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为了确保苹果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NY/T441-2013 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生产操作规程:一、园址的选择(一)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平地上。
地块周围无任何畜牧场和化工厂,空气清新;灌溉用水充足,水质清洁卫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无任何有毒有害重金属残留,周边生产环境良好,交通方便,无任何工农业污染。
(二)建园:果园的建立按事先规划好的设计进行。
1. 种植区采用:1公顷为一小区,6小区为一作业单位,3个作业单位组成了种植区,便于管理;2. 道路系统设为:一条主路贯穿全园,生产路是园内小区的界线,直通主路,便于运输;3. 灌排系统选用:灌水与排水管道兼用,做到灌水有水源,排水有出处,便于作业;4. 生态系统采取:绕园栽植了宽10米,长4000米的防护林,并在林下建造配套禽舍,进行禽畜散养,便于增收。
二、果树栽植(一)良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耐贮运的XX苹果品种。
该品种具有(特点……例如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果形好,果个大,色泽鲜红光亮,肉质细腻,香味浓郁,富含糖、Vc等多种微量元素,口感好,市场销量高)。
(二)果树栽植,采取“密株不密行”的栽植摸式,株距3米,行距4米,每公顷栽植820株左右。
秋季挖穴,来年春季定植。
穴深0.8米,长、宽各1米。
以腐熟好的农家肥做底肥,浇足水,填足土,并以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4:1的比例配置。
定植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三)定植管理,苗木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指定专人逐棵松土并扶正倒苗、歪苗。
发芽前,在距地面1米左右给苗木进行剪截定干。
当新梢长到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50克尿素,以后每隔20天追施一次。
按时浇水除草,及时防止病虫害,以保证树苗的健壮生长。
三、土肥水管理1、土管理:在秋季全园釆取扩穴深翻,改良土壤。
深翻时,必须与施有机肥、土壤熟化相结合,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施入40厘米土层范围内;回填时,必须把熟化的表土填在穴的底层,而底土覆在上层。
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前言为了规范修武县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种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引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成熟期采收等标准。
本标准由修武县农业局、修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陆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修武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九贵、王九善、董长战、孔全喜、靳新军、薛亮亮、李拥军、范艳玲、黄玉莲、张莹。
本标准于2016年月日首次发布。
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生产的园地选择、品种与砧木选择、苗木培育、建园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处理及贮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修武县七贤镇、西村乡、岸上乡、郇封镇及王屯乡等区域及其它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无公害核桃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GB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T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5307-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果品3园地选择无公害核桃园地应选择在土壤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也可选择丘陵、山地中土层较厚,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以腐殖质多,PH值在6.2-8.2,地下水位较低,即在中性或微酸微碱性土壤上生长为最好。
空气清洁,基地5km内无污染源存在,生态环境必须符合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4品种与砧木选择4.1品种选择根据引种成功的经验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及《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选择耐干旱,抗风、抗病虫害,丰产的清香、香铃、中林1号及辽宁1号共4个核桃优良品种,晚实主栽品种为清香,早实主栽品种为香铃、授粉品种为中林1号及辽宁1号。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无公害果品术语1.1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经检测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的水果产品。
2果园环境2.1果园3km 以内不允许工矿等污染源存在。
2.2果园大气按GB3095-82 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执行。
保护地的大气污染浓度值按GB9137-88 执行。
2.3果园土壤应符合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标准,并要求土壤肥沃,适于果树生长,土壤PH 值范围在6.7 —7.3 之间。
2.4水质按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果园建立3.1栽植密度3.1.1草本果树:草莓8000 —10000 株/666.7m2。
