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保健体育的概念和内容讲解学习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课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第课课的部分传统保健体育理论一、传统保健体育的概念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国古代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节、呼吸的锻炼、意念的运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的潜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它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二、特点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2、强调整体观,进行以内因为主的运动。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作用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开发潜能。
四、练功要领松静自然,意气合一,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循序渐进。
五、传统保健体育的内容和分类1、导引养生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在与疾病和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
①静:采用坐、卧、站等静的身体姿势,结合意念的集中和运用以及各种呼吸方法的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
②动:通过练功者肢体的不断运动变化,意气相随,起到体内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的作用。
③保健功:是一种辅助功法,通过自身按摩拍击来进行锻炼的功法。
④导引养生功锻炼的三要素:调身、调息、调心。
2、武术①武术定义:是以踢、打、摔、拿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格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
②特点以套路运动为主,动作具有攻防含义,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和民族风格。
③分类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
④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拳、掌、勾;弓、马、虚、仆、歇。
⑤长拳、太极拳的运动特点长拳: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
太极拳:柔和、缓慢、轻灵、连贯。
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是指中国古代从事体育运动来维护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和健康文化智慧,包含了体育运动、饮食、药膳、按摩、气功等多种方式,旨在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涵和应用。
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的“道教”、“佛教”、“武术”等学问在探究人体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
例如,太极拳门派有太极、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拂尘、太极推手等多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都强调身体的动静结合,内外相连,强调在稳定的环境中,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环境彼此较为协调的健康体位。
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要带着宁静的心态,慢慢地调节心率和呼吸,达到缓解疲劳、增加身体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效果,从而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另外,养生学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方式,如踢毽子、打太极球、跳功夫舞、叠杯子等等,都是根据古代民间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
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但都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二、饮食护身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饮食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
饮食护身是通过食物的摄入和控制对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提升。
古代医药中有很多养身膳食和药膳,如五谷养脏汤、五色茄子羹、鱼汤羹等等,都是在不同方向上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接纳性。
除此之外,控制盐分和饮食讲究合理搭配,也是根据饮食妙趣悠长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三、按摩艾灸按摩艾灸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按摩、艾灸,都是针对皮肤、经脉、筋骨、肌肉、淋巴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手段。
例如,太极功法中常被用来帮助排泄体内毒素、调节脏腑和气血等。
除夕吸附穴、梁丹灸等,也是普遍常见的中医疗法。
在最近的研究中,艾灸被发现有抵制病毒、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调节身心状态等大量的好处。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是指利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来增强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养生方法和养生理念等方面。
首先,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之一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气功、武术、传统民间体育等。
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内外兼修,通过练习这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调节身体的平衡,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病能力,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其次,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强调“动静结合,阴阳调和”,注重通过运动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在传统体育养生中,有很多养生方法,如按摩、拔罐、针灸、艾灸等,这些养生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身体健康有益。
此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丰富的养生理念。
传统体育养生注重身心合一,强调“养心、养气、养神、养形”,提倡“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倡导“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在传
统体育养生的理念中,强调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注重精神修养,这些养生理念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养生方法和养生理念等方面。
通过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传统体育养生,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享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是指通过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来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的一种养生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传统的健身功法。
这些健身功法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功法通过缓慢的动作、深呼吸、舒展的身体姿势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益处。
其次,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
