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不是科学

合集下载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是科学吗?中医是科学吗?中医是科学吗?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等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属于玄学,有的甚至是巫术,信中医的人脑残。

另一种观点认为,老祖宗传下的东西当然是好的,中医不仅是科学,还是比西医更深奥的科学,博大精深,不信中医的人是忘本的脑残。

中医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当然有正面的,中草药黄连麻黄都管用,或者用鸦片更说明问题,但中医是经验不是科学,阴阳五行是巫术的基础不是医学的基础。

今天中药有多少制成药,其中又有多少掺入西药?总有一些人把机械的,数学,物理等,称之为科学.那么哲学是不是科学?有些人可能会说:不是.那么请问你算术是数学吗? 如果只把算术当成科学,把数学不当科学.那么哲学就不是科学.如果算术是科学,数学也是科学,那么哲学也是科学.数学里包括算术,哲学里包括数学---哲学包括一切. 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是科学之王,任何一个分支的雕虫小技都不能出其统摄.有人说中医是靠经验,那么请问,被很多人推崇的几何,是靠的什么?公理都是经验,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平面.那么请问---你能用的科学精神,科学推理科学思维证明一下,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平面,如果你证明不了,那么用你的逻辑,我只能说,几何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原因很简单,它的推理是建立在经验的总结上的.科学的代表-数学中的几何的诸多公理. 全是靠直觉经验总结,只要科学大侠们能证明其中一条,中医不攻自破,不讨自灭. 公理都是无法证明的. 都是摸不到的,有些人就是把摸的到叫做-----真,摸不到的叫做--------假. 这种人只能用一个词形容-----低级.再回过头说中医,中医的最重要理论支撑----,阴阳五行,是一种靠感官经验总结的宇宙公理,你说阴阳五行是胡扯,那么我告诉你----几何公理全部都是胡扯,想反驳就用所谓的科学精神证明看看,没本事证明,就先去忙自己的,把自己的科学裤裆补好,什么时候你把几何公理证明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公理就闭嘴,中医不用逼就会自杀.阴阳五行是宇宙公理,是哲学中的哲学,中医的支撑点是建立在经的起任何检验的宇宙公理之上的. 那么我说后面的推演可能有失误之处,但你想从根本否定中医,其实是在与宇宙相抗.你与之对抗的是具有统摄一切的宇宙公理---阴阳五行. 你的渺小不须侧目,还是回家证明你的科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平面,什么时候你证明了,宇宙都是你的,你到时就是宙斯了.殄灭中医,何足挂齿.道可道,非常道.所谓科学道之残也,皆为某时某境道之象,此科学者皆可在彼某种时境下谋而摧之,无论什么规律还是定理.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而不是某件武器,说这个话的底气,正是来源于对宇宙根本大法的深刻领悟.说中国话,讲中国道理,用中国哲学.原因无他,高也,深也。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

它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具有一些社会科学的特点,但应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讨论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医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一种说法,即中医学属于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流行于西方17-19世纪初叶,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些哲学家企图不依赖科学实验材料为依据,也不采用实证分析等科学的认知方法,而是以抽象的思辩原则来建立有关自然界的体系,这样建立起来的自然界的体系就是自然哲学。

将中医学归属于自然哲学的理由是因为中医学是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思维方法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而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与西方的自然哲学在认知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有浓厚的思辩色彩。

因此就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来说,中医学是属于自然哲学的。

其实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中国古代哲学属自然哲学,但不能说中医学是自然哲学,不能因为中医学运用了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作为构筑其理论体系的思维方法,就认定它属于自然哲学。

若如此,则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学科都受现代哲学的指导,并由此发展成了一门“科学哲学”的新学科,是否就可以说所有的自然科学学科都是哲学?中医学属于自然哲学还是自然科学,要看其所涵括的内容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属于古代哲学的。

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作为一门以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防治的传统医学,首先应该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或者说应尽快纳入自然科学的范畴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中属于自然科学的部分,亦即中医学的主体部分,以科学的实验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论概念的内涵和微观机制,不断创造和发现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使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到发展和更新。

同时将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造,去粗取精,并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使其更能指导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是科学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人的生命仅仅就短短的几十年,而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我们不可否认传统习俗中的某一些不合理与错误的概念,但我们应该承认存在就是道理,有他的科学性。

我们都在期望这世界公平合理,光明灿烂,但我们也无法让阳光照射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我们所能期望的就是让真理更为普遍,让环境更为安然。

中医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但是随着西方科学的引进,关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议不断,中医是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中医是科学。

