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导游词

合集下载

关于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5篇(完整版)

关于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5篇(完整版)

关于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5篇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

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

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5篇(一)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

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陕西西安449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在水量大的夏季,壶口瀑布气势恢宏;而到了冬季,整个水面全部冰冻,结出罕见的巨大冰瀑。

20xx年12月6日前后,由于受持续降温天气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流凌、冰挂景观。

20xx年7月30日,受壶口瀑布上游陕西境内云岩河流域强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出现西边浊浪翻滚东边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观。

关于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5篇(二)大叫好我叫高瑞鑫,大家就叫我高导吧!是导游得到可不是捣乱的捣,很荣幸与大家见面!接下来就有我来向大家介绍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

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景,名列全国第二大瀑布。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河水流经此地,以其巨大的力量,泻入河谷,冲入深槽,顿时,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显示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气概。

壶口瀑布呈现出“水底冒烟”、“霓虹戏水”、“晴空洒雨”、“旱天鸣雷”、“山飞海立”等奇特幻景。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末然,音乐家洗星海,就是在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

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在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

其后,天津勇士张志强在黄河大桥跳悬索,人称“中华第一跳”。

1996年8月,河南冯九山横跨壶口走钢缆,创下高空走钢缆最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华夏第一走”。

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广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同时创造了另一项新的世界之最。

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又创下了新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使名景和名人的知名度急骤升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到此观光、考察。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3篇2大叫好我叫高瑞鑫,大家就叫我高导吧!是导游得到可不是捣乱的捣,很荣幸与大家见面!接下来就有我来向大家介绍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六篇)

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六篇)

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

我是____旅行社的导游员王晓芊,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陈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

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____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____多万。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

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

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

____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二)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

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

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____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

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____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

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____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10篇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10篇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10篇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1大家好!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的是黄河壶口瀑布。

我叫xxx,担任今天的导游,你们就叫我x导吧!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大家请随我一起看左手边,这是黄河的主流,因为现在的水量不够丰沛,所以只有主流有水,支流几乎干涸了。

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分为两段,一是春季4至5月份,正值农历三月间,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崖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至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山泉小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现,被称为“壶口秋风”。

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

大家随我一起往前走,看左前方,那是一个观景台,听,现在已经能听到隐隐约约的瀑布声了。

马上,大家就能看到以前只能在图片中见到的黄河壶口瀑布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看,河水的上游很宽,到中间突然变得狭窄起来,水流也变得湍急起来,当遇到几十米的断崖时,它们便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下,好像我们脚下的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很大,水流落下的瞬间被激起了一层如烟似雾的水珠,使我们都沉浸在如梦似幻的快乐中。

之后,河水继续向下游流去,河道逐渐变得开阔起来,水流也变得平缓了许多。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龙洞。

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修建的,我们将穿过大约两三层楼高度的石梯,一会儿大家就会看到更壮观的场面。

(带领大家穿过石梯)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龙洞下方,大家随我一起看右前方,在我们这个位置看,水好像从天上砸下来一样,也就不难想象李白当年畅游后写下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诗句了。

5篇有关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5篇有关山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张XX,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资深司机陈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

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

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

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

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

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

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

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

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有关陕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陕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陕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导游词、主持演讲、策划方案、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工作总结、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guide speeches, presiding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self-identification, work summary, secretarial knowledge, letter of regulation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正文内容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范文5篇最新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范文5篇最新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范文5篇最新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

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你去过壶口瀑布?下面是像小编整理的壶口瀑布导游词,欢迎阅读。

陕西壶口瀑布导游词范文1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位于宜川县城以东35公里,吉县城西45公里处的秦晋大峡谷黄河河床中,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距太原大约5、6个小时车程;距西安大约2个多小时车程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

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

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

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

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

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两省交界处,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壶口瀑布距离太原、西安等地都需要约5个多小时的路程。

到壶口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没有直达的火车和飞机,一般选择从陕西、山西这两个方向乘坐长途汽车、包车或自驾前往景区。

4月—5月和9月—11月是最佳旅游季节。

陕西省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5篇

陕西省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5篇

陕西省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5篇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世界最大的淡黄色飞瀑。

大河奔涌到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腹式呼吸法狭如壶口,故称壶口瀑布。

飞瀑上下游大河河面宽300米,在不上500米远距离内,被缩小到20-30米的总宽。

1000立方/秒的河流,从20米左右高的陡崖上竭尽而泻,产生”万里大河一壶收”的气魄。

下边是我搜集整理的陕西省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5篇,热烈欢迎参考参照。

陕西省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诸位游人,各位好!。

热烈欢迎大伙儿来临汾旅游。

我是xxx旅游社的景区讲解员xxx,在这里历时三天的尧都之行里将由我与大家旅游社的xxx一同为大伙儿服务项目,期待大家的服务项目可以给您的旅程提供便利,让您游的温馨,玩的安心。

