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电弧炉控制系统方案
[指南]103规约定值传输标准
![[指南]103规约定值传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ceca0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e.png)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内通讯应用层规范1.前言本规范参考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规约(以下简称103规约),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本规范对103规约的通用服务作了具体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的主站系统要求实现本规范的全部内容,采用本规范的子站设备可以只实现部份功能。
2.报文类型及用途应用层报文的最大长度为240字节。
2.1.由主站发往子站的报文(控制方向)2.2. 由子站发往主站的报文(监视方向)3. 标识报文注:注站的软件板本显示为两位固定小数。
0XFFFFH 表示上送所有的数据。
4.通用分类服务本章内容根据IEC60870-5-103配套标准中所定义的通用分类服务对传输帧报文进行自描述,具有开放性。
本规范中,通用服务的访问基于组的标题及条目的标题,内容相同的条目在不同的设备中,它的GIN可能会不同。
条目描述的M/O栏中M表示该项必须实现,O 表示该项可选择实现。
数据类型栏中列出了可能实现的类型。
通用分类服务标识序号分为下列组类型,每组可定义256个条目,并规定00号条目为组标题。
X表示该项可为任意值,同时应满足相关的约束条件,如每一组的组号都应不同。
描述名称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32字节。
4.1装置描述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固定描述,其内容可以由主站读取但不可被修改,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制造厂家装置型号Ex. RCS-9611B装置名称装置类别(同ASDU5中)版本号(同ASDU5中)版本号的值按两位固定小数显示, ex. 3.110功能描述程序形成时间校验码4.2 装置参数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系列参数,可以由主站读写,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4. 3 定值区号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定值区号的属性,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运行定值区(M):指该定值区中定值正在运行,可被主站召唤或修改。
4. 4 定值该组用来存放装置当前定值区中的定值,可以由主站读写,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4. 5 动作元件该组用来存放装置动作信息,当装置有保护动作事件发生时,装置将该信息主动报告给主站,主站对该组不可以写。
MT103介绍

SKTRJPJT
MT103
CITIUS33
工总行(ICBKCNBJ)和CITIUS33 都在The Sakura Trust and Banking Co.,Tokyo (SKTRJPJT) 开有日元清算账户。
费用负担方式为:sha
AMSBUS44
JAMES TSAI
收款人要求到账后银行电话通知他,电话号 码是:2552586。
------------------------------------------------20 : GSICITIXXXXXXXXH 23B: CRED 32A: 20071112USD5000,00 50K: ABC COMPANY NO.7 JIANGUOMEN NEI AVE. BEIJING, P.R.CHINA 59A: /12345678 XYZ LTD 23 STATE STREET NEW YORK, USA 70: /INV/555666-061101 //ROC/ABC/IMP/123 71A: SHA
14
MT103应用案例(3-1)
与帐户行有间接帐户关系的单笔客户汇款
ABC ICBKCNBJGSI ICBKCNBJ
MT103
ABC于2007年11月12日向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 行(ICBKCNBJGSI)申请支付EUR20000 到香港汇 丰银行 (HSBCHKHH) James Tsai帐户 (a/c #12345678). 香港汇丰银行 (HSBCHKHH) 在英国汇丰 (MIDLGB22)开有欧元清算帐户。 工总行(ICBKCNBJ) 在工商银行法兰克福分行 (ICBKDEFF) 开有欧元清算帐户。ICBKDEFF与 MIDLGB22 都是欧元清算系统直接参与者。 费用负担方式为:sha
