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贺明香

平寨小学

2013年11月

成果展示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活动过程的总结,也是学生间交流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把实际活动的丰富经历、收获感悟以及活动结果等进行总结后,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成果展示进一步提升主题活动的意义,把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方法运用、情感态度等和大家进行交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呢?

一、明确展示内容

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粥”。在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要展示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成果,简言之,成果就是成功收获到的果实,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技能、方法、思维的进展,学生的情绪、体验、经验上的提升等都属于成果。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究竟有哪些成功的收获,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成果。老师在这里也不能袖手旁观,要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指导,让他们把成果一一列举出来,当然老师也不能包办学生,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得到锻炼。比如:在这学期我们开展的“走进中秋”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示内容有:学生的作品(资料夹)、解

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自己的收获、感想和体验以及最后的结果等。

二、明白展示的作用和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习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成果展示是把这些体验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起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的作用。我们不能为展示而展示、搞形势、走过程,那样的活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因为这样学生在展示的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比如: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掌握了什么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互相取长补短等。重在总结经验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展示。

三、成果展示的形式

成果展示的形式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对内和对外几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例如:一份调查报告、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一次体验日记或报纸等;有的展示是动态的,例如:一次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节目、一场比赛、一次讨论、演示操作或谈心得体会等。也可以动静结合,例如:在让同伴欣赏一件模型时,还可介绍甚至动手制作这个模型;在展示调查报告时,可以谈谈调查的经过、收获。对内是指导向本组本班,可采用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一台节目、论文答辩会等。对外是指向家长、全校、社会进行的展示活动。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以建议,让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展示方

式,在展示方式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选择适当的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即是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选择展示形式时既要符合主题的需要,又要能反映学生独特体验和收获。不同主题有不同的特点,在展示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

在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时,首先要了解学生进行了哪些活动,活动有些什么内容,在成果展示中需要达成什么目的并椐此来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应该是追求实效而不拘一格,展示形式要根据主题的特点也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每个学生各有所长,成果交流最好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树立自己的信心。扬长避短,各显所能。比如:“家乡的特产”这一主题,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好,可以当一个小小的推销员,推销家乡的特产。有的学生搜集到的资料齐全,可以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品种,每个品种的特点是什么。另外,同一个主题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应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面展示出来。如在“采访活动中”,有的学生胆子变大了,有的学会如何采访,如何与别人交流了,有的学会解决问题了等,让学生说一说。有的采访记录很糟糕,无法展示,那他在采访过程中肯定有些小故事感受颇深,不防让他讲讲这个。

五、在成果展示中就注意的几点

1、寻求与学生情况相符的展示交流方式。活动成果的表达同样要尊重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教师应指导学生表达时保持在自己能够理解的层面,把自己做的事简明扼要地描述出来,自己都不能理解的东西是说不清楚的。

2、寻求与学校相符的交流方式。活动成果的表达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的,在选择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是,要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条件,有什么的条件办什么样的事,不同条件都可以找到合适的结果表达方式,比如:学校不具备电子投影设备,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作手抄报张贴出来,或在学校、班的宣传栏展示,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3、寻求与活动实际相符的表达方式,这意味着师生在成果展示时不避讳问题。其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而正视不足的活动表达可能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一、成果展示为了什么? 成果展示的过程是反馈交流的过程,是经验共享的过程,是调整深化的过程。成果展示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成果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思维的交锋、过程的体现,即成功喜悦分享和探索的困惑分解和分忧。通过展示,认识到自己实践活动在生活和社会中的价值意义,增进自我成就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欲望、社会角色感,增进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学们要创造性地将自己探究和实践的结果展示出来,在小组、全班甚至全校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既是对前期活动的检阅,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悦的大好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克服胆小、懦弱等心理,培养自信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思维的碰撞,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活动主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展示交流评价过程看作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通过交流实现对实践活动经历、感受、成果的分享;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环节真实情感的交流,思维的交锋,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继续探究实践的欲望。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展开回顾、反思、梳理、总结和交流,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发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出更好的指导。 二、成果展示展示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研究、体验和成长的过程。因此,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应该是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通过体验而得到的“体验成果”。因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应该具有“研究”的味道、“体验”的味道。 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的“研究成果”是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加工、分析,形成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为了追求成果的“丰富”,往往展示了大量的知识性材料,这些材料有从网上直接下载的,也有从书上摘抄来的。学生缺乏对这些资料的加工和消化,从这些成果中,我们无法感觉到“研究”的味道。学生所做的工作只是相当于资料员的工作,缺乏深层的思维和研究的含量。 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的“体验成果”是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因而,“体验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就应该注重活动体验的原汁原味,不

