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2024年《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

2024年《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的书籍。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理念,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最美、最简单的教育风景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在书中用真实的故事和身边的例子,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感悟。
他认为,最美的教育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人格发展的教育。
与传统教育注重的知识传授不同,他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探索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
在传统的教育中,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和分数,导致学生只追求临时的表面知识,而忽略了他们真正需要培养的能力。
而最美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另外,这本书还提醒了我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
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格和气质。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更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我们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提供最美的教育。
最后,这本书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作为一个学生,我应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我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而不只是关注表面的知识点和考试成绩。
同时,我还要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将来也要为下一代提供最美的教育。
总之,《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一本思想深刻、触动人心的教育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我将把这些启发和思考应用到我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最美的教育。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9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9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 1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继续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上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从头学习,我本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而当我打开了书才发现很多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发生在我的课堂,很多心理教学的方法我也用到了却用的并不恰当,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为我解决了上课中遇到的难题。
比如: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他们通过小猴子对铁丝妈妈和布妈妈以及奶瓶位置的改变了解到,小猴对母猴的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
通过依恋心理学的学习,可以看出爱和自尊的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
通常在历史课中,我对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会格外偏爱,而通过布妈妈的启示,我试着对后进生“开小灶”背题的时候给他画出最经常考的题,减轻压力,对历史检测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大加表扬,当有别的学生起哄质疑时,我会在提问前告诉他一会儿提问他哪个题,这样在提问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自信的站起来回答,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使同学对他的看法慢慢改变,经过了三轮历史检测,这位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历史十几分提升到三十分左右,我想等到最后会考他一定可以达到及格的水平。
我认真学习书本中有效教育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德西效应运用过度自己还浑然不知。
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
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
我觉得书中的这段话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为了让学生背下历史知识,我也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只要你背下来我就给你这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指望靠着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历史检测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学生虽然背下来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好像没背过一样,通过德西效应的学习,我想我应该学着书中的王老师一样,巧妙运用德西效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真正的热爱,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在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有了进步,得到了认可,这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真正有效的动力来源。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doc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通过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的这本书,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在此谈谈读书心得感想。
下面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篇1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
现今再次手捧尹老师的潜心之作,顿觉倍感亲切,深感此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
静心品味,浮现于眼前的是我们该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最深情的礼物无条件的爱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二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感想《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一本揭示教育本质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也让我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感悟,下面将分享我的读书心得感想。
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而最美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让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书中提到了教育的最简方式是“行为的榜样”。
教育不仅仅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的方式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激励学生。
作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汲取教育的力量。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
再次,这本书还提到了教育的最美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作者认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让他们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
幸福感不仅来源于物质的满足,更要注重心灵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和精神追求的热爱,从而让他们在成长中快乐和幸福。
最后,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反思和思考。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作为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发展,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充实丰富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e5705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6.png)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精选3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第1篇】1、利于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
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
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长此以往,滴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2、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经过自学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
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
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
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
