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指导下,通过特定的体育运动方法来增强人体的健康和养生。
这些运动法包括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它们融合了身体运动、呼吸调节和精神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极拳、气功和五禽戏这三种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法的特点和益处。
1.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已经发展了几百年,被广泛认可为一种优秀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修炼方式。
太极拳着重强调身体内外的平衡、柔和、自然以及意识的集中。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们可以通过慢而平衡的动作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和协调性,同时调整呼吸和心理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培养内在的和谐与稳定。
这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并且对于改善循环系统、调节血压和代谢功能也有积极的效果。
2. 气功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方法。
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身体的姿势来平衡和调节人体的内部能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气功练习主要包括静坐和动作两种形式。
静坐气功注重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通过正常的呼吸和深层次的放松来提高心理及身体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功能。
动作气功则通过练习一系列身体运动和呼吸法来平衡和调整人体的能量流动,加强内脏的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
气功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疗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并增进身心的平衡。
3.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养生健身法,包括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形态。
通过模仿这些动物的动作,人们可以锻炼关节的柔韧性、肌肉力量和呼吸能力。
五禽戏重视身体的舒展与矫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五禽戏也注重调节身心状态,通过模拟动物的形态和动作来培养意念和精神的集中。
练习五禽戏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系统的韧性,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改善体态和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效果。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是指运动与养生相结合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通过传统的体育运动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传统功法。
传统功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太极拳、气功、太极剑等。
这些功法注重身心合一,通过练习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也能够调整心态,缓解压力,达到养生的效果。
其次,传统体育养生还包括传统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这些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还可以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于养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括传统民间体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如踢毽子、跳皮筋、打陀螺等。
这些活动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增进人际关系,缓解压力,对于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最后,传统体育养生还包括传统节气养生。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强调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比如,在春季多进行散步、晨练,夏季多进行游泳、打太极拳,秋季多进行登山、打羽毛球,冬季多进行滑雪、打冰球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增强体质,达到养生的效果。
总之,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传统功法和武术,也包括民间体育活动和节气养生。
通过传统体育养生的方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传统体育养生,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第二讲--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基础理论演示教学

2,运动养生的特点
(1)以传统养生理论指导健身运动
无论哪一种传统健身法,均以阴阳、 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 养精、气练、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 以运动为基本锻炼形式,用阴阳理论 指导运动的虚、实、动、静;用开阖 升降运动的屈伸、俯仰;用整体观念 说明运动健身中形、身、气、血、表、 里的协调统一。健身运动的每一招, 都是与养生理论密切相关。
《艺文类聚》书中提出:养生的根 本在于养神。“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 肥肌肤,充肠胃,闭嗜欲-------养生之 末也。”
(五)宋代
《太平圣惠方》强调:药物与食物 相结合,利用药粥、药酒辅以养生。
苏东坡主张多吃蔬菜少吃肉、郊 游、书画可陶冶心情,健体强身。
(六)元代时期
中西健身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加强锻 炼者的运动系统、内脏器官。同时对中躯神 经系统的大脑也有调节的作用,使练习者得 到全面的发展。
第三节 养生与运动
运动是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基 本。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 “生命在于运动”,揭示了生命 的一条规律---动则不衰
1,运动养生机理
传统养生将精、气、神称为 “三宝”,其与人体生命息息相 关。运动养生则抓住了这三个环 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 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 周游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 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 通,营养整个机体。
(二)中西健身方法结合、动静相兼、内外 兼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运动健身方法 有所不同。西方侧重于运动形式,通过运动 锻炼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中国民族传统 体育健身方法,即重视“外”的运动形式 (形),又要求运动动作与呼吸(气)的结 合。同时,强调意识(意)活动参与运动锻 炼的全过程。形成“内”的意识活动和“外” 的动作、呼吸协调统一,达到内外、动静兼 修的目的。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是指中国古代从事体育运动来维护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和健康文化智慧,包含了体育运动、饮食、药膳、按摩、气功等多种方式,旨在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涵和应用。
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的“道教”、“佛教”、“武术”等学问在探究人体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
例如,太极拳门派有太极、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拂尘、太极推手等多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都强调身体的动静结合,内外相连,强调在稳定的环境中,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环境彼此较为协调的健康体位。
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要带着宁静的心态,慢慢地调节心率和呼吸,达到缓解疲劳、增加身体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效果,从而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另外,养生学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方式,如踢毽子、打太极球、跳功夫舞、叠杯子等等,都是根据古代民间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
