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影像诊断1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 超声的优势和适应症2. 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3. 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分析4. 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5. 超声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二、乳腺癌的X线摄影诊断1. 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及分类3. X线摄影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乳腺X线摄影中的乳腺密度分析5. 乳腺癌的X线摄影的误诊及解决方法三、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类3. 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5.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四、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1.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分类3.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乳腺癌分期中的应用5.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五、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1. 核医学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表现及分类3. 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核医学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 核医学在乳腺癌治疗后复查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等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临床解决方案。

一、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1.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安全、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和异常结构。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回声形态等来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进而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之一。

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乳腺组织内的密度变化、钙化灶等来鉴别乳腺癌。

此外,乳腺钼靶摄影、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等也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影像,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多序列、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它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异常信号,并提供更准确的乳腺癌诊断信息。

乳腺MRI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高风险人群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1.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影像学上,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一般不伴有钙化灶。

与乳腺癌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形态和边界特点。

2.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是由于乳腺管腔扩张或囊肿形成引起的乳房结构异常。

乳腺囊性增生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病变,边界清晰,内部透明度高,常见多发性病变。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

3. 乳腺炎乳腺炎是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乳房炎症,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乳腺炎在乳腺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乳房肿胀、增厚,乳腺梁增粗,常伴有炎性渗出物。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发生背景和临床表现特点。

4. 乳腺纤维腺病变乳腺纤维腺病变是乳腺内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良性乳房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癌早期影像检查

乳腺癌早期影像检查

良性钙化X线表现特征为少数广泛分散的颗粒,大小较一致, 常见于囊性乳腺病(乳腺增生征)。这种钙化灶较恶性病变中 者更大。粗糙的不规则的钙质沉积,可见纤维腺瘤。环状及 壳状钙化,典型的见于导管扩张,偶而见于导管内癌。弯曲 的波纹状钙化,有时见于硬化动脉管壁。 总之,良性钙化呈壳状、条状、结节状或玫瑰状,每cm2不超过 5粒的分散样钙化。
癌灶与前哨淋巴结核素淋巴显像
免疫组化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年08期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早期乳腺癌的MRI检查
乳腺癌的MRI检查是当今影像学检查研究与 应用的热点。 1、软组织分辨率高 2、病变DWI扩散受限具有定性价值 3、动态增强血供特征具有定性价值 4、磁共振波谱(MRS)
MRI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4%至100%; MRI可检出和诊断小于1.0cm的癌灶。
2005年美国外科协会关于MRI检查适应症 • • • • • • • 已确诊乳腺癌病变范围及侵润深度的判断 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残余病变的评估 腋窝淋巴结转移癌而原发灶不明 新诊断乳腺癌,除外对侧乳腺癌 保乳手术后复发的监测 乳房成形术后的乳腺检查 高危病人的乳腺癌筛查
这类乳腺癌以目前的综合影像学检查是有可能够做出术前诊断的。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现状
• • • • • • • • 红外线扫描不能发现早期乳腺癌 钼靶X线照相(准确的应称为X线检查):属于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的数字化,可 用于早期乳腺癌检查,特别适于脂肪型乳腺,致密型乳腺不适用。 超声:常用于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超声受影响因素较多。 CT:不敏感,基本不实用 MRI:信息多,是检查和定性较小癌灶的敏感方法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4.6%,超声与X线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可达80% 以上。但对小于1.0cm病灶不敏感。 超声检查的“第二眼超声”及超声弹力成像(针对具体的兴趣区结节灶)的使用 非常重要 前哨淋巴结检测与活检(核素法)

乳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象一 6。其 病 理 基 础 是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管 增 多 , 铁 血 黄 素 血 含
沉 着 和 坏 死 , 及 癌 细 胞 核 大 , 色 质 增 多 , NA 含 量 增 高 以 染 D 所 致 l 如果 X线 片上 的 瘤 影 较 触 诊 肿 块 小 , 是 恶 性 病 变 7。 也
乳 腺 癌 是 妇 女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年 来 发 病 率 有 近
明显 增 高 趋 势 , 迅 速 成 为 中 国 妇 女 的 主 要 死 亡 原 因 之 正
4 一

