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物 福贵分析
电影《活着》演员分析

活着电影活着是根据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改编的,活着一词,既告诫人们不要沉湎于过去得悲痛之中,又象征着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活着”一词,寓意深远,电影以活着作为片名,使人很明显的从中获取影片的主题,一目了然得了解到影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而片中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故事演绎的很完美。
片中的演员,性格特点、人生的价值观各又不同,这样便赋予了影片新鲜和活力。
导演针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所进行的刻画,使得电影在描述故事情节是栩栩如生,不落俗套。
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片中的演员。
主人公福贵:影片开场便是一个偌大的赌场里,一个光头的“公子少爷”拿着小杯子,晃荡着小眼,专心致志的摇色子。
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好赌之人。
后来输光签字时,主人公一句“这一阵子,帐欠了不少,字也练得大有长进”,给人以幽默诙谐的感觉。
输光后还在赌场“引吭高歌”,唱着“大胆”的小曲引得众人一阵欢呼,他的眼神,他脸上流露出的幸福的神情,暗示人主人公生活的安逸。
也为后面的故事情节作了铺垫。
打牌晚归的福贵少爷和老爷子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福贵这样的人生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其父亲把三院的家当“变成”了一院房了。
可见,其家庭教育的失败是后面故事情节的伏笔。
后来,福贵在不听家珍的劝告下把房子输得什么都没留下,家珍走了,老父死了,房子没了,浪荡少爷的悲剧开始了……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失去了家产后,家珍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带着孩子回到了“福贵少爷”的身边,并且儿子也叫不赌,以此告诫福贵。
没了优越的家境后,福贵要开始自己谋生。
这时他拿起了皮影戏,开始了“卖唱”的生活。
过去的福贵,在赌场里醉生梦死的丑恶年代,皮影戏是那赌场里的“靡靡之音”,福贵会欣赏,会唱,是时尚和身份的象征。
落魄后的福贵,在家珍回家后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去龙二家借钱谋生计,“救急不救穷”,龙二借给福贵一套皮影戏,福贵——这个昔日纨绔公子哥的命运,自此就与皮影戏紧紧相连。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1)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福贵》是一部由饶晓志导演的现实主义电影,讲述了一个农民工福贵带着女儿到城市打拼的故事。
该电影表现出了真实的社会现状,展现了社会底层的人们在现代城市中与生活艰辛抗争的精神面貌。
电影刻画了福贵这个角色的形象,让人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本文将从电影美学的角度,分析福贵形象在电影中的艺术价值。
首先,福贵形象体现了电影的现实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电影是明确表述现实生活一面的电影,重视真实、自然和生活的表现,为观众提供一种既真实又有思考的生活感受。
福贵是一个真实的角色,他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普通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电影中,福贵迫不得已到城市打工,为生计努力着,同时他也受着城市生活带来的百般虐待,艰难的撑起了一个家,形成了一种他自身的生活态度和人格。
他对生活的态度、被剥削的无助感、对城市的迷茫,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福贵的形象让电影所展现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深刻反映了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遭受的困难和险阻,也触动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层次思考。
其次,福贵形象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
电影中福贵的形象不仅是一个父亲,他是一个坚毅、善良、乐观的人物形象,是电影中一抹真正的亮色。
他在困难中不放弃,路遇困难时借助人情关系,同时在城市中遇到了女孩儿杏子,发展出了一段特别的感情。
他对少女的呵护,对自己的儿女的深爱,都表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真善美之美,从精神方面弘扬了人性的美好。
福贵的形象就是在各种不变、悲惨的现实中抓住一点美好,传递出关爱、温暖之美,反衬出人性在放弃和绝望中依然存在和排解的憧憬。
而另一方面,福贵形象也突出了电影的主旨思想。
电影中,福贵所处的社会阶层与那些做技术工种的工人、社会底层的无依无靠者等相类似,都是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
电影以福贵所扮演的角色为代表,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现代自然,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极端问题。
这一问题与当今社会日益加剧的贫富差异,以及不公的分配问题,也是分不开的。
通过福贵形象对社会不公对社会群体的排斥的深入描写,电影延伸出了人们应当要思考和改变现状的重要主题。
《活着》富贵命运和形象的各种纠结

浅析《活着》中福贵的形象和形象溯源摘要《活着》通过全方位展示了主人公福贵的悲剧性人生,塑造了福贵这样一位朴实的农民在命运厄运的面前,仍然坚强的活着的光辉形象。
本文将从年轻时代纨绔荒唐的福贵,浪子回头的福贵,坚忍不拔的福贵三方面来对福贵复杂形象来进行解剖。