明代著名本草学家、医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更是中医的精华。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

《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古代中医学者必读之物,其独特的中医理论先后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广为流传,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可以说中医之理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中医历来是探索生命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问,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包裹了各式各样的人文色彩,但其科学的本质与功能始终未变。

什么是科学,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涉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科学家、哲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广义的,站在人类知识体系的角度予以解释,另一类则是狭义的,站在当前流行的科学活动立场做出说明。

前者可概括为科学即规律之学,它与人文(价值之学)相对应,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的体系;后者则指按照现代科学方法取得的系统化分科知识的总和。

广义解释强调的是科学的内涵与结果,而狭义说明则注重科学的方法与过程。

科学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起伏变化的,中医自人类文明之始它便出现了,只是到了近代有了新的形态而已。

所以,中医是有其存在的科学性的,我们不能站在拥有先进医学知识的今天而数典忘祖,怀疑传统中医的存在价值。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科学。

首先,中医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等非科学思维,这些事物没有实体意义,通俗来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像“长度”、“重量”等具有实际评判标准的科学性概念。

另外,中医是以经验来诊断疾病的。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针灸”对人体进行治疗,“望闻问切”并没有经过完整严密的科学检验。

包括中医中的草药,草药是通过“神农尝百草”检验的,只凭身体的味觉和知觉来定义一种植物或动物的功能是片面的,是整体化的。

如果要想探索一种生物体的功能,必须科学检验其各个局部的结构功能,经过严密的评价标准才能将其归类为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还有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会设立对照试验从而判断一个药物是否发挥作用,而中医没有这么严谨。

中医中的“穴位”,至今为止也没有经过解剖学家的验证,只是一个模糊空洞的基于经验的概念。

对于中西医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存在即合理,没有必要非得否定一个体系的价值,毕竟中国有句老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嘛!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于病人而言,谁能治病,谁就是“好医”!特别是对于人体这种及其复杂、不断变化的研究对象,严密的科学与经验主义都不可或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流传了这么久,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毕竟在西医还没诞生的年代,人类是有通过这本著作维持人体健康的。

而且现在也有很多人通过刮痧达到了驱寒、保暖的作用。

而西医的作用也很明显,国际上有很多公认的攻克重大疾病的西药,目前科学家也在不断钻研新的药品。

总体来说,中医作为一门替代医学,对西医有了很大的补充作用,保留中医的精华,结合西医的精准,共同治疗,才是最有助于人体疾病的治疗的!。

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医是不是科学"是个伪命题中医是不是科学,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有点基本逻辑思维的人都能理解。

某些人举着“打伪科学”的旗号拿来说事,自己热闹就算了,非要到处煽风点火,制造热点,吸引眼球,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起哄,孰可忍,孰不可忍!“中医是经验积累”不等于“中医不科学”;“中医目前不属于科学范畴”不等于“中医不是科学”,更不等于“中医是伪科学”。

这些概念难道不好理解吗?始作俑者的方先生,对此善不罢休,还暗地里看了一下《本草》,指出《本草》把麻绳、头发、指甲等物列为药物,进而说象《本草》这样的中医经典,都存在这么多“不科学”的东西,因此,得出“中医糟粕非常多”的结论。

那么我要问,你以科学的办法证明过这些东西没有药用价值吗?这种思维完全就是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否定另一种经验。

就算他证明过,那他所指的东西的代表性有多高、可靠性有多强呢?我现在一口“四环素牙”是托谁的福?举个例子,麻绳有没有药物价值?你说没有,那么你有什么科学依据,证明过程怎样? 科学的态度应是:目前我们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有,它属于未知领域,只不过直觉或经验告诉我们,似乎研究的价值很小。

中医是采用天然动植物治病的,这种药物来源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韩国人在深入研究人参,美国人在芦荟、鱼油、大蒜等方面已取得成果,澳洲人从鳄鱼身人已提取出目前药性最强的抗生素。

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些东西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呢?起因也是经验。

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的经验积累,我们不好好开发,反而以“非科学”、“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抨击,于情何在!于理何在!有人会还会辩驳,说“中医不科学”是说其“阴阳五行”理论不科学,那我还是要问,你用什么科学的方式证明过它们“不科学”呢?相反,西医当中所没有的“经络”现象已为西方科学家证明人体的确存在。

“阴阳五行”相对于现代科学来说,仍然是未知领域,也就是说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证明,它是人类经验的积累。

今天,我们说“中医科不科学”,明天我们是否要来讨论“运动科不科学”、“历史科不科学”、“农谚科不科学”、“宗教科不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影响我们活动的只占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是生理自然反应与经验在左右。

