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乳腺的X线影像诊断

乳腺的X线影像诊断

右 乳 浸 润 性 小 叶 癌,
癌 桥 形 成。
左 乳 单 纯 癌。
淋 巴 结 转 移, 其 内 脂 肪 中 心 消 失。
左 乳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左 腋 淋 巴 结 转
移。








淋 巴
管 癌, 左






移。
腋 窝 淋 巴
结 转

左 乳 浸 润 性



谢谢!

癌。
团 簇 状 钙 化


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癌。

右及

乳周

浸围

润软

性组

导织

管及
癌乳
头。
左乳癌
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癌。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粗 且 杂
管 癌 侵 及





排 笔 状 血 管
乳腺的X线影像诊断
乳腺癌的X线表现
• 肿块 • 钙化 • 肿块伴钙化 • 结构扭曲 • 结构扭曲伴钙化 • 其他征象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 超声的优势和适应症2. 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3. 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分析4. 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5. 超声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二、乳腺癌的X线摄影诊断1. 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及分类3. X线摄影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乳腺X线摄影中的乳腺密度分析5. 乳腺癌的X线摄影的误诊及解决方法三、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类3. 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5.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四、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1.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分类3.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乳腺癌分期中的应用5.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五、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1. 核医学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表现及分类3. 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核医学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 核医学在乳腺癌治疗后复查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等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乳腺癌X线诊断

乳腺癌X线诊断

照片显示
1.胸大肌充分显示,且 延伸至或低于后乳 头线
2.可见所有纤维腺体组 织后的脂肪
3.深部和表面乳房组织 分离充分
4.乳房下皱褶打开 5.无明显运动伪影
头尾位(CC)
头尾位应确保MLO位中容易漏掉的内侧组 织显示出来,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包含外侧 组织
对较表浅的内、外侧病变显示比较清晰, 但所暴露出的乳房组织较少,深部病变容 易被漏掉
通常由小叶原位 癌发展而来。 肿瘤组织呈弥 漫浸润性生长, 通常X线表现 为局限性致密 影,没有明确 肿块形成,可 伴有结构紊乱 和钙化。
单纯癌(carcinoma simplex)
病理基础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X线表 现为肿 块、结构紊乱、片状致密影或大量钙化灶。
髓样癌 (medullary carcinoma)
头尾位(craniocaudal,CC)
照片显示
1. 内外侧乳房组织充 分显示
2. 乳头位于影像中心
3. 腺体组织和脂肪组 织清晰显示
4. 在乳房后部即胶片 边缘部分可见胸大 肌(约20%病例可 见)
乳腺X线检查优点
操作简单,比较经济,特别对钙化型乳腺 癌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熟练掌握正确的投照技术和诊断技能,X线 摄影能够对乳腺癌做出早期诊断,已成为 乳腺疾病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 被用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
正常乳腺X线分型
美国放射学会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Data System BI-RADS) 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
正常乳腺导管造影
肿块
肿块、 晕圈征
肿块、毛刺,皮肤增厚、乳头内 陷、漏斗症、血管增粗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的X线诊断
型肿块、圆形肿块。
• 间接征象:7种
• 恶性钙化灶、大导管相、漏斗征、异常血 管、厚皮征、乳房悬韧带增生-牛角征、淋 巴管癌栓-塔尖征
塔尖征
牛角征
厚皮征
异常血管征
漏斗征
大导管相
恶性钙化灶
圆形肿块
花瓣肿块
囊壁肿块
模糊肿块
透亮环肿块
分叶肿块
毛刺肿块
钙化肿块
乳腺疾病常用检查方法
• 超声 • 钼靶 • CT • MRI
超声检查
• 优点:方便经济、无创伤无痛苦、无放射线能鉴别囊实性 肿物,正确率96-100%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肿块血流情况超声引导下可行肿块 定位穿刺
• 缺点:对脂肪型乳腺的显影困难,不能发现微小钙化,因 此难以诊断早期乳腺癌 对检查者的过度依赖
乳腺影像BI-RADS评价分类
类别0:病变性质待定,需要结合其它检查。 类别1:阴性,无异常发现。 类别2:良性病变。 类别3:可能良性,建议短期复查(一般6个月),恶性率<
2%。
类别4:4a考虑低度恶性,建议活检(如叶状肿瘤,复杂囊 肿,脓肿等)。 4b中度可疑恶性,建议活检(肿块边界部分清楚、 部分浸润,具有部分恶性征象)。 4c高度考虑恶性但不肯定,建议活检(具有恶性特征, 如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浸润的实质性肿块、成簇分布的细 小多形性钙化)。
• 检查的适应症 • 乳腺组织的构成 • 影像学发现 • 与既往检查比较(放射医师认为有必要的话) • 总体评估
乳腺X线钼靶报告书写模板
1.BI-RADS乳腺腺体分型 2、结节、肿块、钙化、皮肤、乳头、腋下淋巴 结 3、结论:病变部位及性质诊断、BI-RADS良恶 性评价分类
BI-RADS乳腺分型