104型及103型分配阀

104型及103型分配阀第五章 104型及103型分配阀103型及104型分配阀是我国于1965年开始,针对三通阀的结构和性能不能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由铁道郡科学研究院与齐齐哈尔车辆⼯⼚研制的新型货车、客车车辆制动分配阀。
以其结构性能的较先进性作为三通阀的取代品。
第⼀节 104型、103型分配阀结构特点及作⽤原理104型及103型分配阀分别于1975年和1978年先后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并批准定型⽣产。
⾃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新造客货车辆或改造车辆的空⽓制动装置均由分配阀取代了三通阀。
⼀、103型及104型分配阀的作⽤、结构特点(⼀)⼆种压⼒控制:为了适应与旧型制动机⽆条件混编,采⽤压⼒风缸及制动管的两种压⼒控制作⽤,以相当于三通阀的副风缸及制动管的两种压⼒控制。
即依靠制动管压⼒变化引起与压⼒风缸的压⼒差来产⽣相应的动作控制制动机的充⽓缓解、减速充⽓和减速缓解、常⽤制动、制动保压和紧急制动等基本作⽤,便于司机按传统习惯进⾏列车制动机各作⽤性能的操纵,并满⾜在考虑提⾼性能的同时能使各作⽤压⼒、时间参数等⽅⾯巧三通阀相协调,以保证与旧型制动机的混编。
(⼆)间接作⽤⽅式:三通阀采⽤直接作⽤⽅式,这样的结构⽐较简单,缺点是⼀种型号的三通阀只能与固定尺⼨的制动缸和副风缸配套使⽤,且⽆⾃动补风作⽤。
分配阀采⽤了间接作⽤⽅式,即在结构上增设了压⼒风缸、容积室和均衡部,在作⽤上⽤制动缸的压⼒变化控制分配阀的作⽤。
充⽓时,由压⼒风缸的压⼒控制副风缸的充⽓,制动时,压⼒风缸压缩空⽓进⼊有固定容积的容积室,再通过均衡部由容积室的压⼒控制制动缸的压⼒。
(三)采⽤分部作⽤⽅式:常⽤制动与紧急制动作⽤分开,专设⼀紧急阀控制紧急制动作⽤。
(四)采⽤膜板——滑阀结构:1、客车104型和货车103型分配阀各零部件尽量地做到了统⼀互换,通⽤件多,减少了零件的规格,使制造和检修均较⽅便。
2、除采⽤S形和其他形式的橡胶膜板代替⾦属活塞环结构以外,⼤量采⽤橡胶夹⼼阀和各种0形橡胶密封圈来代替⾦属密封件,从⽽减少了⼯作阻⼒,并减⼩了⾦属件的磨耗,减轻了研磨⼯作量。
杨式太极拳103式口诀分解

杨式太极拳103式口诀分解一、预备式:面向正南:1重心右移,提起左腿向左侧迈步一肩宽;2左脚着地,身体站双脚中,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心朝内,眼视前方。
二、起势:转两臂使两掌心向后;起两臂肩宽肩平,沉肩坠肘按下两掌在腹前。
三、揽雀尾:左棚:1重心左移、打开右脚45度;2重心右移,屈膝下蹲抱起两掌,提起左脚向前方迈弓步步伐;3重心左移身体右转,棚起左臂,捋下右臂在腹前。
右棚:1重心右移,扣回左脚45度;2重心左移,抬起右脚后跟,抱起两掌;3提起右腿迈弓步步伐;4重心右移棚起右臂,捋回左臂在胸前。
捋:1腰带两臂转45度翻两掌,西北方向;2重心左移捋回两臂,腰前西南方向。
挤:1转身左手搭在右臂手腕内大约一寸处;2重心右移挤出两臂。
按:1左手从右手虎口分开两臂,肩宽肩平;2重心后移拉回两臂,在胸前坐起掌来;3重心右移按出两掌。
四、单鞭:1重心后移两手逐渐放平;2扩胸棚腕;3扣右脚135度东南方向;4重心右移左脚尖转,身体转向东北方向;5棚起右腕带左腕转向西南方向;6右手勾起吊勾手,左手坐起掌来;7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转身坐起左掌,重心左移推出左掌。
五、提手上势:1重心右移,扣回左脚45度;2重心左移,右脚尖挨地,松开吊钩手棚起两臂;3提起右脚迈虚步步伐,脚后跟着地,合起两掌。
正南方向。
六、白鹤晾翅:1翻两掌,捋下两臂在左跨旁;2提起右脚原地到脚,脚尖东南方向,抱起两掌;3重心右移,上下拉开两臂,同时左脚迈虚步步伐,脚尖挨地。
七、左搂膝拗步:1右手内旋肘向下垂;2右手向下滑弧在右侧坐掌,同时左手摆在右侧按下掌来;3提起左腿迈弓步步伐;4左弓步同时左手搂膝,右手推掌。
八、手挥琵琶:1重心前移,右脚上半步脚尖东南方向,右手腕略微下垂;2重心右移,压下右掌,挑起左掌,同时左脚放虚步步伐,脚后跟着地。
九、左搂膝拗步:1右手外旋滑弧在右侧做起掌来。
左手内旋在右侧按掌;2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左弓步同时左手搂膝,右手推掌。
串口103规约说明

串口103通信规约说明、模板及规约配置说明文档南京钛能电气有限公司N A N J I N G T A L E N T E L E C T R I C C O.,L T D.文件名称串口103通信规约说明、模板及规约配置说明文档文件说明无版本记录串口103通信规约说明、模板及规约配置说明文档一、串口103通信规约简介1.1串口103通信规约DL/T667-1999(IEC60870-5-103)标准通信规约即串口103通信规约,这里便于说明,简称串口103通信规约。
1.2通信接口1.2.1 接口标准:RS232、RS485、光纤。
1.2.2 通信格式:异步,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
字符和字节传输由低至高。