为了更好地便捷大伙儿几日的游玩主题活动,我先将山西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伙儿做一个简易详细介绍,便捷大伙儿接着几日的游玩主题活动。

山西临汾坐落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区,位于黄河中游东岸二手房与太岳山中间,占地面积 2.一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400多万元。

大河第二大干支流汾河纵穿全省。

这儿有着引燃人们第一支火堆的无上光荣,传说故事轩辕皇帝时期的苍颉在这儿创造发明了中国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问世在这儿。

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目前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目前的侯马市晋文公独霸中华的伟业就在这里确立。

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到个丁村,3枚人齿动物化石的发生弥补了我国旧石器中后期的那一部分缺环,中国古代历史好像在那时候一下子也就详细了。

悠久的历史,壮观的群山铸就了临汾市很多知名的度假旅游园林景观。

今日大家即将游玩的便是称为天下第一淡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做为女娲补天“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识早就名垂史册。

她包括着大家祖先自立自强的精神实质,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聪慧,铭记着历史悠久的敦煌文化印痕。

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上一个关键的里程碑式。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看不到大河不死心”,从山西临汾考虑,历经4个多钟头的路程,大家的观光车早已驶进壶口旅游景区,大伙儿请拿好自的随身携带物件先后下车时,,确保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导游小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闻名中外的壶口瀑布,欢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迎大家游览壶口瀑布。

她与(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号称黄河三绝。

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着称于世。

壶口瀑布位于北纬36度8分10秒,东经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

东距吉县县城45公里,距尧都临汾市169公里;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公里;北距山西省省会太原387公里;南距陕西省省会西安449公里。

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公里。

100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7年向海内外推出的三十五条黄金线路之一;2001年被中共陕西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国土资源部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

风景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谷景区,北至小河口,南至仕望河口。

为了满足大家急切希望一睹壶口瀑布壮丽的容颜,我们将直接有宜川县城出发,沿309国道直达壶口景区。

黄河壶口瀑布名字的又来最早应追溯到《尚书·禹贡》记载道:“盖河旋涡,为一壶然,故名”。

壶口之名由此而来。

从平面上看瀑布全景,它的确像一个巨大的壶口,翻滚倾注着滔滔黄河之水。

而宜川人民称其为龙王哨,相传史前洪水泛滥,大禹子承父业来到壶口,决心用“疏导法”治水。

大禹驾驭着一条神龙,名曰应龙,威猛无比,为了凿开孟门,应龙将尾巴向孟门甩去,然孟门山高石坚,竟丝毫未动。

应龙生了气,用龙角一.抵,把孟门冲开一个豁口,洪水宣泄而下,应龙身子一甩,形成了“十里龙槽”,接着用龙足一蹬,把巨石戳了个千丈深的大洞,这就是壶口瀑布。

应龙由于用力过猛,伤了神力,再也飞不起来,大禹就在巨大的水帘里修筑了龙宫宝殿,封应龙为黄河神。

一直以来,当地群众把壶口瀑布叫做“龙王哨”,并修“龙王庙”供奉龙王。

民间传说虽无据可考,但至少反映了两岸子民对黄河的敬畏与膜拜,对母亲河哺育之恩的虔诚。

神话传说自然不能解释壶口瀑布的形成,其实壶口瀑布的形成是由当地的自然地理现象,气候等塑造在距今二亿三千万年前发生的印支运动,也就是壶口之下龙门地区曾的。

发生过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产生了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了显着的相对位移,形成走向东西的断层。

自北南流的黄河,流经断层时,便产生了瀑布急流。

瀑下河床由三迭系砂岩夹薄层页岩组成,质地并不十分坚硬,黄河的河床为呈水平构造的三叠纪砂岩比较坚硬,抗蚀力强,岩层缓向上游倾斜。

黄河水中带有沙石等搬运物,不断垂直侵蚀下游的岩石,并同时受水力作用影响,令被侵蚀地方不断加深。

又由于河床走势的关系,河面骡然急缩到30~50米,原本缓流的河水躁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向前汹涌,从17米高处故日渐被冲蚀,形成深槽。

同时,砂岩倾飞流直下,形成似茶壶注水之势。

角较缓,只有三、四度,几乎近于水平,亦是形成壶口瀑布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瀑布的强烈冲击下,不尽瀑下冲蚀出极深的槽潭,且瀑崖亦随之而渐渐后退,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中,称为溯源侵蚀。

据估计,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每年以3~4厘米的速度,向上游后退着,孟门的石岛,就是这种侵蚀作用留下的残存部分。

