VOICE/SPEECH的信道数量;2)用户产生的话务量;3)网络的服务等级。

2、LOSS SYSTEM特征是用户数远远大于系统的信道总数,当系统信道全部被占用后,用户的呼叫将被系统拒绝。

LOSS SYSTEM的话务量通常用ERLAND B FORMULA表来计算。

3、DELAY SYSTEM特征是用户数并不远远大于系统的信道总数,当系统的信道全部被占用后,用户的呼叫将被延迟,但是并不拒绝,当有空闲设备时,正在等待的呼叫会自动連接起来。

话务量单位erl的理解

话务量单位erl的理解

定义:话务量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1小时)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λ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时间S A=S(小时/次)*λ(次/小时)话务量的单位为爱尔兰(erl)。

A是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信道的总小时数,1爱尔兰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话务量和爱尔兰公式:话务量公式为:A=C x t。

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是呼叫次数,单位是个,t是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是小时。

一般话务量又称小时呼,统计的时间范围是1个小时。

解释:爱尔兰是衡量话务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是根据话音信道的占空比来计算的。

如果某个基站的话音信道经常处于占用的状态,我们说这个基站的爱尔兰高。

具体来说,爱尔兰表示一个信道在考察时间内完全被占用的话务量强度。

如果1小时内信道全被占用,那么这个期间的话务量就是1Erl。

业界经验,当每信道话务量>0.7Erl/l(Erl/l指每信道爱尔兰数)时,话务就会有溢出,BSC 接通率就会下降。

饱和呼叫量可以用两个参数来表示:忙时呼叫量(BHCA)或者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

BHCA是忙时呼叫量的缩写,主要测试内容为:在一小时之内,系统能建立通话连接的绝对数量值。

测试结果是一个极端能力的反映,它反映了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综合性能。

BHCA值最后体现为CAPS(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乘以3600就是BHCA了。

通俗的讲,话务量就是一条电话线一个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

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一个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

(爱尔兰不是量纲,只是为纪念爱尔兰这个人而设立的单位),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统计)时长为0.5小时,话务量是0.5爱尔兰。

一般来说,一条电话线不可能被一个人占用一个小时,比如统计表明,用户线的话务量为0.05爱尔兰,过去我国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时,因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话务量很大,达到0.13爱尔兰,那么此时如果这个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我们就说该交换机的话务量为130爱尔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Erl (爱尔兰) =1小时· 呼=60分钟· 呼=36百秒· 呼 影响话务量三个因素:1.T 2.呼叫强度 单位小时呼叫次数 3.占用时长/每次 话务量强度:单位时间(忙时)话务量 A=C· C是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即呼叫强度) t t是平均占用时长
10~11点 10∶40占用 10 ∶40~11:10A1 10 ∶00~11 ∶00A2
1 例8.1A1= 20 ×20=1Erl 2.两种服务方式
A2=
1 60 ×20=0.33Erl
呼损系统服务方式
等待系统(又称排队系统)服务方 式
3.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 A入=α· t α为1小 时中发生的平均呼叫次数 A完=α’· t α’接收处理的呼叫数 呼损服务方式中:A损=A入-A完 A损 1‰或5‰ 等待 A入=A完 完成话务量三种解释: (以爱尔兰为单位) ① A完=Ct Ct为t时间内所发生平均占用次数 C总 C总 ∵A完= t T∶t=C总∶Ct Ct= t=A完 T T ② A完=∑ti i=1
100 75 50 25
A
2 4 6 8 10
t
4、收费制度 P499
小交换机:呼出0.233 呼入0.26 企事业: 0.106 0.0974
公用电话: 住宅:
8.1.4、话务流向 图8.1.2
0.099 0.038
0.047 0.025
C至它局
A
A、用户发话总话务量 B、用户受话总话务量 C、出局总话务量 D、入局总话务量 8.1.5 话务量与BHCA的关系 B
8.2 呼损计算方式
8.2.1、线群的概念
1、话源与线群
话源即话务量的来源,用户线入线 广义:上一级设备 下一级设备输入话务量,上一级 出线就是下一级的话源。
线群:为一群(或)一组话源服务的设备及其出线,这一 总体称为线群。
入线 1 出线 V 1
N
线群结构
全利用度线群:每一条入线可以选到线群中 的任一条出线图8.2.2(a) 部分利用度线群:每一条入可以选到该线群 中的部分出线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b)
(4)平均同时被占用的机键数。
第八章主要内容

