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国装饰艺术运动_李军苗

浅谈法国装饰艺术运动_李军苗

2009?06美术大观

艺术理论221

起热潮。展览会中展品的设计者雇用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来制作自己的设计,所用材料大都是珍贵或富于异国情调的,如硬木、生漆、宝石、贵重金属和象牙等,色彩也极其绚丽。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主要的设计师有艾林?格雷(Eileen Gray),甲奎斯?艾米尔?鲁尔曼(Jacques Emile Ruhlmann),让?杜南(Jean Dunant),皮埃尔?勒格伦(Pierre Legrain),马塞尔?柯尔德(MarcelCoard)等。

在设计上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一方面追求豪华的装饰效果,采用各种贵重的材料(如象牙、珍珠鱼皮等)来进行装饰;另一方

面在造型上时而采用简单明快的几何造型,,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典型代表作,

设计简单大胆,造型上具有突破性,没有过多复杂的装饰,完全表现出木质本色之美。

让?杜南也是装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重要艺术作品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首饰设计、家具装饰设计、装饰品设计等,表现形式主要使用漆艺,并制作了大量优秀的装饰艺术作品。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主要是面向上流人士并且能得到其赞助,使设计师们有机会使用昂贵、稀少的设计材料创造出异国情调的风格,同时满足贵族阶层猎奇心理的需要。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的形式感与豪华、时髦的设计结合一体,有些几何形银质台灯就是这一时

李军苗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期特征的表现。与此同时,传统的木制家具也受到金属家具的挑战,采用了新兴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的产品,出现在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中,标志着装饰艺术运动向现代艺术设计的过渡。

装饰艺术运动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早期现代艺术风格而取代,开始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而欧美的工业设计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但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的历史进程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极其绚烂的历史篇章。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的分析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 摘要: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是综合性的,在折衷主义立场的影响下, 既具有传统的形式美,又追求工业化的技术美;既承继欧洲自古以来的装饰式 样,又开创出新世纪装饰艺术典范,成为20世纪主要的设计思潮之一,也将给 21世纪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 本世纪初的欧洲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一样,对现代化的轻视和工业化形式 的漠视使得人们越来越走向强调工艺生产和手工艺行会的泥淖:否定机械,反对批量生产,远离传统艺术,远离古典文化,矫饰过度的自然主义。这一切终于引起了一大批艺术 家与设计家们的反抗,他们把眼光投向当前将来,认识到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无可阻挡, 必须适应并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他们又把眼光投向古典艺术甚至原始艺术,从历 史的废墟中,从古典法式中,去寻求突破现行窠臼的契机。从二十年代初开始,西方设计 界采用了手工艺和工业化结合的双重手法,把艺术家单纯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 化特征合二为一。这一风格,后来被称为装饰艺术 1 从单一风格到综合风格的演变 装饰艺术运动自发生、发展到鼎盛、衰退历时将近30年,影响范围极大,以英、 法、美最具代表,其中法国不仅是装饰艺术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装饰艺术运动的中心,其 风格演变也自法国始,遍及世界各地。它从最初单纯的简洁风格发展到1935年前后,形成了风格各异和混杂各种文化、各种艺术的综合风格特征。从风格特征的意义上看, 装饰艺术风格不是单一的不变的,而是丰富的、复杂的、多样的甚至是冲突的、非整体的。下面概要叙述其演变过程。 早在巴洛克时代,法国设计极尽奢华、奔放,其装饰繁琐复杂达到了顶峰,进入新艺 术运动时期,设计家开始寻求一种传统的、单纯的形式来对抗繁琐的形式,采取自然主义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既新艺术运动之后现代主义主义之前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20世纪20到3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艺术设计运动,它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原始艺术、简单几何外型、舞台艺术和汽车等方面的影响,取代了早先的“新艺术”,在设计中反映出大工业生产和机器时代的审美观,特点是造型简约明朗,采用平行线、阶梯形、放射形或闪电形等对称形状,以及抽象化的几何造型,在色彩上也不同于过去的典雅柔和,而是采用强烈鲜艳的纯色或古铜、金银等高度装饰性的色彩。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种装饰艺术的设计范围涉及家具、首饰、服装、玻璃、陶瓷制品、招贴画,以及建筑外观和室内装饰等各个方面,它从欧洲开始兴起,传到美国以后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装饰艺术并不局限于某一设计艺术领域,而是和新艺术运动一样,波及范围非常广泛,从20世纪20年代的所谓“爵士”图案到30年代在美国广泛流行的流线型设计样式,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装饰,都属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范畴,在法国主要表现在家具、玻璃、产品装饰和图案上(法国时装巨头可可〃夏奈尔,设计大师保罗〃布兰特、雷蒙〃塔柏利等),而在这种风格传到美国后则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产品造型设计、汽车设计、平面设计等广泛领域,各国的