41


乳 腺 癌 的早 期 发 现 、 期 诊 断 和 早 期 治 疗 是 提 高 生 早
存 率 及提 高 其 生 存 质 量 的关 键 , 像 学 检 查 对 乳 腺 癌 的 诊 断 影 有 重 要 价值 。 近 年 来 各 种 新 技 术 , 括 C I 动 脉 数 字 包 T、 、
15 条 索状 表现 向乳头 方 向的条 索致 密影 , . 一般 认 为其
病 理 基 础 是 由 于 癌 细 胞 主要 沿 着 导 管 纵 行 蔓 延 , 向 间质 浸 并 润 。对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的 早 期 诊 断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但 与 良 性 病 变 引 起 的 导 管 扩 张 尚 难 鉴 别 。 可 进 一 步 行 乳 腺 导 管 造 影
检 查 , 导 管 扩 张 、 壁 不 规则 、 硬 或 腔 内 有 不 规 则 充 盈 缺 若 管 僵 损 则 高 度 疑 癌 。 如 果 有 乳 腺 癌 的 其 他 伴 随 征 象 对 诊 断 更 有 价 值 [・s。 5 ・l 7
16 其它改 变 . 包 括 血 管 影 增 粗 、 肤 乳 晕 增 厚 、 头 凹 陷 皮 乳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多种方法。

其中,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乳腺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检测是否有肿块、钙化等异常。

乳腺超声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块的性质,判断其是否为恶性。

而乳腺磁共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组织信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特征,包括乳腺的大小、密度、皮肤凹陷、包膜的完整性等。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皮肤凹陷等异常现象。

然后,医生会进一步观察乳腺中是否有肿块、钙化等病变。

肿块通常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灶块,而钙化则表现为白色的颗粒或团块。

这些病变的形态特征和位置都对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还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

通过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的特殊技术,可以得知肿块的血供情况。

乳腺癌通常伴随着血供异常的改变,如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异常扩张等。

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提供给医生更直观的信息,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从影像学图片上来看,乳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存在可能误诊的情况。

而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然而,影像学诊断乳腺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组织较密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乳腺超声虽然可以提供肿块的形态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对于乳腺深部和胸肌后侧的病变检测较为困难。

而乳腺磁共振则受制于成本和可行性的问题,在一些地区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表现和特点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表现和特点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表 现和特点
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普通的钼靶-全数字化得钼铑双靶 CAD诊断功能 三维立体穿刺诊断系统 乳腺MRI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灌注成像(PWI) 弥散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乳腺CT成像 乳腺PET-CT成像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
乳腺MRI检查的局限性
文献报道,乳腺MRI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可达到91-100%,但特异性 高低不等,其除外乳腺癌的特异性约37-97%,其原因主要是:
良恶性病变的MRI表现有许多重叠之处,如增强扫描有些恶性肿瘤不 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典型征象,有的良性病变可迅速强化,局灶性不 规则强化结节可以是癌,也可以是局灶性重视、腺病等
非肿块样病变--形态特征
点状:小于25%象限腺体的一种具有特异性的异常信号 线样:表现为像线条的信号 导管样:表现为线样或分支状信号,分枝状导管样信号多为恶性改变 段样:表现为三角形或锥形,常提示来源于一个导管及其分支的病变,
多为恶性 区域性:多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异常信号,但缺乏明确的边缘 多区域性:被正常的腺体组织或脂肪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较大范围的
度维持在一个平台水平,该型恶性可能性约64% 流出型(III型):病变于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后,在中后期信
号强度明显降低,该型的恶性程度可能性约87%
MRI功能成像的特征
弥散成像(DWI) 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
分水分子的功能变化 恶性肿瘤的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外容积减少,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增
乳腺MRI检查的扫描要求
磁场和线圈 推荐采用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乳腺MRI检查,以获得较好的信噪
比和抑制脂肪效果 必须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扫描序列和参数:T1WI平扫、T2WI平扫及脂肪抑制,为获得高的空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分析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分析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摘要】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最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最常用方法,尤其对脂肪型乳腺,诊断准确性更高。

超声检查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对致密型乳腺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主要是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

ct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

mri对软组织的对比性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血管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所以对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钼靶x线;ct;超声;mri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09-01乳腺癌在国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在35-55岁妇女中,它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钼靶x 线、超声、ct及mri。

它们各有各自优点。

掌握各种检查手段的优势,以便更好合理使用,才能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临床表现乳腺癌病因不明,好发于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的妇女,并有家族遗传趋势。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

有证据表明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可导致乳腺增生和癌变,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乳腺位于体表,所以较其他肿瘤容易发现,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常无痛,可有乳头溢液、糜烂湿疹样的改变,也可造成皮肤凹陷形成酒窝状,少数炎性乳癌酷似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乳腺癌易发生淋巴转移,多数位于腋下。

之后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远处转移可至肺、胸膜、骨骼、肝等处,并产生相应症状。

2影像学诊断分析2.1钼靶x线摄影[1]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对致密型乳腺、乳腺成形术后或术后评价存在局限性。