同时造成福贵悲剧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将从纷纷扰扰的社会环境、无法摆脱的宿命和作家的零度叙事技巧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活着》; 福贵; 形象分析; 形象探源Abstract:ALIVE every side display by the tragic life of the protagonist Fu Gui, such a simple shape Fukki the fate of farmers in the face of doom, is still alive the glorious image of the strong. This article from a young age Dandyism absurd Fukki, prodigal son of Fu Gui, indomitable Fukki three aspects to the image of Fu Gui for complex anatomy. Also causing Fukki tragedy for many reasons, I will be the chao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writers can not escape the fate of zero narrative techniques for analysis.Keywords:ALIVE; Fukki; image analysis; image analysis目录摘要 (3)Abstract (5)引言 (6)一.纨绔荒唐的福贵 (6)二.回头浪子的福贵 (7)三.坚忍不拔的福贵 (8)四.福贵悲剧形象探源 (9)1.纷纷扰扰的社会环境 (9)2.无法摆脱的宿命 (10)3.零度叙事的运用 (12)结语 (13)参考文献 (14)引言《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因其本身博大的内涵和福贵光辉形象的塑造而蜚声中外。
含泪活着影评

含泪活着影评《含泪活着》影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
电影《含泪活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生活中的无奈、磨难与坚持。
该片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
影片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在国际电影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福贵的农民的一生。
他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家庭贫困、在乡村中生活艰辛。
然而,福贵是一个顽强的人,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生活,努力与困境抗争。
即使在遭受着无尽的痛苦和打击,他从未放弃过生活的希望。
福贵的命运仿佛一面镜子,反映出了现实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
该片情节悲伤深刻,让人触动人心。
福贵的生活一波三折,让人唏嘘不已。
从农村到城市,他不断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他曾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陷入困境。
他的儿子出车祸,面临生死抉择,而他的妻子也因为病情恶化而逝去。
福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痛苦,但他依然坚定地活着,不断寻找生活的意义。
影片中的细节刻画非常精致。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在福贵刚刚和妻子结婚时,他亲手烧烂自己的手掌,来庆祝这个喜事。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他的表现无声地表达了对婚姻的承诺和对妻子的爱,而这种表白却用一种残忍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心痛不已。
影片中的音乐也非常出彩。
配乐以简约的方式诠释了福贵一生中的苦难和坚持。
音乐在一些关键场景中出现,使得观众更加融入到故事中。
音乐的起伏与氛围和剧情紧密相连,为观众呈现了深情的一幕幕。
电影传达了深刻的现实主义主题。
它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期,许多农村农民的生活艰辛与无奈。
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城市谋求出路,但在城市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含泪活着》通过福贵的家庭故事,将这一普遍的现实问题呈现给观众,引起了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电影《含泪活着》以细腻的叙事、精彩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赞誉。
影片中福贵的坚持和执着令人敬佩,同时也勾起了观众们对生活的思考。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福贵形象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是贾府中的一个老仆人,以其善良、忠诚的品质而受到读者的喜爱。
他的形象在电影《红楼梦》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本文将从角色设定、造型设计、表演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福贵形象的美学价值。
首先,福贵形象的设定是电影美学价值的基础。
福贵是一个老仆人,他的性格温和、善良,忠诚于贾府。
在电影中,福贵对待主人忠心耿耿,对其他人也一直保持着和善、宽容的态度,没有一点傲慢与轻视之心。
这种人物设定凸显了福贵的高尚品质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给人以积极向上、正直善良的良好形象。
其次,福贵形象的造型设计在电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电影中,福贵的装扮朴素、大方,与贾府的富贵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他穿着朴素的长袍,头戴白巾,体现出他的朴素与真挚,凸显了他不计较外表和物质享受,注重品德修养的内在追求。
福贵的造型设计简洁大方,突显出他作为一个老仆人的朴实形象,也体现了他的品格高尚、不事张扬的性格特点。
第三,福贵形象的表演是电影中美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影中,福贵的表演得到了演员的精湛演技的展现。
演员通过准确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刻画出了福贵忠诚、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
他的眼神平和、温和,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挚和善意。