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但都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二、饮食护身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饮食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
饮食护身是通过食物的摄入和控制对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提升。
古代医药中有很多养身膳食和药膳,如五谷养脏汤、五色茄子羹、鱼汤羹等等,都是在不同方向上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接纳性。
除此之外,控制盐分和饮食讲究合理搭配,也是根据饮食妙趣悠长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三、按摩艾灸按摩艾灸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按摩、艾灸,都是针对皮肤、经脉、筋骨、肌肉、淋巴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手段。
例如,太极功法中常被用来帮助排泄体内毒素、调节脏腑和气血等。
除夕吸附穴、梁丹灸等,也是普遍常见的中医疗法。
在最近的研究中,艾灸被发现有抵制病毒、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调节身心状态等大量的好处。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是指利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来增强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养生方法和养生理念等方面。
首先,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之一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气功、武术、传统民间体育等。
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内外兼修,通过练习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调节身体的平衡,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病能力,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其次,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强调“动静结合,阴阳调和”,注重通过运动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在传统体育养生中,有很多养生方法,如按摩、拔罐、针灸、艾灸等,这些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身体健康有益。
此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丰富的养生理念。
传统体育养生注重身心合一,强调“养心、养气、养神、养形”,提倡“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倡导“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在传
统体育养生的理念中,强调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注重精神修养,这些养生理念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养生方法和养生理念等方面。
通过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传统体育养生,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享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中国传统养生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天人合一2、行气术3、导引术4、养生5、中国传统养生学二、思考题1、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概念是什么?2、中国传统养生学有哪些主要特点?3、中国传统养生学思想主要包括那些内容?4、“我命在我,不在爱天”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养生学什么思想特点5、中国传统养生学包括哪些主要的养生方法?第一章传统养生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静功2、动功3、武术二、简答题1、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容?2、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分类?3、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三、思考题1、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和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2、传统体育养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试述长期进行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锻炼,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哪些作用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历史渊源一、思考题1、古代养生活动的发端与哪些因素有关?2、“动以养生”和“静以养生”学派是什么时候形成的?、3、古代医家、道家、汝家、神仙家对养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4、简述早期的道教的养生理论与方法5、传统体育养生的兴盛在什么时期?有何特点?6、新中国成立后健身气功取得了哪些进展?第四章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2、阴阳学说包括的基本内容?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4、以人体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简述各系统的传统体育的养生机理,5、脏腑学说在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应用有哪些?6、为什么说精、气、神学说是传统体育养生之本?二、思考题1、联系人体试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与认识人体的方法,2、联系传统体育养生法,试述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和精气神学说的基本观点,3、联系传统体育养生实践,试述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理论第五章传统体育养生学与现代科学一、简答题1、传统体育养生的生理效应有哪些?2、养生心理思想有哪些?3、传统体育养生的社会作用。
二、思考题1、用生理学知识分析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特征。
2、传统体育养生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各有哪些锻炼效应?3、为什么传统体育养生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素质?4、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包括哪些医学心理学思想?这些医学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5、传统体育养生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6、为什么说传统体育养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第六章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和要领一、简答题1、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要领有哪些?3、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第七章传统体育养生功的教学一、简答题1、养生功法的教学特点有哪些?2、养生功法的叫分为哪几个阶段?3、养生功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4、养生功法教学课的结构和特点?5、传养生功法的看图方法有哪些?6、如何在养生功法教学中运用讲解教学法?第八章传统体育养生功法交流展示的组织与评判一、思考题1、开展传统体育养生交流展示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2、传统体育养生交流展示奖励办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奖励的设置。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是指通过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来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一种养生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传统的健身功法。
这些健身功法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功法通过缓慢的动作、深呼吸、舒展的身体姿势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益处。
