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
2003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

绝密★启用前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鞭笞.(tà)剔.(tī)除庇.(bì)护长歌当.(dàng)哭B.角.(jué)逐瞭.(liào)望毗.(pí)邻睚眦.(zì)必报C.粗犷.(guǎng)歼.(qiān)灭悼.(dào)念恪.(kè)守不渝D.嫉.(jī)妒黜.(chù)免拯.(zhěng)救层见.(jiàn)叠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沿用融会贯通针砭时弊饮鸩止渴B.编纂肺腑之言开门楫盗暴殄天物C.诀别事必恭亲旁征博引颐指气使D.焦躁苦思冥想应接不暇裨官野史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2)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3)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许诺谋取B.审订承诺谋取C.审订许诺牟取D.审定承诺牟取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B.在拍摄大片动辄耗资过亿的今天,该剧组仅用了200多万元就拍出了一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C.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载,匪夷所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的是()A.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本人应邀,对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卷)的语文试卷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需要声明,本人所作的分析,是学术性和经验性兼而有之,不敢妄称任何意义上的权威性。
本人悬揣之所以被选中参与此项勾当的因由,大抵有以下六点:1.本人从小到大,语文成绩一路比较优秀,卒赖其助,考入天下语文垓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于是就仿佛古代小说中误入敌阵的草莽英雄一般——左冲右突,最终还是被困在了垓心。
2.本人在北大中文系混得硕士学位后,曾先后在北京两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北京二中和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担任过语文教师。
虽然这已经是十年前的老新闻,但据说对于本人终生甚至对于整个中国语文发展事业,都产生了很坏的消极影响。
3.本人蒙北大含泪招回,继而又赐予博士学位头衔之后,不思专心报效,竟乃越俎代庖,大肆干涉语文改革大业。
编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先被领导指定为高考命题必读之学习材料,后又遭九路围攻十二次清剿,以致世人多目我为改革激进派。
4.本人又尾随钱理群、温儒敏等导师,参与编撰《新语文读本》等中学语文读物和《高等语文》等大学语文读物。
在此过程中坚决反对用欧美式、港台式的殖民、被殖民思想改造我中华民族的语文景观,主张“批评要尖锐,改革要谨慎”的渐进式路线,因此又被视为改革的稳健派或者是保守派。
5.近年来多次参与高考语文命题和阅卷事宜,对语文试卷多有臧否,流毒渐广,合当择时以捧棒二术杀之。
6.以文学研究者身份,鼓吹文学跟语言一家亲,在各种媒体上叫嚣“文学危急!汉语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妄图以语文卫道士的螳臂,阻挡English和Internet全球化的历史车轮,其结果必然是日落西山红霞飞,徒唤奈何把营归。
因此,本人以下所作分析,便可心安理得地归类于“一家之言”,不必背着“常青指路”的重担,误了青年男女的前程。
噫,何其轻松乎哉也么哥!正是:分析之前假撇清,强盗先礼而后兵。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分析:现在的语文试卷是150分满分。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B]A.鞭笞.(tà) 剔.(tī)除庇.(bì)护长歌当.(dànɡ)哭B.角.(jué)逐瞭.(liào)望毗.(pí)邻睚眦.(zì)必报C.粗犷.(ɡuǎnɡ) 歼.(qiān)灭悼.(dào)念恪.(kè)守不渝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A]A.沿用融会贯通针砭时弊饮鸩止渴B.编纂肺腑之言开门楫盗暴殄天物C.诀别事必恭亲旁征博引颐指气使D.焦躁苦思冥想应接不暇裨官野史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答案D]⑴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⑵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⑶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许诺谋取 B.审订承诺谋取C.审订许诺牟取 D.审定承诺牟取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答案D]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B.在拍摄大片动辄耗资过亿的今天,该剧组仅用了200多万元就拍出了一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C.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匪夷所思....。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案C]A.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B.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