钼靶检查对老年人脂肪多,乳腺肥大的女性尤为适用,但对非脂肪型腺体不宜使用,容易掩盖肿瘤的影像。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的X线诊断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
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 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 活检。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 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 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 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毛刺状边缘
长毛刺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
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
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 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 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 内癌、早期浸润癌。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 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在X线上 能清晰显示肿块阴影。在脂肪型乳腺中 肿块的显示率最高,而在致密型乳腺中, 因腺体组织掩盖,肿块显示率最低。小 叶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炎性 乳癌、导管内癌等常可见不到肿块。
1.肿块大小 在乳癌中,X线上测得的肿块90%以上小 于临床测量。这是因为乳腺在X线上虽然有 一定的扩大率,但在临床测量时,常将癌 性肿块周围的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或 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组织等都包括在肿 物大小内,无法将这些因素去除,故测得 的大小要大于X线片上的大小。X线片上的 大小更接近于大体标本上瘤块的实际大小。
钙化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 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 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 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 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 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 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 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 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 腔内或间质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动力学特点
• • • • 1分钟早期增强率 良性病变多<70%,乳腺癌多≥7%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缓慢上升型(I型):在动态观察时间内病变信号强度表现为缓慢持续 增加,该型良性病变的可能性月94% • 平台型(II型):病变于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强化后,在中后期信号强 度维持在一个平台水平,该型恶性可能性约64% • 流出型(III型):病变于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后,在中后期信 号强度明显降低,该型的恶性程度可能性约87%
• X线诊断 • 病理类型 导管原位癌(DCIS) 小叶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粘液腺癌 髓样癌
导管原位癌
• 病理改变:指任何水平的导管细胞增生癌变,但仍在原位,基底膜仍 完整 • X线表现:钙化是DCIS最可靠的征象 微小钙化为唯一阳性者,占70% 微小钙化伴局部致密影,占10% 仅表现软组织局部密度增高,占10%左右 钙化形态常呈线状、分枝状、小杆状,沿导管呈节段性分布或细小泥 沙样钙化呈簇状分布。
铜川市人民医 X线检查 普通的钼靶-全数字化得钼铑双靶 CAD诊断功能 三维立体穿刺诊断系统 乳腺MRI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灌注成像(PWI) 弥散成像(DWI)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乳腺CT成像 乳腺PET-CT成像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
MRI波谱成像MRS
• 是检测活体内代谢和生化信息的一种无创性技术,能显示良恶性肿瘤 间的代谢差异 • 在1H-MRS中,70-80%的乳腺癌在3.2ppm可观察到胆碱峰,仅仅有 14-18%良性肿瘤显示胆碱峰,据此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 别为83%和87% • 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1H-MRS显示转移淋巴结中的胆碱水平 高,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和100%
粘液腺癌
• 病理:肿瘤细胞巢漂浮于上皮性粘液内,粘液组织至少占1/3,细胞 分化比较好,有丝分裂少见,在乳腺癌中占2-3%,分成单纯型和混 合型 • X线表现: 肿块影:肿块边缘光滑,有浅分叶和深分叶 密度改变:与粘液量有关 钙化改变:少有合并钙化
髓样癌
• 病理:根据肿瘤边缘,导管内成分,淋巴细胞量,核多形性以及有无 腺管形成,分为典型髓样癌和不典型髓样癌,占乳腺癌的7%,因其 轮廓清晰,膨胀性生长,预后较好 • 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不伴钙化肿块 呈小叶状、浸润性边缘,亦可边界清晰 患者年龄往往较轻,可表现为良性征象,需要与有相同改变的良性纤 维瘤鉴别
小叶原位癌
• 病理:癌组织局限在乳腺小叶内,未侵犯基底膜,是较少见的原发 于乳腺小叶的非浸润性乳腺肿瘤,倾向于多中心发病,累计广泛,常 达到一个象限以上。 • X线表现:钙化是其常见的X线征象 • 钙化多细小,泥沙状,发生在小叶末端导管和腺泡内,聚集呈簇, 单簇状钙化多见,偶见散在分布的几簇钙化丛。 • 可伴有肿块,多为不规则或圆形、椭圆形或边界不清的局部密度增高 区。