3.1.2藤本果树:篱架200 —300 株/666.7m2 ,棚架80 —120 株/666.7m2。
3.1.3木本果树3.1.3.1乔化果树:40 —50 株/666.7m2。
3.1.3.2矮化果树:80 —110 株/666.7m2。
3.133短枝型和半矮化果树60 —70株/666.7m2。
3.2果园防护林选用与果树无互相传播病虫害的树种。
3.3果苗3.3.1各类果树苗木符合一级苗木标准。
3.3.2苗木检疫选用无病虫、健壮的苗木。
自繁或从外地调运的种苗,均应进行严格检疫。
3.3.3果园间作各类果树不能混栽,禁止间作高杆粮食作物和薯类作物。
4生产技术4.1土壤管理4.1.1清耕果园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深刨果园10—15cm ,雨后及时松土保墒清除杂草。
4.1.2果园覆草常年覆草,厚度15—20cm 。
4.1.3果园生草选择白红三叶草,苕子、苜蓿等绿肥植物,每年割压3—4 次。
4.1.4禁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4.2施肥4.2.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3000 —5000kg/666.7m2, 秋季落叶前开沟开穴施入,禁止覆在土壤表面。
4.2.2追肥每年在萌芽前,春梢停长,果实速膨期分3 次追施,以化学肥料为主,氮肥可用尿素、碳酸氢铵,禁用氯化铵、硝酸铵;磷肥,可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禁用硝酸磷肥;钾肥,可用硫酸钾,禁用氯化钾。
无公害梨生产操作规程

无公害梨生产操作规程为了提高梨的食用安全性,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强其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梨生产走向标准化管理道路,特编制《无公害梨生产操作规程》,以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1. 建园1.1 园地选择1.1.1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按NY5101—2002的规定执行,大气环境应符合GB3095的要求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达到GB5084的标准。
1.1.2 园地选择园地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含盐量不超过0.2%,地下水位1m以下,上茬无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种植的地块。
建立基地应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的地域,并要相对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1.2 果园规划设计根据自然条件、生产规模和经营模式等情况,进行生产小区、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及其它设施的科学规划,品种、行向、密度及定植方式的选择与配置,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
1.3 砧木与品种地选择生产中应用棠梨和杜梨作为砧木;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耐贮运、抗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实行密植栽培的果园还要注重选择枝条节间短、生势中庸健壮、成花易、有腋花芽结果习性且树体矮小的短枝型或矮化型品种;大型果园的早熟品种比例应占30%—40%,中晚熟品种占60%—70%;梨树绝大多数品种属异花授粉树种,应注重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亲和力强的授粉品种进行合理的配置,一般主栽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8:1,授粉品种以行间错位配置法为好。
1.4 苗木选择与处理提倡推广使用脱毒苗木。
从外地购进苗木要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定植前要先剪去苗木的病虫根,修剪断折劈裂根、剪截过长根,然后用1%的清石灰水或3度—5度石硫合剂进行浸苗消毒,并用100PPm的ABT三号生根粉浸根1小时—2小时。
1.5 定植方式与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定植株数应依据品种特性、自然条件、采用树形及栽培模式等而定。
无公害水果-苹果生产技术

在10万左右为宜;长、中、短枝比例为1:2:7,叶面积 系数3左右,果园覆盖率75%~80%。
4
h
冬前的主要措施:开张主枝角度;疏除背上枝、密挤枝、 徒长枝和外围竞争枝;轻剪缓放侧生枝,尽量少短截。
夏剪的主要措施:拉枝开张角度;刻芽促进萌发;抹掉剪 口芽以防徒长;对旺枝进行环割或环剥,促进花芽分化; 疏除徒长枝和过密枝,改善树体光照。
19
h
3.病、虫、草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 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预防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 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 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 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
20
h
(1)农业防治
铺反光膜:摘袋后地面铺反光膜可促进树冠下部及内膛着 色。
暮喷:着色期在每日黄昏时用清水喷布果实,以降低果实 温度,增大温差,促进着色。
11
h
(五)采收
苹果要适时采收。一般新红星在9月中、下旬,红富 士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套袋果要剪掉果柄, 以防刺伤果面。
12
h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一)基地选择、规划
18
h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肥为主,在茶叶开 采前15~30d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肥每亩每次施 用量为纯氮不超过15kg,年最高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 时盖土。
