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合集下载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内涵。

2.掌握经济效率的含义。

3.理解并掌握交换的、生产的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并会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图示分析。

4.了解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之间的关系。

5.了解社会福利函数,并会用其来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6.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建议:课时: 0.5周,共1.5课时二、本章知识结构图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理论实现过程经济效率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可能性曲线不可能性定理效率与公平三、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提要(一) 一般均衡理论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 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

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论一般均衡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问题。

一、均衡的概念和条件在一般均衡论中,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既没有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没有需求过于旺盛的问题。

一般均衡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市场的完全竞争、信息完全透明、无交易成本等。

在这些条件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可以通过价格来体现。

二、价格决定在一般均衡论中,价格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达成均衡的重要因素。

供给和需求都受到价格的影响,当某个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会增加,需求量会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平衡为止。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也被称为市场清算价格。

均衡价格的确定是通过供求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市场上的价格会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福利效果一般均衡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福利效果。

福利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福利为出发点,通过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活动对个人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福利最大化来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

福利效果是指一般均衡下资源的最优配置对个体福利的影响。

在一般均衡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这时资源的配置是最有效的,可以最大化个体的福利。

福利效果的研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商品的价格和品种、个体的偏好和收入水平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确定资源的最优分配方案,以实现福利最大化。

四、政府干预与一般均衡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调整供求关系,以实现一般均衡。

政府的干预通常包括价格管制、税收和补贴等。

这些干预可以修正市场失灵的问题,避免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出现。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调整价格和收入分配,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影响市场的自发性,打破供求关系的自发调整机制等。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课件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课件

17
(3)帕累托最优状态
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
义帕累托最优状态,即: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 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 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 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 种资源配置状态为怕累托最优状态。
2024/8/5
18
帕累托最优状态
2024/8/5
29
10.5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由生产的契约曲线可以推导出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3)产品空间的三个区域 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024/8/5
30
一、问题和假定
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 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生产者 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 两种产品X和Y。
2024/8/5
9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 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 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他随 意报出一组价格,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 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 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 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 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这就 是瓦尔拉斯体系达到均衡的试探过程。
202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2024/8/5
11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相对于局部均衡[Partial-Equilibrium]而言,
以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都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为前提,考察各种商品的价
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与产
量决定,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产品市场的均衡
• 一个例子:
原油需求 炼油工人需求 公共汽车制造
摩托车制造
汽油
需求
公共汽
车需求
轿车
需求
汽车工
人需求
钢铁
需求
相关产品市场均衡
工人收入 企业利润 煤炭需求 钢材需求
二、经济变量的相互依存关系
• 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在现实的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变量 变动必然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到其它经济变量,最终影响到整 个经济体系的状态。
• 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反复的和多样的 ,非常复杂,现实生活中经济体系的一般 均衡只可能是一种趋势。
三、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
• 产品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这种相互影响不
断传递。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要素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着替代或互补影响。要素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
•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同时均衡

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
第一节 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 二、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微观经济学第9 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9 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 2.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前面讨论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但在生产和交换
同时存在的经济中, 要实现经济效率, 不仅要实现不同生产要素在厂商 的生产过程中的有效配置, 而且要同时实现不同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 有效配置, 即厂商生产的产品组合要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相一致, 符合 消费者的需要。下面讨论同时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所需要满 足的条件。
上一页
返回
9.3 一般均衡的效率
• 假如一般均衡存在, 经济处于某种稳定状态,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 这样的稳定状态是否有效率地配置了有限的资源。或者说这样的经 济制度是否穷尽了各种改善的可能性?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社会每 个成员的福利? 一般均衡是否是帕累托最优? 本节论述西方学者对这 个问题的回答。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结论是: 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 最优状态, 同时, 任何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以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 。这也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 1 一般均衡的定义及其存在性
• 尽管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 但他关于一般均衡 存在性的证明却是错误的。直到20 世纪50 年代, 著名经济学家阿罗 、狄布鲁等才用数学模型严格证明了一般均衡存在的条件。可惜, 一 般均衡的模型相当复杂, 其证明要用到较高深的数学, 本教材无法作出 详细的介绍。这里, 仅概括他们的研究结果: 在一些比较宽松的条件 下(如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等), 完全竞争的经济里存在着一般均衡。 而且, 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可能存在多个一般均衡状态。
够使两个消费者的效用都提高, 或者一个消费者的 效用提高, 而另一个消费者的效用不变, 消费者就有动力将交换不断进 行下去。下面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两个消费者的交换达到均衡。就是 说, 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再实现帕累托改进, 也就是实现帕累托最优了。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们对于理解经济活动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均衡论,也被称为“一般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经济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它认为,经济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决策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不能孤立地看待。

