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a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消化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2024版消化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定义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功能定义与功能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系统的生理意义•摄取和转运:食物被摄入后,经过口腔的咀嚼和食管的蠕动,被推入胃内。

胃内的食物受到胃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形成食糜,并逐渐被推向小肠。

•消化和吸收:在小肠内,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透过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被人体吸收利用。

•排泄废物:食物残渣和部分水分在大肠内被进一步吸收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同时,大肠内的细菌对食物残渣进行发酵和腐败作用,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K和一些短链脂肪酸等。

•维持内环境稳定:消化系统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肝脏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进行调节,维持血糖和血脂的稳定;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与血糖的调节。

01口腔的组成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牙齿、舌等02口腔的功能咀嚼、吞咽、言语、感觉等03口腔内环境的维持唾液分泌、口腔pH值调节等口腔的结构与功能润滑口腔、帮助咀嚼和吞咽、消化淀粉类物质、清洁口腔等唾液的作用唾液的成分唾液的分泌调节水、有机物(粘蛋白、球蛋白等)、无机物(钠、钾、钙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030201唾液的作用与成分1 2 3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食管的组成输送食物至胃、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等食管的功能通过食管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向胃,同时食管下括约肌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消化系统PPT课件

消化系统PPT课件
复时间
19
务必保持11点之前一定睡觉
晚上11点—1点:肝修复时间 凌晨1点—3点:胆修复时间 早晨3点—5点:肺修复时间 肝、胆、脾、肺的修复都需要在良好的睡
眠下进行,所以睡眠质量很重要 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与矿物质有助于深睡

20
消化系统重点提示
摄入—摄入不均衡是一切根源 消化—消化不良即是营养不良 吸收—无法吸收一切空谈 代谢—代谢不良后患无穷 ……??
消化系统
1
2
3
消化系统 A
口腔、咽、食管、胃
消化管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肝、胰、唾液腺
消化腺
食管腺、胃腺、肠腺等
**主要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将食物残渣即粪便排出体外。
4
5
6
消化原理—唾液
是由腮腺、颌腺和舌下腺三对大唾液腺及 许多散在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
吸收细菌合成的维生素B、K等物质
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暂时储存 粪便和控制排便
16
17
消化原理—大肠分泌液
大肠分泌液是由大肠黏膜表面的柱状上皮 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
大肠液的PH值为8.3-8.4 , 分泌量为600800ml/d
大肠液的主要成分是黏液和碳酸氢盐,其 主要作用是保护肠黏膜组织对水和电解质 的吸收和润滑肠壁益于粪便排出
胆汁与强酸性物质和钙的产物易形成钙化
13
14
消化原理—胆汁的作用
乳化脂肪 促进脂肪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利胆的作用 注:胆汁分泌的调节靠神经和体液来调节
15
消化原理—大肠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ppt课件

消化系统ppt课件
消化系统可以抵御外界有害物质 和细菌的侵袭,保护身体免受伤
害。
02
口腔与食道
口腔的构造与功能
口腔的构造
口腔由唇、齿、舌、腭等组成, 具有咀嚼、吸吮、吞咽、言语等 功能。
口腔的功能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具有感 知味觉、调节体温、参与呼吸等 功能。
食道的构造与功能
食道的构造
食道由肌肉和黏膜组成,具有蠕动和 腺体分泌功能。
肛管
肛管是连接直肠与外部的 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保 护肠道免受外部伤害。
痔疮
痔疮是肛管周围的血管扩 张形成的肿块,常常引起 便血和疼痛。
大肠与肛门的常见疾病
01
02
03
04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 ,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也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
腹泻
腹泻是指大便过稀或次数过多 ,可能与肠道感染、炎症、过
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肠 胃正常的消化和排毒。
避免熬夜
熬夜可能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应尽 量避免。
注意午休
适当的午休有助于肠胃消化和缓解 疲劳。
适当运动,促进肠胃蠕动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
避免久坐
长时间坐着可能导致肠胃蠕动减缓,应尽量避免 。
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肠胃功能。
消化系统ppt课件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与食道 • 胃与小肠 • 大肠与肛门 •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预防
01
消化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排 除废物。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小肠液作用
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中和胃酸,保 护肠黏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
常见小肠疾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小肠疾病
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 病。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 课件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与食管的生理功能 • 胃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小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大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肝脏与胆囊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负责食物的摄取、运 输、消化和吸收。
免疫功能
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约占胆汁总量的97%。
胆盐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卵磷脂
01
降低胆汁表面张力,防止胆汁中胆固醇析出。
胆固醇
02
参与脂肪代谢。
无机盐
03
维持胆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1 2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构特点
小肠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层有大量的绒毛和微 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功能特点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分泌、运动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
小肠液成分
主要包括肠液、胆汁和胰液,其中肠 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含有胆盐和 胆固醇,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碳酸 氢盐。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 等有关,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03 胃
胃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储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
详细描述
胃是一个囊袋形的器官,位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 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身体吸收利用。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或肠道疾病 有关,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 症状。
06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饮食建 议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饮食
尽量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 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点一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具有肌肉层和粘膜层。
要点二
功能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的生理作用
排便
大肠负责储存和排泄粪便。
吸收
大肠可以吸收部分水和电解质。
大肠的疾病与治疗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通,早 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 重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食物的摄取和排泄, 保持机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 育尤为重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有助于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02 食管
食管的结构与功能
食管的结构
食管是一条长管,连接咽部和胃 ,由肌肉和粘膜组成,分为颈段 、胸段和腹段。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 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 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则包括唾液 腺、肝脏、胰腺和胆囊等。