感谢各位老仁师、同仁聆听!!!
MRI功能成像的特征
• 弥散成像(DWI) • 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组织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 分水分子的功能变化 • 恶性肿瘤的细胞密度较高,细胞外容积减少,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增 强,因此阻止肿瘤内水分子的扩散,在DWI上多呈高信号,表现为扩 散系数(ADC值)较低 • 良性病变的细胞外容积分数较恶性肿瘤高,对肿瘤内水分子的扩散影 响相对较小,因此在DWI上多呈稍高信号,ADC值较高 • 根据病灶的ADC值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乳腺MRI诊断的BI-RADS分级
• 0级: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即评估是不完全的 • 1级:阴性,无异常发现,建议常规随访 • 2级:良性发现,包括蜕变的纤维瘤,囊肿非强化的陈旧性瘢痕、含 脂肪病变(脂性囊肿、脂肪瘤)、输乳管囊肿、混合密度的错构瘤和 植入体等 • 3级:不像恶性改变,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 • 4级:无特征性乳腺癌的形态学改变,但有低中度恶性的可能,即可 疑异常,须考虑活检 • 5级:高度怀疑恶性,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几乎肯定的恶性),即 具有极高的恶性可能性 • 6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适当措施,这一分级用在组织学已 证实并已作MRI成像,且与先前活检病变相符合
乳腺MRI诊断的要求
• 对MRI所发现的异常病变的描述包括位置、大小、形态和增强扫描表 现 • 在描述病变形态时,应先确定病变为肿块性病变或非肿块性病变,而 后再具体描述其形态、边缘、信号强度等特点 • 病变的增强表现对定性诊断非常重要,包括早期强化的程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 • 结合病史、临床和其他影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推荐采用BI-RADS报告描述用语及评估分级
乳腺MRI检查的适应症
• • • • • • • • 病变的范围、浸润深度的判断 依托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发现乳腺隐匿性癌 为单侧乳腺癌患者排除对侧隐匿性乳癌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价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症选择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复发的监测 乳房成型术后的监测 高危病人的普查
乳腺MRI检查的扫描要求
• 磁场和线圈 • 推荐采用1.5T及以上的扫描机进行乳腺MRI检查,以获得较好的信噪 比和抑制脂肪效果 • 必须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 扫描序列和参数:T1WI平扫、T2WI平扫及脂肪抑制,为获得高的空 间分辨率,扫描层厚<1.5mm,单次扫描时间≤2分钟 • 乳腺MRI检查的原则上均须增强扫描,以利于发现病变和病变的进一 步定性,多采用0.1~0.2mmol/kg的Gd-DTPA团注,并在主要后5分钟 内至少连续采集3次 • 确定最佳的检查时间 • 正常乳腺增强在月经期的分泌期最为显著 • 推荐MRI检查尽量安排在月经周期的7-14天进行
浸润性导管癌
• 病理:癌细胞穿透基底膜,扩展至导管或腺泡旁间质者呈浸润性癌 • X线表现: 肿块:重视边缘征象 肿块伴钙化:重视钙化的大小与范围 结构扭曲:重视不典型表现 单纯钙化:临床未扪及,而X线影像出现基本征象,首先要考虑DCIS, 其次考虑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 病理:以多灶、多中心及双侧性生长为特征,约占5-10%,多为保乳 手术的禁忌症。 • X线征象: 肿块影:浸润性边缘,呈星芒状边缘 恶性钙化:呈泥沙样、分枝状、颗粒点状钙化或簇状分布 结构扭曲 非特征性表现:不定性钙化、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等
乳腺MRI检查的局限性
• 文献报道,乳腺MRI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可达到91-100%,但特异性 高低不等,其除外乳腺癌的特异性约37-97%,其原因主要是: • 良恶性病变的MRI表现有许多重叠之处,如增强扫描有些恶性肿瘤不 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典型征象,有的良性病变可迅速强化,局灶性不 规则强化结节可以是癌,也可以是局灶性重视、腺病等 • 对微小钙化显示不如X线、CT,而微小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中占重要位置,因此,有时乳腺癌MRI的检查仍应结合X线进行诊断 • 因MRI检查花费时间长,需要患者多方面的配合;检查费用较高,在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乳腺MRI成像的优势
• • • • 无损伤、无辐射性 组织分辨率高、极高的敏感性 MRI三维成像使病灶定位更准确 在检出乳腺高位、深位、多中心、多灶性病变以及致密乳腺内病变和 胸壁侵犯、周围淋巴结转移上,具有明显的价值 • 动态增强可以了解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评价病变的良恶性 • 为乳腺癌的准确分期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非肿块样病变--形态特征
• • • • 点状:小于25%象限腺体的一种具有特异性的异常信号 线样:表现为像线条的信号 导管样:表现为线样或分支状信号,分枝状导管样信号多为恶性改变 段样:表现为三角形或锥形,常提示来源于一个导管及其分支的病变, 多为恶性 • 区域性:多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异常信号,但缺乏明确的边缘 • 多区域性:被正常的腺体组织或脂肪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较大范围的 信号 • 弥漫性:腺体内广泛分布的散在信号
乳腺病变的MRI的影像学特征
• 肿块特征 肿块的形态:良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乳腺癌多呈星芒状、蟹足状、 分叶状或不规则状 肿块的边缘:良性病变多边缘光滑、锐利;乳腺癌多呈不规则、毛刺 状边缘 肿块信号:T2WI上良性病变多呈均匀的低-中等信号;乳腺癌多呈高、 中、低混杂信号 肿块强化:良性病变多呈均匀性、弥漫性强化;乳腺癌多呈不均匀强 化,边缘强化或向心性强化 乳腺癌可伴有乳头凹陷、局部皮肤增厚、胸大肌及胸壁侵犯等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