民间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跳大绳、打陀螺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增进人际关系,增加社交活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益处。
另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
比如按摩、拔罐、针灸、艾灸等,这些方法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活络、调和阴阳的效果,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此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体育游戏。
比如打太极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篮球等,这些体育游戏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增加乐趣,让人在运动中得到快乐,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心情。
最后,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了传统的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之分,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合理搭配饮食,对人体有益处。
比如夏季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冬季多吃温补身体的食物,这些都是传统的饮食养生方法。
总之,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通过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和养生保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实践的养生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传统体育养生,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传统保健体育课

11.9
5
5.9
8
能力
2
4.8
2
2.4
9
专项
2
4.8
2
4.8
4
4.8
10
体锻
7
16.7
7
16.7
14
16.7
11
机动
3
7.1
3
7.1
6
7.1
总计
42
100
42
100
84
100
三.教学进度表
(一)第一学期
编号
内容
教材时数
上课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理论
6
5
1
1
1
2
1
2
基本功
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3
基本动作
4
8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4
简化太极拳
11
10
1
1
1
1
1
1
1
1
1
2
5
八段锦
4
4
1
1
1
1
6
专项素质
2
4
0.5
0.5
0.5
0.5
7
体锻素质
7
10
1.1.1课时1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和特点

二、调身的方法
立如松
采用姿势 类别
坐如钟
行如风 卧如弓
自然式 三圆式 下按式 平坐式 靠坐式 盘坐式
太极步 仰卧式 侧卧式 三接式 半卧式
坐式
平坐式
盘坐式
仰卧式
卧式
侧卧式
站式
自然式、三圆式、下按式
太极步
行式
调身注意事项
1、引动形体要运用意识。 2、形体放松,动作柔和。 3、动作圆活,连绵不断。
4、分清虚实 5、上下相随 6、配合呼吸
思考题
练功时,调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二节 调息
一、调息的意义 意义: 所谓调息就是调整呼吸的方式、速度、节奏、强弱等,呼吸在古代称为 吐纳,它是练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用: 1.提高脏腑各器官组织功能,增进人体健康。 2.改变和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3.调整内分泌,增强抵抗力。 4.肺功能加强,改善其他脏器功能。
调心就是要把这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情绪变化和思想杂念排除掉,做到 清心寡欲,创造一个美好的内环境,以抵御各种外界因素对机体的不良刺激
二、调心的方法
默念字句法
调心的方 法
意守部位法 注意呼吸百会、涌泉 、劳宫 数息法
听息法
随息法
调息注意事项
1、练功时要掌握火候。 浮、沉、宽、急
2、不要执着追求,以防出现偏差。 初步入静——中度入静——高度入静
3、避免练功时的三种倾向。 着意、着想、执著。
思考题
顺、逆腹式呼吸,腹部变化有何不同?对人体有什 么作用?
第一节 调身
一、调身的意义 意义: 传统养生不是短时间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以特定的动作,循序渐进 地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 作用: 1.调身能促进心主血脉和肺主气的功能,使全身气血和畅、周运全身。 2.增强肝主疏泄的功能,舒展的练功姿势和调心相配合,可使肝气条达 舒展、气机通畅。 3.促进肝主筋、肾主骨。
传统保健体育

学习传统保健体育的体会里都有动物的出现,比如闻鸡起舞,白猿献果、金象卷鼻等等,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在未上这门选修课以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传统保健体育,更不知道还有八段锦,舒心平血功等等这些体育项目。
不过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保健体育很适合我们学生练习。
首先,这套功法动作简单,易记易学,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医学院校课程很紧,我们真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去学习复杂的体育项目,比如太极。
其次,八段锦功法作为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从宋代一直到现在都受到很多养生专家的推崇,可见它确实是有存在的价值。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
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
现代研究也已证实,八段锦锦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向我们这种整天坐着看书的人,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消化系统都不能很好的运行,所以常会感到颈部腰部很难受,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体育运动。
最后,这套功法的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节省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在学累了的时候,在图书馆或者是走廊里都可以做一遍来放松身心。
我是第一次学习八段锦,因此在动作跟呼吸的配合上可能还不是那么的熟练,不过每次练完以后总是感觉身体特别的舒服。
说到舒心平血功,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确实是一套养生的功法,因为所有动作的名字员,能像动物学习本来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是养生的根本。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是一套舒缓心脏,平调血液的功法,是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
因为我练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短时间内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会坚持练习。
说到对于咱们这门课程的建议,我最想说的是课时的问题。
16周真的是有点太长了,一般在这段时间我们都快进入考试周了,所以缺勤的概率可能也会有所升高。
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

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国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
它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意念的运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它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包含着许多极为精湛的实践和理论。
几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文化──包括哲学思想、宗教思想,乃至身心修养、中医理论等,都有着许多方面的融摄。
二、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导引和武术两部分。
此节就导引部分做重点介绍。
导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在与疾病和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