装饰艺术风格都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各国风格又各有千秋。实践者并没有像风格统一的设计群落那样合作,它被认为是折衷的,被各种各样的风格影响的,它还被起了各种名字:俄国芭蕾、装饰性的立体派和未来派、动物国家和形状、像无线电与摩天大楼一样的现代技术等。 从1960年左右开始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位于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几千年的艺术和传统在18世纪成为唯美主义运动所代表的唯美情节,并渗透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最终在装饰艺术运动中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完美的凝结。萌芽时期的现代设计意识在装饰艺术运动中也时有体现,然而正是传统与现代这种矛盾的调和形成了装饰艺术独特的风格,使它至今仍是设计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个亮点。 从人类艺术的诞生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就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摘要:“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受到大战震荡之后而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形 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场运动中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及平面设计作品,他们对推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装饰装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现代设计 1.“装饰艺术”运动概述 1.1“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 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出现在法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装饰艺术”运动在 法国形成高潮,其中标志性活动之一就是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名称后来常被用来特指一种 特别的设计风格和一个特定的设计发展阶段。事实上,装饰艺术并不单纯只是一 种风格,它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只是个性更加强烈。 1.2“装饰艺术”运动的作用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既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表示反对,也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一个衔接,然而,又由于过于强调装饰化,因此与同期开始在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也有很大的区别。双方的特征都兼而有之,但 却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再现。 “装饰艺术”运动将传统设计的精华,用来赞颂全新的机械化的摩登时代。“装 饰艺术”风格再现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满足了人们追求欢愉、逃离现实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使得“装饰艺术”风格显得特别优雅浪漫、性感迷人,同时,也被批 评为“俗丽”“骄奢”。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欧洲的繁荣奢华,也迫使“装饰艺术” 运动逐渐消亡。这场运动的装饰特点,在时装、首饰、化妆用品、平面设计等方面,一直得以保持。 1.3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装饰艺术”并不是一种单纯而统一的风格,但在强烈的装饰性、简洁的几何 外形、独特的色彩系列和材料的选择等方面,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简洁的几何外形 “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与大工业生产联系比较密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不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巧的台钟相机或是一张海报、招贴,大多采用了简洁的几 何块状结构,以几何方式衔接起来,然后再用曲线的装饰元素使这些“方块”生动 起来。 (2)强烈的装饰性 装饰元素直接采用几何图形,如矩形、方形、圆形、菱形等进行组合、变形、重复、交集、旋转、对称、特异等作为装饰图案,也是装饰艺术风格的独特手法。这些装饰通常采取的是取自自然的植物、花卉等图案。 (3)独特的色彩系统 “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摒弃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讲究典雅含蓄、温柔婉约的奶油色系、泥土色系。“装饰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色彩风格,犹为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其中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 红和金属色系。 2.“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2.1“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设计师及作品