其次,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
民间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跳大绳、打陀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增进人际关系,增加社交活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益处。
另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
比如按摩、拔罐、针灸、艾灸等,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活络、调和阴阳的效果,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此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体育游戏。
比如打太极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篮球等,这些体育游戏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增加乐趣,让人在运动中得到快乐,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心情。
最后,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之分,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合理搭配饮食,对人体有益处。
比如夏季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冬季多吃温补身体的食物,这些都是传统的饮食养生方法。
总之,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通过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和养生保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实践的养生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传统体育养生,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传统体育养生学练习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练习题第一章中国传统养生学概述名词解释:1、养生:2、行气术:3、导引术:4、天人合一:5、中国传统养生学:选择题:1、中国传统养生术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其实质反映出()趋向特点。
A.天人合一与整体把握思想B.动静适宜于形神统一思想C.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D.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2、()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源,人的形体精神都由这一根本要素所决定和支配。
A.营气B.元气C.真气D.精气3、“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划时代的养生观念,它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养生学()。
A.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B.动静适宜于形神统一思想C.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D.气一元论思想判断题:1、反观自心、注重内在体验、强调发展人的内脏器官的功能,这种养生方式体现的思想是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
()2、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同步炼养和发展,并相互促进,反映的是形神统一思想。
()3、导引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
()简答题:1、中国传统养生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中国传统养生学包括哪些主要的养生方法?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概述名词解释:1、静功;2、动功:3、保健功:4、五禽戏:选择题:1、()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庄子.刻意》中:“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A.行气B.静功C.导引D.内功2、下面属于以外练为主的动功的是()A.五禽戏B.易筋经C.八段锦D.太极导引判断题:1、“导引”偏重人体对气的锻炼,以引气为主,具有宣导气血的作用。
()2、动功与静功是相对而言的,它通过练功者肢体运动的不断变化,意气相随,起到体内气血畅通、疏通活络的作用。
()3、五禽戏相传为华佗所创,五禽指的是虎、鹿、熊、马、鸟。
()4、腹式呼吸是指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吐气的时候肚子凹进去。
()5、按摩法在古代归属于导引,而现在的按摩法,多为他人按摩,故逐渐从导引术中分离而成为独立的医学分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宋元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对传统体育养生均有研习。这里仅以苏轼为 例,他对养生深有研究。 2、明清两代是传统体育养生极大繁荣时期,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的河南 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庭所创。太极拳主要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和古代的导 引术、吐纳术以及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思想。
五、中华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传承与转型
大饱伤脾 大怒伤肝 久坐湿地伤肾 行寒饮冷伤肺 忧思伤心 风雨寒暑伤形 恐惧伤志
八段锦经络解析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肾气封藏之本 尾闾关-命门 倒三角
三、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特点
特点:
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3、强调以动养身,动静结合 4、追求个体养护身体、延年益寿 5、注重健身方法和其他相关因素结合 6、崇尚自然,模仿动物,创造独特的健身方法; 7、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武术套路、 散打、
传统体育养生、
民族民间体育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1 传统的意思:
传:传承、衍传; 统:是先贤创造的文化传统或文化精神; 传统的基本内涵:是指“继承和衍传先贤创造的文化传统”
传统体育养生中的传统就是指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传统的时间节点:
定义:传统体育养生是近代之前就已产生发展,并 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传承或影响至现代甚至未来、 内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以人体自身的调形、调气、 调神为修身养性的基本手段,能够改善性命协调程度、 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诱发生命内在潜 能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
桩功
腹式 呼吸
3、意守: 指功法锻炼过程中,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 或某一事物上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意守,可以帮助排除杂念, 逐渐入静,达到“凝神聚气的练功效果。 4、意守丹田:是指在精神作用的指挥下,有意识地诱导思想专注于丹田, 进行呼吸吐纳,使精神不涣散,呼吸自然放松,心平气和, 呼吸节奏达到缓匀状态,意气合一。
养生市场
6000余万人;
”气功大师”---严新
气功报刊几十家;
臭名昭著的李洪志“法轮功”事件
秦始皇炼丹
徐福带领五百名童男 童女东渡取“仙药”
一、《周易》——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源头
1、《周易》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渗透
1、“易”是简易、变易和不易,其中变易是其主导要义。 2、变易的动力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又被表述为阴、阳,阴阳的对立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2 养生的意思:
养:修养、养护、保养、调养; 生:本义从土中生长出来的过程,生命或性命的整个过程; 养生的基本内涵是:自身通过修身养性的修炼,保养生命在 生、长、壮、老、死的过程中健康而长寿的理论和技法体系。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体育和养生的共同特征:
1、体育与养生的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自身。 2、体育与养生都有身体练习或身体运动的内容形式。 3、体育与养生都能促进人类 生命的和谐、提高人们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八段锦经络解析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五脏六腑互为表里 心---小肠 肺---大肠 肾---膀胱 肝---胆 脾---胃