(完整版)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张成 大凡语文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当分析课文时,问题提得稍微有些深度,举手的学生就会大大减少!每当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文章达400字以上,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从历年的语文考试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阅读理解存在严重的问题,不是忘了点标点,就是忘了加标题;不是不会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就是不会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一旦不能用“摘录法”便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是阅读教学的问题?还是学生的能力问题呢?方法课堂上没少讲,为啥就是那么高投入低成效呢? 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有一点很显然,那就是结果是这样,却仍没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我们的阅读课依然“涛声依旧”;即使关注了,改进了,成效也不太明显。虽然新课程开始一年多了,但阅读课上:读通全文——初步感知——精读课文———总结巩固————完成练习的经典五步模式仍是屡见不鲜。课内如此,课外阅读更加糟糕,有些学生读了五年书从来没进过一次图书馆。大部分学生认为没什么好看。看电视的比比皆是,看书的却寥寥无几,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积累,问题是没人引导,所以停留在娱乐上,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直观画面的依赖,而对书的漠视却令人无比担忧。 是书不好看吗?当然不是。是学生没在书中找到过快乐的体验,因此也就无所追求,电视给学生的是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或是其它丰富的信息刺激,而文字只有通过理解、想象才能发挥信息效能,既然无快乐,索然无味的事,我们可爱的学生怎么会做呢?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方面的规定: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文70篇。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我们以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更需要

研究性学习学生活动过程资料及成果展示

研究性学习学生活动过程资料及成果展示 法库三中研究性学习部分学生成果展示 一、调查成果 1、数学家与函数发展史 函数概念是全部数学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纵观300年来函数概念的发展,众多数学家从集合、代数、直至对应、集合的角度不断赋予函数概念以新的思想,从而推动了整个数学的发展。 (1)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 十七世纪伽俐略(G.Galileo,意,1564-1642)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从头到尾包含着函数或称为变量的关系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1673年前后,笛卡尔(Descartes,法,1596-1650)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绝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2)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 1718年约翰·贝努利(BernoulliJohann,瑞,1667-1748)才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贝努利把变量x和常量按任何方式构成的量叫“x的函数”,表示为,其在函数概念中所说的任一形式,包括代数式子和超越式子。 18世纪中叶欧拉(L.Euler,瑞,1707-1783)就给出了非常形象的,一直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欧拉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变量的 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他把约翰·贝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只有自变量间的代数运算)和超越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变量的无理数幂所表示的函数),还考虑了“随意函数”(表示任意画出曲线的函数),不难看出,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贝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3)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 1822年傅里叶(Fourier,法,1768-1830)发现某些函数可用曲线表示,也可用一个式子表示,或用多个式子表示,从而结束了函数概念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把对函数的认识又推进了一个新的层次。1823年柯西(Cauchy,法,1789-1857)从定义变量开始给出了函数的定义,同时指出,虽然无穷级数是规定函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突破这一局限的是杰出数学家狄利克雷。 1837年狄利克雷(Dirichlet,德,1805-1859)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