浅谈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的折中主义 摘要 本文的主题是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通过对其风格的简要分析、对装饰这种艺术形式的解读、对当时流行的功能与形式之争的看法来探究装饰艺术运动的折中立场。 在20世纪20-30年代,有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革新运动——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在社会背景中,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欧美工业设计的发展也在走向成熟。在英国,有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也发展过新艺术运动,他们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设计运动。然而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认为,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断然否定态度正是其逐渐衰落的原因,在当前现代化和工业化以迅猛势头发展的大环境下,预期回避此无可阻挡的趋势,不如去适应它。于是设计师们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将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收归于装饰的运用中。装饰艺术运动的范围广泛,设计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图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得工业产品更加美化。 装饰艺术风格的来源复杂,可以追溯到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但又形成了一套非常明显的自我风格。它的风格非常“强劲”,仿佛是多种自身就有巨大力量的文化的碰撞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冲击力。这些文化聚集在一起,看似处在融合状态中,却又觉得它的融合似乎不是那么融洽,相互之间还有着矛盾和抵抗性。也就是说,如果拿着放大镜自己看,会发现接缝处亦合亦离,生长出奇特的有机形态来。 自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大部分的设计探索都是在有机的自然形态里寻找装饰的动机。而装饰艺术运动使用简单的几何外形。这些几何动机,来源依然是古代埃及、中美洲和南美的古代印第安人文化。常用的几何图案又阳光放射性、闪电型、曲折型、重叠尖头型等等。很明显,可以从装饰艺术风格的作品中看到古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露面。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发现的图坦卡蒙墓确实令整个设计界震惊。以及古埃及时代非常普遍的建筑装饰图案,如盛开的纸莎草形式的柱头、纸草和莲花交织形成的柱头,其装饰特征都被装饰艺术运动采用。同样深刻的影响还来自原始艺术。20世纪初以来,欧洲前卫艺术受到原始艺术影响很大。装饰艺术也受到这些同源于原始艺术的艺术风格的影响,如立体主义、野兽派等等。如

装饰艺术的创作元素

装饰艺术的创作元素 艺术的创作从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因此,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回顾大艺术家们的经典作品,可以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带来许多收获。艺术发展至今所产生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乃至艺术思潮,都是艺术的创作方法。当然是回到艺术作品的本身,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其本身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 标签:艺术家艺术创作方法艺术作品装饰艺术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的创作其实和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从艺术创作整体的高度来看,艺术家,艺术派别,艺术作品是进行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一、艺术家是进行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首先应该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他专精于哪一门类的艺术范畴,但是首先他是一名艺术家,那么艺术家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就应该是他们的共性,装饰艺术工作者也不例外,因为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真正的艺术家把它看作是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众多事实表明,历史上那些永放光芒的艺术瑰宝,大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血泪甚至是生命铸成的,艺术的辉煌往往是要以艺术家的痛苦作为代价的。艺术家饱经痛苦磨难的过程,就是他大彻大悟、弃旧图新的过程。 二、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都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没有可以完全抛弃其他艺术派别而独立存在的。 艺术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上产生很多艺术创作方法,但无论哪一种艺术门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这两种方法,在文艺创作历史上一直争执不断,但是作为贯穿艺术发展始终的两种基本创作方法,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以装饰艺术为例,远古时代的装饰技艺可以分为石器工艺和金属工艺。例如在史前时代的装饰多以抽象纹样在陶瓷和青铜器上加以表现,更多的是符合浪漫主义精神的创作特点。在近代的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在埃及发现一个完全没有被扰乱过的古代帝王图坦卡蒙墓,大量的出土文物展示出一个绚丽的古时期装饰艺术的世界,特别是图坦卡蒙的金面具,具有简单的几何图形,使用金属色系列和黑白色彩系列,却达到高度裝饰的效果,这给予设计师们强而有力的启示。 而到了中世纪的装饰艺术,包括了拜占庭装饰、罗马式装饰、哥特式装饰等等,因为社会的变革给予这个时代的装饰技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现实主义

浅谈法国装饰艺术运动_李军苗

2009?06美术大观 艺术理论221 起热潮。展览会中展品的设计者雇用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来制作自己的设计,所用材料大都是珍贵或富于异国情调的,如硬木、生漆、宝石、贵重金属和象牙等,色彩也极其绚丽。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主要的设计师有艾林?格雷(Eileen Gray),甲奎斯?艾米尔?鲁尔曼(Jacques Emile Ruhlmann),让?杜南(Jean Dunant),皮埃尔?勒格伦(Pierre Legrain),马塞尔?柯尔德(MarcelCoard)等。 在设计上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一方面追求豪华的装饰效果,采用各种贵重的材料(如象牙、珍珠鱼皮等)来进行装饰;另一方 面在造型上时而采用简单明快的几何造型,,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典型代表作, 设计简单大胆,造型上具有突破性,没有过多复杂的装饰,完全表现出木质本色之美。 让?杜南也是装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重要艺术作品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首饰设计、家具装饰设计、装饰品设计等,表现形式主要使用漆艺,并制作了大量优秀的装饰艺术作品。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主要是面向上流人士并且能得到其赞助,使设计师们有机会使用昂贵、稀少的设计材料创造出异国情调的风格,同时满足贵族阶层猎奇心理的需要。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的形式感与豪华、时髦的设计结合一体,有些几何形银质台灯就是这一时 李军苗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期特征的表现。与此同时,传统的木制家具也受到金属家具的挑战,采用了新兴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的产品,出现在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中,标志着装饰艺术运动向现代艺术设计的过渡。 装饰艺术运动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早期现代艺术风格而取代,开始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而欧美的工业设计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但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的历史进程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极其绚烂的历史篇章。