八段锦经络解析
第二式:左右开工似射雕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
八段锦经络解析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脾胃---肝胆
八段锦经络解析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久卧伤气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要逆测。
五禽戏
华佗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医术高超、全面。
他创编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 神态,来舒展人的筋骨,畅通人的筋脉,达到使人手足灵活,血脉畅通,
起到防病祛病的目的。
华佗的五禽戏具有一种典型的“唯象思维”特 征,是华佗抽取了自然中五种动物的具象动
作,经过抽象加工,提炼而成的旨在增强人体
育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和首都体育学院申请的五禽戏、
易筋经、八段锦和六字诀四个历史悠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 体育养生术中标。 通过气功的发展轨迹,我们可清晰地看出,在这一时期,传统体育 养生术日益规范化、科学化。
1840年
指导思想:坚持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传统价值取向; 顺应天时、与天相应、遵循生命规律。
方法论:胡晓飞教授“以熊经鸟伸的身体运动,以吹吁呼吸的调息练习和似守 非守、绵绵若存的意念活动为基本手段的自我锻炼”;
邱丕相教授”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
使身心融为一体”。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2、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
葛洪很重视传统体育——导引、行气的养生作用 隋唐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更加注重传统体育养生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动静结合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在唐代孙思邈和司马承祯两位养生家的专著, 《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和《服气精义论》、《导引论》中都有所体现。
四、宋元明清——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汇聚与整理
1、静功
概念: 练功时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状态,以调心、 调息为主,不断加强意念,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的功法。
分类: 以锻炼呼吸为主的静功 、 以锻炼意念为主的静功
1、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呼气时收缩腹肌, 在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
2、停闭呼吸法——吸气时舌尖抵下颚,口齿轻闭,吸气小腹鼓起,同时 意念将气引至丹田。随着呼气,呼气时舌抵下齿门, 口齿微开,将气缓缓呼出,同时小腹慢慢收回。 呼气后,呼吸停顿1-2秒。
4、武术
概念: 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 功法运动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套路运动:拳术、器械、对练、集体演练、搏斗运动 功法运动:柔功、内功
分类:
二、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
静功 以锻炼意念为主 以锻炼呼吸为主 导引 传统 体育 养生 意守 意守丹田 腹式呼吸法 停闭呼吸法
动功
以内练为主的动功: 八段锦
以外练为主的动功: 易筋经 自我按摩法:推、拿、按、压、擦、揉、捏、点 自我拍击法:拍、击、叩、弹、啄
保健功
套路运动:拳术、器械、对练、集体演练、搏斗运动 武术
功法运动: 柔功、内功
三、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特点
功能: 1、培补元气
2、平衡阴阳
3、疏通筋络 4、调和气息 5、调理脏腑
统一,构成了万事万物变化的本根。 3、“象”是形象、象征的意思。象是指宇宙万物的现象。 《周易》做八卦模拟这些现象,所谓“设卦观象”、“八卦成 列,象在其中矣”。这种“唯象思维”是《周易》所都有的一 种思维方式。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
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白话就是乾为天而在上,坤为地而
在下,有一定的位置;艮为山,兑为泽,交互的通气,山属于大陆性气 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二种气候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 震为雷,巽为风,风雷是相互的迫击而相应的;坎为水,离为火,是相 灭相生,相反相成,而不互相厌恶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等八卦,是
两两相互的交错的.要数以往的事理,须从顺推,要预知将来的事理,
传 统 体 育 养 生 学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二、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和分类 三、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和特点 四、传统体育养生的思想演变
学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意义
1、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长寿
大量的研究资料也显示长期系统而科学地进行
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锻炼,能够改善神经、呼吸、
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运动等各大生理系统 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均衡心理情 绪,提高人的注意、记忆等各项心理素质,进 而起到延缓衰老、增进健康和智力的作用。
在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时代划分是把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
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3 体育的意思:
“体育”法国 卢梭 《爱弥儿》,描述对爱弥儿进行身体教育和训练的过程。
“体育”术语于1897年,即“戊戌变法”前夕,经日本传入我国; “五四运动”之后“体育”取代“体操”
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 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简而言之,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 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或过程。
体质的一套导引术。
二、春秋战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
1、儒家养生思想:通习六艺,臻于三德
2、道家养生思想:无为而治 3、墨家养生思想:主张运动 4、医家养生思想:形与神俱、按摩
三、秦唐时期——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发展 1、秦、汉、三国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周易参同契》从行气的功法,一直介绍到行气 的要求和行气的效果,对后世的气功“调身、调 息、调心”等理论诞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最能说明秦汉三国时期导引术发展的就是 华佗 的《五禽戏》和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
传统体育养生开始出现了西方体育化倾向,迈出了西方体育化的步伐, 早在 1915 年,王怀琪将传统体育养生术——八段锦改编为八段锦体 操。当时《教育杂志》图文并茂地将其推荐给高等小学和中学作为教 材。
六、新中国时期——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丰富与多元
2001 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面向社会 20 所具有气 功教学和科研实力和资质的体育、中医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招标。 经过激烈竞争和严格评审,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
2、动功
概念: 练功时以多变的肢体运动形式为特点, 调身、调息为主,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 对气机运行影响的功法。注重锻炼筋骨、 肌肉、皮肤,故又称“外功”。
特点: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调身导引为主。 分类: 以内练为主的动功-八段锦 以外练为主的动功-易筋经
3、保健功
1概念:运用自身按摩、拍击等锻炼方法, 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进健康的功法。 分类: 自我按摩法:推、拿、按、压、擦、揉、捏、点 自我拍击法:拍、击、叩、弹、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