它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运用等方法,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以及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导引功法流派繁多,内容丰富,按照导引锻炼三要素:调身、调息、调心,基本可分成三大类:以调心、调息为主,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状态,不断加强意念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来养生治病的,归为静功;以调身、调息为主,增强身体姿势变化对气机运行的影响,通过姿势和呼吸的调整来养生治病的,归为动功;运用自身按摩、拍击等锻炼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进健康的,归为保健功。
三、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一)可防病治病养生,又称摄生,就是“治未病”。
旨在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
传统体育养生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心神修养,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起到培育元气,扶植正气的作用,达到抵御外邪,祛病强身的目的。
致病因素中存在情感的因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足以致病。
但是,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保健体育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但又有区别。一般的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的性能和医生的技巧来进行治疗康复,对病人来讲,自身是被动的。体育运动一般带有竞争性和对抗性,如跳高,要求跳得高;举重,要求举的重;更多地是挑战人的极限。传统保健体育则旨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锻炼,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取得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效果。如太极拳、气功等
另有一种致病因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大
多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并不足以致病。但是,如果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
传统体育养生在锻炼时,强调放松机体,平衡呼吸,安静大脑,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降低大脑的应急性反应,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预防疾病的产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称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
赔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
1、赔补元气
人体的健康状况,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元气充沛,则后天诸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因素损及元气时,诸气失助而衰败,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传统保健体育的锻炼,非常重视培补人体元气。如练功中意守丹田、命门之法,是由于先天之精藏于肾,肾位于腰部,因此通过意守和吸抵撮闭的呼吸锻炼,使肾中元精益固,“精化为气”,元气自充。练功元气充沛后,则可更好地激发与推动脏腑进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动,这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保健体育重视加强人体内部运动,调整人体内部的机能,也就是精、气、神的锻炼,它不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锻炼,慢慢地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来发挥作用,因此尤其适应体质弱者和慢性病患者锻炼。
导引
通过姿势调节、呼吸锻炼、意识控制、身心松弛,有节律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
体,进而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的潜能,起到摄生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开发智慧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传统体育养生不仅锻炼价值高,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功法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风格特点和运动量,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械的
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来进行锻炼,这都十分有利于传统保健体育的普及和开展。人们通过锻炼,提高了防病治病能力,增强了体质,增进了健康。
器械:刀、剑、绳镖;
对练:徒手、器械
集体:六人以上徒手或器械
特点:
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养生,又称摄生,就是“治未病”。旨在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传统保健体育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心神的修养,来疏通经络,活跃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起到锻炼真气,培育元气,扶植正气的作用,达到抵御外邪,祛病强身的目的。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所谓“内“,指的是心、意、气等内在的情志活动和气息运动;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练静功时,一般采用坐、卧、站等安静的姿态,结合意念的集中与各种呼吸方法进行锻炼,姿势、呼吸、意念三者不可分割。动功由肢体运动、呼吸锻炼、意念运用三个部分组成,肢体运动表现于外,但要求达到“动中有静”,即注意力集中,情绪安定,并根据动作变化,配以适当的呼吸方法,达到形、意、气的统一。这种练功方法,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络、调精神,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平阴阳
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等等,都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所以,传统保健体育能养生治病的机理,必然也寓于阴阳变化
之中。如对阴盛阳虚的病人,就应选择练习动功,以求助阳胜阴:而对阴虚阳亢的病人,则应选择练习静功为主,养阴助阳。夏季练功以静功为主,以防耗阳;而冬季练功则以动功为主,以防阴盛。病势向上(如肝阳上亢),则意念向下;而病势向下(如气虚脱肛),则意念向上。所有这些,皆为平衡阴阳。
2、强调整体观,以内因为主的运动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传统体育养生。“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等理论认为:宇宙是一整体,人体五脏也是一整体。人生活在宇宙之中,与天地相应,人的生命活动,其生理变化与大自然的整个运动联系在一起。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直接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必然相应的产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因此人们必须善于掌握自然界的变化,顺从天地之和。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进行守神、调息、形体的锻炼,达到强身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的作用。
静功:以调心、调息为主,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状态,不断加强意念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来养生治病的,归为静功。动功:以调身、调息为主,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和
呼吸的调整,对气机运行产生影响,来养生治病的,归为动功。保健功:运用自身按摩、拍击等锻炼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进健康的,归为保健功。
武术:拳术:长拳、南拳、太极拳、八卦掌;
3、疏通经络
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是联络五脏六腑的生理结构。经络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作用,概括起来,经络有运行气血,营内卫外,联络脏腑,病邪传变,诊察病机等作用。因此,传统保健体育的医疗保健作用,也必将通过疏通经络这一机制来实现。练功时,意识注意的部位,大多是俞穴部位,俞穴是经络气血流注汇聚和经气出入的地方;以意引气,多见循经络运行,这种经气传感现象,通过锻炼可以获得;肢体的活动或按摩拍打,触动气血循经络互流。百脉皆通,气血充盈,在医疗、保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