浅谈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浅谈新艺术运动 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产生了一场长达十余年、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它与工艺美术运动有些相似,都不喜欢工业味道很浓的设计,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崇尚自然,想把一些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但是它又与工艺美术运动有所不同,它完全放弃任何一种装饰风格,完全运用自然的曲线和形态,而工艺美术运动以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作为参考,重视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它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它就是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场颇具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装饰艺术运动。而在探究其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态度。新艺术运动不仅仅是一次设计艺术的变革,更是一次社会转型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欧美国家;装饰艺术运动;雷迈斯克米德;威尔·布拉德利 正文: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爱德华·伯

从设计角度浅析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从设计角度浅析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作者:孙睿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 摘要:科学与艺术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而工业设计作为两者结合的产物,其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来满足人类的需求的。“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以科技为主导力量之下,设计将在科学与艺术高层次融合的轨道上稳步的前行。 关键词:设计;科学;艺术;融合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自起始起的不分到中世纪的独立发展。时至今日,已到第三个阶段,即“重逢”的阶段。在今天重逢的日子里,科学与艺术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会,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普遍的内涵。 一设计师眼中的艺术与科学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和绘画。古代中国的“设”字就是制图、计划之意。设计乃一种特殊的艺术,其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1]。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因而工业设计常称为工业艺术。早在工业设计萌芽之初,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就提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19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作为现代工业设计先驱的贝伦斯的设计作品则又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美学。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基本观点,并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两战期间,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出现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工业设计将消费者的动机和科学技术不断产生出来的可能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消费需求、艺术与科学三者的统一[2]。 二从设计史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1)艺术是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应该从艺术的起源里探寻痕迹。在对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模仿说中,不难发现艺术在最初的模仿过程后所出现的表现感性和象征情感的艺术形态。在艺术模仿的中后期,人们再做的模仿就是经过思想的表现和象征,而这种思想正是设计的最初的思维过程[1]。 (2)科学是设计的基石 设计在最初的模仿与改良阶段,受到艺术的制约。因为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使设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陷入了停滞的状态。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与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泛指艺术修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5-6世纪,指修饰、打扮。“女求作布衣麻履,织作筐绩之具。乃嫁,始装饰入门。”(《后汉书·梁鸿传》)。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个装饰艺术方面的运动,但同时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当其在1920年代初成为欧洲主要的艺术风格时并未在美国流行,大约1928年,快到现代主义流行的1930年代前才在美国流行。ArtDeco这个词虽然在1925年的博览会创造,但直到1960年代对其再评估时才被广泛使用,其实践者并没有像风格统一的设计群落那样合作。装饰艺术这一术语,实际所指的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和新艺术运动一样,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从20年代的色彩鲜艳的所谓爵士图案,到30年代的流线型设计式样,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都可以说是属于这场运动的。它们之间虽有共性,但是个性更加强烈。因此,把装饰艺术单纯看作一种统一的设计风格是不恰当的。 Art Deco演变自十九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eau是资产阶级追求感性(如花草动物的形体)与异文化图案(如东方的书法与工艺品)的有机线条。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并以明亮且对比的颜色来彩绘,例如亮丽的红色、吓人的粉红色、电器类的蓝色、警报器的黄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带有金属味的金色、银白色以及古铜色等等。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马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非洲木雕、希腊建筑的古典柱式等等。 总之,Art Deco的装饰有下列几个主要的特征: 1.放射状的太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了新时代的黎明曙光。 2.摩天大楼退缩轮廓的线条:二十世纪的象征物。 3.速度、力量与飞行的象征物:交通运输上的新发展。 4.几何图形:象征了机械与科技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5.新女人的形体:透露了女人赢得了社会上的自由权利。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浅谈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摘要: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法、英、美等国开展的一场设计革新的运动。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起源主要由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装饰艺术运动因此得名并在欧美各国掀起热潮。 关键词:装饰艺术运动、法国、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艾琳·格雷 装饰艺术运动概述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互相之间有影响,但与现代设计民主化的思想是大相径庭。 装饰艺术运动是对装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动,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地、单纯手工的趋向,主张机械的美,它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用设计上的折中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虽然都主张采用新的材料,如钢铁、玻璃等,主张机械美,主张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手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但是,装饰艺术运动所强调的装饰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这区别,属于不同的设计艺术风格。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产生的结合点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则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 装饰艺术运动,造型上将自然有机形态与抽象几何形态,曲线与直线相结合。采用了手工艺与工业化的双重特点,把精美,奢侈的手工艺与先进的工业化产生相结合,东方与西方相结合,人性化与机械化的相结合产生一种折中主义的新风格,以适应机械化制造。从色彩的运用而言,“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与讲究典雅的以往各种设计风格的色彩运用大相径庭。在其独特的色彩系列中,鲜红、鲜蓝、鲜黄、鲜橙以及金属色受到特别的重视。通过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其设计达到绚丽夺目甚至金碧辉煌的效果。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 法国是装饰艺术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这场运动在法国成为“现代设计”(Modern Art). 1925年的“巴黎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是对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成果的集中展示,这场运动于20年代和30年代在法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场运动开始衰落,然后逐步消亡。 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家具与室内设计、陶瓷、漆器,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首饰与时装配件、绘画、海报和时装插画等设计艺术领域,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设计大师。 法国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体现在家具设计,此时期家具和室内设计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是比较注重东方的、怪异的形式,受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服装设计影响。又受到现代主义影响,注重新材料运用,另外柯布西耶的探索也给此风格带来明显影响。这两种风格创造了一种新的室内与家具设计的美学价值。 法国设计贵重的材料、豪华的纹样、特殊的装饰动机体现了为规劝服务的特性,它并没有像德国设计师一样完全摒弃装饰,而是将简练和装饰融为一体,这是法国装饰艺术家具的最大特点。室内设计则创造出一种boudoir style的特殊风

