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要完整教案

合集下载

叙事作文顺序教案初中

叙事作文顺序教案初中

叙事作文顺序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人物、场景和情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

2. 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

3. 范文解析与写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感人的、有启示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结尾。

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技巧讲解:讲解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选取材料、如何描绘人物、场景和情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并结合范文进行具体分析。

4. 范文解析:选取一篇优秀的叙事作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分析其结构、写作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和感悟。

引导学生学会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5. 写作实践: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注意结构的完整性、情节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分享: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文,评价其结构、情节、语言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作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叙事作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叙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等内容。

2. 范文:选取一篇优秀的叙事作文供学生分析和借鉴。

3. 写作题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人物、场景和情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记叙文记叙顺序教案

记叙文记叙顺序教案

记叙文记叙顺序教案记叙文写作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2、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3、重点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4、写作练习教学重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交流)二、复习记叙文的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6.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三、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例文赏析1.分组讨论文章值得借鉴的地方2.师生小结:写人应注意:①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写出人物个性。

⑵善用比喻③侧面衬托④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⑤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四.写作练习1.片断写作: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选取本班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写出他的个性特征。

300字左右。

2.大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五、课后反思:篇二:高中记叙文记叙的顺序教案[1]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明确叙事作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叙事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3. 叙事作文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4. 优秀叙事作文选读与分析5. 实战演练:编写一篇叙事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叙事作文情节生动、具体,人物形象鲜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

2. 示例法:展示优秀叙事作文,分析其特点及优点。

3. 练习法:实战演练,让学生动手编写叙事作文。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有趣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

3. 示例:展示优秀叙事作文,分析其特点及优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编写一篇叙事作文。

5. 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叙事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标准:a. 内容完整,主题明确,情节生动、具体。

b. 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特点。

c.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d.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关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展示优秀叙事作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叙事作文的特点;第二课时进行实战演练,学生动手编写叙事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教案内容:主题,我的一个周末。

目标,学生能够用英文和中文叙述一个周末的活动,能够使用口语和习语。

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用英文介绍自己的一个周末活动,引导学生用英文描述自己的周末活动。

英文回答,Last weekend, I went to the park with my family. We had a picnic and played some games. It was really fun and relaxing.2. 练习,让学生分组,用英文讨论自己的周末活动,并且在小组内分享。

英文回答,In my group, we all talked about different things we did on the weekend. One of my friends went to the movies, and another friend visited their grandparents. It was interesting to hear about everyone's weekend.3. 拓展,引导学生用中文描述自己的周末活动,并且在班级中分享。

中文回答,上个周末,我和家人去了动物园。

我们看了很多动物,还买了一些小礼物。

我觉得很开心。

4.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用英文和中文描述自己的生活,多与他人交流。

英文回答,Today we learned how to talk about our weekend activitie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t'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s with others. Keep practicing and using both languages in your daily life!通过这样的教学步骤,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用英文和中文叙述自己的周末活动,同时也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叙述的教案幼儿园

叙述的教案幼儿园

叙述的教案幼儿园简介叙述的教案是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自我表达能力。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会以一个具体的事件为话题,让幼儿们参与其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叙述的教案,幼儿们将能够:•培养自我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信任感和团队意识;•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语言水平。

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叙述的教案内容为:故事:小鸟学飞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和想象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教学步骤本次教学分为三个步骤:1.充足的准备阶段1.1 调查幼儿的兴趣,了解他们对小鸟和飞行的看法。

1.2 准备故事《小鸟学飞》,采用图片或现实物资料辅助叙述。

1.3 准备幼儿园内外的飞行场地,供幼儿进行模拟飞行活动。

2.活动开展阶段2.1 听故事,由幼儿自由表述各种场景和情境。

2.2 营造小鸟飞行场地、模拟飞行活动,幼儿通过亲身感觉体验飞行、飘荡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教师辅导幼儿进行分组活动,进行小组互动交流,增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4 学生表演小鸟飞行活动,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

3.活动总结阶段3.1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回顾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3.2 教师鼓励幼儿在课后家庭时间内,和家长分享本次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针对本次教学设计方案设计一份简单的学生态度和能力评估表,包括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个人表现、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评估表,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