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点评——写有所依思有所展

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看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试题是一种启迪:它启迪你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它启迪你思考生活、思考自我。
今年全国卷考题同样如此。
提供一个寓言,引出一个话题,提示两个思考,让学生各尽所能施展才华。
考题朴实无华、注意高中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能起笔、能成文。
一个寓言可以让学生引出不少类似的寓言或生活片断。
两个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事物认知正误深浅有没有联系?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对生活材料思考的角度。
三个“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加上一个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可用也可不用”,给学生写作以充分的自由度。
基础一般者可循规蹈矩,沿题目提示方向思考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大可抛开材料,各显神通。
我欣喜,考题重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又扬学生个性所长。
我欣喜,考题朴实无华、让学生写有所依、思有拓展。
培土育苗,注重基础,不限发展,此题当矣。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Ⅰ. 试题评价2003年是全国大部分省市在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以来参加高考的第一年,同时,高考时间也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加之本年三月下旬国家又全面启动了高中的课改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搞好命题工作,使高考既能顺利完成选拔的任务,同时又让社会各界满意,对命题专家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坚持三个有利的命题原则,严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方向,成功地完成了由现行教材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在试题的改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总体评价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与2002年一致,共有7道大题,26道小题;主客观体的分值为45分和105分。
相对稳定的试卷有利于考生应考和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语文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
考查内容均是学科主体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又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2003年语文试卷的长度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
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
试题考查考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试卷所提供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都体现了理性思考的要求,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答题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学科特点,重视挖掘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方法、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和能力因素,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发展性。
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题目有思辨性。
强调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感性出发,要有理性思考,不能只看事物的现象,要注重本质。
这样的命题立意与前几年的作文题相比,拓展了写作思路,扩大了写作范围,对中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严格以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诞生使命题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阶段。
能不能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不仅是命题能否顺利完成选拔,避免随意性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考生评价试题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2003年高考北京作文佳作赏析转折(二)

2003年高考北京作文佳作赏析转折(二)生活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更加渴望的转折,这可以十分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看正试图那边那个正在买彩票的男人,穿着和长相几乎再普通不过,单位发的尼龙布口袋放在脚边,里面是今晚要吃到的菜。
男人又七次选了那组号码:自己的生日加妻子的生日加儿子的生日。