对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认识

对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认识 胡心怡数码艺术学院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是在20 世纪20 到30 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因为这场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无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从设计的形式上,都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但是,从思想发展的背景来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运动的民主色彩、社会主义背景,都从来没有在“装饰艺术”运动中发生过。“装饰艺术”,特别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在色彩上、在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这与强调设计民主化、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的现代主义立场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虽然这两场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互相也有影响,特别是现代主义对于“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上和材料上的影响,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各自的发展规律。 20 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敏感地了解到新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的材料(比如钢铁、玻璃等等)。他们认为,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产生于法国,影响到西方各国的“新艺术”运动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的断然否定态度。时代已经不同了,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已经无可阻挡,与其回避它,还不如适应它。而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可以作为一条新的探索途径。这种认识,普遍存在于法国、美国、英国的一些设计家之间,特别是20 年代西方的普遍繁荣,美国更是高速发展,造成新的市场,为新的设计和艺术风格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如装饰艺术家代表:海报艺术家阿道尔夫·让—马利·莫荣)(Adolphe Jean-Marie Mouron)的笔名。莫荣出生于乌克兰,一战期间移居巴黎。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923-1926年,负责设计了一批经典的、影响广泛的海报作品,他把现代主义,尤其是立体主义和纯粹主义的风格元素结合在一起,突出简约的几何抽象性,严谨的平涂设色、不对称的构图以及出奇的字母和图形安排都体现出卡桑德拉不同凡响的创意能力。他采用极其简单的图形,强调图形的象征和概括运用;他对于文字的兴趣,使他尽量把文字和图形综合为一体,他的海报设计是象征性的立体主义平面风格的最杰出典范。