总结通过以上对叙述的教案的介绍和内容步骤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叙述的教案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方面,叙述的教案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3.结构要完整。

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安排,做到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要写真情实感。

(1)选择真实的材料来写。

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不仅要保证人、事、景、物是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或存在过的,还要保证你对它们的观察、分析、判断、总结是准确的、客观的,你对它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2)要把所选的材料写真实。

如果是写人,就要真实准确地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做到“写谁像谁”;如果是写事,就要有条有理地写出事件的始末,做到“有头有尾”“有详有略”;如果是描写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做到“形神兼备”。

5.要注意锤炼语言。

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只有语言表达过了关,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三、写作实践(一)1.导语:你今天从早上起床之后干了哪些事情呢?(学生回答)这样事情是交代清楚了,但我们发现这样叙述是没有文采、没有条理的,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就是把一件事叙述清楚,有条理,有文采。

2.学生交流讨论:要求学生阅读片段写作中的短文,讨论交流这个片段的优缺点。

优点:记叙要素交代清楚了。

缺点:没有文采,缺乏细节描写,不生动,描写不细致;缺少人物感受。

3. 方法指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添加细节,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等。

融入情感,就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可以在叙事之中融入个人情感,也可以在结尾处抒发情感,以此点题。

范文: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小宇在路上你追我打,玩得不亦乐乎,但乐极生悲,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磕在水泥路面,刚穿不久的新校服擦破了一个洞,里面的肉露出了白花花的骨头,手撑在地上向前滑了半米远,也像“开了花”。

从未吃过这种苦头的我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痛得忍不住像小刺猬一样缩成了一团。

小宇见状,连忙跑过来搀扶我,在他的帮助下,我一瘸一拐地挪回了家。

习作三:____让生活更美好 教案-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习作三:____让生活更美好 教案-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学目标:1.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2.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其中对个人成长有意义的事件。

3.学习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将一件事写具体,并写出对事件的独特感受。

4.依据评价要求,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表达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能够围绕中心将事情有序地写清楚。

2.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主题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精彩无处不在。

有时候,生活是一道美味佳肴;有时候,生活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有时候,生活是一个独特的创意,抑或是一个诚信的故事,再或是一个梦想,一个微笑。

美好的生活使人感动,精彩的故事给人带来启发。

谁来说一说你觉得什么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板书:让生活更美好)二、小组交流,选择话题1.说一说,这些事物或事件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2.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事物,说说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的具体原因。

三、审题指导,明确思路“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思路。

1.选材要以自己熟悉的内容为主。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路,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

2.要切合题目要求。

“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目中有一个“更”字,这是比较所得到的结果。

3.注意切入点要小。

从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名著、科学、自然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4.通过一件事把原因写清楚。

生活变得更美好是我们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变化如何进行表达呢?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要在叙事中说清楚具体的原因。

四、例文简析,写好细节以《竹节人》为例。

文章第一部分概述“我们”当时全迷上了竹节人,点明了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具体事物。

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教案)

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教育意义,值得表扬,提倡;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当然描写任何事件,总离不开人物及其活动,但这里的人物描写并不作为文章描写的主要任务,只需要把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提问学生让他说说自从早晨起床之后的事件。

或者老师自己列举自己今天一天的活动。

(一定要涉及写作的六要素)。

说完之后呢,咱们发现这样的叙述很是没有文采,没有条理。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的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复习预习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叙事记叙文的定义: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

知识点2叙事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知识点3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1、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

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

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2、题目要新颖①确切。

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②精练。

指标题字数恰当。

③生动。

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④新颖。

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

⑤有意蕴: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可以修改古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科目:语文班级:七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1][1]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

《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

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

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

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

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
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

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送伞,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

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不要抄人家的素材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

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

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

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

住在城里的人,平时跳广场舞,各种节日习俗文化比农村更浓春节时挂红灯笼、门前放橘子树,贴对联门神等,元宵节猜灯谜,办花灯展等等••然而这些材料从你们的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

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

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

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

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
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