【小】中医算不算科学

【小】中医算不算科学

论中医是科学研究生二队成浩 217081203034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

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者,以一元的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本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者。

其实,西医和中医一样,都是地方性知识,都因有效用而被认可,都是科学。

中西医之争的实质是不同派别在医学领域争夺权力、利益的表现。

一、中医的科学性什么是科学?1888 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1979 年版对科学下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辞海》1999年版的“科学”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由此不难看出,科学是知识体系,科学是实践的结晶。

而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学逐步形成了具有完整而独特理论体系的生命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今世界医学与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说中医是科学,是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的医疗体系。

强调中医是科学,不是说中医非常完备,不是说中医不需要发展。

恰恰相反,正因为中医是科学,科学是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的,因此中医也需要发展,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践。

但不能因为中医是发展着的,就否定中医是科学,更不应该以风马牛不相及的所谓论据来论证中医不是科学。

二、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社会建构论从社会的维度出发,认识社会,寻找社会背后隐藏的秩序,挖掘社会语境中的政治因素;把科学、知识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关心科学知识与其相关性的特征。

就中医和西医而言,他们是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产物。

(一)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内在的超越,不会在现实世界和超越世界之间划出鸿沟。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是科学吗?

中医是科学吗?否定中医的人对中医主要的指责在于“中医不是科学”。

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之上的,但中医的诸多观点与解剖学不一致,或者说,无法通过解剖学来解释中医。

比如中医里面的“经脉”、“气”、“脾”(不是指解剖学中的脾脏)、“阴阳”和“五行”等等,都不能还原为解剖学上的血管、肌肉、神经、脾脏等人体组织或器官。

而一部分肯定中医的人则辩护道,不论中医是不是科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医有疗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另一部分肯定中医的人给出的辩护是,中医是“经验科学”。

另外,也有人孜孜不倦于“中医的现代化”。

所谓的“中医的现代化”,其实质是否认中医传统理论的科学性,尝试给出传统中医的诸多概念的现代科学解释,即尝试使中医与现代科学理论相一致,尝试把中医纳入现代科学体系中。

比如,把“气”解释为“信息-能量-物质流”,用数学的分支“分形理论”来解释“阴阳”、“五行”和“经络”。

从根本上来说,这些人不承认中医是科学。

要回答“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科学为何物。

但事实上,很多大谈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人并不知道科学的本质。

我们必须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的本质,我们必须回顾科学发展史。

在天文学发展史上,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反对地心说,最终天文学界普遍接受日心说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

不过,如果有人问,地心说是科学的理论吗?大家很可能马上便回答,地心说不是科学的理论,因为地心说断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事实上地球不是。

依我看来,这种回答是武断且片面的。

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地心说不是科学的理论,那么按照这种逻辑,哥白尼的日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但我们是否必须同时认定日心说也是不科学的理论呢?显然不能按照这种逻辑来看待科学。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真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成立,如果缺少了条件、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不成立,就变为谬论。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在具体情况下,真理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二者必居其一,在具体情况下,真理不能既成立又不成立。

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医是不是科学

首先,我提出我的观点,我觉得中医是科学。

中医,与世界其他民族发展出的传统民族医学一样,都是历史和文化的遗产。

有独特疗效和丰富实践经验积累而在历史上有过巨大影响的,除中医外,更有阿拉伯医学、印度医学等体系,即使在中国,藏医、维医、蒙学同样都是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

这些成千上万种传统民族医学的共同特征是,多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矿物为药材,医学理论多与自身的哲学和文化融为一体。

然而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一种方法。

它的定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述。

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

“科学”一词,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有多重意味,它不但是正确的、有道理的的同意语,而且,什么一旦被宣布是“科学的”,它还带有非常强烈的价值肯定判断,如果被称为“非科学”或“伪科学”,则会让人产生强烈的价值否定意味。

科学是一种反应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中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的,是通过数千年的经验总结而出,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

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独有的一套理论体系。

它以独到的表达方式反映和描述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以及药理现象及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1~2012 学年第2 学期
课程号:83373-5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论文题目:中医是不是科学
学科专业:木材科学与技术
学号:3110351
姓名:李晶
任课教师:郭兆红
二○一二年六月
中医是不是科学
李晶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
摘要:本文分别从中医的发展历史、中医的存在的现实价值以及与西医的区别论述了中医的是否具有科学性;并针对目前中医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医;科学;发展
医学的发展有它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文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有它不同的发展形态。