装饰艺术运动 发源地巴黎

装饰艺术运动发源地巴黎 野兽派马蒂斯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常用纯粹的色块组织画面,造型粗放 立体派毕加索/布拉克追求一种几何图形的美,从二维-)立体的,三维的美,追求由直线、曲线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1 初期的立体派(1907-1910) 受黑人雕刻及塞尚之影响;呈现多视点表现法。 2 分析的立体派(1910-1911)彻底解体,画面的空间平面化。 3 综合的立体派(1912-1915)画面出现其它素材、文字。 漩涡派刘易斯大肆赞扬机械文明,特别是赞美速率运动之美,在形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几何抽象风格,轮廓清晰 装饰运动特点:1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如图坦卡蒙的金面具) 2原始艺术的影响(非洲部落舞蹈面具及非洲雕塑特别是木雕 3简单的几何外形,来源是古埃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古代印第安人文化 4其他艺术的影响:芭蕾、美国爵士乐 表现特征1追求几何或棱角分明的造型 2主题与纹样经常与自然有关 3装饰风格奢侈而夸张,经常采用鲜明色彩或用抛光落点珍珠或动物皮做装饰 4 提倡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主张手工艺与机械话生产完全结合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巴黎—运动的中心高峰时期—1925年的“装饰艺术展览会”设计发展特点—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 家具与室内设计 家具设计—法国“装饰艺术”风格的最集中体现 两种设计风格:①比较注重东方的、怪异的方式—受到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的影响(在1920年前后达到高潮)②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出现在30年代)共同特点:“采用新的材料,采用新的技术,创造新的形式”代表人物:埃米尔贾奎斯·鲁尔曼—1用拼贴等手段现实各种珍贵材料美2风格豪华奢侈3设计形式简单装饰微妙 陶瓷设计 装饰特点—以人物与强烈的几何图案为主 设计影响—中东和远东古典文明的陶瓷设计,在釉彩方面受到中国陶瓷的釉彩方法和风格影响 代表人物: 埃米尔·德科—造型非常单纯,往往采用单色釉(如黄色、蓝色、粉红色、绿色和白色),表面处理也常常采用中国陶瓷的一些手法(如冰裂开片、挂彩等) 漆器设计 设计原因—对于东方装饰的迷恋导致了对于东方装饰重要手段之一的漆器的模仿和发展 设计内容—室内的屏风、门、壁板、家具和其他装饰构 代表人物: 让·杜南—①漆器屏风和室内壁板采用非常华贵的色彩计划,装饰图案精致,装饰动机采用东方的(如埃及、日本的古典装饰动机),且比较具有优雅的女性化特征。②漆器装饰采用抽象的几何形态,色彩上采用对比鲜明的对比色彩计划,在肌理上也非常注重对比关系运用,在漆器上采用蛋壳镶嵌装饰,是学习东方漆器风格的一个重要成果艾琳·格雷—方面采用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豪华的装饰效果,同时也注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特别是现代主义的材料运用和形式特征,几何风格 玻璃器皿设计 代表人物:勒内·拉里克—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特点:1自然的设计主题,如动植物等的装饰2常采用玻璃雕花技术 3 喜欢用类似于珠宝的乳色玻璃设计,色彩丰富 弗朗斯瓦—埃米尔·德科切蒙和阿米里克·沃尔特—玻璃作品都走雕塑化的发展道路,设计的玻璃器皿比较沉重,且大部分是采用不透明的玻璃制作的,利用模具铸造成雕塑,以动物、鱼类、女性裸体等作为装饰动机 道姆兄弟—采用腐蚀玻璃的技法达到装饰效果,由于腐蚀的浅,玻璃器皿表面依然光滑,非常细腻 人物装饰品(原意指黄金与象牙混合的装饰品) 制作特点—用青铜再混合其他贵重材料(如少量点缀用的象牙),同时采用腐蚀、铜锈、镶嵌等技术,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肌理装饰上雕塑,制作出小型的舞蹈人物雕塑形式特点—较多为女性的舞蹈雕塑,色彩鲜艳,动作富于装饰性,服装华贵,主要用作室内装饰品 平面设计(绘画、海报和时装插画) 具有特别的形式主义特点 构图风格—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产生高度装饰的效果 创作题材—比较集中于表现法国上层阶级的奢华生活,特别是夜总会、舞厅、歌女、赌场、衣着入时的俊男靓女、都市的生活等创作中心——波尔多和巴黎 代表人物:塔玛拉·德·兰比卡—绘画大量采用棱角鲜明的色彩面,组成非常具有装饰效果的结构“波尔多派”—让·杜巴斯、雷涅·布涛、拉菲尔·德洛梅、加布里尔·多米克、安德列·洛德查尔斯·盖斯玛卡桑德拉—强调文字与图形综合为一体,采用极其简单的 图形,强调图形的象征和概括运用 美国装饰艺术 特点:1比较集中在建筑设计与建筑相关的设计上2为电 影院设计特别发展出来的好莱坞风格 3 民主化特征,转 向更加大众化的立场 取得极大成就的原因:①一战期间美国远离战争,发战争 财②20世纪大众艺术营造新的文化艺术环境(电影艺术、 爵士音乐、戏剧)③美国是移民国家,文化上具有包容性 纽约最早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纽约电话公司大厦。 克莱斯勒大厦—威廉·凡·阿伦帝国大厦—威廉·兰博 好莱坞风格:娱乐性,装饰夸张,多元化设计,充满幻想 与想象 科布西埃建筑观点:1底层架空柱2屋顶花园3建筑的六 个面4开阔窗子和引风景入室5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未来主义: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 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 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 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何谓标准化设计?对现代设计启示和意义:模块化、 可替代性、可以机械化生产,强调设计的统一性。 意义它推动了工业产品的优质化,用一种更严谨、 实用的设计语言来取代青年风格的自然主义形式 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相结合2提倡 采用大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标准化生产和运用新技术、新 材料3主张功能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4主张协会走 非官方路线使其成为设计界的行业组织5大力发展设计 教育,提高德国设计水平等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以法国、 美国和英国等为代表的一次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它发源 于法国,主要集中于豪华和奢侈的产品与艺术品的设计 上。由于这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所受影 响很大,两次运动既对立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装饰 艺术”之名来自1925年的巴黎装饰主义展览。“装饰艺术” 并不仅指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而是包含广泛(爵士图 案)。它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动,反对古典主义、 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手工业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 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成为20世纪设计 的核心。