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与交流

课外阅读实施方案成果展示与交流 一、课外阅读实施方案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开始了以《小学生课外阅读》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进行了分组,讨论确定了研究课题,制定了研究方案,通过采访、问卷等方式展开调查,最后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我们每一个同学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投入。在今天这个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的课堂上,相信各个组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也能从别的组里汲取更多的收获。 (二)、进入展示、答辩、互动 1、第一组展示《课外阅读意义的探究》研究成果 (1)师:课外阅读对我们有那些意义呢?请第一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探究组上场展示。(心得体会等。) (3)师:对于他们这个课题,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可以是对研究内容的质疑及补充,可以是对课题开展时研究方式的质疑,也可以提出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学生质疑问答,教师再给予评价。 2、第二组展示《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成果 (1)师:爱因斯坦说:“成功=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努力+科学的方法。”那么,小学生课外阅读有那些方法呢?请看第二组的展示。

(2)《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究》组展示(相关资料等。)(3)展示后由队员向场下同学提问:看了我们的展示,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是惊叹,也可以质疑,或者是建议等)(4)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3、第三组展示《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深度开展》研究成果 (1)师:同学们,大家了解了阅读的意义,客观地认识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现状可谓是不容乐观。对阅读的方法也进行了探究,那么,我们的阅读往往是浅尝辄止,怎样深度地开展呢?请第三组同学上场展示。 (2)《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深度开展》展示 (3)老师提问:研究过程中你们还做了什么? (4)提问下面学生:看了他们的展示,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对他们有什么要说的? (5)老师评价小结 (三)、总结谈话,课外延伸 总结学生活动表现。(同学们,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佩服你们得到了那么多的活动成果,佩服那么在这堂课上展示出来的智慧,佩服同学们研究的热情。 二、课外阅读实施方案成果交流 大凡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爱阅读课外书籍。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包含了这样几个方面: 1、能动性。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这种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能动性。 2、有效性。由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因此自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授之以渔”,培养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成长。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观察、评价、纠错。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最终形成终身学习。 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等认识、实践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身素质的发

展,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实践,每位教师可能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模式。以下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在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轻松愉悦的学习、快速学习,让学生善学、乐学、会学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首先举一个例子,就像学骑自行车,无论别人怎样说、怎样指导,不如自己亲自试一试。其次,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去尝试。学生会从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对于“怎样练”、“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学生自己要有目标。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教师应创建学生发现问题的资源和环境。如一份资料、一些图片、一段视频、一个话题等,让它们成为问题的“引子”,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当然,这些“引子”要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不能使后续活动成为脱缰之马。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把有用的问题加以筛选,按条理编排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进行学习上的合作,并有条理地归纳、整理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应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讨论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去分工、协作,推波助澜地激起学习高潮。最后引导学生交流认识和讨论结果,去误存真,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

班级优秀成果展示

班级优秀成果展示 初中语文信息能力提升50学时2班 本期培训,各位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抽出时间进行网络研修,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非常辛苦。 从提交上来的各位教师的作业来看,大家都用心完成了,这次研修作业如下: 作业标题:说课设计作业周期 : 2017-12-04 —2018-01-05 作业要求: 初中语文信息能力提升50学时2班 研修作业:对自己上过的一节课进行反思评价。并上传多媒体课教案或本节课PPT课件 截止时间:2017年1月5日 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创建性的研修成果和课堂教学建议。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教学反思评价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 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3.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我认为说课设计应该直击要害不要讲那些虚话,所以本着浓缩的才是精品这一原则甄选,同时结合课件或者教案的设计,选出下面优秀作品: 1.潢川县启明中学,黄新生老师的作业: 黄新生: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传统语文教师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一节课已经成为了历史。而信息技术以它特有的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时效性强、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教学的直观化与情境化,使他们自觉融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的内容只有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接受,他才会认真的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才会实现。 2 、徐瑞的作业:课题确定后在组内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分工。 1、小组组成员能做到课题实验的总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个人的工作目标明确; 2、认真落实分阶段制定的实验计划; 3、经常对照研究目标要求,对实验工作及时进行回顾,并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工作交流与研讨; 4、注重分析、研究课题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实践的成功与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对策、措施,保证实验方向,推进研究工作。 5、最后按计划制定好实施方案。 3、苏运贤的作业:怎样说课--说课的基本步骤“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一、说课的作用说课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具体有以下作用: 1.可以更好的吃透教材教师在备课中,虽然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这就可能发现备课中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我们总能发现,在课堂上,部分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主角”,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而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它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社会构建和认知分享的观点,它能使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而且通过合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等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各班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但是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习小组按座位组建,固定不变,难免影响整体的有效性,影响其有效发展;二是小组合作只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未作为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讲究实效,因而出现学习要求不明,讨论时间匆匆,优秀生主宰小组的现象,看来热闹而效果不佳。我想我们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就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可作以下尝试。 一、通过合理的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一)注意小组活动的变通性按座位组成的小组,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通常在学习目标较难