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可使用叶面肥,其应该是经过农业部登 记注册的。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结合,采摘前10d停止使用。
2
h
3.灌水和排水
优质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优质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后对中国果树生产的挑战,在葡萄产业的发展方面,除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并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外,在规模生产的同时,强调无公害或绿色高档果品的生产。
为此,根据巨峰和红地球的品种特性,结合我县的生产实际和自然条件,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供生产者参考。
(根据物候期顺序编写)一、出土上架期1、修整架杆,拉紧铁丝,棚架栽培的整好架面修换横杆。
2、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葡萄伤流期前,对老葡萄园和劣质品种进行改接,采用”土接法”进行。
3、当日平均气温10℃以上,地下30厘米处地温7-10℃时,拆除覆土,将枝蔓均匀地引绑在架面上。
4、检查根癌病,对病重植株铲除带离果园烧毁,对发病轻进行刮治,刮除病瘤带离果园烧毁或深埋,然后用20倍菌立克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涂抹,连涂2-3次,间隔7天。
5、浇催芽水,施催芽肥。
基肥不足的,葡萄上架后距葡萄30厘米左右开深宽各15-20厘米的施肥沟,每亩施入60-80公斤杨康固体肥,生长势弱的园片,加施20-30公斤尿素或磷酸二铵,施肥后浇透水,水渗透后划锄,整平地面。
二、萌动至发芽期1、萌动期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除喷好植株外,将立杆、铁丝一块喷一下,进行全园消毒,铲除越冬病源。
2、发芽期进行第一次除萌定梢,将离地面40厘米以内的所有萌芽抹除,主蔓数量不足的,可从基部萌芽中选留培养。
三、新梢生长至开花前1、当新梢长至15厘米左右时,喷1000倍菌立克或600倍喷克或600倍乙生或600倍大生,预防黑痘病、白粉病的发生,对有虫害的园片,加喷2000-2500倍蚜虱露加200倍杨康液体肥促进新梢生长,病害重的花前补喷一次。
2、在花序现穗期进行第2次定梢,篱架栽培的将无花序的新梢抹除,棚架栽培的每平方米架面留6个新梢,篱架栽培的每米长的架面留梢10个左右。
疏除过密新梢,在开花前进行第三次定梢,疏除病残穗和小穗新梢,达到巨峰每亩留花序6000个左右,实行一年二收的园片,留1400-2800个,红地球每亩留花序2500-3000个。
NY-5174—2002-无公害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NY 5174—2002 无公害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产园地选择和规划、品种选择和定植、土壤治理、施肥治理、水分治理、整形修剪、花果治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荔枝产区无公害食品荔枝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227 微生物肥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5023 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3 园地选择和规划3.1 园地选择除符合NY 5023的有关规定外,宜选择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能降至1m以下、开阔向阳、避风寒的地段建园。
有霜冻地区幸免在西北方向及容易沉聚冷空气的低洼谷地建园。
3.2 园地规划3.2.1 园地四周宜营造防护林带,所用树种不应与荔枝具有相同的要紧病虫害。
3.2.2 按照园地地势,分成若干小区。
平缓地小区面积宜3hm2~8hm 2;丘陵山地小区面积宜1hm2~2hm2。
同一小区幸免种植成熟期差异大的品种。
3.2.3 按照园地规模、地势地势设置能排能灌的排灌系统和完善的道路系统。
3.2.4 丘陵山地沿等高线种植,大于20°的坡地不宜种植。
4 品种选择和定植4.1 品种选择选择习惯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4.2 定植4.2.1 定植季节春植、秋植。
4.2.2 定植方式和密度宽行窄株或近正方形定植。
按照园地环境条件、品种特性、栽培治理水平等确定定植密度,一样株行距(4m~5m)×(5m~6m)。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的生产技术操作,保证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农药、无污染物的使用,并确保番茄的品质和安全。
本规程详细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供农户和相关生产人员参考。
二、基本要求⒈土壤和环境要求⑴选取起坑地时,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
⑵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
⑶确保周边环境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
⒉种苗要求⑴选用无病虫害的优良番茄品种。
⑵根据地区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番茄品种。
⑶所选种苗应经过检疫合格,无病虫害的苗种。
⒊施肥要求⑴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科学配比有机肥、复混肥。
⑵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化肥,避免化学农药残留。
⒋灌溉要求⑴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根据土壤湿度和蒸发量进行控制。
⑵使用无污染的灌溉水源,避免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水源。
⒌病虫害防治⑴定期巡视番茄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⑵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⒍采收与储存⑴采收阶段应选择果实成熟度合适的番茄进行采摘。
⑵采摘后,应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清洗,并避免机械损伤。