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 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 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 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 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 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 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 层的一种反动,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虽不提倡为 精英服务,但提倡精英领导。原则方法:1、功能第一, 形式第二;2、机械美学,批量化生产。 德国工业同盟——1907年,穆特修斯、贝伦斯等成立了 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旨在提高 工业产品的质量,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 质量的传统,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自 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 中心,工业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 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格罗佩斯的成 就(他于1914年受工业同盟委托设计科隆展览馆)在很大 程度上足与工业同盟分不开的。 俄国构成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 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俄国构成 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 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他们利 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探讨"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 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 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 表现为最后终结。 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构 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 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 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 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 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 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至上主义:指创作艺术中的情感的至高无上,回话的宗旨 并不是客观地再现物象本身,而源于艺术家“什么都不用” 地创造,强调感情,代表:马列维奇 荷兰的“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 在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 的组织者是杜斯柏格,成员:蒙德里安,里特维德。而维 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提倡采 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 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风格派共同 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 取得独立,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表现宇 宙根本的和谐法则,才是最重要的。风格派对于世界现代 主义的风格形成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包豪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 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格罗 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 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 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 的基本面貌。包豪斯经历沃尔特·格罗佩斯(魏玛时期、 汉内斯·迈耶(迪索时期、米斯·凡·德洛(柏林时期三 个不同阶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义的浪漫、共产主 义的政治目标、实用主义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精神内容极 其丰富和复杂。 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即魏玛时期和迪索 时期 约翰·伊顿是创立现代设计基础课的第一人,为现代设计 艺术教育打下好的基础。 包豪斯的影响:开启了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大门,具 有强烈的国际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哲学,奠定了现代文明 的坚实基础。建立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并 对后来设计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2.真正实现了技术 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3.一批 设计师。局限性: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突出功能与 材料的表现,忽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2.抨击旧的艺术 形式,追求抽象几何形式,导致了排斥各民族和地域的历 史及文化传统。3.产品设计往往停留在传统产品设计与研 究上。对现代汽车家电产品极少探究。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3年由原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 建立,1956年,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任。 乌尔姆设计学院风格体系:在艺术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系 统艺术设计原则,设计的关键是模数体系,形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斯堪得纳维亚:位于北欧,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 冰岛设计风格于20世纪早期初步确立,到四五十年代 逐渐成熟,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斯堪得纳维亚风格。斯堪 得纳维亚风格特点:该风格不同于追求于商业价值的流行 风格,是持续的、有着丰富内涵的一贯体现。现代设计始 终追求手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的有效结合。因此北欧设计 简朴、有效而制作精良,有着温和典雅的几何有机形式, 天然材料与明亮的色彩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并且带有 明显的民主主义。同时,北欧设计更表现了一种生活方式, 设计是辅助人类及其所创环境与自然界相融合。其设计核 心为物品必须与人的比例和舒适、要求和精神相关联。 斯堪得纳维亚风格形成的原因:1,北欧各国处于北极圈 的独特地理位置,黑夜与冬天较为漫长,人们多习惯于在 家中交往,因此“家”的概念深入人心,在设计上表现为 浓郁的居家气氛和人情味。 