一般均衡论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包括市场、生产要素和经济主体的综合模型,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一般均衡论的核心理念是“供给等于需求”,也就是说,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价格会自动调整,使得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实现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发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评估和改进社会经济福利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社会公平和效率。

福利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市场失灵,从而影响社会福利的实现。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应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并通过改革政策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福利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如何设计最优的税收和转移支付策略,如何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是追求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是紧密相关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一般均衡论提供了一个分析经济系统的理论模型,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而福利经济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政府政策来促进社会福利的实现。

一般均衡论提供了分析经济活动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而福利经济学则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目标,运用这些理论工具和方法进行政策评估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被广泛运用于宏观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领域。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 ①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 和两种 产品[X,Y]; 产品 ;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 生产X和 ②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 生产 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 和两种生产要素 ; 资源(生产要素) ③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 的价格既定; 的价格既定; ④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 化。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不考虑其他市场对单个市场的 影响。 影响。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一般均衡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即此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 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MRTSLK 或 MRTSKL
生产契约线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线。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处于均衡状 态。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另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把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同时绘入埃奇沃斯盒状图。两个消费者的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形成一条由QA到OB的一条契约线。只有两个消费者间 的产品分配点在契约线上,才能使他们同时达到效用最大化。
X
OB Z
C
Y
OA
效用最大化的产量分配条件为:
A B MRSXY MRSXY
OB
Z
Y X
C
OA
PX P Y
OY w/r
要素的分配点在契约线 上的位置,要由要素的相对 价格决定。在生产均衡点上, 必然有:
X Y MRTSLK MRTSLK w/ r 因此,
OX Y
MPLX X MRTS LK w / r X MPK MPLY Y MRTS w/ r LK Y MPK
把一个经济体充分利用要 素,可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最 大数量的组合画出来,可以得 到生产可能性边界TT’。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 察整个经济系统中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建立起来的理论,就是一般均衡理论。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经济系统产生 一组价格(所有产品和要素),使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供求都相等,且所 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达到各自的均衡——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A B MRSXY MRSXY
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的价格调节机制实现了帕雷 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竞争性均衡是帕雷托有效均衡。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 (1)社会福利函数 W=W(Z1,Z2,. . . ,ZN) 在由两个社会成员的情况下,如果以效用代表福利,社会总福利为每 个消费者效用的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LK
MRTS
D LK
OD
F
E2
E3 蓝色曲线称为生产
契约线:所有满足
E
生产帕累托最优的
点组合
E1
等产量线
OC
L
11.2.4 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多生产一单位商
品X必须减少若干单位的商品Y
2.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满足条件: 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商品边际替代率
对经济现象好坏进行评判。 (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标准为基础对经济现
象进行好坏、优劣评判。 2.福利经济学主要偏向规范分析,属于规范经济学
范畴 3.福利经济学评判现象好坏的标准: 帕累托最优
8.2 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改进:假定经济状态发生变化使得至少有 一个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