⑶储存番茄时,要注意通风透气,避免过度受压。
⒎质量控制与检测⑴建立番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⑵定期抽样进行检测,确保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附件: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田地选择表附件2: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种苗检疫合格证明附件3:无公害农产品番茄化肥使用备案表附件4: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灌溉水源检测报告附件5: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病虫害防治记录表附件6:无公害农产品番茄质量抽检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无公害农产品:指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以及污染物,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
⒉重金属:指具有较高比重的金属元素,如铅、镉等。
过量摄入重金属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⒊农药残留: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及其代谢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无公害果品术语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经检测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的水果产品。
2果园环境
果园3km以内不允许工矿等污染源存在。
果园大气按GB3095-82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执行。
保护地的大气污染浓度值按GB9137-88执行。
果园土壤应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标准,并要求土壤肥沃,适于果树生长,土壤PH值范围在—之间。
水质按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果园建立
栽植密度
3.1.1草本果树:草莓8000—10000株/。
3.1.2藤本果树:篱架200—300株/,棚架80—120株/。
3.1.3木本果树
3.1.3.1乔化果树:40—50株/。
3.1.3.2矮化果树:80—110株/。
3.1.3.3短枝型和半矮化果树60—70株/。
果园防护林选用与果树无互相传播病虫害的树种。
果苗
3.3.1各类果树苗木符合一级苗木标准。
3.3.2苗木检疫选用无病虫、健壮的苗木。
自繁或从外地调运的种苗,均应进行严格检疫。
3.3.3果园间作各类果树不能混栽,禁止间作高杆粮食作物和薯类作物。
4生产技术
土壤管理
4.1.1清耕果园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深刨果园10—15cm,雨后及时松土保墒清除杂草。
4.1.2果园覆草常年覆草,厚度15—20cm。
4.1.3果园生草选择白红三叶草,苕子、苜蓿等绿肥植物,每年割压3—4次。
4.1.4禁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施肥
4.2.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3000—5000kg/, 秋季落叶前开沟开穴施入,禁止覆在土壤表面。
4.2.2追肥每年在萌芽前,春梢停长,果实速膨期分3次追施,以化学肥料为主,氮肥可用尿素、碳酸氢铵,禁用氯化铵、硝酸铵;磷肥,可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禁用硝
酸磷肥;钾肥,可用硫酸钾,禁用氯化钾。
也可用不含氯离子的果树专用肥。
4.2.3根外施用生长季节适时喷施叶面肥,浓度为—%。
禁用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果园浇水果树萌芽前、封冻前,基肥施后各灌透水一次。
生长季节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即灌水,保持田间持水量60—80%。
果园防涝挖排水沟严防雨季果园积水。
果树修剪
4.5.1叶面积系数4—5。
4.5.2亩枝量木本果树一年生枝量6—8万个/,藤本果树一年生枝量3000—4000个/。
4.5.3透光度 15—20%。
4.5.4以冬季修剪为主,辅以生长季节修剪,正确运用疏、截、缩、割、剥、刻、拉等修剪方法。
果树授粉花期利用蜜蜂、壁蜂传粉和人工授粉。
疏花花前和初花期及早疏除过多花蕾。
疏果合理负载在幼果期和生理落果后分两次进行,果品产量控制在2—3吨/,及时疏除病、虫、畸型果和过大过小的果实。
果实套袋选用纸袋和塑膜袋在谢花后40天内完成,进行果实保护,采前20—30天去袋。
摘叶转果为促进果实充分着色,在果实着色期摘去遮光叶片和转果。
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4.11.1人工防治及时剪除病虫枝叶,摘去病虫果实,捉拿金龟子,刮除枝干病斑和昆虫卵块。
4.11.2保护利用天敌利用瓢虫、青蛉等有益昆虫,防治蚜螨等害虫。
4.11.3化学防治。
4.11.3.1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4.11.3.2允许使用农药托布津、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三唑酮、大生M—45、宝丽安、井岗霉素等生物制剂、BT、阿维菌素、吡虫啉、灭幼脲、哒螨灵、螨死净、尼素朗。
4.11.3.3石硫合剂生长期禁用,波尔多液果实采收前30天停用,套袋果实去袋后禁用。
天王星、乐果,采前30天内禁用。
4.11.3.4禁止使用农药,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有机氯、有机磷、菊酯类、汞制剂、砷制剂、铅制剂、杀虫脒、呋喃丹等农药,任何时间禁用。
4.11.3.5农药使用,严格按农药合理使用准则—4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执行。
果实采收当果实已充分发育,并已充分表现出该品种因有的大小、色泽、风味时即可采收。
果实分级执行山东省果实分级标准。
果品包装需有无公害果品专用包装纸、袋、网套、果托、箱。
果品贮藏采用恒温库或气调库贮藏。
贮藏库禁用农药和有毒化学品消毒,严禁无公害果品与普通果品混合贮藏。
5质量检测认证
由专门机构进行抽样检测,经检验合格后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