2,北欧国家自然资源丰富, 植被茂密精良,因此在设计中使用天然材料成为了一种传 统与习惯。 3,北欧国家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有着独特 的民族传统,在设计中也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因此更容 易被人们所接受。同时,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及政府对设计 的重视也促进了该风格的形成于发展。总之,斯堪得纳维 亚国家政府对设计的引导和投入是这些国家设计事业恢 复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有良好的高等艺术院校作为设计 的教育中心,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瑞典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184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艺术 与手工艺组织。芬兰手工艺和设计协会成立于1875年 丹麦手工艺与艺术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于1907年挪威成 立于1918年 1985年北欧五国联合创立了斯堪得纳维亚 设计联盟北欧设计思想:1、重视大众化的民主设计原 则,充分考虑到设计中的经济规律,即物美价廉。大众化 设计的主题思想是简洁经济,即在设计中用最少的部件达 到最佳的功能效果。质量高与价格低是北欧设计的重要标 准。并在长期实践中寻找到以组装与拼贴为手段的有效途 径,尤其在家具中,这一手段的应用了达到经济实用与美 观大方。 2、在现代设计中强调有机设计和产品的人性 化。追求材料与形态的自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风格于影 响力,充满了人情味,符合人们在感情上的需要。 3、 提出人体工程学为原则进行理性设计,突出功能性。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类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等,是一门多 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宗旨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 人、产品、环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 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方法及科学依据。人机工程学将“舒 适”、“安全”、“可靠”、“效率”、“方便”作为设计的目标 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做出贡献。 斯堪得纳维亚风格的典范:家具设计形式简单,没有过 分修饰,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对天然材料的偏爱,对形式 和功能的统一,对手工传统的尊重。 阿尔瓦·阿图芬兰现代设计的先驱,是斯堪得纳维亚地 区有影响力的家具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毕业于 赫尔辛基理工学院。始终坚持遵循德国的理性主义并同时 改善其简单的几何外形,奠定了“有机功能主义”的基础。 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主。贡献:对弯曲木家具设计的开拓,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展开的一场风格特殊的国际性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从各种源泉中获取灵感,受与其几乎同时发生、发展的现代主义设计影响,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的倾向,主张机械性的形式美感。装饰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色彩系列,影响了当时许多欧洲国家的设计与生产,并且给20世纪下半叶的后现代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理论家把装饰艺术运动视为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延伸与发展。 装饰艺术运动是手工艺与工业化得结合,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对材料的运用,大胆的采用不同的材料,做出更人情化的装饰,人情化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东西方结合,更具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去学习。 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无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从设计的形式上,都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但是,从思想发展的背景来看,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运动的民主色彩、社会主义背景,都从来没有在装饰艺术运动中发生过。装饰艺术,特别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在色彩上、在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这与强调设计民主化、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的现代主义立场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虽然这两场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互相也有影响,特别是现代主义对于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上和材料上的影响,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各自的发展规律。 20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家敏感地了解到新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的材料(比如钢铁、玻璃等等)。他们认为,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产生于法国,影响到西方各国的新艺术运动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的断然否定态度。时代已经不同了,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已经无可阻挡,与其回避它,还不如适应它。而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可以作为一条新的探索途径。这种认识,普遍存在于法国、美国、英国的一些设计家之间,特别是20年代西方的普遍繁荣,美国更是高速发展,造成新的市场,为新的设计和艺术风格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一历史条件,促使新的试验的产生,其结果便是20世纪初的另外一场重要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形式上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 2、原始艺术的影响。 3、简单的几何外形。 4、舞台艺术的影响, 5、汽车的影响 6、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系列 装饰运动的发展历史 19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设计革新运动。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势推动下,欧美的工业设计逐渐走向成熟。仍然经常留恋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