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
在教师引导下自学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借鉴课本想法撞击思维火花由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
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最后独立学习是基础,合作才能开展。
合作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并不是否定合作、交流、对话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需要合作者有平等交流的能力和基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是高水平有效力合作的基础,是在合作中人人都可以有不同收获的起点。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感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感悟1.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无声却有力!你看那些在良好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多么阳光自信啊!比如邻居家的小孩,有礼貌又聪明,这难道不是教育的魅力吗?2. 教育可不简单,但最美的教育又确实最简单,这是不是很神奇?就好比烹饪,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佳肴。
像我认识的一个老师,用爱和耐心让学生们茁壮成长,多棒啊!3.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想想看,一颗小树苗在精心呵护下长成参天大树,这过程多么像孩子的成长啊!我亲戚家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孩子可优秀了!4. 哎呀,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真的是这样呢!就像阳光温暖万物一样自然。
记得有次在公园看到一个爸爸和孩子玩游戏,那画面太温馨了,这就是简单又美好的教育啊!5.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不是空话呀!好比走路,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我朋友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顺其自然,孩子反而发展得很好呢!6. 你们说,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不是真理呢?就像微风轻拂脸庞一样让人舒服。
我曾经看到一个老师用鼓励代替批评,学生进步超大,这就是简单教育的力量啊!7.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多有意思啊!就像画画,寥寥几笔也能勾勒出美丽的轮廓。
像我同学的妈妈,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孩子,孩子特别懂事!8. 真的呀,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好比一首简单的歌却能打动人心。
我知道的一个家庭,充满爱和理解,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多好!9.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肯定的呀!就像星星在夜空中闪耀,虽然微小却很耀眼。
我听说有的家长从不给孩子压力,孩子反而很有出息呢!10.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就是真理啊!好比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淌而过。
像我们小区的一位阿姨,用耐心陪伴孩子,孩子特别优秀!我觉得最美的教育就是用爱去陪伴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手段和方法,简单往往最有效。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完书,发觉封面上有一首纪伯伦的《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别属于你,它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在此分享读书心得范文。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伙儿阅读。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范文篇1伊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我很认同这本书作者的大部分观点。
作者是一位母亲并且也是一名教育研究者,在书中传达的教育理念质朴而真实,从个体经验到群体现象,从经验分析到学术解析,覆盖了不少家长及老师们所遇到的咨询题或困惑,同时遵循了发觉咨询题、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思路,简单、生动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在以下几点我感觉颇深,分享一下给大伙儿参考。
我们在儿童期间能赋予孩子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每个孩子基本上生命中最美的馈赠,时代进展到今日,除了生命,我们能赋予孩子什么,可保障他们一生健康幸福的日子是适应、自由、平等。
适应,关于社会人来说十分重要,好的适应的重要的培养阶段是少儿阶段,如何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适应,成为家长们任重道远的话题。
作者认为适应的培养首先别是在于改造,而是在于接纳,让孩子们认识到适应的好处,从而形成良好的适应。
例如在学习上,家长们都希翼自己的孩子能养成仔细的好适应,但由于儿童年幼知识别脚的前提下,各种马虎的行为属于特别正常的事情,我们需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别能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立即马上变得别马虎,同时别要往孩子身上标记马虎、别仔细的标签,使得孩子潜意识落低自我认同感,阻碍智力发育,批判的方式更别可取,会给孩子一种负面的妨碍,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损害。
而是应该建议孩子合理进行注意力分配,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好的适应。
自由,自由是指多让孩子获得自我治理的权力,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别可能学会自我操纵。
中国教育多年热衷说纪律、说严格,尤其在教育上,家长错把操纵欲当成教育的手段,以自己的认知,所谓的经验来操纵住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得孩子套着枷锁长大,有可能会浮现心理失序、怯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的咨询题,我们应该给孩子在特定的条件下,自主治理、自由支配、自我完善的机会,比如零钞票、作息打算、新事物探究等,经过锻炼,孩子会别断的完善自己的自觉和自主意识,并且也获得自尊感和责任感,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强健。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精选25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展示了前一本书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儿童教育生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篇1最近买了一本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已经销量超过600多万册,堪称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书籍,这两本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如沐春风,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下面就简单总结几点感受,以飨读者,我们该给孩子的3个礼物:深情而又无条件的爱。
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是不羁绊和自由。
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籍名称:《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读书感悟:
最近读了一本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堪称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书籍,这本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如沐春风,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下面就简单总结几点感受,以飨读者,我们该给孩子的3个礼物:
深情而又无条件的爱。
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
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
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
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
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是不羁绊和自由。
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
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
生命可以很轻松,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如果揪住不放,孩子每天就战战兢兢,整天花费能量在考察你的目光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
放平心态,孩子是普通人,开心、快乐、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惊喜,没有必要为了面子、权威意识、规则,而让双方纠缠不清,彼此敌对,这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书中提到,近期有专家发现,自闭症孩子很多都出生在高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寄予厚望,要么父母忙于事业学业,将孩子托付给长辈,丧失了最宝贵的亲子时刻,要么从小对孩子各种“严格要求”,代价就是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和内心的自由。
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最大的平等是信任。
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
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
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
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父母交心。
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时候,趁机换条件,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会带给我们无可限量的成长空间。
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