如果按这一速度推算,壶口瀑布在孟门附近时的时代是距今10万年至7.5万年之间。

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说的是鲤鱼逆水而上游,若能跳过黄河龙门者,便可化而为龙,腾云.驾雾,翱翔在九天之上。

如果再按每年3~4厘米的溯源侵蚀速度估算,那么在一、二百万年之前的时候,如今的壶口瀑布该在下游65公里之遥的龙门,这样看来,鲤鱼跳龙门之传说,也就有些事出有因了。

壶口瀑布风光,随四季而变换。

春季之壶口瀑布,上游冰雪开始消融,所谓“桃汛”来临。

时值桃红柳绿之际,风和日丽,远山开始披上一层淡淡的翠绿,然而,上游的冰凌仍不时飘浮而下,汇聚在壶口瀑布的上游宽阔的河道,继而倾泻跌下,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抛洒此时之水色山光,显得格外妩媚。

而当夏季来临,黄河进入洪讯时期,河水水位急聚抬高,反而减低了瀑布的原有落差,从而使壶口瀑布变成了一滩急流。

这一现象与瀑布通常在洪季更显得气势磅礴的特性不尽相同,此时去观赏瀑布,则无法见其本色。

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秦晋高原万里无云。

登高愿望,壶口瀑布的来形去势,一目了然,不禁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每当日出,瀑下烟雾,折射成道道彩虹,环跨天穹,色彩缤纷,若“桃浪两飞翻海市,松崖雷起倒蜃楼”之梦幻景象。

而当大雨滂沱,或阵阵秋雨之后,黄河壶口瀑布,若黄龙腾云驾雾而来,只见风雨烟雾,弥漫天空,天地水三体一色,故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滔撼孟门”的诗句。

至于数九寒月,秦晋高原往日的黄色大地顿然消失,而披上了素裹银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北国风光,此时之壶口瀑布,亦变成一匹白练,尤其令人神往。

河水冻结,人畜来往无阻。

要尽情地领略壶口瀑布之气势,当下到河床谷底,蹲到一孔道的半当中,此时再抬起头来,眼前是一幅多么壮丽的画面:黄河之水,若自天.上降落下来,跌落到顽石之上,溅起无数的水珠,眨眼之间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横跨苍穹。

河水随后又冲落进偏西的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

此情此景,恰如“涌来万岛排山势,卷作千雷震地声。

”“映日彩虹连山水,满天风雨不见云”。

若再靠近瀑布,可发现在壶口瀑布的“壶嘴”正中,有一块闪亮的石头,似乎在瀑布的急流之中,随水流而上下浮动着,其形状像一只玩水的乌龟,故称为“龟石”。

它又像一颗明珠,两侧滚滚跌下的两瀑宛若两条游龙,龙腾而珠跃,形成了一幅极其生动形象的双龙戏珠的图画。

对于这块奇异的石头,曾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有的说是当年禹王治水时,“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依次凿时,引水而下”,疏通河道,治服了洪水,这块奇石,就是治水时,开凿壶口时留下的“宝石”;亦有的传说此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神石”;还有的说是伏羲和庖羲兄妹俩成亲时的“媒石”。

大家看到壶口瀑布景色可以概括的总结为——八大奇观:水底冒烟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

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

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大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旱地行船壶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过去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 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

尽管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

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近来,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霓虹戏水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

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

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

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山飞海立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晴空洒雨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旱天惊雷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

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冰峰倒挂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石窝宝镜壶口瀑布在“龙槽”两侧的石岸上,石坂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形石窝,浅的1尺,深的数米,小的碗口大,大的如瓮口。

这些石窝中,红沙土沉底,清水浮面,伸头观望,观者的相貌清晰可见,因而这里的人们把它们称作“石窝宝镜”。

“石窝宝镜”的形成,漫长的岁月,它是黄河急流不停地冲击石块盘旋磨蚀而成的,因此每个石窝中都有一个圆形石头。

每个对“镜”照面的游人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而浮想联翩。

当地人说在这些宝镜里找自己,心灵美的人会越变越美,而心灵丑的人会越变越丑。

游客朋友们,我们一睹壶口瀑布的雄风,让我们沿着刚才下来的石级上岸,在关上其它景观的同时进一步细细品味壶口,领略母亲河心脏的跳动。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十里龙槽,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

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

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

其实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

一方是山石,一方是水流,从荒古以降,彼此之间在这里不间断地较量着,水流撞击山石,山石阻挡水流,这种猛烈的撞击,造就了我们眼前这深切的“龙槽”。

据唐代《无和郡县志》中的记载,壶口距其南西的孟门1000步,约合1600米,今天的壶口瀑布已距孟门约有3000米,并且仍以每年平均3-4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这是多么巨大的自然力量,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无穷无尽,无止无休,这正是我们华夏民族永不低头、顽强不屈性格的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