线路空闲状态为1,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线路空闲间隔至少33位(3个字节)1.2.3 通信速率:可变。
1.2.4 通信方式:主从一对多,Polling 方式。
二、串口103报文格式60870-5-103通信规约有固定帧长报文和可变帧长报文两种报文格式,前者主要用于传送“召唤、命令、确认、应答”等信息,后者主要用于传送“命令”和“数据”等信息。
2.2.1 固定帧长报文启动字符控制域地址域代码和结束字符注:代码和=控制域+地址域(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2.2.2 可变帧长报文————启动字符1(1byte)————长度(1byte)————长度(重复)(1byte)————启动字符2(重复)(1byte)————控制域(1byte)————地址域(1byte)————链路用户数据[(length-2)byte]————代码和(1byte)————结束字符(1byte)注:(1)代码和=控制域+地址域+ ASDU代码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2)ASDU为“链路用户数据”包,具体格式将在下文介绍(3)Length=ASDU字节数+22.2.3 控制域控制域分“主∧从”和“从∧主”两种情况。
许继103规约使用说明

许继103规约使用说明一.规约使用范围使用范围:9793装置296扩展板装置类型:保护测控通讯介质:串口运行程序:CM1423.hex规约号号:77装置名称:许继公司保护装置。
二.规约转换内容本规约具有转换硬压板、软压板、动作事件、运行告警、遥测、定值、定值区号、系统对时、信号复归。
三.装置相关信息CPU个数=1CPU1地址号=1 //根据CPU个数对应CPU序号,下面同定值区号组号=5定值组号=10定值个数_CPU1=5动作元件组号=25动作元件个数_CPU1=5动作元件条目_CPU1=146,147,156,157,161,运行告警组号=15运行告警个数_CPU1=7运行告警条目_CPU1=44,45,46,47,48,49,50,硬压板组号=40硬压板个数_CPU1=2硬压板条目_CPU1=40,45,软压板组号=50软压板个数_CPU1=3软压板条目_CPU1=77,78,89,修改软压板个数_CPU1=3 // 指修改软压板时ASDU20中所指明的INF个数,下面是具体条目修改软压板条目_CPU1=118,31,112,遥测组号=30 //缺省值为0, 如果有遥测才定义遥测个数_CPU1=5遥测个数_CPU2=10装置总召唤定时(秒)=600请求二级数据定时(秒)=0事件加恢复报文=0 //如果=1,表示收到装置事件自动加恢复报文总召唤填CPU地址标志=1 //总召唤是否区分CPU地址。
缺省值=0,软压板数据类型_9=1 //指软压板组态中是否采用数据类型9,=1采用,=0不采用,缺省值=0招定值采用CPU地址=1 //指召唤定值的时候是否采用CPU地址号使用定值序号=1 //指装置定值报文中排列组号是否采用其序号序号从0开始=1 //指装置定值报文中定值序号是否从0开始修改定值允许=0 //指是否支持修改软压板(暂不支持修改定值,出问题不好分清责任)单条修改定值=1//如果保护支持单条修改定值,将此置1;如果保护支持多条修改定值,则将此置0。
网络103链路层规范

望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电站以太网传输规范版本<2.0> 修订历史变电站以太网传输规范1 简介1.1 目的本规范定义了变电站内统一的基于以太网的传输规范,使得站内的设备能够在一致的传输规范上通讯以及相互联系。
1.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变电站需要通过以太网相互通讯的设备,也可以在其他一些相似的系统中使用。
1.3 参考资料IEC60870-5-1041.4 定义、术语设备:本规范中的设备指的是逻辑上独立的应用,而不是物理设备,监控软件等同称为设备,包括虚设备。
一个物理设备可以包含多个设备。
传输协议层:负责应用报文的正确传送以及网络连接的维护。
路由设备:连通不同设备之间通讯的设备,包括规约转换设备、网关、远动设备等。
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DU: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双网:指同一个物理设备上的两个网络,这两个网络以对等方式或主备方式收发数据。
过程层:过程层的定义参见IEC61850.1.5 概述本规范定义了站内自动化系统内部基于以太网通讯传输的规定,包括了模型定义、约束条件、以太网端口的定义、传输层控制报文的定义及使用方法、传输层通讯的管理、其它说明。
2 模型定义站内通讯模型分为三个层次:设备的通讯模型分为应用服务层、传输协议层、网络收发层。
应用服务层形成应用数据包ASDU,ASDU数据包的定义详见《变电站应用报文规范》。
传输协议层添加传输协议层的报文控制APCI,同时控制数据重发机制,在该层要保证发送给应用服务层的数据是有序的。
APCI参照IEC60870-5-104规约定义,对控制域进行了扩充,将现有的4个8位位组控制域扩充为12个8位位组。