消化ppt课件

消化ppt课件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进一步 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
水化合物。
肝和胆囊
肝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 功能,其中之一是分泌胆汁,帮助消 化脂肪。
肝还能分解和代谢许多物质,如酒精 和药物。
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器官,能浓缩胆汁 并调节其排放量。
胰腺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腺体,主要功 能是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
消化系统PPT课件
• 消化系统概述 • 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 • 消化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消化系统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录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定义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 质,排泄废物的系统。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 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供身体细胞使用。
早期发现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 发现消化系统疾病,提高 治愈率。
及时就医治疗
及时就医
当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 情恶化。
规范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 药,规范治疗。
积极配合
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如 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 量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05
消化系统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
食管上段有括约肌,能防止胃 酸逆流进入食管。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并对其进行混合和消化。 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
胃还能吸收一部分水和酒精。
小肠和大肠
小肠和大肠是消化系统的进一步 部分,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则 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消化系统 PPT课件

消化系统 PPT课件

防范肝炎病毒侵袭

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以甲型肝 炎为例,疫苗应用近十年,受益者接 近1亿人,致使该型肝炎的感染率以每 年平均22%的速度下降,估计20年后 可消灭此病。
合理进餐

三餐安排突出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地位, 对延缓肝脏组织的老化,加速肝细胞 的修复、更新与解毒能力的增强大有 裨益。此类食物有蛋类、鱼、禽、豆 制品、动物肝等,可供选择。
生活作息规律

生活作息对肝的影响相当大,不良习 惯日积月累的结果,常常造成肝的功 能损伤,诱发各种病变。不良习惯有 早上不排便、暴饮暴食、不吃早餐而 导致体力透支、偏爱含有防腐剂、添 加物、色素等的食品,如罐头等。为 了肝健康,务必纠正之。
胰腺——胰腺为扁长略呈三角形的实质
性器官,质地柔软,长约15—20c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西药物

调查资料显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病人 的10%。在老人组,这一发病率更高。据法国媒 体报道,在50岁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中, 43%由药物所致。如阿司匹林、磺胺、红霉素、 利福平等都是既常用又有害于肝的药物。即使那 些看似安全的药物(如前面提到的营养药、补药 等),也可因误用或滥用而给肝脏埋下隐患。另外, 中草药也不安全,如苦杏仁、蟾酥、木薯、广豆 根、北豆根、艾叶、毛冬青等中药,剂量大时可 引起黄疸、肝区疼痛和肝功损害。
胰腺的作用
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由外分泌腺体和 内分泌腺体两部分组成。 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 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 糖、蛋白质和脂肪。 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肽、 胃泌素等。
胰岛素的功能

消化系统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消化系统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8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空肠
回肠
左上腹(上2/5) 右下腹(下3/5)
较粗
较细
较厚
较薄
较红
淡红
高而密
低而疏
孤立
孤立、集合
1—2级
3—4级
56
肠腺(李氏隐窝) 属单管腺: 组成: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 亲银细胞
57
吸收细胞 特点:矮柱
状细胞,顶 端具较短的 纹状缘。腺 上皮和肠柱 状上皮细胞 在腺体开口 处移行。
25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26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27
88
胆小管
是两个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凹陷形成 的微细小管。胆小管在肝板内互相吻合 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内。
当胆道阻塞时,发生阻塞性黄疸。
89
门管区
出入肝门的三个主要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 管),外包结缔组织,总称肝门管。
90
门管区
91
3、肝的血液循环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成为 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门静脉带来 富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入肝内,供肝细 胞加工和贮存,是肝的功能血管。肝动 脉带来富有氧的血液,供肝组织的营养, 是肝的营养血管。两者的血液由小叶边 缘流入肝血窦汇膈,再由肝血窦流入中 央静脉,然后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 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