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出福贵对主人的忠诚与无私,对家族的保护与关爱,让观众对福贵产生共鸣与感情。
最后,福贵形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上。
福贵作为一个老仆人,承载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家族观念的重要代表。
他对主人忠心耿耿,对家族保持忠诚,传承了家族的传统和家庭观念。
电影中通过福贵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老爱幼、尊重家族、强调忠诚等价值观的体现,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福贵形象在电影《红楼梦》中通过角色设定、造型设计、表演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展现了较高的美学价值。
试评电影《活着》中福贵的生命价值观

试评电影《活着》中福贵的生命价值观【摘要】电影《活着》中的福贵,在生活中面临重重困境,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坚韧的态度。
福贵注重家庭观念,对家人无比疼爱,即使在逆境中也始终坚守责任。
他的人生观看似简单,但却充满智慧和深刻。
福贵的坚韧与乐观让人感动,他的生命价值观带给我们深刻启示,让我们学会珍惜生活,坚守信念,乐观面对人生的起伏。
福贵的生命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的坚韧和乐观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逆境中,福贵的人性光芒总是闪耀,让人感叹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福贵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少困境,都要坚持希望和勇气,用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关键词】电影《活着》,福贵,生命困境,生命态度,家庭观念,人生观,坚韧,乐观,生命价值观,启示,学习,人性光芒,逆境。
1. 引言1.1 介绍电影《活着》电影《活着》是一部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和一个普通农民福贵在逆境中坚强生存的故事。
影片通过描绘福贵一家在中国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转型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变迁,生动展现了个体命运与国家历史的交汇之处。
在电影中,福贵扮演着一个普通农民的角色,他经历了生活的起起落落,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坚韧,展现出了极具人性光芒的一面。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历程,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福贵的生命坚韧和乐观态度,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家庭和人生的深刻启示。
1.2 介绍福贵的角色福贵是电影《活着》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贫苦的农民,经历了一生的坎坷和苦难。
在电影中,福贵是一个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人。
他虽然遭受了种种磨难和不幸,但始终没有被生活击倒,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不断战胜困难,生活,继续生活。
福贵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善良心地的人,他对待家人和朋友总是充满关爱和责任。
尽管生活给他带来了无数的挫折和折磨,但他从未放弃对家庭的责任和爱。
在电影中,福贵的人格魅力和坚强意志感染了观众,令人敬佩。
《活着》人物形象分析

《活着》人物形象分析这部电影前年我看了第一遍,让我感觉这部电影很好。
所以这次看第二遍,我印象更为深刻。
说实话这部电影里面有的场景是让我掉了眼泪了。
电影里面的男主人公福贵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福贵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从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生活的这部分人的一个缩影。
他遇上中国当时的所有不幸(战争、斗地主、三大改造、三反五反、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反右、文革)。
最后,他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
或许是那次国民党抓壮丁让他经历了枪林弹雨,死里逃生,于是明白了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
葛优饰演的福贵可谓是旧中国地主家少爷的一个缩影,年少时养尊处优,当家境不好时开始反思自己,从一个地主少爷到一无所有可以说这是他自己的一个悲剧。
这样大的落差可以说主要原因在于他自己,也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剧。
在这个人物形象中,我觉得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求生意思强。
不管经历了多大的挫折他依然能够好好的活下去,或许也是他看透了生离死别。
对于家珍可以说是旧中国典型的妇女形象(善良、勤劳、任劳任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福贵死心塌地)。
她很会经营家庭,在穷困潦倒之迹可以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
我想这样的女人是绝大部分男人所梦想的。
家珍在劝福贵不要赌被打骂之后离家出走,在福贵把家产输完之后又回到家里帮忙照顾生病的婆婆。
能够娶到这样的女人也是福贵前世修来的福气吧。
家珍是一个有毅力、有信心的人,坚韧的她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的艰苦依然把家庭处理得很好,她相信福贵会变好,所以她才回到福贵的身边。
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历史中像福贵和家珍这样家庭应该是成千上万的,因为有那样的社会,于是个性变成了共性。
在电影前部分出现的角色龙二,这个角色给电影带来了一些笑点。
他处心积虑的得到了福贵的家产,成了地主,最后因为地主的身份而丧命。