前4个8位位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与IEC60870-5-104规范一致,扩充的8个8位位组,分别表示源厂站地址、源设备地址,目的厂站地址、目的设备地址和备用。
3 约束条件站内通讯采用双网方式时,相互通讯的设备除U格式报文外使用双发双收的方法,即发送方的I格式报文和S格式报文在双网上同时发送,接收方双网接收后选取一个报文给应用服务层。
IEC-103规约培训资料

IEC-103信息体地址
FUN INF
功能码 信息序号
68 0e 0e 68 28 01 01 81 09 01 c2 22 01 1a 8b 15 10 04 68 16
单点信息SPI 0:分 1:合 双点信息DPI 0/3:没有意义 1:代表分 2:代表合
16
IEC-103信息内容
68 0e 0e 68 28 01 01 81 09 01 c2 22 01 1a 8b 15 10 04 68 16 01 1a 8b 15 10 动作内容 04 SIN 68 和校验 16 结束
PRM--启动标志位。主站到子站为1,子站到主站为0 8
IEC-103链路层控制域功能码
启动方向 功能码和服务
<0> 复位远方链路 <3>发送/确认用户数据
从动方向 功能码和服务
<0>确认:肯定认可 <1>确认:否定认可
<4>发送/无应答用户数据 无应答
<7>复位帧计数位 <9>请求链路状态 <10>请求1级用户数据 <11>请求2级用户数据
17
IEC-103两种信息交换方法
1.基于严格规定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和 标准化的报文传输应用过程、方法;
2.通用分类服务,可以传输几乎所有可能的信息。
通用分类服务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具有传输任何数据的能力。为了能够正确解释数据的 类型和格式,在实际数据的前面加上一个被称为“数据集”的类型和长度信息等,从 而形成能自我描述的通用分类数据,这也被采用作为许多通用分类服务的应用服务数 据单元(ASDU)的公共单元。一个“数据集”包括:
IEC-103规约培训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矿(湖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103#硅锰合金冶炼炉优化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书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一○年三月一、开发背景五矿(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103#10000KV A矿热炉主要用于熔炼硅锰合金和碳锰合金,整个生产系统由炉体、供电变压器及保护系统、配加料系统、电极卷扬升降控制系统、电极压放子系统和炉体水冷系统等组成。
目前,配加料子系统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极压放子系统依靠人工凭经验综合考虑炉况、二次电压、一次电流、熔炼时间等因素,输入控制信号给PLC,由PLC来完成电极的定长压放;电极升降是依靠人工凭经验综合考虑二次电压、一次电流及炉盖温度等因素进行调节;供电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等级靠人工根据炉况和电压、电流、功率等因素凭经验进行调整。
这种靠人工凭经验来控制冶炼过程的方法难以保证矿热炉稳定持续地工作在最佳工作范围内,调节过程相对滞后、工人操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电极烧结不好、耗电量大、炉况不稳定等问题,难以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设计要求针对五矿(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103#矿热炉熔炼过程控制自动水平低下带来的各种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与工艺技术人员交流沟通,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搭建103#矿热炉优化控制系统,以达到如下目标:1.通过建立电极位置模型,在线检测电极的升降量和压放量,实现电极自动升降和自动压放;并通过采用合理的算法,计算电极长度及其位置,控制电极处于最优位置区域内,使三相有功功率平衡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3%,提高功率因数。
2.通过建立实时数据库,实时采集熔炼过程数据,实现整个矿热炉控制系统的运行监视、事故报警与记录、统计分析和报表打印、日常生产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功能,并实现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3.通过对矿热炉供电网电能质量在线检测与监视,实时监测电极升降压放等操作和供电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的对应状态,分析三相不平衡、无功损耗及其对用电设备的影响,分析谐波损耗及其波形畸变用电设备的影响,使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监测精度达到2%以上。