MRTXY
MRS
A XY
MRS
B XY
3.如果不相等,如何改进:如 MRTXY 3
MRS
A XY
MRS
B XY
1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边际转换率
1.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生产点
都是有效率的
Y
2.产品边际转换率(MRT):多
10 6
4
E1
△Y
E2
△X
生产一单位商品X必须减少若干
单位的商品Y。 MRTXY
11.3 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
11.3.1 竞争满足交换的效率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一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 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符合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条件。 即:
MRS
A XY
PX PY
MRS
B XY
11.3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
11.3.2 竞争满足生产的效率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一厂商生产的任一产 品对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 等,这正好符合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般均衡基本思路
思路:n个方程、n个未知数。 对每一种商品:Qd=Qs Q1d(P1,P2,…,Pn)=Q1s(P1,P2, …,Pn) Q2d(P1,P2,…,Pn)=Q2s(P1,P2, …,Pn)
……………………=……………… Qnd(P1,P2,…,Pn)=Qns(P1,P2, …,Pn)
交换:
MRS
A XY
MRS
B XY
边际替代率相等
生产:MRTS
C LK
MRTS
D LK
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生产和交换:MRTXY
MRS
A XY
MRS
B XY
边际转化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MRS
A XY
MRS
B XY
(P207)
3.如果不相等,如何改进?比如:MRS
A XY
1
对A:X~Y,对B:X~2Y
MRS
B XY
2
A对X、Y无差别,B更偏向X
所以A用X交换B的Y
商品边际替代率(MRSXY)P73
1.定义:在保持相同效用前提下,消费者增 加1单位X商品时所需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
MRTSLCK
w r
MRTSLDK
11.3 竞争与社会效率的实现
11.3.3 竞争满足生产和交换的效率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正好 等于其边际成本之比,所以正好满足生产与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MRTXY
Y X
MCX MCY
PX (P228)
1.社会福利函数 :一个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水 平的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E3
Y X
2
E4
O
4
6
8
9
X
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Y
MRTXY
MRS
A XY
MRS
B XY
(B)
E
H
C
A
XX
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
MRS
A XY
MRS
B XY
边际替代率相等
生产:MRTS
C LK
MRTS
D LK
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生产和交换:MRTXY
MRS
A XY
MRS
B XY
边际转化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2.必须满足条件:生产者C、D对于要素L、K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MRTS
C LK
MRTS
D LK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
1.定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 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 投入量。
K
MRTSLK
K L
A
K
B
L
等产量线
O
L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图示:
K
MRTS
2、帕累托最优:某种状态已经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就 称为帕累托有优。(也称为帕累托有效,或者经 济效率)
(1)交换(分配)领域 (2)生产领域 (3)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
8.3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1.模型:两个消费者A、B,两种商品X、Y。 2.交换要达到帕累托有效必须满足的条件:A、B
两人对于X、Y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第8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一般均衡思想 2.福利经济学的标准:帕累托最优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含义
1.均衡:产品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2.局部均衡:单独一个市场或某几个市场均衡 3.一般均衡:全部市场均达到均衡 比如:原油—汽油—汽车—钢铁、轮胎--……
4.一般均衡理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于 1874年提出,所以一般均衡也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W W (UA, UB )
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指出(P230):
即在能被一般人接受的条件下,不可能得出单一的社 会偏好次序,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
福利经济学定理
定理:当一个完全竞争经济处于均衡时, 必定会满足三个帕累托有效条件,即任何 竞争性经济都是有效的。
小结: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
2.图示Y
O
A
Y
X
边际替代率(MRSXY
)
Y X
B
无差异曲线
X 图3-4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图示:埃奇沃斯盒图
Y
25
MRS
A XY
MRS
B XY
OB
a
14
b
蓝色曲线就是 交换契约线: 即所有符合帕 累托最优条件 的点组合
无差异曲线
OA
8
X
20
11.2.3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1.模型:两个生产者C、D,两种生产要素L、K。
10.2.4一般均衡解的存在性讨论
1.瓦尔拉斯思路存在一定的问题:方程组万一没有 解怎么办?
2.后来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前沿学科, 在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前提假设条件下证明了一般 均衡存在解,并且达到最优化状态。
3.结论:一般均衡状态可以通过完全竞争市场达到。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特点
1.经济学分类: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