本来作为一个皮影戏班主他的生活应该是衣食无缺的,只是比较辛苦。
但是人人都想往高处走,于是他算计了福贵,让他输掉了家产。
我想他觉得自己的聪明的,但是他是没有大智慧的,因为他没有跟着时代走,以至于挨了五颗枪子。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其美学价值可谓是多方面而复杂。
福贵这个形象在影片《活着》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电影美学价值。
下面从福贵这个形象的角度来探讨《活着》电影的美学价值。
福贵形象的鲜明性格福贵是《活着》中的主人公,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塑造成了一个鲜明的个性。
在电影中,福贵勇敢的反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
他在贫困和苦难中仍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正是他伟大的地方。
电影美学中人物形象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塑造了有别于现实的情感。
福贵形象具有了这种有别于现实的价值,使人们在影片之外,对人性和对生命的探讨在心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贵形象的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思考人生问题《活着》电影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现象。
片中福贵的命运代表了无数农民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遭遇,他们生活在贫困之中,日日夜夜地依赖着土地、天气和天时,追求着生活的幸福。
在电影中,福贵和他的家族所经历的一切实际上是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深刻思考。
他通过与父母、妻子、女儿以及大量朋友的联系和关系,以一个人的经历,对人生、生命、亲情和友情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这种简约和朴实的表达方式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人真正意识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重要性。
福贵形象的电影语言《活着》电影的美学价值还表现在影片的电影语言上。
福贵在电影中的表现是通过影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来逐渐体现的。
电影语言在传达象征和暗示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福贵家族的生活方式、其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象征性的意义、以及表现问题的复杂性,是通过电影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那种令人悸动的睫毛,那熟悉的、温柔的笑容,在影片中不断地出现,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切使得影片的美学价值更加显著,成为了一种视觉的享受。
福贵形象的人物表演在电影美学中,人物表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福贵这个形象的表演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自然而真实的,他把人性中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活着》福贵人物分析
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故事背景跨越了建国前后。
原来坐拥祖上大宅的福贵少爷因为赌博失去了所有的家财,父亲被气死,妻子携女儿离去,母亲卧病在床。
终于,妻子回到了开始自力更生的福贵身边。
一家人其乐融融,谁知一场战争袭来,福贵被带到战场当工人。
死里逃生回到故里的福贵发现母亲已经过世,女儿也无法说话了。
建国后,历经三年饥荒,大跃进等新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福贵被划分为城镇贫农,才躲过被批斗、被打倒危险。
不幸的是福贵的儿子在大跃进时期被汽车推倒的土墙压死,福贵一家再次遭到巨大的打击。
好在女儿长大成人,也嫁给了一个“成分”良好的工人。
但在女儿生产之际,医院的医生却全被打倒,唯一被带回来的教授确因吃馒头过急而不能动弹。
福贵的孙子保住了,女儿却大出血死去。
影片的最后,福贵与妻子、女婿以及孙子四人在家中安稳的吃饭,期盼着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影片讲表达了在那样一个艰苦的年代,活着的艰辛以及活着的美好。
福贵这一角色年龄跨度大,年轻时候的福贵与一般的混混并无区别,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关键还沾染赌博,从小娇生惯养的福贵丝毫没有发觉自己正在被一点一点的骗尽家财。
甚至与父亲对骂,声称“没有老王八蛋哪来的小王八蛋。
”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福贵对于自己,对于家庭是没有丝毫责任感可言的。
在赌场中,交代了福贵的另一个爱好——唱皮影,这也是福贵唯一会的正当手艺。
在被骗走家财后,妻子决定离开,借的皮影开始自力更生的福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对待皮影的角度就可以体现,福贵总是很珍惜那一箱皮影,无论到哪都要抱着,想尽办法保留下来,因为是人家家的,要还。
福贵也凭借着这一手艺,在战场中为士兵演出而活了下来,一门心思也只是想着要回家。
终于开始珍惜家庭和生活的福贵却遭到各种打击。
这和影片的主题“活着”形成了强烈的呼应。
福贵从一个好吃懒做的少爷变成了一个挣扎着生存并渴望为家人带来美好生活的丈夫、妻子。
无论面对怎样的噩耗,碰到怎样的意外,福贵心中永远抱着一个不变的信念——得好好活下去,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曾经失去一切的福贵面对所拥有的一切都看的无比珍重。
只是作为一个平凡的百姓,福贵并没有能力挽留什么,母亲、皮影、儿子、女儿。
那是那一个时代百姓生活的一种无奈,生活在不知有何变故的世界里,生活在不安之中。
只能珍惜着仅有的一切。
福贵这一角色鲜活,传神。
从摇头晃脑的“露两嗓”到声嘶力竭的唱戏,从瘦骨嶙峋一脸病态的少爷,到弓着身子撑起家庭的福贵,让观众看到了那个年代百姓生活的状态,也令观众感到无比的同情和感慨。
福贵更像是要告诉观众们,应该珍惜生活,应该向往美好的未来,无论现在的状况如何,都应该好好的活下去,因为活着不容易,活着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