4.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用电制度和造渣制度,综合考虑原料成分和品位、产品成分、矿热炉设备参数、熔炼过程状态参数等因数的影响,建立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模型,优化供电电压等级及电极插入深度,提高稳定运行率5%以上。
三、设计方案系统总体结构五矿(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103#矿热炉优化控制系统由电极位置自动控制子系统、生产过程参数集中监视子系统、生产设备故障监测与预警子系统、生产过程优化控制子系统、电能质量在线检测与综合分析子系统五部分组成,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103#矿热炉优化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功能介绍电极位置自动控制包括电极位置检测和电极位置控制两大部分。
电极位置检测的目的是建立电极位置模型,通过在线检测电极的升降量和压放量,计算电极长度及其位置。
电极位置检测和长度的计算采用间接测量法求得,电极位置模型为电极长度模型为:式中,0L 为电极的初始位置;sj L ∆为实测电极升降量;y L ∆为电极的压放量;xh L ∆为电极的正常损耗量;yx L ∆为电极异常损耗量;cd L 为电极的长度;cs L 为电极的初始长度。
sj L L ∆+0由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检测得到;y L ∆由次数*固定压放量统计得到;xh L ∆由炉料消耗量、生产过程状态参数、产量等推断可得到一个较准确的消耗速率(此速率可以根据路况不同更改),累积超过30mm 提示压放。
yx L ∆可由手动输入估计的异常消耗量,超过30mm 提示压放。
电极位置控制的主要包括电极升降控制和电极的压放控制。
电极升降控制的目标是保持电极插入位置最佳,实现三相熔池有功功率平衡、有功功率大、功率因数高、线路电流小,保持较好的炉况。
电极压放控制的目标是通过压放电极来补充电极的消耗量,以保持电极工作端的长度最佳。
1. 电极升降控制矿热炉冶炼过程中,因为工况复杂,干扰较多,三相电极的最优位置会实时改变。
为使电极稳定工作于最优位置区域内,可通过升降电极来实现三相熔池有功功率平衡、有功功率大、功率因数高、线路电流小,并维持最佳的炉况。
电极升降控制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自动升降控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电极自动升降系统系统结构图但因为矿热炉冶炼过程复杂,在冶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为了能应对矿热炉冶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设置不同的电极调节方法:炉况正常时,采用最优位置控制此时控制信号由电极目前所处位置、最优插入深度和控制算法求得。
最优电极位置可由人工凭经验来设定,也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炉气成分、炉膛温度等)分析,综合专家经验知识,经建模和优化计算得到。
电极最优位置稳定控制结构如图3所示,图3电极最优位置稳定控制结构图其中qw L ∆为电极设定的最优升降量,sj L ∆为电极实际升降量。
控制器根据实际升降量与电极设定最优升降量差值的大小来给定频率和升降时间,当差值较大时采用较高速度升降电极;当差值较小或炉况不稳定时,采用较低速度升降电极。
◆当电流下降或上升幅度过大时,采用恒电流控制此时控制信号由一次侧电流决定,以便使电路中的电流快速地恢复到正常工作范围之内。
◆不可抬升电极的情况处理出铁时,为防止出现塌料,出铁口附近的电极不能上抬;电极出现异常时,如中间凹陷,则一般不能抬升。
◆故障情况下电极的处理当矿热炉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给出相关状态信息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切换到手动控制,以保证矿热炉的正常生产。
2.电极压放控制因为硅锰合金冶炼是连续进行的,随着冶炼过程的进行,电极会不断消耗,电极的工作端逐渐变短,其插入位置不断上移。
为确保矿热熔炼炉处于最佳的熔炼状态,电极的插入位置必须要在适宜的范围内,因此,需要对电极的消耗不断进行补充。
电极压放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压放电极来补充电极的消耗量,从而调整电极的插入位置。
电极压放控制系统原理如图4所示。
图4电极压放控制系统原理图为确保放系统能可靠工作,根据生产的需要,设置了三种不同的压放方式:自动压放、手动压放和现场压放,具体的控制方式描述如下。