乳腺癌钽靶X线片基本影像表现

乳腺癌钽靶X线片基本影像表现

乳腺癌CR钼靶X线片的影像表现CR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X线征象分析乳腺癌是成年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X线摄片检查是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方法,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乳腺癌的基本X线表现。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数据系统BI-RADS把乳腺实质组成分为以下类型: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少量腺体型),不均质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

(加图)分型的意义在于说明:影像科医生在不同的乳腺实质组成时对病变检出的敏感度如何,对脂肪型乳腺病变的检出可达80%,而致密型则可能只有30%。

这部分的描述放在报告的起始,使临床医生对这份报告描述的病变检出的敏感度有清楚的了解。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有肿块、钙化、结构扭曲伴随征象:一、乳腺癌钼靶X线所见可分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

主要征象: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局限致密浸润(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约1/3 为癌瘤。

恶性钙化(有时为唯一阳性依据)。

毛刺(约40%可见此征,60%癌肿块合并)。

次要征象:皮肢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血运增加。

导管征瘤周水肿块慧星尾征乳腺结构紊乱二、肿块:BI-RADS标准术语中定义肿块为两个不同投照位置均能见到的有明确鼓出边缘的占位性病灶称为肿块,如仅能在一个摄影位置上见到,则应称为“不对称”。

并从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几个方面给予描述(约70%的乳Ca患者X线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但其显示率因乳腺类型及其病理类型而异。

脂肪型显示率高,年轻致密型乳房中,可因腺体组织掩盖显示率较低,小叶Ca、炎性乳腺Ca、管内Ca亦常见不到肿块。

)1、大小:绝大多数小于临床测量(测量时可将Ca性肿块周围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及或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包括在内)。

X线与临床差异程度随肿块边缘特征而异,肿块边缘有明显毛刺或浸润者差异较大。

2、形态:多是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少数形态较奇特,可为葫芦状、花瓣状或肾形等。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的X线诊断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
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 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 活检。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 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 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 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毛刺状边缘
长毛刺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
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
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 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 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 内癌、早期浸润癌。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 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在X线上 能清晰显示肿块阴影。在脂肪型乳腺中 肿块的显示率最高,而在致密型乳腺中, 因腺体组织掩盖,肿块显示率最低。小 叶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炎性 乳癌、导管内癌等常可见不到肿块。
1.肿块大小 在乳癌中,X线上测得的肿块90%以上小 于临床测量。这是因为乳腺在X线上虽然有 一定的扩大率,但在临床测量时,常将癌 性肿块周围的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或 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组织等都包括在肿 物大小内,无法将这些因素去除,故测得 的大小要大于X线片上的大小。X线片上的 大小更接近于大体标本上瘤块的实际大小。
钙化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 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 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 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 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 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 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 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 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 腔内或间质内。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1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1

乳腺MRI检查的适应症
• • • • • • • • 病变的范围、浸润深度的判断 依托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发现乳腺隐匿性癌 为单侧乳腺癌患者排除对侧隐匿性乳癌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症选择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复发的监测 乳房成型术后的监测 高危病人的普查
乳腺MRI检查的扫描要求
• 磁场和线圈 • 推荐采用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乳腺MRI检查,以获得较好的信噪 比和抑制脂肪效果 • 必须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 扫描序列和参数:T1WI平扫、T2WI平扫及脂肪抑制,为获得高的空 间分辨率,扫描层厚<1.5mm,单次扫描时间≤2分钟 • 乳腺MRI检查的原则上均须增强扫描,以利于发现病变和病变的进一 步定性,多采用0.1~0.2mmol/kg的Gd-DTPA团注,并在主要后5分钟 内至少连续采集3次 • 确定最佳的检查时间 • 正常乳腺增强在月经期的分泌期最为显著 • 推荐MRI检查尽量安排在月经周期的7-14天进行
感谢各位老仁师、同仁聆听!!!
乳腺MRI诊断的要求
• 对MRI所发现的异常病变的描述包括位置、大小、形态和增强扫描表 现 • 在描述病变形态时,应先确定病变为肿块性病变或非肿块性病变,而 后再具体描述其形态、边缘、信号强度等特点 • 病变的增强表现对定性诊断非常重要,包括早期强化的程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 • 结合病史、临床和其他影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推荐采用BI-RADS报告描述用语及评估分级
MRI波谱成像MRS
• 是检测活体内代谢和生化信息的一种无创性技术,能显示良恶性肿瘤 间的代谢差异 • 在1H-MRS中,70-80%的乳腺癌在3.2ppm可观察到胆碱峰,仅仅有 14-18%良性肿瘤显示胆碱峰,据此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 别为83%和87% • 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1H-MRS显示转移淋巴结中的胆碱水平 高,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和100%