我把镜头再次推向他:“先生,您中了吗?”男子擦了擦汗讪讪地说:“下次吧,下次一定会中。
”我指了指手中的摄影机:“说好了,今天去您家做个访谈,您看……”“哦!好好好,来吧。
”闺蜜捡起兜子二话不说招呼我一起走。
男人说:“你不能理解,我需要一次转折,一次人生的转折!”举起他忐忑地挥舞着手中的锅铲,一滴油溅到我的胳膊上为,很烫,像男人眼中对展望未来殷切的希望。
我说:“您以前为什么不期待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呢?”“以前……”男人把菜都盛在白瓷盘里,“哦,那时候太傻,总以为日复一日地干好工作就总会好看有起色,可是……哎!”来到狭小的屋里,男人的妻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坐在小凳子上,一言不发,她始终是静静地的,之前以后她可不是这样一个女人,她有着正常家庭主妇的聒噪和八卦,直到有一天,她那“同一战壕”里的“苦难姐妹”忽然中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从此便逃离了这个里弄,开始了新的生活,女人那天疯了一样的像男人那样重复着那个“姐妹”的话:“人生是需要转折的!不然就像咱们一样,苦熬一辈子都未必能出头呢!”然后,女人忽然沉默了,据说是一种心理上所的疾病,叫作失语症。
“从此我就开始买彩票,我和这个家也的确需要一个转折来过更好要的生活。
”男人说。
我把女孩儿镜头定格在男人的双眼,问到:“买彩票等于您生活的转折?”镜头里的是一种很坚定但也很盲目的眼神,我又问:“您只是想让这个家越过越好,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没有啊”,男人说道。
“那么,在您不知道有转折这么咋的时候,您……”我问。
镜头里的眼神一下子很激动:“不知道的时候,我不是说了吗!整天傻干,工作工作工作!就是为了能让生活有起色啊!啥!可这个顶屁用!没有转折,这一切都顶个屁用!”我重新调了一下镜头,问道:“您所谓的转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如何来的?”男人说道:“转折进去就是那个能让我们家一下子好起来,过上富裕生活的东西,它是怎么来的?呃……彩票……你说呢?”镜头里的男人的身影苍老而无助,我问:“转折难道是我带来的?”男人眼神空洞,嗫嚅着什么,旁边是他那很迷惘沉默很沉默的妻子。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新强2003年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正式颁布;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迎来了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使用人教社实验修订版教材的第一届毕业生。
与课程改革这种新形势相一致,高考试卷也体现了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与课程改革同步。
如果说2002年的高考试卷加大了主观题比例,并增加了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翻译等三种新题型,主要是从形式方面着手,为课程改革预留空间的话,那么2003年的高考试卷,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与新课程的联系,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课程改革相呼应。
试题--新课程特征随处可寻材料选择更具人文性。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是新课程着意加强的方面。
实验修订版教材基本上改变了过去“教条化”的面孔,变得更加富有人性。
今年的科技文阅读所选材料《温室效应》,依然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改变了以往高新科技材料的“冷面孔”,减少了考生的心理压力。
课程标准要求文学作品的鉴赏“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文学作品阅读选文--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抒情性很强,民族特色鲜明。
语言应用题以人为本,改写题(25题)仿造已提供的“温情警示”新写提示语,既是仿写也是改写,既有语气的变化也有语态的变化,改变往年修辞格仿写时冷冰冰、硬梆梆的命令式话。
文言文阅读颇有新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高中学生:“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高中语文试验修订版教科书和读本上的文言文在旧版本教材基础上成倍增加,粗线条地展示了我国古代优秀作家作品的大致轮廓,其中涉及的不少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多面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对他们的评价不能够简单地用一个“好”或“坏”来衡量。
2003年高考北京作文佳作赏析-转折(二)_0

2003年高考北京作文佳作赏析:转折(二)2003年高考北京作文佳作赏析:转折(二)2003年高考北京作文佳作赏析:转折(二) 生活正处于窘境的人往往更加渴望人生的转折,这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发生飞跃。
看那边那个正在买彩票的男人,穿着和长相都再普通不过,单位发的尼龙布口袋放在脚边,里面是今晚要吃的菜。
男人又一次选了那组号码:自己的生日加妻子的生日加儿子的生日。
我把镜头再次推向他:“先生,您中了吗?”男子擦了擦汗讪讪地说:“下次吧,下次一定会中。
”我指了指手中的摄影机:“说好了,今天去您家做个访谈,您看……”“哦!好好好,来吧。
”男人捡起兜子招呼我一起走。
男人说:“你不能理解,我需要一次转折,一次人生的转折!”他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锅铲,一滴油溅到我的胳膊上,很烫,像男人眼中对未来殷切的希望。