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时运用。如果交叉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等生对学困生的良好带动作用,增大训练频率,激活参与热情,能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小组成员的相对稳定也有利于成员间的互相了解,实现更好的合作。但这样的合作小组,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容易形成优秀生主宰,学困生长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养成依赖的思维定势的情况,难以保证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注意小组活动的变通性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异质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途径。应作这样的变通:优等生带领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和组织者,除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教会学有困难的同学生先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组内各层次的成员乐于接纳对方,又快于倾吐自我,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分工汇报,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的“作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重视组间活动的灵活性 同水平合作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是分别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有的目标需要全员掌握,有的则针对高层次学生的进一步提高,有的是需照顾较低层次学生的,因此,同等生的合作小组的组成,也可以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优优合作”,由于优等生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差差合作”,如果我们不加辨别的单一的使用交叉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形成全盘接受的消极心态,进一步地扼杀他们学习

如何确定成果展示与交流的方式

如何指导学生确定成果展示与交流的方式 长阳实验小学胡斌整理 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活动成果的有效表达是体现活动效率与价值的关键,如何选择适当的展示交流方式来展现活动的成果,还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活动主题不同,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也会有差别,同一活动不同的探究者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发现。因此,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既要符合活动的主题,又要能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有主题探究、项目与应用设计、参观与考察,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特点,在展示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项目与应用设计应以展示介绍作品(模型、小制作、小发明、设计图)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辩论为主;参观与考察的展示可以办摄影展、放录相、开讨论会、演讲、调查报告的展示为主;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主题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资料集,写体验日记、文艺演出、写建议书、开交流会、办报、现场制作(如炒菜、绣花等)为主;主题探究的展示可以有实验展示,写调查报告,小论坛等形式。 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成果呈现方式,首先要了解学生进行了哪些活动,活动有些什么内容,在成果交流中需要达成什么目的,并据此来选择适当的成果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应该是追求实效而不拘一格的。

展示形式要根据主题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每个学生是各有所长,刚开始的展示交流,最好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己的自信。如:“家乡的特色经济”这一主题,有的学生家里藏书多,搜集的资料也多,他就自编资料集来展示。有的学生能说会道,在展示时他以小小推销员的身份来推销家乡产品,有的学生还学会了做风味小吃、手工艺品,当场展示作品或当场炒做。总之是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另外,同一主题,学生的感受是不尽相同,应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面展示出来。如在“社区调查”中,有的学生收获最大的是胆量大了,你就让他尽情地说一说;有的学生调查表一踏糊涂,无法展示,但他却对调查中的一个小故事感受颇深,不妨让他讲讲这个;有的学生对健身器材情有独钟,竟然还自创一器材,相信他对介绍这一点定会津津乐道。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贺明香 平寨小学 2013年11月 成果展示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活动过程的总结,也是学生间交流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把实际活动的丰富经历、收获感悟以及活动结果等进行总结后,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通过成果展示进一步提升主题活动的意义,把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方法运用、情感态度等和大家进行交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呢? 一、明确展示内容 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粥”。在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要展示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成果,简言之,成果就是成功收获到的果实,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技能、方法、思维的进展,学生的情绪、体验、经验上的提升等都属于成果。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究竟有哪些成功的收获,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成果。老师在这里也不能袖手旁观,要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指导,让他们把成果一一列举出来,当然老师也不能包办学生,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得到锻炼。比如:在这学期我们开展的“走进中秋”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示内容有:学生的作品(资料夹)、解