(1)自动压放自动压放在电炉操作室内完成,这也是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相关检测与控制信号与PLC相连,由与PLC相连的上位机据谐波检测仪的分析结果及炉况最优化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经PLC根据相应状态检测信号自动控制相应电磁阀的起停,从而完成电极压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动作,实现电极自动定长压放。
决定电极是否压放的因素包括二次侧电压、一次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素、及炉况、炉盖温度等。
如二次侧电压过高、二次电流过小或炉盖温度过高时则需要进行压放。
系统三相功率不均衡或功率因素过低时,综合考虑电极升降来作适当的压放操作。
自动压放控制的思想如图5所示。
图5自动压放系统结构电极自动压放的具体工作流程为:工业控制计算机获取谐波检测仪分析所得的电炉一次侧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素等信号及PLC采集得到的炉况、炉盖温度、液压系统状态等信号,结合当前各项电极位置,据最优化控制算法,判断各相电极是否需要压放并输出相应电极位置控制信号——PLC获取控制信号,开始压放相应电极——输出“上闸松”信号——对上闸液压压力继电器进行采样,直至其反馈状态为“松”,输出“立缸升”信号——对“立缸上限”行程开关进行采样,直至其被触发,输出“上闸紧”信号——对上闸液压压力继电器进行采样,直至其反馈状态为“紧”,输出“下闸松”信号——对下闸液压压力继电器进行采样,直至其反馈状态为“松”,输出“铜瓦松”信号——对铜瓦液压压力传感器进行采样,直至其压力下降至(待确定),输出“立缸降”信号——对“压放量”通道进行采样,直至压放量达到规定值,输出“下闸紧”信号——对下闸液压压力继电器进行采样,直至其反馈状态为“紧”,输出“铜瓦紧”信号——对铜瓦液压压力传感器进行采样,直至其压力上升至4Mpa。
至此,一次压放过程结束。
期间,若在设定时间内任一路压力继电器或行程开关未能达到期望状态,则停止压放过程并输出相应报警信号。
(2)手动压放手动压放在电炉操作室内完成。
当上位机出现故障或系统中元器件出现故障,不能进行自动压放时,为确保矿热炉生产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人工控制PLC进行电极压放。
在该方式下,由操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上的相应切换开关及按钮,将控制信号输入PLC,再由PLC完成电极的压放。
手动压放的思想如图6所示图6电极压放控制系统手动压放系统结构图其具体操作流程为:各切换开关至0°——运行方式选择“手动压放”——按下“试灯”按钮,若所有状态指示灯均正常亮起,继续操作——选相(左45°:A相;右45°B相;右90°:C相)——上闸松(右45°,等待“上闸松”信号灯亮)——立缸升(右45°,等待“立缸上限”信号灯亮)——上闸紧(0°,等待“上闸紧”信号灯亮)——下闸”松(右45°,等待“下闸松”信号灯亮)——铜瓦松(右45°,等待“铜瓦松”信号灯亮)——立缸降(左45°,等待“立缸下限”信号灯亮)——下闸紧(0°,等待“下闸紧”信号灯亮)——铜瓦紧(0°,等待“铜瓦紧”信号灯亮)——立缸手柄回0°——选相开关回0°。
至此,一次压放操作完成。
若操作过程中,某信号灯在较长时间内没达到期望状态,则应立即停止压放操作并检查系统,查找故障。
注:做完每次压放后,所有切换开关需要还原至0°,每次压放之前亦须确保各切换开关均处在0°位置。
(3)现场压放现场压放在液压站内进行。
用于当PLC压放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工作或特殊情况下需要观察电极情况进行操作时使用。
因为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看到电极的升降及上下抱闸和立缸的工作情况,建议使用现场压放完成倒拔电极过程。
在该方式下,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直接观察液压站内的油压表读数及电极情况,控制与电磁阀直接相连的切换开关,完成电极压放的相应操作。
该过程不需要PLC或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参与。
根据实际需要,现场压放分压放和倒拔两个过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压放过程:运行方式选择“现场压放”——选相——上闸松(右45°,上闸进油压力指示上升至4MPa)——立缸升(右45°,观察立缸上升距离至所要求值,要求不能达到最高位)——立缸手柄回“0”位(垂直位置)——上闸紧(0°,上闸进油压力指示降至0MPa)——下闸松(右45°,下闸进油压力指示上升至4MPa)——铜瓦松(铜瓦进油压力指示降至)——立缸降(左45°,观察立缸下降距离至所要求值,要求至最低位)——立缸手柄回“0”位——下闸紧(0°,下闸进油压力指示降至0MPa)——铜瓦紧(铜瓦进油压力指示上升至),压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