我说:“您以前为什么不期待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呢?”“以前……”男人把菜都盛在白瓷盘里,“哦,那时候太傻,总以为日复一日地干好工作就总会有起色,可是……哎!”来到狭小的屋里,男人的妻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坐在小凳子上,一言不发,她始终是一言不发的,以前她可不是这样一个女人,她有着正常家庭主妇的聒噪和八卦,直到有一天,她那“同一战壕”里的“苦难姐妹”忽然中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从此便逃离了这个里弄,开始了新的生活,女人那天疯了一样的像男人那样重复着那个“姐妹”的话:“人生是需要转折的!不然就像咱们一样,苦熬一辈子都未必能出头呢!”然后,女人忽然沉默了,据说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叫作失语症。
“从此我就开始买彩票,我和这个家也的确需要一个转折来过更好的生活。
”男人说。
我把镜头定格在男人的双眼,问到:“买彩票等于您生活的转折?”镜头里的是一种很坚定但也很盲目的眼神,我又问:“您只是想让这个家越过越好,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没有啊”,男人说道。
“那么,在您不知道有转折这么回事儿的时候,您……”我问。
镜头里的眼神一下子很激动:“不知道的时候,我不是说了吗!整天傻干,工作工作工作!就是为了能让生活有起色啊!啥!可这个顶屁用!没有转折,这一切都顶个屁用!”我重新调了一下镜头,问道:“您所谓的转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如何来的?”男人说道:“转折就是那个能让我们家一下子好起来,过上富裕生活的东西,它是怎么来的?呃……彩票……你说呢?”镜头里的男人的身影苍老而无助,我问:“转折难道是我带来的?”男人眼神空洞,嗫嚅着什么,旁边是他那很沉默很沉默的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
还记得2002年北京市高考的第一份试卷刚一面世时在广大考生、家长、教师中产生的反应吗?一份试卷引起的关注不亚于任何一个世界级重大事件。
人们关注它的不仅仅是北京市高考试题的样式;新增试题(名句默写、文言文文段翻译、古诗鉴赏)的设置方式:更关注它在语文命题改革中是如何落实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
种种猜测在一份浓缩了命题者的学识、智慧以及对考纲精神的充分理解的试卷中找到了答案,由此北京市语文命题小组得到了北京市师生的认可。
2003年高考可谓“非常时期,非常命题”。
非常于“提前一个月”,非常于“非典时期”。
尽管高考一份试卷决定终身本身是很残酷的,但是我们仍需要追求“一份试题”的最佳效应,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较好的感受;要使绝大部分考生首场下来心态平稳并能顺利完成另三门的考核。
虽然我们不曾评价过语文学科在整个考试链条中所起的作用,虽然我们还没有能够使高考人才选拔工程各环节(命题、监考、阅卷、录用……)的设计、操作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起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命一份好的语文题在高考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小组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
虚心的态度已经不经意的在今年的试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一点从高考完毕,学生的笑脸上可以看出。
经历了“非典”,人们对包括生命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北京市命题,人们对北京市试题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所谓“平实、稳定、可借鉴”不失为是北京人对此次考试试题最中肯的评价。
一.试题考点及(部分)答案:题号考查内容、能力应得分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18分,每小题3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 B 2错别字 A 3词语填空
D 4成语使用 D 5语病 C 6衔接
B 二、科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7文意筛选 B 8文意理解
C 9内容理解 A 10文意推断 B 三、文言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11实词的解释(哀、辞、识、乃) B 12古今词义 A 13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其、之、以) C 14省略C 15内容的叙述与分析
D 四. 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默写(15分)16 文言文翻译(5分)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17唐诗鉴赏(诗意理解,比较阅读)(6分)(1)赏析判断 B
E (2)比较鉴赏体裁:两首都是七言绝句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
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或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或都那去年与今年相比。
默写(4分)《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句子: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前赤壁赋》中描写听觉的句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五. 现代文阅读(18分)19 文章阅读整体把握(5选3)(4分) D E 20 文章阅读微观理解(7分)⑴“富有的雅士”与题目的关系无法真正欣赏夜雨诗意,作者借此引出自己的话题。
⑵“领受”与“感悟”词语的运用不能。
作者认为,美国教授从夜雨中感受的是轻松和潇洒,而作者获得的是对诗意和哲理的深刻领悟。
(3)信息的提取艰难21 文段信息的提炼与阐述(3分)人在与自然对峙中,如果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则会产生一种松快愉悦的美;而当人与自然的较量势均力敌,则会产生一种悲剧美。