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自己的收获、感想和体验以及最后的结果等。 二、明白展示的作用和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习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成果展示是把这些体验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起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的作用。我们不能为展示而展示、搞形势、走过程,那样的活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因为这样学生在展示的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比如: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掌握了什么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互相取长补短等。重在总结经验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展示。 三、成果展示的形式 成果展示的形式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静态和动态,对内和对外几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例如:一份调查报告、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一次体验日记或报纸等;有的展示是动态的,例如:一次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节目、一场比赛、一次讨论、演示操作或谈心得体会等。也可以动静结合,例如:在让同伴欣赏一件模型时,还可介绍甚至动手制作这个模型;在展示调查报告时,可以谈谈调查的经过、收获。对内是指导向本组本班,可采用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一台节目、论文答辩会等。对外是指向家长、全校、社会进行的展示活动。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以建议,让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展示方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外阅读,做好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一、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我们学习了“田园风光”一单元时,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如《可爱的草塘》、《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文章。这样有目的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每周的阅览课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我们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利用一次阅览课一同交流讨论读书的感受,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他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

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 首先,我们要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神奇的花园》、《小王子》、《幸福的鸭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畅销的名着。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性格特点,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最后摘抄好词好句、谈感想或体会。我习惯让学生与同学经常交换读物,还在班级里建立了图书角,让每个同学在学期初都把家里一两本好书带回来,把它放到图书角里,让全班同学可以借阅。这样,不但做到了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整版

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 自主学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师如何指导才算有效 林子 “自主学习,有效指导”的教学模式在各学课中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所以在实际的科学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1、热闹替代了思考 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求索,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 2、自主滑向了自流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课堂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交流的时候学生的发言和质疑漫无边际,看似开拓了学生思维但却脱离的主题,使课堂没有一点深度。 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惟恐课堂太乱,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预设步步为营,学生难有生动活泼的探索空间,学生体验亲历科学的过程简略 思考上面的这些现象与问题,虽然原因众多,但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指导和干预缺少针对性、失去了有效性。因此,教师适时、适当地对小组探究和组间交流进行指导,显得非常的必要,为此我阅读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教育智慧与教学机智》两本书,同时在网上吸取了一些同仁的优秀做法,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有了以下几点领悟。 教师如何指导才算有效呢如何评价教师的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是适时。即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效益。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形态,选择指导的时机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

世界读书日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总结

2018年世界读书日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示 活动总结 为深入推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扩大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世界读书日”掀起校园读书热潮,4月23日下午,轩辕小学举行了班级课外阅读展示活动。 下午第一节课,各班按照学校要求,让孩子们自由阅读,畅游书海,品味书香。各班还举行了优秀阅读手抄报展评活动。根据班级情况还开展了课外阅读主题展示活动,低段是讲故事比赛;中段是诵读比赛;高段是读书演讲比赛。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下午第二节课,学校教导处对本学期以来各班开展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一年级:1.2班的开心故事会,学生“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很有特色;1.3班的课外识字集锦,童谣集,绘画集很有个性;1.4班的小小手抄报,识字集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他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计划”特别有创意。 二年级:2.1班的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小试牛刀;2.2班的读书名言集锦,阅读手抄报,图文日记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这个阅读主题传递着老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2.3班的开心阅读,“我会写、还会画”名人名言集锦,主题手抄报,学生小日记等展示看着也很过瘾,特别是他们的“好词佳句”阅读笔记如同一颗幼芽,让人真实地感知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