8.1话务量 8.2呼损计算公式 作业
第八章 话务量和中继线计算
8.1 话务量
8.1.1 话务量的概念 1、定义: T时间内发生平均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 长的乘积 A = CT· t
A为T时间里的话务量 t为平均占用时长 CT为 T时间内一群话源所产生的平均呼叫次数 话务量单位:小时· 呼、分钟· 呼、百秒· 呼
2、P与 η的关系 V不变=20 P=0.001 P=0.01 P=0.05 作业:
P 与η成正比 A=9.411 A=12.031 A=15.249 η=0.47 η=0.596 η=0.724
1.有一群机键,平均每小时占用300次,其平均占用时长 为3分钟,求:
(1)该组机键的完成话务量; (2)平均占用时长内平均发生占用的次数; (3)一小时内该组机键占用时间的总和;
1、全利用度线群的呼损公式 条件N ∞(>100)V有限 (E) AV/V! =P (A) A:流入话务量(Erl) P= V v V:出线数 ∑ Ai/i! i=0 P:呼损
注:① 公式适用全利用度非链路系统的线群
② 查表 15 ③ PVA之间关系见图8.2.3 P不变:A A不变:V V一定:A V P P 10 5
n
该小时内各机键占用时间的总和 某一段时间T内,一组机键完成 的话务量等于该组各机键占用时间 的总和
③ A完=
n ∑Ci i=1 n
n为一小时的观察次数 Ci为第i次观察时,该群设备被 占用的数目。
由②推出:每个机键(或出线)平均完成的话务量等于每 个机键(或出线)的利用率。 由③推出:一组机键完成的话务量等于一小时内各瞬间 同时占用机键数的平均值 ( 该组机键同时被占用数的数学 期望值 )。 证明:②设C为T时间内的总占用数,t1,t2… tc为各次的占 用时长,则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占用次数。 C Ct= T 平均每次的占用时长
各区间内机键的同时占用数为C1 … Cn
因为1小时出现机键同时占用数为C1的时长为t1 所以出现同时占用数为C1的概率P1= C2的概率P2=t2 A完=E(c)=C1P1+C2P2+ …+CnPn t1 =t1 1
8.1.2、话务量的特性 1、随机性 2、波动性
8.1.3、影响话务量因素 1、用户性质的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 3、电话普及率
E F
D它局入
C=
A (BHCA)忙时呼叫总次数 t 有效呼叫次数 无效呼叫次数
C
t 所有次数的平均占用时长 规定正常负荷时, 市话呼叫t取60秒 国内自动长途呼叫t取90秒 特业 30秒
实际
BHCA=C×1.5 ×1.1 ×1.2
话务超20% 冗余度 20%其它开销 系数 超负荷
例8.2 1万门 呼出0.08Erl/户 呼入0.075Erl/户 特业4% 长途去话14%
2、部分利用度线群的呼损公式 经验公式 V= 奥德尔公式
A完-AD 0.53P1/D+0.47
AD
+D
D D为线群的利用度,AD是按V=D用爱尔兰公式计算 的话务量 8.2.3、线群的利用率 η= = A完 每条出线承担的平均话务量 V A入(1-P) 如何提高η? V
1、V和η的关系,V↑η↑V>100 η增加缓慢
S=
t1+t2+… +tc
C
A`完=Ct· S=
t1+t2+… +tc
T
T时间内A完=A` · t1+t2+… +tc T=
③ 证明:把1小时分为n个时间区间、各区间时长分别为
t1t2…tn
1 ti= n
n 则这1小时内机键被占用的时间总和为∑Citi i=1 n ∑Ci n A完=∑Citi = i=1 n i=1
汇接局或长途局交换机呼损≤0.001
均匀分配
市内中继线和长市中继线≤0.005
两长途局间电路≤0.01 至PABX中继线 数字≤0.005 模拟≤0.01
两市话用户通话经过两个汇接局转接全程呼损为: 0.005+0.005+0.001+0.005+0.001+0.005+0.005=0.027 汇接 市内中 汇接 中继 端局 端局 市内中 线 局 继线 局 继线 8.2.2、呼损系统的计算方式
①大线群利用率高 ②100为标准 >100过负荷时,P增大
P=0.01 V=5 V=20 V=50 V=80 V=100 V=150 A=1.361Erl A=12.031Erl A=37.901Erl A=65.36Erl A=84.06Erl A=131.58Erl η=0.27 η=0.596 η=0.750 η=0.809 η=0.832 η=0.868
A
E=0.05
0.02 0.01 0.005
0.001
V 5
10 15 20 图8.2.3PVA 之间关系 例8.3 模块局 母局配备2套PCM30/32作为传 输线P=0.001 求A 呼出 0.007Erl/户 呼入 0.065Erl/户 装多少用户? 按V=60 查表得:A=40.79Erl 40.75 N= =302.15(户) 取302户 0.07+0.065
利用度D:一个线群中,一条入线所能选到出线的数目
D=V 全利用度 D<γ 部分利用度 2、线群的呼损: 呼损是衡量线群服务质量的指标 1、按时间计算的呼损(E)
三种计算方法 2、按呼叫计算的呼损(B) 3、按负载计算的呼损(H)
(1)E=
=
全部呼出线被占用的时间
总统计时间 T阻 T总
出线全忙的概率
忙时 = C损 C总
(2)B=
损失呼叫次数 总呼叫次数 A损 A入 忙时内
(3)H=
P取值范围0~1 如1%或0.01
交换机呼损
呼损 分类 两局间电路(或称中继)呼损 全程呼损:端 全网平均呼损 端之间 数字长途电话网全 程呼损≤0.098
全程呼损 分配方法
优化分配
数字本地电话网全 程呼损≤0.043 数字市内电话网全 程呼损≤0.027 端局交换机呼损≤0.05
入局话务量:市内占48% 长途来话占12% 求BHCA
呼出A=0.08×10000=800Erl 呼入B=0.075×10000=750Erl
800(1-14%-4%) 800×14% C1= + 90/3600 + 800×4% 60/3600 30/3600 =47680(次)
C2= 750×48% + 60/3600 C1=C1+C2=72880(次) BHCA=72880×1.5×1.2×1.1=144302.4BHCA 750×12% =25200(次) 90/3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