乳腺X线诊断(二)

乳腺X线诊断(二)
乳腺X線診斷(二)
乳腺癌的X線表現
• 腫塊 • 鈣化 • 腫塊伴鈣化 • 結構扭曲 • 結構扭曲伴鈣化 • 其他徵象












癌。

泥 沙 樣 鈣 化
乳 單 純 癌 伴 壞
死。


杆浸狀源自潤鈣性化


癌。

團 簇 鈣 化
乳 浸 潤 性 導

癌。
團 簇 狀 鈣 化











癌。

右及

乳周

浸圍

潤軟

性組

導織

管及
癌乳
頭。
左乳癌
右乳浸潤性導管癌


























癌。
左乳浸潤性導管癌









粗 且 雜
管 癌 侵 及





排 筆 狀 血 管



右 乳 浸 潤 性 小 葉 癌,
癌 橋 形 成。
左 乳 單 純 癌。
淋 巴 結 轉 移, 其 內 脂 肪 中 心 消 失。
左 乳 浸 潤 性 導 管 癌, 左 腋 淋 巴 結 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结构紊乱 病变没有形成肿块,而表现为组织密 度增高,结构扭曲变形,纤维小梁增粗、 变直或紊乱,并向肿瘤中心聚集。病变 组织与周围界限不清,病变较小时呈星 芒状。

5,乳管改变 导管造影见乳管内有不规则的充盈 缺损,管腔狭窄或截断,走行紊乱。
肿瘤区域乳管不规 则扩张、狭窄,走 行紊乱。

9, 腋下淋巴结 斜位片能显示部分腋下淋巴结。正常淋巴 结小于2cm,有典型的门切迹或中心密度区。 当脂肪浸润时,淋巴结3可以变得很大,超过 2cm。若淋巴结超过2cm大小,且没有中心低 密度,应视为异常,这个征象是非特异性的, 反应性增生、乳腺癌转移和淋巴瘤都可以导致 淋巴结增大。

6,皮肤和乳头改变 肿瘤侵及皮肤可出现皮肤局限性增厚。因 瘤体纤维组织收缩或瘤细胞的直接浸润,皮肤 常常回缩内陷,而出现酒窝征。如癌细胞阻塞 皮肤淋巴管,皮肤则弥漫性增厚、水肿,皮下 组织密度增高,淋巴管扩张迂曲,表现出与皮 肤垂直的细线状阴影。乳晕区较早期的肿瘤和 深部晚期的乳腺癌均可引起乳头内陷。

7, 血管阴影改变 患侧乳腺静脉血管增粗增多,但此 表现无特异性。约75%的乳腺癌患侧血 管直径较对侧粗。

8, 乳腺内淋巴结 乳腺摄影可显示乳腺外上象限的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常位于腺体的边缘,有淋巴门切迹, 边缘光整。中心被脂肪组织替代 的淋巴结则 形成马蹄样阴影,中心透亮,是淋巴结的正常 影像。如淋巴结大于1cm直径,且失去典型的 淋巴结门切迹,则为异常现象,应进一步检查。
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

1,肿块或结节 乳腺内出现肿块或结节是乳腺癌最 多的征象,肿块密度常高于正常组织, 边缘分叶或不规则,边界模糊,可见细 短毛刺。

2,钙化 钙化是乳腺癌重要而常见的征象。 呈细沙状、针尖状、棒状或小分支状。 钙化成簇分布是乳腺癌病变的特点。

3,局限性或弥漫性密度增高 乳腺局限性密度增高,呈小灶状, 中心密度较高,边界模糊不清。乳腺密 度弥漫性增高见于炎性乳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