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2.4班:开心讲故事,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级孩子办的手抄报还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报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办成的,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手抄报”,这个点子好,招数新! 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步调相对一致,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签,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课外阅读评价表,书法作品集锦,学生作品集也同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他们设计的课外阅读评价表,分为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梯度,有评价指标,有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四个项目,表册学生填写的也很认真,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四年级:四个班级的展示也是大同小异,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走进《爱的教育》专题集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老师给孩子们推荐的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进行的异常扎实,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折射着孩子阅读成长的智慧光环。 五年级:亲子阅读计划,优秀阅读笔记,学生作品集,阅读专题手抄报,其中“学生读书成长册”构成了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也是整个级段各个班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亮点。5.1班的“梦里花香、童诗飞扬”手抄报让人过目不忘;5.2班的“趣味语文”手抄报也让人一睹为快;5.3班的“循环日记”记载着班级的新人新事,透视着老师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学生读书成长册不仅遗传了传统阅读笔记的基因,还在形式上增添了图文并茂创新因子,记录着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内容包括我的阅读计划,我的读书名言,好词佳句采撷,图书漂流花园,阅读亲子对对碰,我的阅读感悟,家长的鼓励等栏目。当然他们也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他们这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效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习,给以启发和点拨,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学生想学,乐学的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与学生心灵的安全感和精神的鼓舞。帮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寻找最佳途径达到目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倾听。教师特别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思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变化,及时指导和引导,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呢?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引导学生增强时间意识。要让学生知道不是“花的时间越多、学习越刻苦,成绩就越好”,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要求,积极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核算每个学习活动所花的时间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反省总结,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快捷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要引导学生寻找属于自己学习的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能力的优势与弱势,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如,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视觉记忆要明显优于听觉记忆,意义记忆效果要强于机械记忆,那么,他在学习中会更注重理解性的学习,同时发挥视觉记忆的优势。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让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比别人强,哪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要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益。对学生来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实行学习目标的重要工具。教师应教给学生获得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根据学习任务主动地去获得各类信息,再合理地安排最近的学习内容,详细记录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的完成

如何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如何上好学生互动课 德州一中郝亮 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样的场合和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在新课改过程中的三点想法,第一,依据学习内容、课型考虑学生互动的方式,第二,根据学生情况,提出差异性展示要求,第三,注重对学生技巧的培训。 不当之处,敬请指导! 首先举例说明我的第一个想法 我在讲必修三《简单随机抽样》时,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概念不需记忆但要理解,让学生举例说明;抽样办法需要掌握,让学生尝试操作模仿;数学应用需要实践,让学生设计实验。我觉得“导学案”出现这样的学习任务就可以起到导“学”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操练”。并且能引领学生读书、思考、学习、交流。 因此我觉得互动课可以依据学习内容、课型两个维度考虑互动方式,例如为了说明,我再举3个例子 这是一位学生学习选修2-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向量方程》一课时,在自己的草纸上画出的一个表格 先不谈这个学生思考的内容是否有用,我认为他的表格体现了新旧知识的对比,向量知识与解析几何内容的联系,二维空间中的问题到三维的扩展,我感觉这很有意义。学生在新课改中得到了训练,在复习课中,通过知识的对比与联系,将陈述性知识归纳和分类,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二个例子, 题目: 立体几何中,求线线、线面、面面夹角,是程序性知识,学生一旦理解了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后,要解决的问题是熟练解题过程,避免解题错误。 因此,我曾让学生在课上思考这两个问题,最后学生展示给我,很多不错的想法。 有的体现了算法思想,用程序框图总结。 有的体现了解题心得,归纳纠错方法,这个学生说,做题过程中,求完点的坐标,要检查,然后求所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坐标,要检查,然后如果需要,求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