22 对作者观点的说明(4分)不同意。
因为作者认为现代是人类的生命力和原始创造力的发展;人类仍然会在与自然的较量中产生具有诗意的体验。
六语言运用(12分)23 概括新闻内容(3分)中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了有4只翅膀的恐龙的化石,有关鸟类起源的结论有可能因此改写。
24 仿写(仿写一题包含的答题要素:句式、比喻、选择另一事物、评论)(3分)答案略续
写:(6分)根据要求(1)描绘一种情景(2)表达一种感悟两段话都要包含“道路、身影、足迹”三个词语。
答案略七写作(60分)26《转折》二、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特点:依纲、平实稳定、可借鉴严格依据高考考纲的精神。
在学科考查的主体内容、相应学科能力、试卷的长度、需要阅读的文字总量、要求学生书写的字数、试卷的结构、题目的类型、题干的表述、试题的难中易及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等方面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
试卷总体设计似曾相识,稳字当先。
基本保持了2002年高考试卷的风格,其中不乏变革、创新的成分。
试题中蕴涵的考纲理念,无形之中将中学语文教学纳入“有据可依”的轨道,在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的基础上,有助于北京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三、试题评价:1、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看似不难,做对不易。
选材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纠正生活中不规范的读音,不规范的写法,培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纯洁祖国语言。
通过默写,养成老老实实作学问的习惯,杜绝猜题押宝。
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从语文一道道的命题做起。
上表可见,第一大题6道小题,考查内容依次是词语的读音、词语的字形、词语(包括成语)的运用、病句修改和句子衔接。
词语考查无论是字音、还是字形,无论是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还是使用成语,均体现了“常见、
耳熟能详、使用频率高”的原则,不偏不怪。
特别是成语的考查,实际上是对文化积累的考查,没有一定量的成语积累,很难在生活中恰当运用。
虽然此次考查的四个成语“凤毛麟角、同日而语、细大不捐、匪夷所思”如在嘴边,但由于成语意义整体,结构定型,来源复杂,使用时仍需要注意防止以今律古而望文生义,要确切理解成语的语境,在细微差别上下工夫。
句子衔接题的特点突出:语段、选项表达简洁,于朴实见工力,融知识于能力。
一般情况下,做这一类题目,首先分清非语境类句组与语境类句组的差别。
对于非语境类句组的衔接,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确定其基本内容,主要表达方式,各句之间的时间、空间或逻辑关系,然后抓住关键词语,调动自己关于句群和段式的知识,对句子进行调试。
对于语境类句组,要注意其观点倾向,上下文的特定情境或题目的特殊要求。
此题,当属后一种。
句子衔接对命题、做题的水平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极高。
如果把句子衔接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考生是怎样利用选项,联系语境,抓住带有衔接性、标志性词语,然后通过推理,判断,恰当安排的思考过程。
一道好的衔接题,衔接重在逻辑,结论禁得起推敲。
第6道衔接题选择文段在强调有趣可读的基础上更强调内在的思想衔接,如果忽略了词语的思想功能,就可能陷入误区,掉入命题者的陷阱。
对一般程度的考生而言,
这是近几年来,衔接题中看起来容易而最易上当的一道题。
默写范围,明明白白写在大纲之内,实实在在想给学生送分。
如果按要求,分散在5个学期里学习,应该说,压力不大。
可是考生普遍反映不会默。
为什么华采辞章,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我们应该在赞赏默写一题设计精巧的同时反省我
们语文教学的问题。
关于默写,学生中确实存有侥幸心理,28篇诗文,筛了又筛,减了又减,好容易背下来,字又不会写。
此次默写考查,强调理解下的记忆,强调两篇作品内容上的契合。
短短四句默写,渗透出命题人的审美情趣。
这种试图在语文考题的设计中体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艺术修养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现象,对教学有很好的导向。
二、阅读题(文言文、现代文)选材精巧。
题干简洁明了。
答案有据可依。
文言文阅读,文段不长,有一定的情节,可读性强。
选材一反往年,求学,拜师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试题设计注意与教材的关联,典型的是13题。
提醒学生重视平常的学习,把握“一”。
在考查中让学生真切体会能力的转化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做依托的,“反三”不能凭空。
一道小题,1。
5的分值,搭建起考核与日常教学的桥梁。
现代文命题特点鲜明,题目设置无论是整体把握,还是微观阐释鉴别,总体思想是:强调阅读,力避不读文也能做题的倾向;强调答案不是空穴来风,可以在文中的词语、文句、文意、题目、主旨等显著的或隐含的信息
中找到依据;强调阅读因文体不同而读法各异的技巧能够在做题中得到运用。
体现了命题人对阅读考查的准确把握。
三、写作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写作题目:转折。
“转折”1、指(事物)在发展中改变原有的方向、形势等。
2、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
“转折”词义的核心在于“方向的改变”。
转折一词,习见习闻。
出乎模拟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解词不难,作到行文中准确把握主旨,材料与观点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