作为我国的国粹,中医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明一路走到今天,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区别于西医。

但当近代西方文明及医学传入中国后,传统中医作为自然科学在克服疾病上的局限性便显现出来,中医便受到国人的怀疑甚至于否定。

有人以为以西医的手段与实验仪器检验中医药是最科学的方法,殊不知这是以一种科学价值观,衡量另一种科学价值观,而且是以目前所掌握的有限的技术手段去衡量另一种可能是无限的学科。

这种检测方法本身就在理论上具有可疑性。

比如:任何不具偏见的人今日都承认人体确乎有经络,然而今日的解剖学没有提供任何有关经络的实证。

这只能说明实证科学的不完备而不能否定经络学说这个“天才的胡说”。

尸体与活人之间的差异,在中医上区别之大远超过西医。

[1]而且,毫无疑问,中医的疗效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包括光辉历史的现实与当前发展的现实。

当然有些人为达到个人目的打着“中医”的幌子招摇撞骗,败坏了中医的名声。

也有些人无视中医种种作用,眼睛只盯着一些个案,便认为中医是玄学、巫术、伪科学。

无论中医理论方面还是方法方面,都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科学的精神研究中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医,而不能武断的谈其存废。

[2]所以,如果你没看到中医的疗效,并不等于它的疗效不存在。

但是,能治病就是科学吗?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分成了2种观点。

第一,能治病就是科学,中医是科学的;第二,能治病不等于是科学,中医并不是科学。

关于大家的争论,我在这里陈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由于中医的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到,所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但是,不被人理解的东西未必就不科学,这就像许多科学理论在刚提出时,理解的人不多,直到提出许久之后才被人接受一样。

所以,首先我认为科学是不分中西的,中医仅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对人类医学探索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也解决了一些初级的医学认识方面的问题。

到了全球化的今天,对医学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中西之分,应该用人类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来进行医学研究,研究对象的关系要认识,本质属性也要去认识。

时至今日再分中西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其次中医与中药是有区别的,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
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

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
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

[3]中药是实验科学的产物。

其科
学性不容任何质疑,但也不要搞得神乎其神。

我坚信中药配合上现代的医学理论一定会对人类的健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最后虽然中医理论只是解释了病与外界物质的各种关系,但研究事物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科学,只是属于比较表面的,简单的科学研究。

否认中医的科学性是不全面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医所具备的那种科学性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类对健康追求的需要了。

中国的文化要发展,中国的医学也要发展。

首先就要打破束缚,科学是无国界的,唯一的标准就是尽一切可能去接近真理!
然而,“否定中医”论者认为西医完全可以取代中医,应当取消中医。

那么,在西方医学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传统医学真是可有可无的吗?
“西医不可能取代中医。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说,中医药有几千年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古典医书1万册左右,有效医方很多,号称“十万锦方”,常用中药1万多种,在我国卫生保健方面作用巨大,“几代人都研究不完”。

[3]即使西医发展至今占据医学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病都有办法,而中医药学恰恰在很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学比较强调宏观和整体,西医强调微观和局部,“两个互相取长补短,可以更全面”。

中医目前的传承处境堪虑,主要表现在中医文化基础及心理优势的逐渐丧失;老百姓对中医认同的不断缺失;西方医学医模式对中医人才培养的消极影响等方面。

所以我们必须直面和审视中医学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从重塑大众中医文化的心理优势、加强中医特色人才队伍的质量建设、积极寻求中医政策和法规的有力支持等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和解决走出这种困境的思路和方法。

[4]
对于中国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准确的预测是困难的,但是有两个方面是确定的,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将不断地渗透到医学领域,使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依然可以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从而使医学呈现出全新的文化形态。

也许将来医学形态之中不再有中医和西医之分,但将来的医学形态必然是包含了中医和西医的,这样的医学形态,将是富于科学精神的,同时又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

[5]而未来的医师,不管是中医师还是西医师,都应该是既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

所以,完全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是一种极不合理的行为,我们应该全方位的去看待中医的发展。

这样,中医才能在科学的轨道上顺利前进。

参考文献:
[1] 苏叔阳. 我看中医[J]. 家庭中医药, 1993,(01)
[2] 李亮. 浅论中医的科学性[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 刘挺,李艳军. 中药是中医的半壁江山[J]. 榆林二院. 榆林科技
[4] 朱云, 程旸, 贺松其. 中医传承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
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南方医学教育, Southern Medical
Education, 2010年04期.
[5] 秦秋从医学的目的诸问题之探讨兼论中医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98年04期中国中医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