每周论坛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 主讲人:邓娴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课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在此之前通 过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选题、开题、研究方法、结题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 生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研究计划,并完成了论文或调查报告、结题报告。 成果展示课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在课题活动中形成的论文、调查报告、 制作的产品或活动结论进行答辩以及将活动中制作的相关课件或制作的作品进行 交流展示等。 一、成果展示课的价值与意义: 一般科学研究的流程中,在获得了成果或结论、产品之后,都要有一个表达 或发表、进行展示、交流的环节。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也要以一定形式加以表现,并进行广泛的成果交流,只有通过成果的表达和交流,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 价值,才能产生辐射效应。 (一)通过成果展示课可以促使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从 整体上把握自己的研究活动和研究过程。 (二)成果展示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成果展示过程中,还能使不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出新的 课题。 二、成果展示课课堂教学的指导内容: 一是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达形式。二是根据具体 情况组织报告会、辩论会、答辩会、表演、小型展览会等展示形式,让学生的创新 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辨争论中得以发展。 (一)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达形式。 学生在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之后,选择怎样的形式将成果进行展示就成了要重点 讨论的话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思考 适合自己所做课题研究的展示形式。 1.讨论成果展示的具体形式。教师可以在各研究小组基本完成课题研究时, 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向学生阐明成果展示的重要意义,之后引导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的形式有哪些。通常来讲,学生们会首先想到的方法是利用幻灯片 (PowerPoint )进行展示,或者是宣读本组的论文、调查报告或结题报告等。教师 可以利用一些素材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讨论获得其他方式,如辩论、角色扮演、利用学校宣传栏展示、举办展览会、将研究成果通过媒体进行宣传等。 2.分组确定本组的成果展示方式。在学生明确了可以选取的成果展示方式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工作,以确定与本组的研究课题和成果相匹配的成果展示方式。该过程应该是在课下完成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向教 师进行咨询,由教师进行指导。 3.各组阐明自己的成果展示方式并说明选择该种展示方式的理由,其他各组 进行评价。学生在课下完成果展示形式的选择后,需要在课堂上分组就本组选择的 展示方式及选择的理由进行阐述,其他各组同学可以进行质疑,或提出合理的建议。该环节可以使各组对所选形式有更充分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各组的展示 方案。 4.各组着手准备成果展示。在各组确定本组的成果展示形式之后,就可以 利用课下时间准备具体的展示过程。这是一个很能体现学生创造性的环节,学生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指导学生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综合性学习”和“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然而,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从学习内容看,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从学习功能上看,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割裂失衡。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相悖离。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如何把握,如何正确理解、诚心地接受有效地实施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收集信息进行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呢? 第一、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主题。教与学是互动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等选定所要的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课内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的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可以自主开展学习,老师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也要注意到选择问题的价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拔与督促。指导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第二、重视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的过程与策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的过程和结果(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展板、手抄报、主题演讲、口头报告、研究笔记、活动设计的方案)。 第三、注重总结、交流、分享。每次主题学习的过程结束不能将成果放置一边或束之高阁,还要总结交流、分享体会和成果。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大家将学习成果以各种形式共同展示出来互相分享。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理解的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敢于申辩、善于申辩。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多元整合,其目的是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全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开发,因地制宜用好课程资源。课本上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有限的,每位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开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主题,丰富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比如联系地方特色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间风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再比如根据课文延伸,像三年级上册中有一组关于“秋天”的课文,上完这组课文后,就可以开展“走进秋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谚语、诗词、歌曲、美文等,开展说一说、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的活动,使课内外真正有机联系,此外,社会生活的关注、学生身边事件的处理都可以成为我们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一一开发。第二、重视自主,让学习成为喜乐的活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应始终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自主意识,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重为不同学习个性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方式和空间,尤其大力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创造更多的呈现可能,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使综合性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与张力。这样学生就能在自我选择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在相同选择中找到合作伙伴,在实践选择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第三、搭建平台,充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可以通过主题活动,集中展览、个别展示、成果汇编、推荐评奖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成果认定”,让综合性学习在不断的激励下得到“可持续性发展”。第四、平等对话,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学科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主动探究的新特点,这容易导致教师成为局外人或旁观者。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起始阶段,指导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比如提出一些框架性的学习主题和建议,让学生讨论、研究、形成实施计划或方案;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启发学生提炼具有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